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变换的画面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二、学习对折、画、粘帖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一、在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
二、在想像创作中互相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能与同学交流、分享,体验设计与分享的乐趣。
二、学会关注“美与科学”结合的现象;体验友情、亲情。
2学情分析
一、教学对象分析:低年级学生还不了解设计的目的和作用,但好玩的活动画面和情境的创设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吸引他们探索的欲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教学内容分析:课文以科学小常识——视觉暂留现象,引导学生设计“变幻的画面”,让学生在看看、画画、做做的过程中,感受一些科学现象。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一、重点:正、反面物象的表现。
二、难点: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小木棍的粘合要牢固。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一、情影导入:“你们爱看动画片吗?”“这是?”“你们喜欢它吗?”“怎样让他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呢?”“他有好朋友吗?”“谁有办法让他最快地跟朋友在一起呢?”老师请两位小朋友来做魔术,快速搓动木棒,其他小朋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1cnjy.com
二、揭示课题:《变幻的画面》
活动2【活动】课堂发展
一、初步认识
(一)每组发一个小制作,轮流玩。
小组讨论:正面与反面有什么关系?
(二)出示书本。(使用实物投影仪)“因为人的眼睛可以把看到的物像保存几秒钟,所以两张图快速交替出现时,图像就好像重叠了。”21·cn·jy·com
动画片就是用好多张图片连续播放出来形成动画效果的。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风扇等)
二、火眼金睛找问题
(一)观察范例,小组交流。
(二)师生共同点评作业,发现问题。
三、示范步骤
(一)观看微课演示
(二)回忆制作步骤(板书)
1.对折:把画纸对折
2.画画:在正面,用基本形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示范难点:用大头笔画,使反面看到物体的位置,使留白位置准确。再画留白周围的环境。www.21-cn-jy.com
3.粘贴:用双面胶和固体胶贴,对折与木棍粘合牢固。
(三)赏评PPT作品:欣赏启发。
四、作业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制作的具体要求:
1.点线面色画主体和背景。
2.留白位置准确,粘贴牢固。
3.说出作品故事。
活动3【活动】反思评价
1.在学生作品中抽取两件优秀作品,
教师请该学生搓动,感受画面重叠,师评价;
2.自评,小组内交换玩一玩,互评。
活动4【活动】课后延伸
欣赏其它手工制作方法,请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