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共2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共2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1 21:58:02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阅读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
陆 游
新课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了解了王安石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诗歌里,通过学习《游山西村》体会陆游的田园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相关知识,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本诗。
2、理解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赏析诗中写景、蕴含哲理的名句。
3、感受诗人悠闲、惬意的心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爱国诗人、词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诬陷罢官,闲居在家。相对于伪诈的官场,诗人对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整体感知
任务二:诵读诗歌·读出节奏韵律
听名家诵读,划分节奏,标注生字词读音,然后大声读几遍,感受诗歌韵律。
《游山西村》朗诵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tún
xiāo
ɡuān
kòu
整体感知
任务二:诵读诗歌·读出节奏韵律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大意。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小猪,这里指猪肉。
不要。
腊月所酿的酒。
农家——丰年足食、热情好客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大意。
【译文】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怀疑。
暗淡。
村外——景色优美(哲理句)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大意。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吹着箫,打着鼓。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译文】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此起彼落,连续不断,村民们衣冠简朴,古时的风气仍然保存着。
村民——民风古朴
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灶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知识链接——社日
中国古代的社日节一年两次,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喜讯,答谢社神。“社”,古指土地神。二月“春社日”是春季祭祀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合作探究
任务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大意。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果。
趁着月明来闲游。
拄着。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译文】从今若能容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家的门。
希望——随时做客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自由诵读全诗,思考:
1.诗歌紧扣“游”字,写自己在山西村的见闻,概括诗歌从哪几个方面写山西村?突出了山西村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说说首联渲染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3.颔联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请你加以赏析,同是说说这一联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4.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5.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1.诗歌紧扣“游”字,写自己在山西村的见闻,概括诗歌从哪几个方面写山西村?突出了山西村的什么特点?
游山西村
首联:出游至农家---村民的热情好客;
颔联:村外的景物---优美的农村风光;
颈联:村中的情事---淳朴的风俗风情;
尾联:愿频来夜游---随时做客,悠闲惬意。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2.请结合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谈谈你对“莫笑”和“足”字的理解。说说首联渲染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这一联渲染出了农家丰收后的一片欢乐气氛。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3.颔联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请你加以赏析,同是说说这一联联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颔联是写景名句,既写出了山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美景,更蕴含人生哲理。“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告诉我们:困境中蕴含希望和转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4.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的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赞美了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5.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写主人热情、客人留恋。此联与颈联写出了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无时”一词写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6.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考点
分析诗人情感
分析诗人情感
梳理
借助关键点理解,如诗(词)的题目或体裁、诗(词)眼、意象、注、序、诗人生平等。
分析
概括
结合具体诗(词)句或意象分析情感,可重点关注尾句。
用简明话语阐述情感或主旨,如忧国忧民、孤寂、恬淡等。
[答题支架]
合作探究
任务四:感知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6.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①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衣冠简朴”可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
②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以及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
③从“箫鼓追随”可看出诗人对古朴民俗的赞美;
④从“拄杖无时夜叩门”可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
文章主旨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围绕一个“游”字铺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现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实景实感,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热闹景象,表现民风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课堂检测
2.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解析】尾联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淳朴民风的赞美。所以“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的理解有误;故选D。
D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中的“莫笑”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颈联将击鼓吹箫祭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做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社的不满。
因山水迷人,风俗古朴,农民淳厚,所以诗人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本诗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尽。
B
颈联写淳朴的乡俗民事,既表现了诗人对古朴风俗的赞美,又表达了诗人对乡民的喜爱。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出游农家——热情好客
村外之景——山环水绕
村中之事——民风淳朴
希望之事——随时做客
喜庆欢悦
无限向往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