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人物关系,用自己的话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研读文本,推测理解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
3.拓展阅读智慧故事,懂得在学习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
研读文本,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PPT、希沃、板贴、移动端手机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参加过或观看过什么比赛,比赛时大家最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1.出示课件“赢”。请大家观察这个字,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古人为什么用这五个部件组成这个字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2.学生发言、师生交流。
3.使用手机软件“kimi”查阅“赢”的五个部件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并总结:
“亡”代表要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口”代表沟通。既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又要具有倾听能力;
“月”代表时间。成功需要时间,需要日积月累;
“贝”代表财富。财富是物质基础,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凡”代表平常心。最坏处打算,最好处努力。
4.导入:所以当你拥有了这些,那你就离赢不远了!每个人都想成为赢家,两千年前的古人也不例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一个两千多年前的赛马现场,去了解他们赢的智慧。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田忌赛马。
5.出示课件(16、田忌赛马),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一)理清人物
1.课文预习过了吗?文中共写了几个人物?
学生发言,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贴片:田忌、孙膑、齐威王。
2.出示课件:人物自我介绍(动画)
3.孙膑这个人很特别,你听了他的介绍,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谁来说说“膑”是什么意思?
其实历史上的孙膑是这样的。(出示课件)你可别小看他,他可是有大智慧的人。
5.我们认识了这三个人,那么这三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孙膑是田忌的门客,田忌是齐威王的大将,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6.出示视频“秒懂百科”,了解“门客”。
(二)概括内容
1.课文围绕这三个人又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自由朗读课文。一会老师找同学上讲台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时间两分钟。开始读。(出示:计时器)
2.指名学生发言,教师酌情评价。
三、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思维
(一)了解之前的赛马,引发思维
1.让我们一起走进赛马现场!田忌和齐威王之前有没有赛过马,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发言,教师强调(经常)
2.(出示课件:之前的赛马)请大家齐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假如你是在场观看比赛的大臣,请你预测一下,比赛结果会是怎样的?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结果是(胜负难料、输赢不定)
3.田忌赛马的故事来自于《史记》,据记载,赛马的赌注是千金。那么,田忌想不想赢?但这样的胜负难料的比赛,怎么能赢呢?
(二)了解相约的赛马,剖析思维
1.其实真正的比赛结果是这样的。(出示课件:11—14自然段)
(师生互读。师读黑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提醒学生注意田忌的表情、神态。)
2.采访学生:结果是怎样的?(田忌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他换马了吗?(没有)那他是怎么赢的?
3.请学生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画出来。(学生上台操作并讲解)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当时的比赛现场,再现赛马过程。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请同学们三人一个小组,一个人演齐威王,一个人演田忌,另外一个人演记分员,再现当时的赛马过程。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稍后,请同学上讲台上为大家表演,开始。(出示计时器)
(学生互动演示赛马过程)
5.马还是原来的马,孙膑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为什么就能使田忌稳操胜券呢?孙膑又是怎么想出这个计策的呢?让我们走进孙膑。
(三)分析过程,总结思维
1.(出示课件:与众不同的孙膑)
孙膑是田忌的门客,他可不是吃闲饭的,他是与众不同的,当大家在看热闹时,孙膑在?(观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当大家在看结果时,孙膑在?(思考)
教师总结:思维,从开始就已经开始。
2.其实孙膑的思维是有方法的,要想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我们还得仔细研读这个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
4.师生交流:
孙膑经过观察思考,当他发现胜负难料时,他也在找原因。他找到的原因是什么?(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马的脚力相差不多的意思是什么?(马跑的速度只差一点点)
你可以用上“之所以…… 是因为”再说一遍(之所以胜负难料,是因为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一点点)
原因找到了,他又在找什么?(找优势)。他发现了田忌的马有什么优势?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关联词“虽然……但是”(虽然田忌的上等马比不过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是……)
找到自己的优势就有赢的希望!
找到了优势,就可以找到赢的办法了。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找到策略,可以用“如果……就”(如果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赢)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孙膑能赢,是赢在思维。(出示:赢在思维)
4.提问学生:假如你是孙膑,你能把你的思维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吗?
5.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像孙膑一样,要仔细观察,冷静思考,找原因、找优势、找策略,最终解决问题。
(四)分析条件,完善思维
1.但是有了策略就一定能赢吗?完美的结局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2.学生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总结:
①信任。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田忌对孙膑的信任?(因为赏识,所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不问方法是什么,就直接约了赛马)(因为信任,所以在开始比赛时才告诉他做法)信任是合作的前提。
②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对手是赢得胜利的前提。了解对方的马,了解对方的出马顺序。(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③保密。事前,不能泄露我们的计划。
④比赛规则是三局两胜。
⑤必须是齐威王先出马。
……
你们想到的这些,孙膑都想到了。正是因为孙膑思虑周全、大胆创新、打破常规思维,最终帮助田忌赢得了赛马,获得了千金。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只有田忌是赢家吗?还有谁是赢家?赢得了什么?
2.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总结:
孙膑。升职变成军师,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孙膑遇到田忌、齐威王是他三生有幸。
齐威王。赢了一个军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人才可比千金重要的多。真是一个善于纳谏用能的人。
看来是三人共赢呀,你们能跳出比赛看得失,打破常规思维,你们也是赢家。
四、课堂延伸
1.孙膑成为齐威王的军师后,他和田忌共同守卫着齐国的安宁。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用一条妙计成功救下赵国,你想知道是什么计策吗?请看视频(播放视频“围魏救赵”)。
2.这就是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谁来说说孙膑用什么计策救了赵国?
3.师生交流、总结:孙膑这招“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真是高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请看视频(出示课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五、布置作业
1.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和同学交流。让思维的火花穿越时空,照亮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成为人生的赢家!(共20张PPT)
赢
赢
危机意识
沟通能力
时间观念
财富
平常心
16 田忌赛马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膑
原意指膝盖的一块骨。后指古代的
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也有说是断足
的酷刑。
自由朗读课文,联系三人说说“田忌赛马”的故事。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之前的赛马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
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相约的赛马
孙膑的安排
与众不同的孙膑
大家看热闹
孙膑……
大家看结果
孙膑……
思维,从开始就已经开始......
找原因
找优势
找策略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如果……就……
赢在思维
前提条件
完美的结局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前提1:
前提2:
前提3:
……
胸
有
成
竹
还有谁是赢家?赢得了什么?
假痴不癫
关门捉贼
瞒天过海
欲擒故纵
围魏救赵
笑里藏刀
调虎离山
空城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课后作业
1.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