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1 20: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玉簪花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________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________或暮色________中,一柄柄白花________,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A.点缀 熹微 朦胧 擎起
B.连缀 朦胧 熹微 擎起
C.点缀 朦胧 熹微 飘起
D.连缀 熹微 朦胧 飘起
2.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五一”3天小长假,地铁2号线发送乘客总数将近百万人次左右。
B.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C.中国驻菲大使馆要求菲方立即释放被扣渔民,归还渔民财产,杜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侵权行为,不要采取任何挑衅行为。
D.长沙铜官窑曾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小欣写下了一些有关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感想,请你调整顺序形成一段连贯的话( )
①如果你正在迷雾中艰难航行,他定会指引你前行。
②何为营养的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
③它可使人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
④可见,有营养的阅读可给人无穷的力量。
⑤打造书香校园,就要鼓励学生进行有营养的阅读。
⑥就像读史铁生的作品,能读出他对生存困境的思考,感受他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A.①④②③⑥⑤ B.⑤②③⑥①④ C.③⑥①④②⑤ D.⑤②⑥①③④
二、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炫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刻骨名心。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甲)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乙)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加波浪线的两个词“见证”“读懂”都是动词。
B.文中画横线的四个短语结构一致。
C.上文甲句中的“却”可以改成“也”,改后句子意思不变。
D.上文中乙句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轻柔,语调平缓。
(2)给上文中词语加点的字注音。
深邃( ) 酿酒( ) 一缕( ) 铭记( )
(3)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成 ; ② 改成
三、名句名篇默写
5.请根据语境,用相关诗句填空。
(1)《关雎》《关雎》最能体现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而又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2)“一切景语借情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3)《子衿》中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分别是:“ , ?”“ , ?”
(4)《式微》中道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分别是:“ , ?”“ , ?”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 。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四、名著阅读
6.为迎接世界读书日,雍城中学开展《少年讲书人》主题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从知识学习和修养提升两个方面,结合本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五、综合性学习
7.最近,班主任老师发现有部分同学经常上课打瞌睡,经了解,原来是晚上熬夜的缘故。为此,班级开展以“拒绝熬夜,合理睡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习小组准备就熬夜问题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请你帮忙拟写两个问题。
(2)在班级讨论会上,有同学认为“熬夜也算是珍惜时间的表现之一”。请你针对这位同学的错误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3)经过调查,有些同学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经常熬夜学习,请你为他们提出两点合理作息的建议。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以“微塑料”为主题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
②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③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④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威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⑤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⑥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水道。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他们的体内。有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
⑦我国海南省宣布自2019年起分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行动。全面禁止在海南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应用。海南还将建立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先进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形成岛内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培育良好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保障一次性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生产和禁塑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短期内无法替代的饮料瓶、洗发水瓶等一次性塑料标准包装物,海南省提出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采用国际普遍实施的押金回收制度,建设回收体系进行回收,提高资源化回收利用效率。这是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政策措施。
(《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有删改)
【材料二】
塑料都用到哪儿了
注:塑料包装中很多是不可回收的快递塑料包装、胶带。
【材料三】
关于海洋塑料的事实:每年,13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占50%;海洋塑料垃圾约占全球垃圾的60%至80%;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已达到817种。
(选自“新浪网”)
【材料四】
塑料袋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弃之不用”并不容易。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今”。具体而言: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二要“疏”,让各方共同参与。
(选自《人民日报》“民生·民声”专栏,有删改)
8.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
B.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它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后,因为体积微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微塑料颗粒会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等方式侵入人体,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D.塑料在人类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三个方面是包装、家庭消费品和建筑工程。
9.【材料三】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0.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材料一】第④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11.【材料一】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12.【材料四】说“与其等到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不如现在就采取有效措施,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将塑料‘绳之以令’……”,某大型超市,打算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提议,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为这家超市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完成小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她们总是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13.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
14.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15.从“借物喻人”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文章第⑧段突然写到作者的小时候,这段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公主衣翠
秋七月,公主①尝衣贴绣铺翠襦②入宫中,太祖谓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饬③。”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公主惭谢。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④,乘以出入?”太祖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公主:宋太祖赵匡胤之女。②襦(rú):短袄,外套。③饬:chì,装饰。④肩舆:指人抬的小轿。
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闱戚里/必相效 B.展转/贩易
C.实汝/之由 D.苟/以自奉养为意
18.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 ) (2)此所用翠羽几何( )
(3)展转贩易( ) (4)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 )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2)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饬,力亦可办。
20.请你说说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小题。
桃花溪①
【唐】张旭
隐隐②飞桥隔野烟,石矶③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源风景区内,相传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得名,自唐代即开始在这里修建寺观,现存建筑与游览点则多为清代设置,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方竹亭、集贤祠、桃花观、蹑风亭、挥月亭、水源亭以及历代诗人的题咏和碑刻。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隐隐:隐约,不分明。③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2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2.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你简要说明。
九、作文
23.请以“梦想的声音”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4.请以“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B
4.(1)A
(2) suì niàng lǚ míng
(3) 炫 绚 名 铭
5.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6.示例:①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③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意思对即可)
7.(1)示例:①你经常熬夜还是偶尔熬夜?②如果熬夜,你最晚几点睡觉?
(2)示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珍惜时间不能在损害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长此以往,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我们不可以用睡觉的时间来熬夜,节约时间应该先睡好觉、打好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有效利用时间。(意思对即可)
(3)示例:①调整好心态,保持适度的压力,睡前可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快速入睡;②规划好学习和睡眠的时间,并严格按照规划时间进行。
8.B 9.列数字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海洋塑料垃圾占全球垃圾的比重大,受到塑料危害的海洋生物种群数量之多。 10.目前,限定了时间,说明仅到现在为止每个成年人每年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就已经高达32000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逻辑顺序。材料一是按照微塑料的来源——危害——治理,这样的逻辑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12.建议超市用可降解塑料袋;禁塑宣传进超市,引导消费者自觉减少用塑料袋;鼓励进超市消费者自带购物袋,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13.①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的青苔(意象)。
②指自强不息、顽强生长、志存高远的精神(意境)。
③抒发了我对青苔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和执着追求(情感)。(意思对即可给分) 14.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或者运用了“趴”“粘”“爬”“附”“布满”“撑”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青苔在恶劣的生长坏境中的生长态式和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作者对青苔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或者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富有表现力)。 15.作者借青苔的普通、卑微,生长环境恶劣却努力生长,象征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努力抗争、谦逊、高洁、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对青苔的喜爱之情,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16.不多余。第⑧段属于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7.C 18. 穿 多少 交换,交易 考虑,想到 19.(1)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2)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 20.①要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②要力戒奢侈,节俭为本;③要克己律己,以身垂范;④正家风,严家教;⑤要珍爱生灵,防止滥杀。
21.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一: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示例二: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诗人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追求。(意思对即可)
23.例文:
梦想的声音
  主持人话筒的余音还缭绕在操场上不肯散去,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便像洪水一样将我包围。我有些不知所措地站着,双手紧扣,脸上隐隐发着烧。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终于获得了奖学金。心脏在胸腔砰砰跳动,一股热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按捺不住的喜悦和激动涌入那拥窄不堪的心房,我恨不得在此时此刻蹦蹦跳跳地上台领奖。主持人开始报获奖名单,我是第一个,我的双腿紧张得有点哆嗦,我不顾一切地走向领奖台,可是我从未面对如此多的人,我紧抿嘴唇,努力挺直腰板,大步流星地走上红毯。一旁颁奖的同学含笑地看着我,这令我平添了许多自信和获奖的喜悦,想让大家一同与我分享甘甜的果实。喜悦的心情似一圈圈涟漪在我心中荡漾开来。
  获得奖学金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这给我在疲惫不堪时注入了无限的动力。
  我瘫软在座位上,鲜红的分数像是一个抹不掉的印记,烙印在心灵深处。我下滑了近30名,当我得知时,立即在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奖学金的颁奖典礼,似锥般刺着我的心。
  晚自习下课,同学们又在讨论起成绩,令我觉得愈发刺耳,便来到走廊扒着栏杆赏月发愣。滚烫的泪珠在眼眶徘徊,月亮已模糊不清。“谁与会,凭栏意?”我任凭那颗颗不争气的泪珠滚落,次次几乎名列前茅的我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打击和梦想化为泡影的痛苦。
  “怎么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是阳。“哎呀,哭了就不美了,不就是期中考试没考好吗?并不代表以后!”阳的话似眼前一汪澄澈的月光洗涤着我,我抹了把眼泪,畏畏缩缩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什么关系呢?我相信你!”阳拍拍我的肩。我抬头惊讶地望着她,正巧触上她的双眸。她的唇边绽放出一朵美丽的微笑,似乎盈满了溯不尽的温柔。柔长的睫毛下的眸子,宁静透彻,似一汪被洗涤过的湖水,纯净至极,唯美至极,沁透人心。深棕色的瞳孔表面,是她面前惊讶的我。碧波浅浅,莹光点点。眼神无言,却胜似有声。我从她闪烁的双眼中看到了光明,仿佛她就是那轮明月,我点了点头,露出久违的笑容。为了梦想,一次失败算什么呢?
  我回到座位,心中如月光般敞亮。我不再为这次的失利所羁绊,充满了无限斗志。我一改以往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认真分析得失,不敢有丝毫怠慢,渐渐地,我做题目也越来越有把握,我心中出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随着期末考试临近,书桌上的书像吃了酵母般疯长,我的心弦绷得越来越紧,我牺牲了许多放松时间用来查漏补缺。每当我想放松的时候,梦想总会浮现在我眼前激励我;每当我疲惫不堪、满头大汗时,阳的话总会回响在我耳畔,心中的清泉倒映着她的双眼,让我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端坐考场,我的心一如当晚月光般平静,终于凯旋。
当奖学金颁发到我手上时,我松了口气,刹那间,我抬头望见老师的目光,一如那晚阳的目光,但这次,我读到了更多:赞许、鼓励、期望……我尝到了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滋味。我的心脏“砰砰”直跳,似乎能感到血液在血管中“哗哗”流淌,听,这仿佛是梦想开花的声音……
24.例文: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万物萌新,春姑娘把大地装饰得五彩缤纷,给大地母亲织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大地母亲欣然睁开了眼睛,万分惊喜地望着春姑娘那孝顺的女儿。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人们大声呼喊:“春天来了,快到公园踏春去呀!”
  我也随着妈妈到公园踏春:春天在哪儿呢?一路上,我睁大了眼睛,惊奇地四处张望。
啊!春天在柳树上,柳树的枝叶被微风和细雨在天空中打下的染料给染绿了,一个个绿芽苞悄悄地爬满了柳树的枝条。春风把柳树的枝叶吹开,轻轻地一摇一摆,它像是一位理发师,在用一把巨大的梳子和剪刀为这位小姑娘整理秀发。我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地背起了唐代的诗人贺知章的两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呵,春天还在花坛里。花坛里有许许多多的迎春花,棕色的枝干上有许许多多的黄色的小芽苞,有的还是小小的花骨朵,像是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有的是已经开了,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身姿,还有蜜蜂和蝴蝶在中间上下翻飞。人们都争着观赏这一番有趣的景象。
呀!春天还在许多小精灵上。燕子从南方飞来,在人们头顶上唧唧地叫着。有的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像是在向人们表演它精妙的飞行技术,有的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像一些音符。小朋友都追着燕子奔跑,叫着,“燕子来了,快来看呀!”河里的小鱼儿也高兴地探出水面,赢得了人们的一片掌声。
春天是多么充满生机啊!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这万物萌发的季节里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