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单元知识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社戏》/鲁迅
2 《回延安》/贺敬之
3 《安塞腰鼓》/刘成章
4 《灯笼》/吴伯箫
人文主题:
·理解本单元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体会作者对家乡、童年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一
复习目标
二
语文要素:
·分析课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及效果。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掌握通过标题、关键词句、文章结构等途径概括主题的方法。
惮( ) 踱( ) 棹( )
归省( ) 行辈( ) 撺掇( )
凫水( ) 橹( ) 旺相( )
撮( ) 桕树( ) 怠慢( )
篙( ) 磕( ) 潺潺( )
弥散( ) 蕴藻( ) 家眷( )
筋斗( ) 楫( ) 蹿( )
dàn
duó
zhào
xǐnɡ
hánɡ
cuānduo
fú
lǔ
xiànɡ
cuō
jiù
dài
ɡāo
kē
chán
mí
yùn
juàn
dǒu
jí
cuān
读读写写
思考探究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到赵庄看社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1-4
写“我”随母亲归省后在平桥村的日常生活。
5-30
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和看社戏后归航的全过程。
31-40
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主旨归纳
小说叙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同小伙伴们一起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天地中自由欢乐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2
贺敬之
文体知识
信天游 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其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
“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章法上:两行一节,节数不定。
韵律上:节内押韵。
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01
02
读读写写
搂定 羊羔 糜子 满窑
油馍 气喘 白羊肚
脑畔 眼眶 登时 柳林铺
dǔ
méi
lǒu
chuǎn
pàn
kuànɡ
ɡāo
mó
yáo
dēnɡ
pù
文学常识
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白毛女》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主要作品有《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这些作品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贺敬之
思考探究
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诗节 线索 主要内容 诗人情感
一 回延安 抒写刚回到延安时的情景和心情 激动、喜悦
二 忆延安 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怀念、感激
三 话延安 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 兴奋、亲切
四 看延安 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欣喜、赞美
五 颂延安 回顾革命历史 展望美好前程 自豪、赞美、期许
这首诗以"回延安"为叙事线索,按照" "的思路展开抒情。
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作者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来写这首诗有什么好处?
第一,抒情性强。
第二,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域特色。
第三,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
这首诗具有怎样的民俗内涵?
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
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语言和行为
主旨归纳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3 安塞腰鼓
刘成章
读读写写
瞳仁 恬静 亢奋 晦暗 束缚 羁绊 闭塞 冗杂 严峻 震撼 磅礴 辐射 渺远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tóng
tián
kàng
huì
fù
jī
sè
rǒng
jùn
hàn
páng bó
fú
miǎo
chè
tàn
jiá
文学常识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1937年生,陕西延安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羊想云彩》、《走进纽约》、《黄土情》。
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思考探究
根据时间顺序,分为打鼓前、打鼓中、打鼓后三个部分。
浏览课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安塞腰鼓
打鼓前( ): ( )的腰鼓
打鼓中( ):
( )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 )
18-22:击鼓的( )
23-27:奇丽的( )
打鼓后( ):( )的腰鼓
安静
激昂
寂静
1-4
5-27
28-30
响声
后生
舞姿
主旨归纳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想要表现什么?
本文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束缚的力量。
灯 笼
吴伯箫
读读写写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思慕( ) 怅惘( )
锵然( ) 褪色( ) 燎原( )
熙熙然( ) 暖融融( ) 马前卒( )
人情世故( )
sònɡ
yù
wò
mù
chànɡwǎnɡ
tuì
liáo
xī
zú
qiānɡ
mù
róng
shì
文学常识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青年时期向往革命并积极投身革命,后来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致力于散文创作,代表作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等。
思考探究
默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开篇说“火”,点明火、亮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11)作者回忆自己记忆中有关灯笼的美好记忆和情节。
(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长幼情笃
母子情深
质朴乡情
民俗民情
岁月沧桑
描红喜悦
朝代兴衰
家国情怀
灯笼(明线)
个人情感
家国情怀
情感升华(暗线)
温情
豪情
接过纱灯
上下灯学
提着灯笼
迎接祖父
乡俗还愿
安慰孤客
追龙灯跑
伴小灯眠
族姊远嫁
姊家荣衰
纱灯描红
喜悦爱好
想象宫灯
体味历史
挑灯看剑
抗击敌人
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了与灯笼相关的童年生活、亲情故事、英雄人物等,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对亲人的感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作者志存高远、希望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以及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课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忌惮(dàn) 晦暗(huì) 恬静(tián) 戛然而止(jiá)
B.归省(xǐnɡ) 糜子(méi) 怠慢(dài) 恣意妄为(zì)
C.撺掇(cuān) 蓦然(mò) 羁绊(jī) 纨绔子弟(wán)
D.凫水(fú) 亢奋(kànɡ) 枸杞(jǐ) 如法炮制(páo)
qǐ
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磅礴 燎原 家眷 叹为观止
B.束缚 点缀 严峻 顾名思义
C.皎洁 挑衅 辐射 人情世故
D.锵然 斡旋 嘱咐 震憾人心
D
撼
课堂训练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碧波荡漾 ④星光灿烂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然后明确相对应的词语即可。如“花架”自然搭配“繁花似锦”;与“浑浊的污流”形成对比的自然是“碧波荡漾”等。
C
课堂训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C
不合逻辑,“严防”含有否定的意思,与“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不符,应删去“不”
成分残缺,动词“具有”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添加“的品质”
关联词使用不当,前后不是转折的关系。可删掉关联词
课堂训练
5.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C.《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D.《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青衣。
D
“国庆节”不是传统节日,而是现代节日
小说集《呐喊》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