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2 10: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二、填空题
2.写同音字组词。
lì 严( ) ( )史 bào ( )住 ( )雨
jià 打( ) ( )驶 láng 恶( ) ( )中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他们把圆帽子像碗一样扣( )在头上。
(2)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碗形的、香蕉( )形的、圆筒( )形的……
(3)橱( )窗里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
(2)顾客满意地走了。( )
(3)我不会让您穿上这么难看的衣裳,这也坏了我的名声啊。( )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您肯定会( )拿到衣服( )穿在身上,不是吗?
(2)( )这样会坏了我的名声,( )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裳。
(3)可是您( )在秋天、夏天( )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 )会笑话您的。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枣核》是一则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 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 、 的故事。
(2)借助图示梳理课文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情节图,并借助情节图口头复述故事。
三、语言表达
7.三年级(1)班要组织一次“趣味故事会”,请你提前准备,把主要信息补充完整。
(1)故事名称:《 》
(2)主要人物:
(3)精彩情节:
四、现代文阅读
开心阅读。
《漏》(节选)
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 (zéi zè)也来了。老虎用爪在墙壁上抓,贼用手在屋顶上挖,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忽然,老爷爷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
老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贼栽得昏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 (diān diàn)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 (nián zhān)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旋 (xuán xuàn)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8.给文中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
9.根据课文内容,再仿写。
①老虎吓得 ②贼听得 。
③老虎累得 ④贼颠得 。
仿写:⑤妈妈急得 。⑥弟弟乐得 。
10.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11.读了这个风趣故事,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
话的重量
一天,真话、谎话、大话和空话相遇在一起。大话的嗓子最响,讲得振振有词。谎话的声音最美,讲得天花乱坠。空话的元气最足,一讲就讲了一大套。只有真话坐在那儿态度安详,一声不响。
忽然一位神仙走来,他带了一架天平,说道:“好哇!你们都在这儿。让我把你们称称看,看谁的分量最重?”大话抢先说:“大一定重,当然我的分量最重。”可是大话到天平上一称,轻得不足半两,羞惭而下。空话笑着说:“多一定重,我讲得最多,当然我的分量最重。”可是空话一上秤,重量等于0,掩脸赶快退下。
“看我的!”谎话神气活现地说着,跳上了天平。奇怪,它的分量倒很不轻呢!但是神仙发现它的口袋里塞满了花花绿绿的东西,便说“把这些东西都拿掉!”谎话没法,只得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抖出来,它的分量便轻了,也等于零。神仙说:“真话,你过来称一称。”真话一跨上天平,它的分量确实不轻,一连加了好几个砝码,还是称不准它的分量有多重。神仙伸出大拇指,笑着说:“真话最强!它的重量无法计算。”真话跳下天平,落地铿(kēnɡ)锵(qiānɡ)有声,把四周都震动了。大话吓呆了,空话羞红着脸,谎话呢?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12.短文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1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神仙 的态度。
14.简单写一写后两段的主要内容。
15.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书面表达
16.快乐习作
母鸡在天空翱翔,乌龟健步如飞,老虎胆小怕事这些动物一定经历了一些奇特的事,想一想,它们可能经历了什么呢?它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漏”“贼”“粘”“偏”“屋”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厉 历 抱 暴 架 驾 狼 郎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组词。
严厉(yán lì):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
历史(lì shǐ):过去的事实。
抱住(bào zhù):指的是用手臂围住。
暴雨(bào yǔ):指的是大而急的雨。
打架(dǎ jià):互相斗殴。
驾驶(jià shǐ):操纵车、船等运载工具行驶。
恶狼(è láng):狡猾,贪婪,无人性。
郎中(láng zhōng):称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
3. kòu jiāo tǒng chú dǒ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1)扣在头上——kòu;把东西覆盖在头上。
(2)香蕉——jiāo;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圆筒——tǒng;指竹筒,粗大的竹管。
(3)橱窗——chú;供展览报刊、图片等的设备,似橱但薄。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以陈列商品的样品。
古董——dǒng;供研究、鉴赏的古代器物。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4. 恰当 称心 丑陋 名气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
(1)适合:符合,恰当。近义词有:合宜、合适、吻合、契合、得当等。
(2)满意:指意愿得到满足,符合心愿。近义词有:合意、如意、得意、快意等。
(3)难看:不好看。近义词“丑陋”;名声:多指在外的声誉。近义词有:丑陋、寒碜、猥琐、丑陋等。
名声:一般指普遍被认定的一个人的品德。近义词有:名气、声誉、声望、名望等。
5. 一 就 因为 所以 无论 还是 都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1)“穿在身上”承接“拿到衣服”,所以此处应填承接的关联词“一……就……”。
(2)“这样会坏了我的名声”是“我不会让您穿上这样难看的衣裳”的原因,所以这里应填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系“因为……所以……”
(3)在“秋天、夏天”或“春天”“穿一件棉袄”的条件下,都会出现“会笑话您的”这样的结果,所以此处应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无论……还是……都……”。
6.(1)民间 枣核 夺回牲口 惩治县官
(2)名字由来 衙役牵走牲口 枣核智赶牲口 智惩县官
(3)学习本领 县官捉人,勇担责任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填空。
(1)《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小孩——枣核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村民抢回牲口、勇敢地同县官斗争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劳、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
(2)梳理课文的内容,结合关键事件来梳理,如:开头介绍枣核出生,接着为读者说明名字的来源,然后讲枣核开始认真学习本领,再讲枣核遇到衙役想牵走牲口,于是枣核运用自己的机智赶走衙役,勇敢承担责任,最后智惩县官。
(3)《枣核》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生下来就只有枣核那么大,但他很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官粮,官役就把牲口全部牵走。枣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巧妙牵回牲口。县官下令抓捕他,他又机智地惩治了贪婪的恶官。赞扬了他勤劳、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官府的无能和残暴。复述时学生要对文章内容熟悉,组织好语言进行口头复述即可。如:枣核出生——认真学习——衙役牵走牲口——捉弄衙役,赶回牲口——衙役抓枣核——智惩县官。
7. 北风和太阳 北风、太阳、行人 ①北风用力吹,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紧了。②太阳照耀,行人觉得热脱掉了衣服。③北风悄悄溜走了。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是为“趣味故事会”做准备,需要填写故事的基本信息。故事名称可选择大家耳熟能详且有趣味性的;主要人物明确故事围绕谁展开;精彩情节则要选取故事中吸引人、有趣的片段。
示例:
故事名称:《神笔马良》
主要人物:马良
精彩情节:马良得到神笔后,贪心的皇帝让他画金山。马良先画了一片大海,又在海的远处画了座金山,接着画了一艘大船。皇帝带人上了船,催马良快画风。马良不停地画风,风越来越大,船开始摇晃,皇帝他们却还不满足,马良就又加重几笔风,最后狂风把船掀翻,皇帝他们都沉进了大海。
8.zéi diān nián xuàn 9. 浑身发抖 腿脚发软 筋都快断了 骨头架都快散了 直跺脚 一蹦三尺高 10.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11.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出老虎和贼做贼心虚的样子,让我们知道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解析】8.本题考查字音。
贼,拼音:zéi。
颠,读作:diān。
粘胶,拼音:nián jiāo。
旋风,拼音:xuàn fēng。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仿写句子。
①结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可知答案。
②结合“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可知答案。
③结合“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 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可知答案。
④结合“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 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可知答案。
⑤仿写发中心词是“急”,写出急的特点即可。示例:妈妈急得直冒汗。
⑥仿写发中心词是“乐”,写出乐的特点即可。示例:弟弟乐得手舞足蹈。
10.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故答案为: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主旨。
《漏》文章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听到户主说“漏”,以为对方就是厉害的“漏”,因而互相惊吓逃跑,最后双双摔晕过去的故事。殊不知户主说的“漏”其实指的是“漏雨”罢了,贼和老虎却以为是怪兽。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平时少做亏心事,不然就会做贼心虚。
12. 拟人 对比 13.肯定、赞赏 14.神仙带来一架天平,分别给“真话、谎话、大话和空话”称重量,“谎话、大话和空话”纷纷表示自己最重,结果真话分量最重,震撼了大家。 15.只有讲真话,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解析】1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从“大话的嗓子最响,讲得振振有词。谎话的声音最美,讲得天花乱坠。空话的元气最足,一讲就讲了一大套。”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从“只有真话坐在那儿态度安详,一声不响。”可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1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从“神仙伸出大拇指”可知表现了神仙对真话的肯定和赞赏的态度。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文章后两段,结合内容“忽然一位神仙走来,他带了一架天平,说道:“好哇!你们都在这儿。让我把你们称称看,看谁的分量最重?”和“谎话、大话和空话”在称重时各自的表现,再结合“真话跳下天平,落地铿锵有声,把四周都震动了。”可知主要讲述了神仙带来一架天平,分别给“真话、谎话、大话和空话”称重量,“谎话、大话和空话”纷纷表示各自最重,结果真话分量最重。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神仙伸出大拇指,笑着说:“真话最强!它的重量无法计算。”真话跳下天平,落地铿锵有声,把四周都震动了。大话吓呆了,空话羞红着脸,谎话呢?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可知告诉我们只有讲真话,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16.例文:
胆小的老虎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住着一个走火入魔的博士。一天,他在森林里研究一个神奇的药水。不料一个勇敢的老虎把它喝了,从此那只老虎变得胆小如鼠。
一天那只胆小的老虎非常饿了,它多么想有一只兔子或者一只野猪来饱餐一顿啊。可是它的胆子那么小,就算到了眼前的食物,它都不敢过去抓。它实在是太饿了,于是它鼓起勇气决定去试一试。它小心翼翼地趴在草丛里,慢慢的前进。不远处,一只兔子正在欢快地吃草。一看他胆小的样子,就知道它能吃到这鲜美的兔子肉。老虎紧张地冲上去。兔子发现老虎,惊慌地大声一叫,没承想兔子没事,反而把老虎吓得四肢无力,感觉像被五马分尸。
慢慢的,全森林的动物都知道了有一个特别胆小的老虎。有一次森林里在召开大会,老虎也蹲在一个角落,听着舞台中央的讲话。突然主持人讲到:“胆小的老虎!我们的森林里住了一只胆小的老虎!他的胆子很小,如果我们看见那只胆小鬼,请不要被他凶猛的外表吓到…”森林里的动物都异口同声地喊道:“纸老虎!纸老虎!”老虎听见一肚子气,却不敢发泄。
晚上,老虎回到了家,怎么也睡不着。它本是森林之王,没有人敢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现在不仅被人嘲笑,还常常填不饱肚子。这一切原因都是因为他的胆小。
老虎想:我一定要成为森林之王!于是老虎天天练身体、壮胆子……不知过了多少天,它不断战胜自己的恐惧,终于又重新成为了那个鼎鼎有名的森林之王。
【详解】本题考查童话作文。
着重于根据提示情境,打开思路,大胆从动物失去特征或变得与原来相反来想象,努力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思考“这些动物原来有什么特征?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后会发生什么?”再进一步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动物,原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一旦失去这些特征后,会怎么样呢?想象动物们的变化和由此引发的奇异故事。
写作思路:
开头:选定一个动物作为故事的主角。
中间:这个小动物有什么地方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它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它有什么愿望?它会遇到什么样的,怎么解决的,把过程写出来。
结尾:最后结果如何,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