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6-12 18: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钠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溶液中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故错误;B、铁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故错误;D、苯酚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
考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淀粉的性质,酸性的比较
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MnO4-是紫色,故错误;B、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错误;C、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正确;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比例应为2:1,故错误。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4.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答案】B
考点:
阿伏伽德罗常数
5.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Li+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正确;B、放电时,负极失去电子,故正确;C、充电时,若转移1mol电子,则石墨电极上溶解1/xmol
C6,电极质量减少,故错误;D、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正极的逆反应,故正确。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
【答案】A
考点:
平衡移动原理
7.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
2
NaAlO2+
CO2+2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A
0
c(Na+)>c(AlO2-)+c(OH-)
B
0.01
c(Na+)>c(AlO2-)>
c(OH-)>c(CO32-)
C
0.015
c(Na+)>
c(HCO3-)>c(CO32-)>
c(OH-)
D
0.03
c(Na+)>
c(HCO3-)>
c(OH-)>c(H+)
【答案】D
考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
8.(13分)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①1s22s22p63s1或[Ne]3s1
②Cl
(2)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平面三角形
(4)Na+
(5)K2Cr2O7+3H2O2+
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
考点:物质结构及性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9.(13分)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c(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燥管
(2)c
d
b
(3)先变红,后褪色
(4)Cl2+2OH-=Cl-+ClO-+H2O
(5)①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②通入HCl的量不足
(3)B中有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产物中还有Cl2,所以C中石蕊试纸先逐渐变为红色,后褪色,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
(4)D中是Cl2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答案为:Cl2+2OH-=Cl-+ClO-+H2O。
考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
10.(16分)高血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化合物E是一种临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I的名称是____a____,试剂I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b___,第②
步的反应类型是____c___。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第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第⑦步反应中,试剂Ⅲ为单碘代烷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5)C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和CH3(CH2)4OH。若X含有羧基和苯环,且X和Y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与Y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甲醇;溴原子;取代反应。
(2)

(3)

(4)CH3I
(5)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11.
(16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磷尾矿主要含Ca5(PO4)3F和CaCO3·MgCO3
。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案,制备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CaCO3、Mg(OH)2、P4和H2,其简化流程如下:
已知:①Ca5(PO4)3F在950℃不分解;
②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950℃煅烧磷尾矿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3)NH4NO3溶液能从磷矿I中浸取出Ca2+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浸取液II中通入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101kPa时:
CaO(s)+H2SO4(l)=CaSO4(s)+H2O(l)
△H=-271kJ/mol
5
CaO(s)+H3PO4(l)+HF(g)=
Ca5(PO4)3F
(s)+5H2O(l)
△H=-937kJ/mol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条件下CO(g)+H2O(g)
CO2(g)+H2(g),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转化了5/6.若akg含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b%的Ca5(PO4)3F转化为P4,将产生的CO与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________kg。
【答案】
(1)CO2
(2)漏斗、烧杯、玻璃棒。
(3)NH4+
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CaO、Ca(OH)2反应生成Ca2+
(4)MgSO4+2NH3+2H2O===Mg(OH)2↓+(NH4)2SO4

(5)Ca5(PO4)3F
(s)+
5H2SO4(l)=5CaSO4(s)
+H3PO4(l)+HF(g)
△H=-418kJ/mol

(6)
【解析】
(6)根据题给数据利用三行式分析。设CO的起始浓度为1mol/L,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5mol/L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
5
0
0
转化浓度(mol/L)5/6
5/6
5/6
5/6
平衡浓度(mol/L)1/6
25/6
5/6
5/6
则K=c(CO2)c(H2)/c(CO)c(H2O)=1。相同条件下当CO与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平衡常数不变,设转化的CO为x。
CO(g)+H2O(g)
CO2(g)+H2(g),
起始浓度(mol/L)1
3
0
0
转化浓度(mol/L)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x)
(3-x)
x
x
则x2/(1-x)(3-x)=1,解得x=3/4,即达平衡时,CO转化了3/4。转化为P4的Ca5(PO4)3F质量为a×10%×b%kg,根据反应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知生成CO的质量为(30×28×a×10%×b%)/(4×504)kg,则转化的CO的质量为3(30×28×a×10%×b%)/4(4×504)kg,根据反应:CO(g)+H2O(g)
CO2(g)+H2(g)知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3(30×28×a×10%×b%)/56(4×504)kg=kg。
考点: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