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的文学和雕塑成就;结合图片,认识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掌握古希腊的哲学基本学说和哲学家们。(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表格,归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史料实证)
3.赏希腊优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腊文明的魅力,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史料实证)
重难点:
1.重点:希腊的文学与哲学成就。
2.难点:赏希腊优秀的文明成果,感受古希腊文明的魅力,体会人类文明的丰富多样性。
知识梳理:
1.文学和雕塑
(1)希腊神话: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雕刻:达到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雕塑杰作。
2.建筑艺术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四周廊柱环绕。代表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
(2)罗马建筑艺术: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有创新,如石拱门、穹顶。
代表建筑:罗马大竞技场(容8万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庆祝胜利)、方尖碑、万神庙(宗教场所)。
3.哲学和法
(1)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是逻辑学的创始人。)
(2)罗马人法学成就突出: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以及欧洲法学的渊源(历史地位)。
罗马法学系统的构成: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4.公历的缘起:
(1)罗马历法来源: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2)公历的基础民——“儒略历”:凯撒命人制定的历法。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都教历法。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城”是早期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某城有引水道工程,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还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该城位于图中的( )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是北周时期传入中国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市。经考证,这件器物的制造地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制品。壶身图像表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由此可知北周时期( )
A.手工业技艺水平的高超 B.固原是中西交流的中心
C.欧亚大陆存在文化交流 D.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3.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强调的是( )
A.古希腊的法学成就影响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就是古希腊文化
C.近代欧洲文明蒙昧、无知 D.古希腊是近代欧洲文明的源头
4.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学习笔记,由此推测他们可能在学习( )
文明古国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 分封制 青铜器 甲骨文
古代罗马 《十二铜表法》 罗马大竞技场
A.文明交流推动制度趋同 B.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
C.早期文明呈现出多样性 D.法制建设规范社会行为
5.帕特农神庙建于雅典卫城最高点,视觉矫正设计是其建筑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建筑师通过将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使得建筑看起来更有弹力和生动。这体现了雅典建筑( )
A.技术领先世界 B.注重彰显实用性 C.人文色彩浓厚 D.蕴含着审美理念
6.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据此可知( )
A.文明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连 B.贸易促进文明间的相互交流
C.独特作物推动文明的产生 D.农业是文明形成的唯一因素
7.某校九年级学生设计了一次“云旅游”活动,其中包含了下图所示路线。最符合该路线的主题是( )
A.建筑艺术多样化 B.亚非文明古国风采 C.海洋文明的成就 D.大河文明成就
8.下列图片是某班级收集的板报素材。请判断该板报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希腊文明成就 C.古代印度社会 D.罗马建筑和历法
9.如图是某学者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与传播的研究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古代世界文明具有( )
A.相似性和多元性 B.共融性和互鉴性 C.本土性和单向性 D.继承性和连续性
10.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材料三 爱琴海上散落着数百座岛屿,如同点点星火一般,终于孕育出了欧洲文明的火炬。而亚历山大大帝则以创立帝国的方式,将希腊文明之火播撒到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所谓“希腊化世界”,正是希腊文明的世界。
——摘编自《古希腊:欧洲文明的火炬》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的地点,并概括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呈现了不同地区的文明成就。其中,属于建筑方面的成就有(请填写图片的序号)。选取其中一幅图片,简要阐述其承载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概括爱琴海与欧洲文明的关系,并归纳希腊文明传播的方式。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题干“某城有引水道工程,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还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结合图示可知,题干所述的城市有发达的引水道、凯旋门、万神庙以及可容纳八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这些都是古罗马的典型代表性建筑。图中标注④的位置位于意大利半岛附近,正是古罗马的所在地,D项正确;①位于埃及,代表建筑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排除A项;②位于两河流域,代表成就有《汉谟拉比法典》等,排除B项;③位于印度河流域,古印度的成就有阿拉伯数字、佛教等,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北朝政权更替
【详解】依据题干“北周时期传入中国的‘鎏金银壶’,出土于宁夏固原市。经考证,这件器物的制造地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制品。壶身图像表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可知,该银壶具有希腊、罗马风格,且经考证产自中亚巴克特里亚地区。北周时期该器物已传入中国,说明当时经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中西之间不仅有商贸往来,更有跨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器物的来源和风格特点,而非手工业技艺水平,排除A项;虽然固原出土了这件器物,但题干并未提供足够的信息证明固原是中西交流的中心,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器物的来源和风格特点,并未提及海陆丝绸之路的交通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难度】0.85
【知识点】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题干“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可知,雪莱的这段话强调了希腊对欧洲文明的重要影响,指出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等现代文明要素均起源于希腊,并假设没有希腊的贡献,欧洲可能仍处于蒙昧状态,可见雪莱认为古希腊是近代欧洲文明的源头,D项正确;虽然题干提到“法律”,但雪莱强调的是希腊对欧洲文明的整体影响,而非仅法学成就,排除A项;雪莱说的是“起源”,而非完全等同,近代文明还融合了罗马、基督教等其他元素,排除B项;雪莱认为没有希腊才会蒙昧、无知,而非直接批评近代欧洲文明蒙昧、无知,“代欧洲文明蒙昧、无知”与题干逻辑相悖,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C
【难度】0.85
【知识点】青铜器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古希腊雕塑、建筑、甲骨文
【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古代埃及有金字塔、象形文字;古代中国有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古代罗马有《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文明成果,体现了早期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中仅列举了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各自的文明成就,未体现文明之间的交流以及制度趋同相关内容,排除A项;笔记里没有涉及地理环境相关信息,没有阐述地理环境对这些文明成就产生的影响,无法得出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这一结论,排除B项;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中,金字塔、象形文字、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并非主要体现法制建设,只有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涉及法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难度】0.65
【知识点】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材料“使建筑师通过将直线的部分略呈曲线或内倾,使得建筑看起来更有弹力和生动”,这体现出古希腊建筑注重设计,崇尚艺术美感,使帕特农神庙看起来更有弹力、更觉生动,所以材料体现雅典建筑蕴含着审美理念,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将雅典建筑与其他文明的建筑进行对比,所以不能得出雅典建筑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建筑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特征,没有突出帕特农神庙在实际使用功能方面的特点,不能体现注重彰显实用性,排除B项;人文色彩通常体现在建筑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的关怀、体现人类的价值观等方面,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建筑的审美设计,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难度】0.65
【知识点】美洲古文明
【详解】据材料“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可知,农业和贸易发展基础上,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表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相连,农业为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等支持,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文明间相互交流相关内容,重点在强调农业对印第安人文明创造的作用,排除B项;虽然印第安人独立培育了很多独特作物,但不能说独特作物就推动了文明产生,材料强调的是农业和贸易共同作用,排除C项;“唯一因素” 说法过于绝对,文明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材料只是表明农业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A
【难度】0.85
【知识点】古埃及、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著名建筑,克里特岛的宫殿是古希腊的代表性建筑,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题干反映的是建筑艺术的多样化,各文明建筑风格不一,形式多样,A项正确;古埃及属于非洲,克里特岛的宫殿位于古希腊,罗马大竞技场位于古代罗马,它们属于欧洲文明,与亚洲不符,排除B项;金字塔在古埃及,属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不是共同点,排除C项;克里特岛的宫殿位于古希腊,罗马大竞技场位于古代罗马,属于海洋文明,不是大河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8.【难度】0.65
【知识点】《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风貌;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经典作品,体现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这些都属于古希腊文明成就,B项正确;古代亚非文明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其代表性成果如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等,排除A项;古代印度社会的代表性成果有佛教、种姓制度等,和图片所展示内容没有关联,排除C项;罗马建筑如罗马斗兽场、万神殿等,罗马法如《十二铜表法》等,与图片中的古希腊文明成果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难度】0.4
【知识点】古埃及、古巴比伦、哈拉帕文明、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据题干“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与传播的研究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共融性指文明相互渗透融合,互鉴性指互相学习借鉴,图示中四个文明框双向连接表明文明间双向互动、彼此融合与借鉴,最能体现共融性与互鉴性,符合题意,B项正确;相似性需文明内容趋同,图示并未体现,多元性虽符合多文明并存,但图示重点在交流过程而非文明特征,排除A项;本土性强调独立发展,单向性指单方向传播,均与图示多向互动不符,排除C项;继承性和连续性侧重文明纵向传承,图示侧重横向跨区域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题
10.【答案】(1)地点: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因:地理位置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交通条件限制。
(2)建筑成就:图1、图3。历史信息: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汉谟拉比法典》是古比巴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雅典帕特农神庙就是其典型代表。
(3)关系:爱琴海孕育了欧洲(希腊)文明。方式:亚历山大东征或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难度】0.65
【知识点】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雅典城邦、亚历山大帝国
【详解】(1)地点:根据材料“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可知,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的地点均位于大河流域,或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汤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因:根据材料“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可知,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和交通条件限制。
(2)建筑成就:根据图片可知,属于建筑成就的是图1古埃及金字塔和图3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历史信息:根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也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一部比价系统完整的成文法,是古比巴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3)关系:根据材料“爱琴海上散落着数百座岛屿,如同点点星火一般,终于孕育出了欧洲文明的火炬”可知,爱琴海孕育了欧洲(希腊)文明。方式:根据材料“而亚历山大大帝则以创立帝国的方式,将希腊文明之火播撒到欧、亚、非的广大地区”可知,希腊文明的传播方式是亚历山大东征或建立亚历山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