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家多故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谊,讲世好,上下六世之施。村落家构祠宇,岁晚殂豆。”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2.《管子.小匡》记载了齐国的选官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子之乡,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长弟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公设问国家之患而不肉,退而察问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后世与此法一脉相承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实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西汉武帝中期规定:除京畿所在州(司隶)、郡(京兆)、县(长安)外,其他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刺史均不用本州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实行籍贯回避制度
A.利于解决王国割据问题
B.旨在避免地方势力坐大
C.能够杜绝官员结党营私
D.成为汉代选官的主流方式
4.
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D.宗法制得到完善
5.元代各级地方官吏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对绝大多数地方官的任用和铨调整(根据考绩迁调官职)是无权过问的,只能会同朝廷行使者铨官及自行委任部分州县低级吏员。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
A.丧失了对官员任用与铨调的权力
B.权力行使不再受中央节制
C.未能从中央分化出重要人事任免权
D.下设郡府州县等行政区划
6.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7.
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8.参与签订《南京条约》的清大臣耆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和伊里布向道光帝报告说:“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得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封建统治者所说的“异谋”是指英国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打开侵略中国大门
9.“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集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这种修约要求
A.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意图
B.通过武力方式最终得以实现
C.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0.1900年6月29日,慈禧太后在对外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八天后即令驻外使节向各国解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深恐各使馆及,酿成大祸。中国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而与各国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这表明慈禧太后的意图是
A.甘心充当列强侵华助手
B,利用民众力量抵御侵略
C.满足列强瓜分中国要求
D.对外求和维护自身统治
11.事实上辛亥革命是对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主义旧制度、旧观念、旧习俗的一次猛烈冲击,是对国民半殖民地意识(奴性意识)的洗礼,是对民族虚无主义、欧化主义的扬弃。由此可见,辛亥革命在中国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曲折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意识深入人心
B.辛亥革命激发了国民的人格独立意识和维权意识
C.辛亥革命使国民从迷茫中清醒,思维方式更加科学
D.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帝制
12.1926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南省农民协公决议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傪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
A.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C.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
13.朱德说:“有什么金钱,就打什么仗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本钱,打什么洋仗。”彭德杯说:“博古与华夫(李德)同志坐在瑞金,……连迫击炮放在地图某一曲线上都规定了。实际上,中国这一带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就根本没有实淍过,有时连方向都不对。”上述发言表明
A.秋收起义后决定走向农村
B.条件不完善是军事受挫主因
C.百团大战时作战争方针有争议
D.左倾错误导致红军斗争失利
14.毛泽东在《秦娥.娄山关193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对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对“而今迈步从头越”理解正确的是
A.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B.日本侵略中国,中共决定北上抗日
C.遵义会议召开,最终摆脱了敌人
“围剿”
D.国内形势变化,毛泽东重获指挥权
15.某上海市民在其日记中记录了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本地时事:“(民国)廿六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一时事;①敌军屡次偷渡苏州河均未得逞②北新泾小南翔均有激战③敌通知各国领事将轰炸南市……”该日记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开端
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取得了敌后战场抗击日军的重大胜利
1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
261件。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
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17.
下图为1959年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外交部”对其外交人员的指示。这反映出当时台湾当局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B.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
18.“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各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
A.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参加不结盟运动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改善同日本关系
19.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20.
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
A.中美关系比中俄关系更为重要
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
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
D.不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大夫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为臣。……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庶邦的邦君
。所谓“授民授疆土”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
——李若晖《郡县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三:郡县制在秦代作为地方行政体制正式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为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与官僚政治紧密配合。皇族在秦代等同庶人,他们参政主要不是作为宗族的身份,而是作为臣僚履行职责。……三代王权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受到了宗法分封制的制约和分割,秦汉时期因实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而使皇权达到了真正意义的独尊和大一统集权统治。
——高兵《大一统再认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的权力分配机制。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带来的不利影响。(5分)
(3)据材料三,郡县制否定分封制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并指出由此带来的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封制到郡县制演变的认识。(2分)
22.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120周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民耗,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信徒内村鉴三(186
( http: / / www.21cnjy.com )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尝到了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寓意显然是要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促使全体国民接受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团结御侮,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认为,“今天中国人民正努力于抗战,从抗战的胜利中建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正是执行马克思的指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邵雍《历史记忆与书写》
(1)材料一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4分)
(3)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方面的贡献。(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2分)
23.(13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两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欢迎尼克松来访既有实际原因,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理原因。虽然中国人以前谴责尼克松是帝国主义战争贩子,但现在他们发现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讨论联合国席位、美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潜在的重新武装、购买美国飞机和科学仪器等事项,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无可置疑,这次访问还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的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下表显示了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在尼克松通过电视广播,宣布他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访问北京正好一个月之后,他又在广播中宣布了有关另一重大措施的消息,这一回是拯救美国经济。的确需要想想办法了。美国已开始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四:20世纪70
年代初正是中美关系缓和给朝鲜半岛带来一股强劲的缓和潮流,双方对南北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经过双方高级官员秘密互访,双方于1972年7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就实现国家统一的三原则:自主统一、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达成协议,
这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变,
表明双方都开始承认对方是一个客观存在,
是对话对手,
这为双方的对话交流奠定了法律基础。
——菅广峰《20
世纪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尼克松“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中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
(2)表格显示1980年中美贸易急剧增长,其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综合材料二、三,中美和解对“拯救美国经济”有何作用?(4分)
(3)据材料四,概括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中美关系和解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近代各国的教育改革,是世界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53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充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1)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3分)
25.(1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3分)
高二历史期终试卷答题纸
一、选择题:请将本部分内容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1)
(2)
(3)
(4)
22.(1)
(2)
(3)
(4)
23.(1)
(2)
(3)
24.(1)
(2)
(3)
25.(1)
(2)
(3)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C
C
C
A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D
D
B
B
B
C
C
C
21.
(1)等级秩序严格;诸侯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2分)
(2)机制:周天子拥有最高统治权;邦君获得地方统治权。(2分)影响:王权无法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3分)
(3)表现:不以宗族作为参政的条件,郡县制与官僚政治紧密相连。(2分)影响:消弱了宗法制的作用,实现了皇权独尊,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4)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君主权力的变化密切相关。(2分)
22.
(1)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2分)
义战(解放中国)(侵略有理,侵略有功)(2分)
(2)甜头:《马关条约》(或答条约内容)(2分)
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等。(任意两点史实2分)
(3)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或推动国民革命兴起;成为激励全民族抗日的精神领袖。(3分)
(4)认识:两次战争给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败带来了灾难也激发了中华民族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抗日战争中国付出巨大代价,但也为民主革命胜利,为民族复兴奠基。)民族凝聚力的强力与否影响着战争的结果。(从民心角度作答,言有之成理即可。(2分)
23.
(1)改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解决内政问题、促进国家发展。(4分)
(2)中美建交。(1分)通过中美贸易,实现贸易顺差;(2分)打开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2分)
(3)影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2分)
启示:合作才能共赢。(2分)
24.
(1)内容:扩大大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与私人办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3分)
(2)目的:培养人才,开启民智。(2分)内容:中学与西学相结合。(2分)
(3)看法:多渠道办学;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立足培养有用人才。(3分)
25.(10分)
(1)过程:从排满独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3分)
目的: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1分)
(2)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分)
(3)异:孙中山学习西方文明;甘地抵制西方文明。(2分)
同: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