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典型奥数 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长54厘米,宽36厘米,把它剪成相等的小正方形,不能有剩余,剪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共能剪成多少块?
2.小青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3.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分组玩游戏,老师买了24瓶牛奶和30盒饼干平均分给各个小组,正好全部分完。同学们最多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组分别分到了几瓶牛奶和几盒饼干?
4.西昌市公交公司3路车每10分钟发一班,5路车每15分钟发一班,这两路车早晨6:30同时发车后,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什么时间?
5.学校买来了若干只篮球。如果把这些篮球平均分给3个班,则余2只: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则余3只:如果平均分给5个班,则余4只。学校至少买来多少只篮球?
6.五一班同学计划参加“庆六一”诗歌朗诵会,男生有32人,女生有24人,在编排队形时,要求男女生不能站在同一排,且每排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等。每排最多站几人?
7.
8.王叔叔买了一些观赏的热带鱼,花了48元,李叔叔也买了一些相同的热带鱼,花了54元。如果这些热带鱼每条的单价都相同,那么每条热带鱼的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单价是整数)
9.河南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郑州、开封、洛阳等地,各地建成大量商品房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在一个建筑施工现场,李师傅每9天要往现场运送一批钢筋,王师傅每6天要往现场运送一批砖料。8月25日他们同时往现场送货,下次同时送货是在几月几日?
10.一(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6人.现在要把男生、女生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11.两根同样型号的钢筋,一根长42m,一根长56m,把它们锯成长度相等且没有剩余的小段(每小段长度是整数),最少能锯成多少段?
12.小羊、小鹿和小熊在同一个小水池中饮水.小羊每2天到池边饮一次水,小鹿每3天到池边饮一次水,小熊每4天到池边饮一次水.若它们7月1日都到池边饮水,则它们在7月份里共有几次是同一天到池边饮水的?
13.五(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男女生分组做游戏,要使每组人数相同,且一组内性别相同,每组最多几个人?男女生各分成几组?
14.体育老师买来60瓶可乐和72瓶矿泉水,把它们分别平均分给了几个训练小组,正好全部分完。请你算一算最多有几个训练小组?每个小组分得两种饮料各多少瓶?
15.(1)两根一样长的木棍,把其中一根锯成长都是12cm的小段,另一根锯成长都是20cm的小段,两根木棍都正好用完。这两根木棍长至少都是 cm。
(2)锯的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段共有多少段?
16.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这盒围棋子在80颗至90颗之间.这盒围棋子有多少颗?
17.爸爸和他的同事李叔叔都参加了健体中心的羽毛球锻炼,爸爸每4天去一次,李叔叔每6天去一次。3月1日他们同时在一起打球,至少再过几天他们能再次同时打球?是几月几日?
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8.奉化电台组织“囡囡好声音”比赛,分成幼儿组与小学组,每组有“讲故事”与“朗诵”两个项目。最后共计48人进入复赛,且每组每个项目人数相等,问小学组“讲故事”选手进入复赛的有多少人?
19.五(1)班同学做游戏,每8人一组,每12人一组都刚好分完。这个班同学在40人~50人之间,这个班有多少人?
20.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要编排﹣一个40人以上的舞蹈节目,节目中变换队形有时3人一组,有时5人一组,但都没有剩余的人.此舞蹈至少要选多少人?
21.一张长12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卡纸,若将它裁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边长是整分米)且没有剩余,有几种裁法?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分米?
22.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5~85之间。将他们分组,无论每2人一组、3人一组或者5人一组都余1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
23.公交8路车和3路车早上7:00同时从公交车站出发,若8路车每35分钟发一次,3路车每20分钟发一次,请问下一次同时发车至少是几时几分?
24.暑假淘气,笑笑,奇思三人都去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淘气每3天去一次,笑笑每4天去一次,奇思每6天去一次。8月10日三人同时参加活动后,下一次三人一起参加是几月几日?
25.有24朵红花,9朵黄花要分给几个同学,要求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及对应的数量都相同,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人?
26.五年级同学去研学,无论租用乘坐48人的大巴车,还是租用乘坐36人的中巴车,都能正好坐满。算一算,五年级去研学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27.有两根分别是24厘米和36厘米的小棒,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无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几段?
28.除夕夜,爷爷要给孙子们发压岁钱。爷爷的QQ钱包里有24元,微信钱包里有30元,要把这两个钱包的钱分成钱数相等的小红包且没有剩余,小红包里最多是多少元?
29.小光每3天去一次图书馆,小志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4月24日他们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他们在几月几日相遇?
30.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在行动,志愿者们要为社区分发捐赠的抗疫物资一共九十多份,每4份或6份一组都正好分完,你能算出这些抗疫物资有多少份吗?
31.把一张长48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32.蓝天幼儿园买来36个苹果,48个梨子,平均分给小班的小朋友们,刚好分完,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每人分得的苹果和梨子的数量同样多)
33.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40~50之间。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34.星源小学陶艺社团的学生来到操场站队。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陶艺社团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35.有若干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用这些长方形纸铺满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最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
36.男、女生分别排队,男生有54人、女生有48人,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分别站几排?
37.五年级某班在植树活动中,无论分3人一组、4人一组还是5人一组,都剩余2个同学,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38.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56厘米,宽是42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
39.把一张长20cm、宽1.6dm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且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个正方形?
40.三个同学商议暑期去图书馆借书。小明说:“我每4天就去一次”,小华说:“我每6天去一次”,小红说:“我每8天才能去一次。“如果三人7月5日上午9点同时去图书馆借书,那么下一次他们三人会在几月几日上午9点同时在图书馆相遇?
41.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6cm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2cm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cm?
42.五年一班来了48人打扫卫生,五年二班来了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43.学校葫芦丝兴趣小组百余人,排练时不论按6人、8人或10人分组,人数都没有剩余。你知道这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吗?
44.有2根小棒(如图),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而没有剩余,截成的每段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两根小棒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45.一筐苹果在 40﹣50 个之间,丁丁6个6个地数,或8个8个地数,都余1个,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46.“星星”花店将24朵玫瑰和36朵康乃馨扎成花束。要求每束花中两种花都有,并且每束花中每种花的朵数相同(所有花全部用完),最多可以扎多少束花?此时每束花中玫瑰和康乃馨各多少朵?
47.3路和5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48.小敏需要将一张长54厘米,宽24厘米的彩纸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要使这些正方形尽量大,那么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49.有52块糖果和43块巧克力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糖果剩下2块,巧克力剩下3块,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
50.有60多人站成一行,从左往右从1开始按1、2、3、4依次循环报数,然后又从右往左从1开始按1、2、3依次循环报数,最后发现有12个人既报了1又报了2,这一行最少有多少人?最多有多少人?
51.同学们参加义工活动,男生32人,女生24人,男、女同学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同学分别有几组?
52.两根钢管,一根长52分米,另一根长78分米,现在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钢管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钢管长多少分米?一共能锯成几段?
53.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
54.用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呢?最短可以是多少分米?
55.有三根绳子,第一根长12米,第二根长18米,第三根长15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最长几米?
56.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现在男、女生分别排队,并且每排的人数相同,五(2)至少可以站多少排?
57.有一张长方形纸,长36cm,宽24cm。如果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这时可剪成多少个?
58.从一张长36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后,正好剩下一张长36厘米、宽3厘米的小纸条。算一算,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提示:可以画图思考)
59.用24朵玫瑰花和36朵康乃馨做成花束,如果每束花里的玫瑰花和康乃馨同样多,最多可以做成多少束?每束花里最少有多少朵花?
60.学校体操队有36名女生和24名男生,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多少人?
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一个长方形长54厘米,宽36厘米,把它剪成相等的小正方形,不能有剩余,剪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共能剪成多少块?
【答案】9厘米;24个。
【分析】根据题意,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5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9
54×36÷(9×9)
=1944÷81
=24(个)
答: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9厘米,共裁成24个这样的正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够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小青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一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答案】6分米,56块。
【分析】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值是客厅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客厅长和宽是米作单位的小数,先改写成分米作单位,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因为正好铺满,所以客厅面积=这些正方形地砖面积,由此可得:地砖的块数=客厅面积÷每块正方形地砖面积。
【解答】解:4.8米=48分米
4.2米=42分米
48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6,
(48×42)÷(6×6)
=2016÷36
=56(块)
答: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最大是6分米,一共需要56块这样的地砖。
【点评】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知识点,运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问题。
3.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分组玩游戏,老师买了24瓶牛奶和30盒饼干平均分给各个小组,正好全部分完。同学们最多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组分别分到了几瓶牛奶和几盒饼干?
【答案】6,4,5。
【分析】求出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最多可以分成的组数,再用瓶数和盒数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每个组分得的牛奶和饼干数量。
【解答】解:24=2×2×2×3
30=2×3×5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组)
24÷6=4(瓶)
30÷6=5(盒)
答:最多可以分给6个小组,每个组分到4瓶牛奶和5盒饼干。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答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西昌市公交公司3路车每10分钟发一班,5路车每15分钟发一班,这两路车早晨6:30同时发车后,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什么时间?
【答案】7:00。
【分析】3路车每10分钟发一班,5路车每15分钟发一班,要求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即是求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发车时刻,即可求出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什么时间。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10=2×5
15=3×5
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6时30分+30分=7时
答: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在7:00。
【点评】本题是约数倍数问题与发车间隔问题的糅合,它的特点是同时发车的时间是两种发车时间的公倍数。
5.学校买来了若干只篮球。如果把这些篮球平均分给3个班,则余2只: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则余3只:如果平均分给5个班,则余4只。学校至少买来多少只篮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即3、4、5的公倍数,如果把这些足球平均分给3个班,则余2只;如果把这些足球平均分给4个班,则余3只,如果平均分给5个班,则余4只。也可以理解为如果把这些足球平均分给3个班,少1只,如果把这些足球平均分给4个班,少1只,如果把这些足球平均分给5个班,少1只,即求3、4和5的最小公倍数少1,先求出3、4、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减去1,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60
则买来篮球:60﹣1=59(只)
答:学校至少买来59只篮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6.五一班同学计划参加“庆六一”诗歌朗诵会,男生有32人,女生有24人,在编排队形时,要求男女生不能站在同一排,且每排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等。每排最多站几人?
【答案】8人。
【分析】由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可知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解答】解:32=2×2×2×2×2
24=2×2×2×3
所以3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答:每排最多有8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倍数和公因数应用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7.
【答案】19。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些树苗的棵数比4和5的最小公倍数少1,据此解答。
【解答】解:4×5=20
20﹣1=19(棵)
答:这些树苗至少有19棵。
【点评】明确求这些小数苗至少有多少棵,就是求4和5的最小公倍数少1是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8.王叔叔买了一些观赏的热带鱼,花了48元,李叔叔也买了一些相同的热带鱼,花了54元。如果这些热带鱼每条的单价都相同,那么每条热带鱼的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单价是整数)
【答案】6元。
【分析】这些热带鱼每条的单价都相同,那么每条热带鱼的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出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48=2×2×2×2×3
54=2×3×3×3
所以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答:每条热带鱼的单价最高是6元。
【点评】明确求每条热带鱼的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解题的关键。
9.河南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郑州、开封、洛阳等地,各地建成大量商品房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在一个建筑施工现场,李师傅每9天要往现场运送一批钢筋,王师傅每6天要往现场运送一批砖料。8月25日他们同时往现场送货,下次同时送货是在几月几日?
【答案】9月12日。
【分析】由题意可知:要求下次同时送货是在几月几日,先求出6和9的最小公倍数,再进一步推断时间即可。
【解答】解:6=2×3
9=3×3
2×3×3=18(天)
8月25日向后推18天是9月12日。
答:下次同时送货是在9月12日。
【点评】此题考查了灵活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来解决实际问题;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10.一(1)班有男生24人,女生16人.现在要把男生、女生分别分成若干个小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答案】8。
【分析】由男女生各自分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可知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解答】解:24=2×2×2×3
16=2×2×2×2
所以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即每组最多有8人。
答:每组最多有8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11.两根同样型号的钢筋,一根长42m,一根长56m,把它们锯成长度相等且没有剩余的小段(每小段长度是整数),最少能锯成多少段?
【答案】7段。
【分析】求出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每段的长度,再用两根钢筋的长度和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最少能锯成多少段。
【解答】解:42=2×3×7
56=2×2×2×7
42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7=14。
(42+56)÷14
=98÷14
=7(段)
答:最少能锯成7段。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答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小羊、小鹿和小熊在同一个小水池中饮水.小羊每2天到池边饮一次水,小鹿每3天到池边饮一次水,小熊每4天到池边饮一次水.若它们7月1日都到池边饮水,则它们在7月份里共有几次是同一天到池边饮水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小羊每2天到池边喝一次水,小羊以后去的时间是2的倍数;小鹿每3天到池边喝一次水,小鹿以后去的时间是3的倍数;小熊每4天到池边喝一次水,小熊以后去的时间是4的倍数;求出2、3、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一起去池边的最小时间,所以7月1日加上这个数的整数倍,就是它们都到池边喝水的日期,从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2、3、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7月1日+12天=7月13日
7月13日+12天=7月25日
所以它们在7月份里同一天到池边饮水的时间分别是7月1日,7月13日,7月25日,一共3次.
答:它们在7月份里共有3次是同一天到池边饮水的.
【点评】灵活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3.五(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男女生分组做游戏,要使每组人数相同,且一组内性别相同,每组最多几个人?男女生各分成几组?
【答案】9个;3组,2组。
【分析】求出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每组最多的人数,分别用男生和女生人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男女生各分成几组。
【解答】解:27=3×3×3
18=2×3×3
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27÷9=3(组)
18÷9=2(组)
答:每组最多9个人;男生分成3组,女生分成2组。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体育老师买来60瓶可乐和72瓶矿泉水,把它们分别平均分给了几个训练小组,正好全部分完。请你算一算最多有几个训练小组?每个小组分得两种饮料各多少瓶?
【答案】12个;5瓶;6瓶。
【分析】求出60和72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有几个训练小组;分别用可乐和矿泉水的瓶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两种饮料各多少瓶。
【解答】解:60=2×2×3×5
72=2×2×2×3×3
60和72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60÷12=5(瓶)
72÷12=6(瓶)
答:最多有12个训练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可乐5瓶;矿泉水6瓶。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1)两根一样长的木棍,把其中一根锯成长都是12cm的小段,另一根锯成长都是20cm的小段,两根木棍都正好用完。这两根木棍长至少都是 60 cm。
(2)锯的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段共有多少段?
【答案】(1)60;(2)锯的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段共有8段。
【分析】根据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进行解答,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1)12=2×2×3
20=2×2×5
最小公倍数=2×2×3×5=60
答:这两根木棍长至少都是60cm。
(2)60÷12=5(段)
60÷20=3(段)
5+3=8(段)
答:锯的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段共有8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16.一盒围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6颗数多5颗,这盒围棋子在80颗至90颗之间.这盒围棋子有多少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4颗4颗数多3颗即总颗数是4的倍数少1颗,6颗6颗数多5颗即总颗数是6的倍数少1颗,那么这盒围棋子总颗数是4和6的公倍数少1的数,且在80~90之间,由此求出即可.
【解答】解:4=2×2
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由于总颗数在80~90之间,
12×7=84
84﹣1=83(颗)
答:这盒围棋子有83颗.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这盒围棋子总颗数是4和6的公倍数少1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7.爸爸和他的同事李叔叔都参加了健体中心的羽毛球锻炼,爸爸每4天去一次,李叔叔每6天去一次。3月1日他们同时在一起打球,至少再过几天他们能再次同时打球?是几月几日?
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答案】12天,3月13日。
【分析】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确定他们每隔几天一起打球,再说明具体日期即可。
【解答】解: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他们每隔12天一起打球。
3月1日+12天=3月13日
答:至少再过几天他们能再次同时打球,是3月13日。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灵活解答。
18.奉化电台组织“囡囡好声音”比赛,分成幼儿组与小学组,每组有“讲故事”与“朗诵”两个项目。最后共计48人进入复赛,且每组每个项目人数相等,问小学组“讲故事”选手进入复赛的有多少人?
【答案】1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48人平均分成4份,其中小学组“讲故事”选手占其中的一份。利用除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48÷(2×2)
=48÷4
=12(人)
答:小学组“讲故事”选手进入复赛的有12人。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9.五(1)班同学做游戏,每8人一组,每12人一组都刚好分完。这个班同学在40人~50人之间,这个班有多少人?
【答案】48人。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这个班的学生人数必须是8和12的公倍数,又要符合人数在40人~50人之间,那就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扩大几倍,在40人~50人之间的即是答案。
【解答】解:先求12和8的最小公倍数:
12=2×2×3
8=2×2×2
12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12和8的公倍数有:24,48,72……
所以在40~50人之间的是48。
答:这个班的学生最多有48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意义以及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20.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要编排﹣一个40人以上的舞蹈节目,节目中变换队形有时3人一组,有时5人一组,但都没有剩余的人.此舞蹈至少要选多少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求此舞蹈至少要选多少人,即求3、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因为3与5是一组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
15×3=45(人)
40<45,符合要求;
答:此舞蹈至少要选45人.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互质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即这两个数的乘积解答.
21.一张长12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卡纸,若将它裁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边长是整分米)且没有剩余,有几种裁法?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分米?
【答案】有3种裁法,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4分米。
【分析】求出长方形卡纸的长和宽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12的因数有:1、2、3、4、6、12;
8的因数有:1、2、4、8;
12和8的公因数有:1、2、4,即有3种裁法,12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4。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4分米。
答:有3种裁法,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4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5~85之间。将他们分组,无论每2人一组、3人一组或者5人一组都余1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
【答案】61人。
【分析】如果把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1人,则参加活动的人数是2、3、5的公倍数,找出35~85之间2、3、5的公倍数,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2、3、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35~85之间30的倍数是:60,
60+1=61(人)
答:五年级有61人参加植树活动。
【点评】几个数的公倍数是这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倍数,本题运用这个知识点快速找出35~85之间2、3、5的公倍数。
23.公交8路车和3路车早上7:00同时从公交车站出发,若8路车每35分钟发一次,3路车每20分钟发一次,请问下一次同时发车至少是几时几分?
【答案】9时。
【分析】求出两车发车间隔时间的最小用倍数,是两人同时发车的间隔时间,再根据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推算出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刻即可。
【解答】解:35=5×7
20=2×2×5
3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2×2×5×7=140
140分钟=2小时20分钟
下次同时发车时刻:7时+2小时20分钟=9时
答:下一次同时发车至少是9时。
【点评】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4.暑假淘气,笑笑,奇思三人都去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淘气每3天去一次,笑笑每4天去一次,奇思每6天去一次。8月10日三人同时参加活动后,下一次三人一起参加是几月几日?
【答案】8月22日。
【分析】根据淘气每3天去一次,笑笑每4天去一次,奇思每6天去一次,求出3、4、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求出再过多少天他们才能再同时参加活动,然后根据三人同时在8月10日同时参加训练,即可得出下次一起参加的时间。
【解答】解:3=3×1
4=2×2
6=2×3
所以3,4,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0+12=22
8月10日三人同时参加了活动,12天后就是8月22日。
答:下一次三人一起参加是8月22日。
【点评】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运用和日期的推算,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这三个人再次同时参加活动中间相隔的时间,也就是求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25.有24朵红花,9朵黄花要分给几个同学,要求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及对应的数量都相同,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人?
【答案】3人。
【分析】要求每人分得的花的颜色及对应的数量都相同,则分的同学人数是24和9的因数,要求最多可以分给多少个同学,就是求24和9的最大公因数。
【解答】解:24=2×2×2×3
9=3×3
24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3。
答:最多可以分给3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知识点,运用最大公因数知识点解决问题。
26.五年级同学去研学,无论租用乘坐48人的大巴车,还是租用乘坐36人的中巴车,都能正好坐满。算一算,五年级去研学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答案】144人。
【分析】由于坐48人的大巴车和36人的中巴车都正好坐满,说明五年级同学的人数是48和36的公倍数,要求至少多少人,则求最小公倍数,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48和36分解质因数,之后利用共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即可求解。
【解答】解: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小公倍数:2×2×2×2×3×3=144
答:五年级去研学的同学至少有144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熟练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7.有两根分别是24厘米和36厘米的小棒,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无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截几段?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无剩余,求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再分别求出每根能截成几段,它们的和就是一共可以截成的段数。
【解答】解: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
24÷12+36÷12
=2+3
=5(段)
答:每小段最长12厘米,一共可截成5段。
【点评】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知识点,运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问题。
28.除夕夜,爷爷要给孙子们发压岁钱。爷爷的QQ钱包里有24元,微信钱包里有30元,要把这两个钱包的钱分成钱数相等的小红包且没有剩余,小红包里最多是多少元?
【答案】6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实质上是求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
【解答】解:24=2×2×2×3
30=2×3×5
因为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所以小红包里最多是6元。
答:小红包里最多是6元。
【点评】此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29.小光每3天去一次图书馆,小志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4月24日他们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他们在几月几日相遇?
【答案】5月6日。
【分析】先求出3和4的最小公倍数,再从4月24日开始完后数最小公倍数的天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3×4=12。
4月份有6天,5月份有6天,下一次他们在5月6日相遇。
答:下一次他们在5月6日相遇。
【点评】本题考查公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在行动,志愿者们要为社区分发捐赠的抗疫物资一共九十多份,每4份或6份一组都正好分完,你能算出这些抗疫物资有多少份吗?
【答案】96份。
【分析】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次乘2、3、4、5……,直到得数为90多即可。
【解答】解:4=2×2
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12×2=24
12×3=36
12×4=48
12×5=60
12×6=72
12×7=84
12×8=96
答:这些抗疫物资有96份。
【点评】本题考查公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把一张长48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答案】8;30。
【分析】根据题意,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48和40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48=2×2×2×2×3
40=2×2×2×5
48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48×40÷(8×8)
=1920÷64
=30(个)
答: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8厘米,一共可以裁成30个这样的正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够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2.蓝天幼儿园买来36个苹果,48个梨子,平均分给小班的小朋友们,刚好分完,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每人分得的苹果和梨子的数量同样多)
【答案】12人。
【分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36与48的最大公因数,即是这个班小朋友的最多人数;先把36与48分别分解质因数,进而找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再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即可。
【解答】解:36=2×2×3×3
48=2×2×2×2×3
所以36与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答:这个班最多有12人。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利用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3.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40~50之间。如果分成3人一组,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48人。
【分析】求出3、4、6、8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依次乘1、2、3……直到得数为40~50之间,即可解答。
【解答】解:4=2×2
6=2×3
8=2×2×2
3、4、6、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4×1=24
24×2=48(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48人。
【点评】本题考查公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4.星源小学陶艺社团的学生来到操场站队。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陶艺社团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答案】46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首先求出每排8人和每排10最小公倍数,然后用公倍数加上多的几人,即可解答。
【解答】解:8=2×2×2
10=2×5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5=40。
40+6=46(人)
答:陶艺社团的学生最少有46人。
【点评】本题考查余数相同及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点,结合相关性质进行解答,要理解“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说明还是多了10﹣4=6(人)。
35.有若干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用这些长方形纸铺满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最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方形纸?
【答案】至少需要12张这样的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析】由题意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24,即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最少是24厘米;然后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长需要几个,宽需要几个,然后相乘即可。
【解答】解:如图:
8=2×2×2
6=2×3
8和6的最小公倍数为2×2×2×2×3=24,即正方形的边长是24厘米,
(24÷8)×(24÷6)
=3×4
=12(张)
答:至少需要12张这样的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应用。
36.男、女生分别排队,男生有54人、女生有48人,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分别站几排?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由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可知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2)求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只要用男、女生人数分别除以每排的人数即可.
【解答】解:(1)54=2×3×3×3
48=2×2×2×2×3
所以54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即每排最多有6人
答:每排最多有6人.
(2)男生分的排数:54÷6=9(排)
女生分得排数;48÷6=8(排)
答:这时男站9拍,女生站8排.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倍数和公因数应用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排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排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
37.五年级某班在植树活动中,无论分3人一组、4人一组还是5人一组,都剩余2个同学,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答案】6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这个班共有多少人,实际上是求3、4、5的最小公倍数加2,据此解答。
【解答】解:3、4、5的最小公倍数是3×4×5=60(人)
60+2=62(人)
答:这个班共有62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要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8.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56厘米,宽是42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
【答案】14厘米;12个。
【分析】根据题意,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56和42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剪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值是56、42的最大公因数,
56=2×2×2×7,42=2×3×7,
所以56、42的最大公因数是:2×7=14,
即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4厘米;
(56×42)÷(14×14)
=2352÷196
=12(个)
答: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14厘米,一共能剪12个这样的正方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够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9.把一张长20cm、宽1.6dm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且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6dm=16cm,根据题意知道,要使正方形面积尽可能大,纸没有剩余,也就是求20和16的最大公因数,所裁正方形的个数就是20和16独有的质因数的积;20=2×2×5,16=2×2×2×2,20与16的最大公因数2×2=4,由此可以分成边长是4cm的正方形有5×2×2个.
【解答】解:1.6dm=16cm
20=2×2×5
16=2×2×2×2
20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即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4cm;
可以裁成(20÷4)×(16÷4)
=5×4
=20(个)
答:可以裁成20个正方形.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20与16的最大公因数,再找出20和16独有的质因数的积,由此得出答案.
40.三个同学商议暑期去图书馆借书。小明说:“我每4天就去一次”,小华说:“我每6天去一次”,小红说:“我每8天才能去一次。“如果三人7月5日上午9点同时去图书馆借书,那么下一次他们三人会在几月几日上午9点同时在图书馆相遇?
【答案】7月29日。
【分析】求出4、6、8的最小公倍数,用7月5日加上最小公倍数即可。
【解答】解:4=2×2
6=2×3
8=2×2×2
4、6、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5日+24天=29日
答:他们三人会在7月29日上午9点同时在图书馆相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41.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6cm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2cm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cm?
【答案】48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长多少厘米,也就是求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6=2×2×2×2
12=2×2×3
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2×2×2×2×3=48;
答: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48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求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就是求16和12的最小公倍数。
42.五年一班来了48人打扫卫生,五年二班来了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答案】6人。
【分析】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也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先把48和54分解质因数,找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再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乘起来即可。
【解答】解:48=2×2×2×2×3
54=2×3×3×3
所以48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答:每组最多有6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问题转化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再根据求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方法解答即可。
43.学校葫芦丝兴趣小组百余人,排练时不论按6人、8人或10人分组,人数都没有剩余。你知道这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吗?
【答案】120人。
【分析】每行站6人、8人、10人都没有剩余,那么参加排练的同学的人数是6、8、10的公倍数,要求有多少人,就是求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8=2×2×2
6=2×3
10=2×5
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5=120。
答:这个兴趣小组有120人。
【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44.有2根小棒(如图),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而没有剩余,截成的每段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两根小棒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答案】6厘米,5段。
【分析】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而没有剩余,每段长度是这两根小棒长度的公因数;求截成的每段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这两根小棒长度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总长÷每段长度=段数”分别求出两根小棒的长度,再加起来即可。
【解答】解: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12÷6+18÷6
=2+3
=5(段)
答:截成的每段小棒最长是6厘米,两根小棒一共可以截成5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知识点,运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问题。
45.一筐苹果在 40﹣50 个之间,丁丁6个6个地数,或8个8个地数,都余1个,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49个。
【分析】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依次乘2、3、4……直到得数为40﹣50之间的数,再加上1,即可解答。
【解答】解:6=2×3
8=2×2×2
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24×2=48(个)
48+1=49(个)
答:这筐苹果一共有49个。
【点评】本题考查公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小公倍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6.“星星”花店将24朵玫瑰和36朵康乃馨扎成花束。要求每束花中两种花都有,并且每束花中每种花的朵数相同(所有花全部用完),最多可以扎多少束花?此时每束花中玫瑰和康乃馨各多少朵?
【答案】最多能扎12束,每束里2朵玫瑰、3朵康乃馨。
【分析】把这些花分成相同的若干束,就是分得的康乃馨和玫瑰的数量,既是36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即是36和24的公因数,要求最多就是求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因此求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可以分成几束,然后用康乃馨和玫瑰的数量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束里康乃馨、玫瑰各几朵。
【解答】解:36=2×2×3×3,
24=2×2×2×3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每束里康乃馨的朵数:36÷12=3(朵)
玫瑰朵数:24÷12=2(朵)
答:最多能扎12束,每束里2朵玫瑰、3朵康乃馨。
【点评】解答本题要先分析理解:每种花的朵数都相同,就是求36和24的公因数,注意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7.3路和5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答案】至少过40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分析】求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根据题意可知:即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解答】解:8=2×2×2
10=2×5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5=40
答:至少过40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出发。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需熟练掌握求两个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8.小敏需要将一张长54厘米,宽24厘米的彩纸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要使这些正方形尽量大,那么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答案】6厘米,36个。
【分析】求出54和24的最大公因数,即为边长,再用长和宽分别除以边长,再将它们的商相乘,即可求出可以剪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解答】解:54=2×3×3×3
24=2×2×2×3
54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54÷6=9(个)
24÷6=4(个)
9×4=36(个)
答: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可以剪36个这样的正方形。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9.有52块糖果和43块巧克力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糖果剩下2块,巧克力剩下3块,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
【答案】10位。
【分析】先利用减法,求出分掉的糖果和巧克力的块数,再求出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52﹣2=50(块)
43﹣3=40(块)
50=2×5×5
40=2×2×2×5
50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2×5=10。
答:这个组最多有10位同学。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0.有60多人站成一行,从左往右从1开始按1、2、3、4依次循环报数,然后又从右往左从1开始按1、2、3依次循环报数,最后发现有12个人既报了1又报了2,这一行最少有多少人?最多有多少人?
【答案】62人;69人。
【分析】因从左往右从1开始按1、2、3、4依次循环报数,然后又从右往左从1开始按1、2、3依次循环报数,所以既报了1又报了2的人应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3×4=12,5组12人就有60人,错开一个位置,才能即报1有报2,所以最少(60+2)人;用最小的再加上一个循环(3+4),最多有69个人。
【解答】解:3×4=12
12×5=60
60+2=62(人)
62+(3+4)=69(人)
找规律得每12人中有两人既报了1又报了2,12个人既报了1又报了2至少有5组12人。最多可再加一组。但题目要求60多人,所以最多69人;最少再加2人,所以最少有62人。
答:这一行最少有62人;最多有69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刚好有12个人既报了1又报了2”。
51.同学们参加义工活动,男生32人,女生24人,男、女同学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同学分别有几组?
【答案】每组最多有8人。这时女生有3组,男生有4组。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男女生各自分组,要使每组的人数相同,可知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公因数,要求每组最多有多少人,就是每组的人数是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大公因数。再用男生人数、女生分数分别除以8求出男、女生分别有几组。
【解答】解:24=2×2×2×3
32=2×2×2×2×2
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24÷8=3(组)
32÷8=4(组)
答:每组最多有8人。这时女生有3组,男生有4组。
【点评】当所求量分别与两个(或几个)已知量的因数有关时,可以用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
52.两根钢管,一根长52分米,另一根长78分米,现在要把它们锯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钢管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钢管长多少分米?一共能锯成几段?
【答案】26分米,5段。
【分析】两根钢管要锯成长度相等的小段,每段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求每段钢管多长,就是求52和78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用最大公因数除52和78的和,就是一共能锯成的段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52=2×2×13
78=2×3×13
52和78的最大公因数2×13=26,所以每段钢管长26分米。
(52+78)÷26
=130÷26
=5(段)
答:每段钢管长26分米,一共能锯成5段。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要锯成长度相等的小段,每段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求每段钢管多长,就是求52和78的最大公因数。
53.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
【答案】3米;11段。
【分析】求每段圆木最长是多少米,即求12和21的最大公约数,先把12和21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2=2×2×3
21=3×7
12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3,
答:每小段圆木最长3米。
12÷3=4(段)
21÷3=7(段)
4+7=11(段)
答:一共可以截成11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出每小段的最长。
54.用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呢?最短可以是多少分米?
【答案】可以是6分、12分米、18分米、24分米……最短可以是6分米。
【分析】用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正方形的边长是2和3的公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2和3的公倍数是6。
6的倍数有:6、12、18、24……
答: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6分、12分米、18分米、24分米……最短可以是6分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应用。
55.有三根绳子,第一根长12米,第二根长18米,第三根长15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无剩余,每段最长几米?
【答案】3米。
【分析】分别把三个数分解质因数,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段最长米数,解决问题。
【解答】解:12=2×2×3
18=2×3×3
15=3×5
12、18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即每小段最长为3米。
答:每段最长3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运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6.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现在男、女生分别排队,并且每排的人数相同,五(2)至少可以站多少排?
【答案】5排。
【分析】求出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每排的人数,用男女生人数的和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五(2)至少可以站多少排。
【解答】解:27=3×3×3
18=2×3×3
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27+18)÷9
=45÷9
=5(排)
答:五(2)至少可以站5排。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7.有一张长方形纸,长36cm,宽24cm。如果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这时可剪成多少个?
【答案】12厘米,6个。
【分析】根据题意,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剪成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6=2×2×3×3
24=2×2×2×3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36÷12=3(个)
24÷12=2(个)
3×2=6(个)
答:剪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12厘米,能剪6个。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够根据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8.从一张长36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后,正好剩下一张长36厘米、宽3厘米的小纸条。算一算,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提示:可以画图思考)
【答案】12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下几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宽是(27﹣3=24)厘米,求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7﹣3=24(厘米)
36=2×2×3×3
24=2×2×2×3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答: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12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59.用24朵玫瑰花和36朵康乃馨做成花束,如果每束花里的玫瑰花和康乃馨同样多,最多可以做成多少束?每束花里最少有多少朵花?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题可知扎的每一束花是两种颜色的,两种的花,朵数不同,故先求出最多可以扎多少束花,即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就是最多可以做成的花的束数;然后求出在每束中,玫瑰花至少24÷12=2朵;康乃馨至少36÷12=3朵,继而相加得出结论.
【解答】解:24=2×2×2×3
36=2×2×3×3
所以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就是最多可以做成的花的束数,
玫瑰花至少24÷12=2朵;康乃馨至少36÷12=3朵,
每束花里最少有:2+3=5(朵)
答:最多可以做成12束,每束花里最少有5朵花.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每一束花是两种颜色的,两种颜色的花,朵数不同,故先求出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然后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0.学校体操队有36名女生和24名男生,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多少人?
【答案】12人。
【分析】求出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36=2×2×3×3
24=2×2×2×3
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答:每排最多排12人。
【点评】本题考查公因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