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
1.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时间(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
(1)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9: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 )结束测量的。
A.13:30 B.14:00 C.14:30
(2)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 )厘米。
A.77 B.99 C.125
(3)由上面的数据表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 )。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2.下面是实验小学某科学小组为验证滑行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做的实验,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小车撞击木块,让木块在木板上滑行。
(1)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斜面长度 B.小车质量 C.斜面坡度
(2)图中木块被撞击后在木板上滑行距离最远的是( ),最近的是( )。
A.1号 B.2号 C.3号
(3)此实验中,我们通过木块被小车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来推测( )。
A.木板的能量大小 B.小车的能量大小 C.木块的能量大小
(4)此实验中,我们得出( ),木块滑行越远。
A.斜面坡度越陡 B.与斜面坡度无关 C.斜面坡度越缓
3.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某学习小组设计制作了三个斜面(斜面材料和长度相同,但 坡度不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把象棋平放在乙斜面上,象棋保持静止。为了让象棋运动,应尝试把它放到 (填“甲”或“丙”)斜面。
(2)把象棋竖放在乙斜面上,松开手,象棋的运动方式是 (填“滑动”或“滚动”)。 若将象棋换成小立方体,它的运动方式 (填“改变”或“不变”)。
(3)把象棋分别竖放在三个斜面的顶端,测量它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组别 从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时间(秒)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选择的数据
甲斜面 10 10 10 10
乙斜面 5 4 6 ▲
丙斜面 2 3 3 3
①表格中“▲”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②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坡度越 (填“大”或“小”),象棋从斜面顶端到底端运动的越快。
4.研究菜粉蝶:菜粉蝶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它的一生跟蚕很相似。
(1)在括号里写出上图中菜粉蝶的一生经历的阶段名称:
A: ( ) B: ( ) C: ( ) D: ( )
(2)把菜粉蝶经历的阶段按照生长顺序进行排序:( )。
(3)菜粉蝶喜欢吃青菜等农作物,它们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
(4)下列关于菜粉蝶在B阶段时的外部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C.胸部长有两对足
(5)和菜粉蝶不一样的是,( )没有经历过C阶段。
A.苍蝇 B.蜻蜓 C.蚕
(6)菜粉蝶在A阶段又叫菜青虫。它们的身体是青绿色的,经常隐藏在青菜叶中,我们很难发现它们。菜青虫的这种行为是为了( )。
A.方便吃青菜 B.繁殖后代 C.躲避天敌
(7)菜粉蝶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它属于( )。
5.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小红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2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影长(厘米) 12 10 8 6 4 6 8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第( )次测量是在中午12时测得的,小红是在(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5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
(3)小红在观察记录的同时,也给旁边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的特点,按时间顺序给这五张照片排序是( )。
A.acdeb
B.bdace
C.bdaec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有:光源、( )和( )。
(5)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 ),决定影子方向的是( )。
6.为了比较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同学们用A、B球做了下面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实验时,小组要分工合作,图中甲同学扮演的角色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用 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小球不同外,其它都相同。
(3)实验中同学们对A球和B球分别测量了三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下表),通过处理数据,B球所用时间为 s。
实验次数 A球所用时间 B球所用时间
第一次 3s 4s
第二次 2s 5s
第三次 2s 3s
(4)根据上表的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在同一轨道上,小球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 。
7.探究:夜晚的路灯下,我们的影子会发生有趣的变化。
(1)图中的光源为 ,地面相当于 (选填“遮挡物”或“屏”)。
(2)图中的人在甲、乙、丙三个位置时,影子的长短规律依次是 、 、 。(均选填“短”或“长”)
8.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影出一道影子,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时间 9:30 10:00 10:30 11:00 11:30 12:00 12:30 13:00
影长(厘米) 90 60 35 22 11 6 11 22
(1)从上表中发现, (填时间)影子是最短的。
(2)从上表可知,从9:30—12:00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变 。(填“长”或“短”)
(3)决定竹竿影子长短的是 ,决定影子方向的是 。(填“太阳高度”或“太阳位置”)
(4)请你推测,到15:00时,竹竿的影子情况应该是以下哪种( )。
A. B. C.
9.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材料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原因。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纸筒模拟 ,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填字母)
A.月球 B.太阳 C.地球视角
(2)实验时保持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直到从纸筒的一端观察到大圆纸片和小圆纸片一样大。此时,大圆纸片到纸筒的距离远大于小圆纸片到纸筒的距离。这说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变远,物体看起来会变 (填“大”或“小”)。
(3)根据实验可知,太阳的面积比月球大,由于太阳距离地球 ,月球距离地球 ,所以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填“近”或“远”)
10.运用下图材料,模拟制造环形山,在托盘里平铺4厘米厚的细沙,从20厘米的高处向下面的沙盘扔一些大小不同的球,然后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的表面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环形山,它是地球唯一的 。
(2)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球代表的是 ,沙盘代表的是 。
11.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4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 )厘米。
(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
(4)得出的实验结论:在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是( )。
12.实验分析。
为了探究温度对蚕生存的影响,小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纸盒,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把甲盒放在10℃的环境中,把乙盒放在25℃的环境中,把丙盒放在30℃的环境中(除温度外其他环境因素相同)。在甲、乙、丙三个盒子中各放入5条大小相似、健康状况相同的蚕。每个盒子中每天都同时投入等量的桑叶。一段时间后小华分别测量了几个纸盒中蚕的平均长度,如下表所示。
盒子名称 甲 乙 丙
平均长度 8 cm 10 cm 8 cm
(1)一段时间后, 盒中的蚕运动呆滞,发育缓慢,并且体形较 。
(2) 盒中的蚕结茧的质量最好。
(3)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蚕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 ℃。
(4)每个盒子中放5条蚕的目的是: 。
13.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1)如下图,把一个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斜面上会静止不动,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使它往下滑( )。
A.增加斜面高度 B.降低斜面高度 C.把木板加长
(2)此时如果把圆柱体木块侧过来横放在斜面上它也能住下运动,此时木块的运动方式称为( )。
A.滑动 B.滚动 C.静止不动
(3)通过以上实验发现:同一个斜面下,木块滑动要比滚动运动的( )。
A.快 B.慢 C.相同
14.科学课上,小维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比较两个不同材质的小球运动快慢”的探究实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器材】有一定坡度的直线轨道、两个不同材质的小球、秒表。
(1)下面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是不正确的,请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 → → → →⑤。
【实验步骤】
①操作员将直线轨道摆放在水平地面上,各位组员按照分工到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②将1号小球放在轨道的起点处,发令员说“跑”的同时,操作员自然放手,计时员按下秒表计时。小球跑到终点,发令员说“停”的同时,计时员暂停秒表,重复测量三次,记录员记录运动时间。
③组长明确分工,分配好发令员、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
④将2号小球放在轨道上,用同样的方式测量3次,记录运动时间。
(2)仔细观察下图记录表中的数据,该小组同学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为( )。
小球名称 运动的距离(厘米) 不同小球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1号小球 50 6 7 8 7
2号小球 50 8 9 9
A.相同距离比较时间 B.相同时间比较距离 C.无法判断
(3)同一种小球要测量3次,主要原因是( )。
A.训练使用秒表 B.重复实验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C.实验好玩
(4)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发现 (选填“1号”或“2号”)小球运动快。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相同距离比时间,用时短,运动 (选填“快”或“慢”);用时长,运动 (选填“快”或“慢”)。
(5)在班级汇报展示时,小维发现小组的数据记录表有一个地方破损了,你认为下面的选项中最有可能是2号小球第3次的实验数据的是( )。
A.4秒 B.10秒 C.30秒
(6)小维在实验结束后猜想:如果将斜面的坡度增大,同一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有什么不同。他准备了另一个大坡度但长度相同的轨道,经过测试后得到如下表的结果:
斜坡名称 运动的距离(厘米) 同一小球不同坡度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小坡度轨道 50 6 7 8 7
大坡度轨道 50 3 4 5 4
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判断随着斜面坡度的增大,小球的运动速度会 (选填“加快”或“减慢”)。
15.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阳光下的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他们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下表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得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0 110 80 60 50 25 50 60 80
(1)在这个实验中,形成影子的光源是 ,遮挡物是 。
(2)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推测出该小组开始测量竹竿影子长度的时间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3)推测一下,如果第9次测量半小时后进行第10次测量,竹竿影子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
A.60厘米 B.80厘米 C.100厘米
(4)我们发现,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矩变化的规律是( )。
A.长→短→短 B.短→长→短 C.长→短→长
(5)某同学在实验中还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关,太阳在物体的西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 (填“东边”或“西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参考答案
1.(1)A
(2)B
(3)B
2.(1)C
(2) A C
(3)B
(4)A
3. 丙 滚动 改变 5 大
4.(1) 幼虫 成虫 蛹 卵
(2)DACB
(3)幼虫
(4)C
(5)B
(6)C
(7) 卵生 昆虫
5.(1) 5 下午
(2)短
(3)B
(4) 遮挡物 屏
(5) 太阳的高度 太阳的位置
6. 计时员 秒表 4 快
7. 路灯 屏 长 短 长
8.(1)12:00
(2)短
(3) 太阳高度 太阳位置
(4)B
9. C A B 小 远 近
10. 月球(或月亮) 天然卫星(或卫星) 大小不同的陨石(或陨石) 月球(或月亮)
11. 下午 12 短 长、短、长
12. 甲、丙 小 乙 温度 25 增加样本数量,防止蚕的意外生病或死亡而干扰实验结果。
13.(1)A
(2)B
(3)B
14.(1) ③ ① ② ④
(2)A
(3)B
(4) 1号 快 慢
(5)B
(6)加快
15.(1) 太阳 竹竿
(2)A
(3)C
(4)C
(5)东边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