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2.3 用沉的材料造船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用沉的材料造船》是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了初步认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用沉的材料造船的方法及原理。教材通过让学生尝试用金属等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船,分析船的载重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等科学概念,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力学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物体沉浮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尚未深入探究其背后原理。在动手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操作基础,能够完成简单的材料加工与组合。然而,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设计制作,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沟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主导性过强,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到船是利用浮力承载货物的交通工具,了解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形状等因素有关。 (科学思维)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优化设计思路。 (探究实践)经历用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船的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材料加工与模型制作技能。 (态度责任)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在不断改进小船设计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出示船的图片,请学生说说竹筏与独木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2.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吗?(引出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
探究与发现 活动1: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教师先将没有经过任何造型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实验是否能沉入水底。 2.让学生观察结果,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 3.教师出示铝箔纸。谈话:这种纸的材料是铝箔,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沉下去。我们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4.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记录,明确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 5.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按照图纸造船,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6.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思考:沉的材料为什么能浮起来? 7.小结: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浮起来。 活动2: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浮起来的方法了。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 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反复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最多装载多少个垫圈。 3.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两种船各自承载最大量的垫圈数。 4.学生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 5.小组汇报交流船的载重情况。
研讨与拓展 1.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 把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形,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又用了什么方法? ①把船的底部做得更宽,增加稳定性。 ②均匀地放置垫圈,防止船侧翻。 3.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要想让橡皮泥做的小船更为平稳,可以( B )。 A.增加小船重量 B.为小船划分船舱 C.减轻小船重量 (2)车、船表面涂油漆的主要目的是( C )。 A.清洁美观 B.防止磨损 C.防止生锈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用沉的材料造船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用沉的材料造船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设计制作与实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浮力与排开水量关系时存在困难,虽通过动画演示有所帮助,但仍需在后续教学中增加更多直观实验。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讨论效率不高,成员参与度不均衡,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引导,明确小组分工。此外,在时间把控上,设计制作环节耗时较长,导致测试与改进环节略显仓促,后续教学需合理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确保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让学生能更深入地完成探究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3 用沉的材料造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经历用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船的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材料加工与模型制作技能。
科学思维
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优化设计思路。
态度责任
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在不断改进小船设计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科学观念
认识到船是利用浮力承载货物的交通工具,了解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形状等因素有关。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竹筏与独木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浮在水上
聚焦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
橡胶艇
塑料船
泡沫船
聚焦
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吗?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探索
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
试一试:橡皮泥、铝箔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橡皮泥
铝箔纸
探索
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
试一试:橡皮泥、铝箔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橡皮泥
铝箔纸
探索
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它们能用来造船吗?我们用它们来模拟造一艘船,让它们都能漂浮在水面上。
探索
设计方案
铝箔船1
橡皮泥船1
橡皮泥船2
铝箔船2
探索
浮力
科学词汇
按压船体时,感觉手受到一股向上托起的力量,这就是浮力,它的方向是向上的。
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
1
探索
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2
依据方案造船并进行测试
探索
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2
探索
改进
为了让船稳定地浮在水面,并承载更多的垫圈,我们可以怎样对小船改进呢?
把橡皮泥压得更扁,底部变薄,边缘加高,这样承载能力应该更强。
让橡皮泥船的底部比之前更薄一些,更宽一些,注意橡皮泥不要裂开。
我制作的小船容易从缝隙中漏水进来,我打算先做好密封。
把铝箔船的底做的宽一些,边缘做的矮一些,增大它的容积。同时垫圈放的轻一些、均匀一些,铝箔船更不容易翻,更稳定。
探索
依据方案改进小船
探索
9个垫圈
15个垫圈
40个垫圈
21个垫圈
35个垫圈
24个垫圈
13个垫圈
8个垫圈
承载能力更强
稳定性更强
改进前后
探索
小结:橡皮泥和铝箔上浮的原因
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它们的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探索
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增加稳定性
双体帆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轮船坚固,载重量大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研讨
1.我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
把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形,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研讨
2.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又用了什么方法?
①把船的底部做得更宽,增加稳定性。
②均匀地放置垫圈,防止船侧翻。
拓展
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渡船的船体结构简单,有宽大的舱室和甲板,底部特别宽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拓展
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双体帆船的底部宽度比单体帆船大得多,所以它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体帆船,具有承受较大风浪的能力。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练习
一、选择题。
1.要想让橡皮泥做的小船更为平稳,可以( B )。
A.增加小船重量 B.为小船划分船舱 C.减轻小船重量
2.车、船表面涂油漆的主要目的是( C )。
A.清洁美观 B.防止磨损 C.防止生锈
B
C
3.下列能使橡皮泥在水中由沉变浮的方法是(B)和(C)。
A.将橡皮泥捏成球体
B.将橡皮泥捏成船型
C.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的
B
C
练习
二、判断题。
1.双体船的稳定性好是因为它比较重。 ( × )
2.在水中浮的材料做成的船,沉的材料不能做成船。( )
×
×
3.用钢铁可以造船,说明钢铁是浮的材料。 ( × )
×
4.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货物重量的办法去防止船发生侧翻。( )
√
5.向船舱里装载货物时,水对船的浮力同时在增加。( √ )
√
练习
三、综合创新题。
如图是天天制作的橡皮泥小船,两艘船的重量相同,但形状不同。
A
B
1.如图,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A、B两艘形状不同的船,使其漂浮在水中,小船承载量较大的是 A 船。
A
练习
2.根据上述判断,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
3.如果想让B船承载更多的垫圈,那么在不增加橡皮泥重量的前提下,可以 改变B船形状, 使它体积更大 。
4.除了用垫圈表示货物,还可以用 硬币 、 钩码(合理即可 表示货物。
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
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改变B船形状, 使它体积更大
硬币
钩码(合理即可)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总结
知识脉络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