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综合题
1.春游中的科学
清明过后,万物复苏,小丽一家趁着周末去郊游,他们看到了野花上跳舞的蜜蜂、蝴蝶,看到了青草丛中蹦跳的野兔;听到了树林中合唱的鸟鸣声和池塘里此起彼伏的蛙鸣;还见到小溪中绕水草快乐游荡的小鱼;望见了远处山顶盘旋的山鹰;在刚刚耕过的地边,还看见了一条蠕动着的花蛇和几条蚯蚓……
(1)请你将短文中他们看到的生物分类写在横线上。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请你根据上面的生物,写出一条食物链。
2.俊希放暑假的时候去奶奶家玩,他发现奶奶家的屋檐下有一个灰黑色的鸟巢,里面经常有小鸟探出头来,奶奶告诉俊希,这些小鸟是燕子。俊希放寒假的时候又来到奶奶家,却发现鸟巢里一只燕子也没有了。
(1)俊希通过观察,发现燕子的巢是用( )建造的。
A.树枝、泥土 B.砖头、石块 C.木块
(2)燕子选择在屋檐下筑巢,主要是因为( )。
A.方便 B.安全 C.暖和
(3)放寒假的时候俊希没有看到燕子,这是因为燕子飞到南方去了。燕子在南方和北方之间长途迁徙,主要是因为( )。
A.寻找配偶
B.冬天北方气温低、食物少,需要迁徙到南方越冬
C.北方不适合燕子繁殖后代,所以需要去南方繁殖
(4)虽然没看到燕子,但是俊希发现树上有很多麻雀,麻雀为什么没有飞到南方?
(5)除此之外,俊希还发现奶奶家养的小狗的毛也比夏天要厚实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小狗长出了数量更多的 毛,这种毛的特点是 强。
(6)叔叔家的弟弟想用木棍将鸟巢破坏掉,俊希应该怎样劝说弟弟呢?
3.为了研究种子的萌发,丽丽把10粒蚕豆种子浸在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中,2天后,她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一个铺有纸巾的盘子里,保持纸巾的湿润,并每天观察记录
(1)一天后,丽丽发现烧杯里的水变少了,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2)几天后,丽丽发现蚕豆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根是下图中 发育成的,茎和叶是下图中的 发育成的。(填字母)
(3)图中C叫 ,它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 。
(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很多,凤仙花主要是靠 传播种子的。与凤仙花传播种子方式一样的植物还有 。(写出一种)
4.播下希望的种子。
为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探探在玻璃瓶中加入水,并在水中加入营养液,把带有根的植物插进了玻璃瓶里,并使植物的根浸泡在营养液中,然后在营养液上加了一层植物油,在液面处做好标记,过几天观察液面位置的变化。
(1)探探在营养液加植物油,这样做原因是( )。
A.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B.保存营养物质 C.防止植物的根与空气接触
(2)过几天,液面位置会 (填“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根可以吸收 、 。
(3)在营养液中种植的植物是( )。
A.水生植物 B.水培植物 C.水中植物
(4)植物在种子时期,种皮具有什么作用?( )
A.保护种子 B.发育成幼苗 C.吸收营养和水分
(5)如图是种子的结构示意图,“③”指的是 ,“①”指的是 。
A.胚轴 B.胚芽 C.胚根 D.种皮 E.子叶
5.某校科学社团利用周末调查研究了当地A、B、C三处的水质情况,并且采集了水样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1)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合金鱼生活的是 处的水,水质最差的是 处。
(2)水质差一般意味着水被污染了,水污染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除此之外还有 污染、 污染、 污染等环境问题。
(3)水资源短缺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除了水污染之外,主要是可利用的 资源总量少且短缺,所以要珍惜水资源。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 和 的方法来珍惜水资源。
(4)你觉得引起家乡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 。
6.设计制作小船:
(1)小船的设计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形状、 、 、 。
(2)下列设计制作小船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画出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 ②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
③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④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3)在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为了造出理想的船,不需要管设计图,根据自己的想法尽情发挥
B.在设计制作小船时,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分工合作完成
C.按设计图制作小船,如果遇到问题,可适当调整设计方案,并在设计图中做出标注
7.探究小组在做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请按要求完成实验。
(1)这是一组什么实验?(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横线上),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有 等,不同的条件是 。
(2)实验现象:①号玻璃瓶会上浮,②号玻璃瓶会下沉。
实验结论:同样大小、不同质量的物体同时放入水中, 的物体更容易下沉。
(3)将①号玻璃瓶竖直向下按,它会受到水对它竖直向 的力,这就是浮力。
(4)猜想与设计:沉没在水中的②号玻璃瓶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8.像工程师一样
科学小组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海模比赛,比赛的具体要求是:用自制的蒸汽小船在80厘米长的航道中航行,看谁的小船先到达终点。他们的活动包括确定需求、前期研究、确定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优化方案、交流结果。请帮助他们解决此次活动中相应问题。
(1)本次活动自制的小船以下列哪项为动力( )。
A.电力 B.弹力 C.蒸汽
(2)在本次活动的前期研究中,他们研究的途径是( )。
A.上网查询、阅读图书 B.向周围的人咨询 C.AB均可
(3)本次活动制作小船模型时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是( )。
A.船身的大小 B.动力的产生 C.船身的制作材料
(4)如图一,科学小组已经制作出一艘蒸汽小船,经过测试发现这艘小船航行速度不快,于是他们想到一个解决方案,并画出了草图如图二。他们想到的方法是( )。
A.增加动力 B.增加热量 C.减轻船身自重
9.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据考证,我国的造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就制造了舟楫,成为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航空母舰的国家,已拥有辽宁舰、山东舰以及福建舰共三艘航空母舰。早在宋代,我国的船舶建造工匠们就发明了龙骨结构。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我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船舶的龙骨结构, 有利于提高船舶的( )。
A.装载能力 B.抗风浪能力 C.续航能力
(2)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颜色
(3)能让船舶保持一定方向的是( )。
A.桨 B.舵 C.锚
(4)下列方法能有效增加船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是( )。
A.增加船底宽度 B.增加船舷高度 C.增加船身重量
10.在科学课上,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谁是造船大师”的比赛,小伟同学用铝箔纸制作了一个小船。他准备用这个小船研究船的性能。
(1)小伟发现制作的船载重量不大,他和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橡皮泥小船载重量不大是因为船做得不够大”,这属于( )环节。
A.制定计划 B.提出猜想 C.得出结论
(2)同样的材料,想让橡皮泥小船装载更多的货物,下列方法合适的是( )。
A.使船底更加宽阔 B.使船更大一些 C.使船更长一些
(3)小伟组关于小船的结构设计,组员有不同的想法,下列思路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给船安装的动力越多越好 B.选择的船体材料越轻越好
C.左右对称,底部宽阔、平坦
(4)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弹珠的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
A.增大船舱的底面积 B.减小船舱的底面积 C.给船舱分格
11.路桥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8年已全面启动,很多市民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共同为打造“清洁城市”而出力。各垃圾分类回收点均设置了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它们的含义是蓝色——可回收物,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废弃物;绿色——厨余垃圾,主要指厨余以及果皮等;红色——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灰色——其他垃圾,除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假设你家所在的小区已经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安放了四种颜色的垃圾桶,请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妈妈让你去倒垃圾,你认为正确的垃圾处理方式是( )。
A.直接扔进任意一个垃圾桶
B.赶时间的时候可以把垃圾扔进灰色垃圾桶
C.应该事先分类,扔进相应的垃圾桶
(2)废物利用已成为一种时尚,将废弃的易拉罐、轮胎、泡沫塑料盒等垃圾物品进行改装,种植多肉等绿色植物,是现代人们流行的做法,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属于( )。
A.美化环境 B.废物回收利用 C.减少丢弃 D.源头减量
(3)假设下面是你家垃圾袋里不同种类的垃圾,根据台州市垃圾分类收集办法,请你把垃圾序号填到表格中相应的位置。
①碎石子 ②吃剩的饭 ③用完的电池 ④玻璃酒瓶 ⑤过期的药品 ⑥旧报纸
⑦蔬菜老叶 ⑧可乐瓶 ⑨废铁 ⑩香蕉皮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4)垃圾随意丢弃后,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每生产1吨纸需要砍掉约20棵大树、耗费约100吨水。这100吨水在造纸后变成了污水,如果这些污水流入一座水质可供饮用的水库,那么水库中的水将顿时变为有害的废水。而污水需要经过造价高昂的处理厂处理之后,才能还原为可利用的净化水。但是,据说即使在发达地区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也要掂量再三,因为一座这样的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在亿元以上。
(1)按照材料中的数据计算,生产10吨纸需要砍掉约( )棵大树。
A.20 B.100 C.200
(2)下列不是造纸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的是( )。
A.造成水污染 B.耗费森林资源 C.雾霾现象
(3)下列处理废纸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
A.把废纸埋入土中
B.把废纸放入锅炉中燃烧,产生的热量用来供暖或发电
C.送到废品回收站,将废纸打成纸浆,重新造纸
13.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2~3亿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植物生长得非常繁茂。亿万年前,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的植物逐渐死去,大量堆积,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沙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时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1)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煤是( )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
A.动物遗骸 B.植物 C.岩石
(2)煤炭是最早被大规模开采的能源,长期被用于为各种机器提供动力,还是 的主要燃料,被称为“ ”。
(3)能源按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根据以上信息,科学小组推测煤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他们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4)煤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酸雨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为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列举两条)
14.天天收集了家里一天的垃圾,里面有土豆皮、烂白菜叶、鱼骨头、废报纸、矿泉水瓶、一节电池、一盒过期感冒药、易拉罐。
(1)在家里收集整理垃圾时可以( )。
A.直接用手分拣 B.使用镊子或戴手套 C.戴上防毒面具
(2)天天将土豆皮、烂白菜叶、鱼骨头分为一类,它们属于( )垃圾,可以通过( )的办法利用微生物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
(3)整理后的垃圾放在院子里淋了雨,第二天闻到一股臭味,垃圾桶底下的雨水也很浑浊。由此推测将垃圾随意丢弃可能会污染( )和( )。
(4)天天想让资源再生,他家中的废报纸可以做成( )。
15.为了有效解决城乡自然水域污染问题,近年来,红塔区不断推进河湖水体治理,通过实施截污管道项目、开展清河清漂行动等有力“组合拳”,在确保黑臭水体消除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体水质,努力实现“长制久清”,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在金水河、玉溪大河等河道可以看到,以往河道淤积严重、河面漂浮物多、水体存在异味等问题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清澈的河流,河道两旁绿化葱郁,宛如一幅美丽生态画卷。
(1)引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生动植物的活动
B.人类活动
C.气候变化
(2)对于文中提到的“河面漂浮物多”这一情况,你认为最长久有效的治理办法是( )。
A.加大专用经费投入,多购买河道清理设备
B.多招募清河志愿者,加大清理河面漂浮物的力度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素质,减少乱扔垃圾行为
(3)为解决“水体存在异味”的问题,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法是( )。
A.用化学药品除味
B.将有异味的水抽干
C.适当增加水生植物
16.小明的家住在美丽的山脚下,伴随着四季的轮转: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夏天草尖明珠,蛙声一片;秋天天上繁霜降,人间秋色深;冬天瑞雪纷飞,雪满山。
(1)春天,阳光照射冰面,使冰雪融化,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白鹭从远方飞回来了,这种行为叫做动物的 。
(2)“草尖明珠”中“珠”是由于水蒸气遇 (“热”或“冷”) (“蒸发”或“凝结”)形成的。
(3)小明家的池塘早上都会结一层冰,冰融化后水会 (“保持在水面”、“流往池塘的底部”);奶奶最喜欢在这个时候晒红薯干,是因为这个季节天气干燥,红薯中的水分易 成水蒸气。
(4)冬天,小明家在烤火的时候,家人都会在桌面上盖上全棉烤火被,是因为棉烤火被是 (“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奶奶告诉小明冬天下雪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摸铁栏杆,否则手会被冻伤,是因为铁栏杆是 (“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5)小明在夏天的夜晚能听到的蛙声,可是在冬天却听不到,因为青蛙在冬天为了适应环境会进行 。
17.冬天的早晨,奇奇起床后,拉开窗帘,发现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是怎么回事呢?奇奇想不明白,于是他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还有类似的现象:清晨植物的叶子上、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汽车玻璃窗的内壁上……都能看到小水珠。
最低温度降到了-8℃,于是齐齐穿上羽绒服去学校,正走着突然他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站起身来一看,地上结了冰。原来前面有栋楼的室外水管冻裂了,水流了出来,就结成了冰。奇奇想室外的水管怎么会被冻裂呢?家里的水管怎么就没有被冻裂?
晚上七点钟,爸爸准时回来了,一进门爸爸就说:“我看不见东西了。”奇奇吓得连忙跑过来一看,原来是爸爸的眼镜片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过了片刻,爸爸的眼镜片上的小水珠消失不见了,眼镜又恢复了清晰。
(1)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房间内温度高,房间外温度低,( )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A.室内的水蒸气 B.室外水蒸气
(2)上完课回到家,奇奇又通过网络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是因为室外的温度降到了-8℃,水受冷结冰后体积变( ),所以水管冻裂了。
A.大 B.小
(3)爸爸说:“我看不见东西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凝结
(4)过了片刻,爸爸的眼镜片上的小水珠消失不见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凝结
(5)已经是晚上九点了,爸爸洗完头发,把吹风机调到热风状态,头发很快吹干了,说明( )可以使蒸发变快。
A.加热 B.降温
18.三(1)班毛毛同学在家里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分钟 开始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90 83 78 74 71 68 64
(1)毛毛在实验过程中忘了观察记录12分钟时的数据,你推测12分钟时温度大概是多少℃?请把你推测的数据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
(2)通过上面的数据,你发现这杯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请把你的解释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3)如果毛毛同学家里客厅里的温度是25℃,那么6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大概是 ,这是因为 。
19.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究究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了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并进行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观察甲、乙两个实验,发现实验 中的水滴蒸发得更快,这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2)究究同学若要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他应该选择实验( )来进行观察。
A.甲和丙 B.乙和丙 C.丙和丁
(3)究究又对甲和丁两个实验进行了观察,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的水滴蒸发得更快
B.实验丁中的水滴蒸发得更快
C.实验甲和实验丁中的水滴蒸发得一样快
(4)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得出结论: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 、 和 等。
20.端午节,邹平市的气温一度飙升至40℃,又正好赶上高考,某社区开展“浓浓绿豆汤,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坚守在岗位上的警察、环卫工人、社区志愿者等送去温情凉意。小科也参加了此次活动。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熬汤的锅底是平的,当用小火在锅底中心加热时,下列热的传递示意图最合理的是( )。
A. B. C.
(2)在熬制绿豆汤的过程中,他发现汤水一直在冒气泡。下列关于锅内绿豆汤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汤沸腾后,加热温度会继续上升 B.汤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C.关火后,绿豆汤还会继续沸腾
(3)熬制绿豆汤时,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绿豆汤中传递过程的是( )。
A. B. C.
(4)有人想吃绿豆冰沙,于是小科把冷却后的绿豆浓汤装进盒子放入冰箱冷冻室。2小时后小科从冰箱中取出绿豆冰沙,盒子周围冒起了“冷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B.“冷气”是水蒸气
C.“冷气”是绿豆冰沙中冒出的小水珠
(5)用干布将盖紧盖子的盒子外壁擦拭干净,过了一会,装绿豆冰沙的盒子盖子( )有了小水珠。
A.内侧 B.外侧 C.不确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页,共11页
第11页,共1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综合题》参考答案
1.(1) 野花、草、树林、水草 蜜蜂、蝴蝶、野兔、鸟、蛙、鱼、鹰、蛇 蚯蚓
(2)青草→兔子→蛇→鹰
2.(1)A
(2)B
(3)B
(4)麻雀是留鸟,适应北方冬季环境,能通过觅食草籽、人类丢弃的食物等生存,无需迁徙。
(5) 绒 保暖性
(6)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破坏它们费尽力气建造的巢。
3. 水分 B A 子叶 为胚提供营养 自身 油菜
4.(1)A
(2) 下降 营养 水分
(3)B
(4)A
(5) E B
5. A C 大气 噪声 固体废弃物 淡水 用杯子接水刷牙 及时关水龙头 工厂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排放
6.(1) 船的大小 船的材料 船的动力
(2)B
(3)A
7.(1) A 玻璃瓶的大小、水槽中水的量 玻璃瓶中沙子的质量
(2)质量较大
(3)上
(4)会。可以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②号玻璃瓶的重量,比较它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重量差异。如果在水中测得的重量小于在空气中的重量,说明②号玻璃瓶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8.(1)C
(2)C
(3)B
(4)C
9.(1)B
(2)A
(3)B
(4)A
10.(1)B
(2)B
(3)C
(4)C
11.(1)C
(2)B
(3) ④⑥⑧⑨ ③⑤ ②⑦⑩ ①
(4)①影响环境美观
②污染大气
③污染土壤
④污染水体
⑤传播疾病
⑥重金属污染
⑦白色污染
(合理即可)
12.(1)C
(2)C
(3)C
13.(1)B
(2) 火力发电 工业的粮食
(3)植物残骸在上亿年前地底高温高压环境中形成的,形成时间长,过程缓慢。所以煤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环保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14.(1)B
(2) 厨余 堆肥
(3) 空气 水
(4)再生纸
15.(1)B
(2)C
(3)C
16.(1) 热辐射 迁徙
(2) 冷 凝结
(3) 保持在水面 蒸发
(4) 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
(5)冬眠
17.(1)A
(2)A
(3)B
(4)A
(5)A
18.(1)
(2) 水温在逐渐下降 因为水不断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3) 25℃ 水温最终会和客厅的温度保持一致
19.(1) 乙 蒸发面积的大小
(2)A
(3)B
(4) 温度的高低 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面积的大小
20.(1)C
(2)B
(3)C
(4)A
(5)B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