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_达标检测
2.3.2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我国第一大河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中国经济网 2012年5月3日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据此完成2、3题。
2.长江自西向东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D.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A.长江上游的景观
B.长江中游的景观
C.黄河上游的景观
D.黄河下游的景观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5、6题。
5.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
A.小浪底
B.葛洲坝
C.二滩
D.三峡
6.最长的支流b是( )
A.嘉陵江
B.湘江
C.赣江
D.汉江
7.下列所示长江的支流,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A.金沙江、岷江、雅砻江、汉江
B.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C.赣江、湘江、乌江、雅砻江
D.岷江、湘江、嘉陵江、赣江
8.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平均每14年一次,而近40年中,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工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减小
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10.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________和 。
(2)长江和黄河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流向均大致 流。
(3)长江注入 海。
(4)我国目前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它可能将对长江和黄河产生的影响是 。(填选项)
A.流域面积增大
B.水能蕴藏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河流径流量增加
【回归生活】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 (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 )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5)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发源地。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其中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第一大河。
2、3.【解析】2选C,3选B。本题组结合时事考查长江水系特征。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金沙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金沙江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4.【解析】选A。本题通过诗词考查长江上、中、下游的景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长江两岸的山,主要是长江三峡附近的山,如巫山。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
5、6.【解析】5选D,6选D。本题组考查的是长江的水利枢纽和支流。第5题,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三峡。第6题,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7.【解析】选B。本题考查长江的支流。长江支流自西向东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长江上游山区植被遭破坏,中游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蓄能力减弱造成洪灾频率加大。
9、10.【解析】9选A,10选A。本题组结合“长江水系及干流主要城市分布”图和三峡大坝景观图考查长江水系特点和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第9题,由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夏季风从东南沿海登陆,所以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长江中游地势低平,降水丰富,故支流多,水量大;湖泊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的上、中游地区的地势阶梯交界处。第10题,长江三峡工程可以提高长江的航运能力。
11.【解析】本题考查长江、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注入的海洋、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等。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受我国地势的影响都自西向东流,其中长江注入东海。天然林保护工程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进而使河流含沙量减少。
答案:(1)青藏 青海 四川
(2)自西向东(或向东)
(3)东
(4)C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的支流、入海口、水能资源、洪涝灾害及原因。第(1)题,结合描述填注。第(2)题,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修建了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第(3)题,比较图乙中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的湖泊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可知,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并且造成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等。第(4)题,“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水土流失在不断加剧。第(5)题,同意该观点,原因是长江流域的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长江的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答案:(1)略
(2)上 三峡
(3)减小 增大 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意思相近即可)
(4)D
(5)同意。长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一方面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大;另一方面泥沙沉积,河床将不断升高,若不治理,就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