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五月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总得分:_______________
(本卷设有附加题10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最后满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深林人不知,□□□□□□□。(吴均《山中杂诗》)
(2)□□□□□,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赵师秀的《约客》中表现朋友爽约而无聊至极的诗句是□□□□□□□,□□□□□□□。
(5)默写的赵翼的《论诗》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ō
(
)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
(
),容不得闭塞。
(3)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yǎng
jīng
xù
ruì(
)
(4)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
xià
duàn
yǔ(
)冤苦亡失,更难过得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
的东西。
B.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D.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通过”)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将“制定出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
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4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
;
,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会宾客大宴
(
)
(2)
既而儿醒,大啼
(
)
(3)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以声衬静,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为后文突然起火而惊吓听众作铺垫。
C.作者写口技人的表演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表演前的情况,然后写表演者表演的一组连续性的生活场面,最后写表演的结束。
D.口技人的表演非常精彩,只用极简单的道具就能把一家人梦中惊醒、失火救火、醒而复睡时发出的声音模拟得惟妙惟肖,令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9分)
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9.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孟子辍然/泯然众人矣
B
以此戒之/士不可以不弘毅
C自是之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其母方织/方正浓兴
10.请用三段“/”将下列句子划分节奏。(3分)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以
此
戒
之
自
是
之
后
孟
子
不
复
讠宣
矣
11.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三)(12分)
《伟大的悲剧》(节选)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极度寂静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以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极,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们的尸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经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段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2分)
14.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4分)
15.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15分)
落花生
①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②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③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④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⑤我们争着答应:“爱!”
⑥“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⑦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⑧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⑨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⑩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6请用三个字的短语来概括选文的情节?(4分)
□□□--□□□--□□□--□□□
17.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居然”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8.作者以“落花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19.作者借落花生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3分)
20.我们的古诗文中有很多这样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植物,请你举两个例子出来,说说他们象征怎样的品质。(2分)
三、写作。(50分)
请以请以“这也是提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依据题目,选择你喜欢的角度去写,不要写成诗词;
(2)文体自定,不少于500字;
(3)记叙要素完备,叙事情节完整;
(4)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得当;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四、名著导读。(1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
沉默。秋天的傍晚,五彩缤纷的草木瑟瑟地在凉风中抖动;明净的天空中,有寒鸦驰过。寂静充斥了整个空间,郁郁的心中也无声地凉了下来,人也变得有气无力。只剩下思想在飘荡。
飘荡的思绪裹着忧伤的衣裳,在无垠的天际行走,翻山越岭,越海跨江……我倚在寄食人温暖的身子,透过苹果树的黑树枝仰望泛着红光的天空,注视着在空中飞翔的朱顶雀。我看见几只金翅雀撕碎了干枯的牛蒡花的果实,在里面找花籽吃,看见蓝色的去彩下,老鸦正姗姗地向坟地里的巢飞去……多么美好的自然啊……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问:“美吗?冷吗?湿吗?啊,多么好啊!”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他说:“走吧……”
走到花园的门边儿上,他又说:“你外祖母太好了!”
他闭上眼睛,很清楚地念道:上帝给他的惩罚很可怕,他不该听从坏人的话。忠于职守要分善恶,助纣为虐没有好下场。
“小弟弟,你要记住这些话,要好好地记住!”
他拉着我,问:“会写字吗?”
“不会。”
“要赶紧学,把你外祖母说的记下来,很有用的……”
我们成了朋友。从那天起,我随时都可以到“好事情”那儿去。我坐在他的破箱子上,不受阻拦地看他熔铅、烧铜,他手里不停地变换着工具:木锉、锉刀、纱布和细线似的锯……他往杯子里倒各种各样的液体,看着它们冒烟。满屋子弥漫呛人的气味儿,他咬着嘴唇不时地朝着书本,不时地唱上那么一句:沙朗的玫瑰哟……
(1)以上文字出自_________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_____》。(2分)
(2)
联系小说内容,分析“我”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4分)
一
基础。
云从窗里出
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
正是江南好风景
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撺掇;羁绊;养精蓄锐;妄下断语
C
兴味索然意为“毫无兴趣
一点意思都没有”
A
5.示例:一块碎石,组成不了雄壮的山川;一滴水珠,汇集不成辽阔的海洋
二、
恰逢,接着,渐渐
7.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D
应该是梦中惊醒、醒而复睡、失火救火
9.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以
此
戒
之
/自
是
之
后
/孟
子
不
复
讠宣
矣
10.
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母亲严格要求,善于教育孩子。(道理2分,母亲的形象1分)
11.“我”急于回家见爸爸,把自己这一天的情况和收获告诉他,体现出我开心、急切的心情。
12、略。
13、他作出了牺牲的准备,已经没有希望生还;增加作品的悲剧意味,更能打动人心。
14、收束全文,点明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呼应题目,说明英雄们虽然失败了,但精神却是伟大的
。
15、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使人类走向了进步
16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17
①表示对花生能在这样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意外之情,为下文谈论花生做铺垫。②侧面表现花生的品格
18
①是本文的线索,是文章叙事紧凑;②常见的物品引起读者的兴趣;③表现落花生品格。
19
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坚强勇敢的人
20
莲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在恶劣环境中奉献最美的风采。(言之成理即可)
21
作文
略
四、附加题:(1)高尔基
;童年
(2
)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聪明机智,正义勇敢、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能辨别好坏。阿廖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外祖母、房客等的影响和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度过自己的童年,但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人物性格刻画栩栩如生。情景交融,运用环境描写清晰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