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4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1 21: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明白如何什么是好伙伴以及如何成为好伙伴,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原本的认知下更深刻的体会到伙伴之间的情谊。
学习目标确定
文化自信:了解运用礼貌用语,体会汉语的不同情感表达。 语言运用:积累描述动作的词语,体会句子的生动性。 思维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前后文的关系。 审美创造:学会朋友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快乐合作。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随堂练习,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多种形式认读字词,查看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到更好的巩固。 组长记录组内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小鸭子和小公鸡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教师活动1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学生读文情况随机正音,点拨难读懂的词语和句子。 重点指导朗读,读好第二句和第三句。 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因为找到了许多虫子,所以小公鸡可以尽情地吃,很开心很高兴;再通过朗读体会小鸭子捉不到虫子的着急和伤心。学生活动1 1.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鸭子和小公鸡遇到的困难;用波浪线画出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如何帮助对方的。 2.汇报交流。 (1)学生分享画出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拓展积累同类型短语,体会小鸭子着急、伤心的心情。 (2)男女生分别读下面的两组对话,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理解“偷偷地”“飞快地”含义(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3.再读全文,感知它们互相帮助的过程。 4.书写生字:也、他、地。(观察“也”字在“他”“地”这两个字中的变化,初步掌握左窄右宽的书写特点)。学生书写,展示评价。活动意图说明:采取多种方式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一方面是对学生初读自学的检测,另一方面也是生字的复现,目的在于巩固生字的识记。环节二: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样成为好伙伴的?教师活动2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配合插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学生活动2 1.配合插图,同桌分角色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感受伙伴之间美好的情谊。 2.四人小组分角色扮演,体验角色心情: 小公鸡看到小鸭子找不到虫吃,小公鸡心想: 小鸭子吃了小公鸡送来的虫子,小鸭子心想: 小鸭子听见掉进水里的小公鸡喊救命,小鸭子心想: 小公鸡坐在小鸭子的背上,小公鸡心想: 3.全班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样成为好伙伴的? (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对方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从而成为了好伙伴。) 4.书写生字:“河、说、听、哥”,观察“口”的位置和大小不同。学生书写,展示评价。(完成探究单探究活动第二题) 书写正确书写规范书写端正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境,读好长句子,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 bù bú bu (1)鸭子捉不( ) 到虫子,急得直哭。 (2)小鸭子想不( ) 想吃虫子呢? (3)小公鸡不( )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4)小鸭子说:“不( ) 行,不( ) 行,你不( )会游泳,会淹死的!” 2.,。 ɡē ɡe shuō hé tīnɡ tinɡ 对我 :“小 解冻了,我们一起去 小河的歌声吧!” 3.,。() 吃得很欢 吃得 急得直哭 急得 得 得 得 4.,。 他 地 (1)( )是我的好朋友,我非常喜欢( )。 (2)我和妈妈一起到( )里除草。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本节课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本课教学时我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与改进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