期末专项培优 分数加法和减法
1.在“爱阅读爱数学”活动中,王老师帮乐乐录制了一段5分钟的短视频。其中的时间他在讲数学故事,的时间在介绍自己喜欢的数学读物:张景中院士的《帮你学数学》,剩下的时间在和同学互动。和同学互动的时间占这个短视频的几分之几?
2.如图,从学校到商场和从学校到医院的距离相等,都是km,医院距离小明家km。小明从家走到商场,要走多少千米?
3.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4.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m、和,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妈妈买了kg的樱桃,爸爸吃了,楠楠吃了。还剩下这些樱桃的几分之几?
6.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km,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km,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千米?
7.小红看名著《红楼梦》。第一回用了时,比第二回少用了时,这两回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8.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四,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一,还剩下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
9.同学们,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所学的内容吧。请你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运算?
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10.为美化城市环境,在“人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地上进行绿化.茶花种了,郁金香种了,两种花一共种了几分之几?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11.我们学会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至少1个)
12.一根丝绳,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了它的,两次共用去了它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13.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这条路的,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还剩下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14.图书馆有3000本新书需要贴书签。李老师和同事们第一天贴了这些书的,比第二天少贴了这些书的,还剩下这些书的几分之几没有贴书签?
15.小猴吃冬瓜。
(1)还剩几分之几没吃?
(2)小猴吃了多少千克大冬瓜?
16.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剪去这根绳子的,第二次剪去这根绳子的,还剩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17.小明在计算一个分数减去时,把减号看成了加号,计算结果是。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18.生产车间生产一批产品,第一天生产了这批产品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这批产品的,第三天生产了这批产品的。三天一共生产了这批产品的几分之几?
19.一块巧克力,哥哥吃了,妹妹吃了,还剩下几分之几没吃?
20.我会混合计算。
21.一捆电线长30米,已经用去了,还剩下几米?
22.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m。
(1)如果蓝棒比黄棒短m,那么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m,那么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23.只列式不计算。
一根绳子米,剪下米,还剩多少米?
24.在等式( )+( )的括号中填入分母小于24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列出所有的可能)
25.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还有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26.一根铁丝长米,比另一根铁丝长米,两根铁丝共长多少米?
期末专项培优 分数加法和减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在“爱阅读爱数学”活动中,王老师帮乐乐录制了一段5分钟的短视频。其中的时间他在讲数学故事,的时间在介绍自己喜欢的数学读物:张景中院士的《帮你学数学》,剩下的时间在和同学互动。和同学互动的时间占这个短视频的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把这段短视频的时间看作单位“1”,其中是在讲故事,的时间在介绍自己喜欢的数学读物,剩下的时间在和同学互动。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1”减,再减(或用“1”减与的和),就是和同学互动的时间占这个短视频的分率。
【解答】解:1
答:和同学互动的时间占这个短视频的。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2.如图,从学校到商场和从学校到医院的距离相等,都是km,医院距离小明家km。小明从家走到商场,要走多少千米?
【答案】千米。
【分析】用商场到学校的距离加上学校到医院的距离,再加上医院到小明家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商场的距离。
【解答】解:
(千米)
答:小明从家走到商场,要走千米。
【点评】此题是一道图文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据,根据数量关系用加法列式计算即可。
3.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第一次用的绳子的几分之几加上第二次用的绳子的几分之几就是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用1减去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就是剩下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
1
答: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还剩。
【点评】明确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4.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m、和,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1米。
【分析】三角形的周长是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和,把这三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
【解答】解:
()
1
=1(米)
答:它的周长是1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
5.妈妈买了kg的樱桃,爸爸吃了,楠楠吃了。还剩下这些樱桃的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减去爸爸、楠楠吃的占总数的分率,可求还剩下这些樱桃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1
答:还剩下这些樱桃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减法应用题的能力。
6.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km,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km,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千米?
【答案】千米。
【分析】求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千米,用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的距离加上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的距离即可求解。
【解答】解:(千米)
答:第三位比第一天多修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明确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的距离加上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的距离就是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的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小红看名著《红楼梦》。第一回用了时,比第二回少用了时,这两回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时。
【分析】第一回用了时,比第二回少用了时,用第一回合用的时间加上时,就是第二回合用的时间,再把两个回合用的时间相加即可。
【解答】解:
(时)
答:这两回一共用了时。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8.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四,第二次用去全长的九分之一,还剩下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两次用去的都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求还剩几分之几,直接用全长减去用去的即可.
【解答】解:
1
答:还剩下这根铁丝的.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理解题意,找清单位“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同学们,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所学的内容吧。请你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运算?
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计算整数加减运算时,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相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它们的计算方法的共同之处: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进行加减计算。
(答案不唯一)
【分析】先描述出整数加减法则、小数加减法则及分数加减法则,然后找出它们的计算方法的共同之处即可。
【解答】解:计算整数加减运算时,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相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它们的计算方法的共同之处: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进行加减计算。
(描述方法不唯一)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明确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进行加减计算。
10.为美化城市环境,在“人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地上进行绿化.茶花种了,郁金香种了,两种花一共种了几分之几?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把种茶花占的与种郁金香占的加起来,就是两种花一共种了几分之几;
②用种郁金香占的减去种茶花占的,就是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①
②
答:两种花一共种了,茶花比郁金香少种了总面积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1.我们学会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至少1个)
【答案】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计算的相同点是: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分析】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数位相同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先通分,是把不同的分数单位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再计算的,所以这些计算法则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由此求解。
【解答】解:
整数 小数加法 分数加法
30+20=3个十加2个十 30﹣20=3个十减2个十 0.3+0.2=3个0.1加2个0.1 0.3﹣0.2=3个0.1减2个0.1 3个加2个 3个减2个
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计算的相同点是: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点评】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12.一根丝绳,第一次用去了它的,第二次用去了它的,两次共用去了它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两次用去的占得分率相加,就是两次一共用去了几分之几;把这条绳子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两次用去占的分率和,就是还剩下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
1.
答:两次共用去了它的,还剩.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以及同分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要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13.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这条路的,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还剩下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答案】。
【分析】把这条公路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第二周修路量=第一周修路量,求出第二周修路量,然后再根据剩余路的量=1﹣第一周修路量﹣第二周修路量,根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
1
答:还剩下这条路的没有修。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14.图书馆有3000本新书需要贴书签。李老师和同事们第一天贴了这些书的,比第二天少贴了这些书的,还剩下这些书的几分之几没有贴书签?
【答案】。
【分析】先用加上求出第二天贴的分率,然后用1减去这两天贴的分率即可。
【解答】解:
1
答:还剩下这些书的没有贴书签。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5.小猴吃冬瓜。
(1)还剩几分之几没吃?
(2)小猴吃了多少千克大冬瓜?
【答案】(1);
(2)6。
【分析】(1)把16千克的大冬瓜的质量看作单位“1”,用减去昨天吃的即可;
(2)把16千克的大冬瓜的质量看作单位“1”,小猴吃了它的,也就是16千克的,即16。
【解答】解:(1)1
答:还剩没吃。
(2)166(千克)
答:小猴吃了6千克大冬瓜。
【点评】考查了运用分数减法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剪去这根绳子的,第二次剪去这根绳子的,还剩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两次用去的分率就是剩下的分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
答:还剩这根绳子的。
【点评】解答此题只要确定准单位“1”,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减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17.小明在计算一个分数减去时,把减号看成了加号,计算结果是。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用减去,求出被减数;再用被减数减去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解: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计算问题,根据分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明确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8.生产车间生产一批产品,第一天生产了这批产品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这批产品的,第三天生产了这批产品的。三天一共生产了这批产品的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将这批产品的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用第一天生产的这批产品的分率加上,求出第二天生产的这批产品的分率,然后再把这三天生产的这批产品的分率相加即可。
【解答】解:()
答:三天一共生产了这批产品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
19.一块巧克力,哥哥吃了,妹妹吃了,还剩下几分之几没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这块巧克力看作单位“1”,分别减去哥哥吃的、妹妹吃的,就是剩下的。
【解答】解:1
答:还剩下没吃。
【点评】本题关键是把这块巧克力看作单位“1”,然后再根据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0.我会混合计算。
【答案】;;;;;7。
【分析】只含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解答】解:(1)
(2)
(3)
(4)
(5)
(6)
=7
=7
【点评】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1.一捆电线长30米,已经用去了,还剩下几米?
【答案】5米。
【分析】把这捆电线的长度看作整体“1”,已经用去,即还剩下1,然后先用这捆电线的长度除以6,求出1份的米数,再用乘法求出1份的米数,即可得出还剩下几米。
【解答】解:1
30÷6×1
=5×1
=5(米)
答:还剩下5米。
【点评】本题关键是把这捆电线的长度看作整体“1”,求出剩下的,然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22.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m。
(1)如果蓝棒比黄棒短m,那么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m,那么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答案】(1)米;
(2)米。
【分析】(1)已知红棒比黄棒长米,如果蓝棒比黄棒短米,求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2)已知红棒比黄棒长米,如果蓝棒比黄棒长米,求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米)
答:红棒与蓝棒相差米。
(2)(米)
答:红棒与蓝棒相差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加法、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及用。
23.只列式不计算。
一根绳子米,剪下米,还剩多少米?
【答案】。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绳子的长度减去剪下的长度即可求出还剩的长度。
【解答】解:(米)
答:还剩米。
【点评】本题考查异分母减法,明确其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在等式( )+( )的括号中填入分母小于24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列出所有的可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写成分母是24的两个分数的和,这样的算式有,,,,,,,,如果两个分数都不是最简分数,那么约分后的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小于24,符合要求.
【解答】解:
答:一共有3种不同的填法.
【点评】考查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将写成分母是24的两个分数的和.
25.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还有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答案】(1);(2);(3)。
【分析】(1)把第一天看的分率和第二天看的分率合起来就是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2)用第二天看的分率减去第一天看的分率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前两天看的分率就是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解答】解:(1)
答:两天共看了全书的。
(2)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
(3)1﹣()
=1
答:还有全书的没有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加减法知识的运用,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6.一根铁丝长米,比另一根铁丝长米,两根铁丝共长多少米?
【答案】米。
【分析】用一根铁丝的长度减一根比另一根长的长度,求出另一根的长度,再把两个铁丝的长度相加,可求出两个铁丝的总长。
【解答】解:
(米)
答:两根铁丝共长米。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需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