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优质课】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7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件+教案含反思+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优质课】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7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件+教案含反思+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22 14:47:5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2.7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是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极具实践性的一课,它是在学生对船的基本结构、浮力原理、动力来源等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引导学生将前期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通过制作一艘完整的小船,并对其进行多方面测试,深入探究影响小船性能的各种因素。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和深化科学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工程设计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精神,为后续学习复杂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体现了科学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跨越。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对动手实践类课程兴趣浓厚。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储备了一定的船相关知识,具备初步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经验。但在将知识综合运用到小船制作与测试中时,仍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因对材料特性掌握不足,导致结构搭建不合理;在小组合作时,由于沟通协调能力差异,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进度不一致等问题。此外,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数据和现象,学生在分析和归纳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细致指导。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等过程。 (科学思维)制作船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 (探究实践)能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能从多个角度评价小船的制作过程。 (态度责任)在制作小船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船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图纸来选材和制作,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与改进。
难点:制作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小电动机、小风扇、电池、导线、开关、喷气装置、纸张、木条、钩码、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教具: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航模水槽(大水槽)、砝码若干、教学课件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船的设计图纸,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设计图开始制作小船了。 2.思考:怎样的制作步骤比较合理?引出课题: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探究与发现 活动1:制作小船 1.在制作前,请小组讨论,制作有哪些步骤?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2.小组讨论,教师提炼: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装,再组装;按照设计图纸制作等。 提示:第一,制作时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建议每组安排一名材料员和监管员,在选材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小组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取材。第二,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需要改进设计,可以及时在设计图和经费预算上做出调整。 3.出示“船的设计、制作和测试评价量表”,各小组仔细阅读,明确评价内容。 4.小组合作,制作小船,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2:测试小船 1.教师再次明确测试要求:载重量达到200克,有自己的动力系统,能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5米外的渔人码头)。 2.分发船的测试记录单,让学生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都及时记录下来。 “__________”号的测试记录单 ___班___组载重量(克)行驶距离(米)是否抵达码头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改进测试一测试二测试三
3.各小组有序进行实地测试与改进。
研讨与拓展 1.这艘纸船为何能承载一个人? 2.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每班制作一艘个性化并具备一定功能的船。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测试小船时,要多测试几次,找到缺点和不足,然后进行改进 B.测试小船时,如果发现小船行驶路线不是直线,那么一定是动力不足 C.开展测试前,要明确测试要求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 修改方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船的制作与测试,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小船的制作并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对船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学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制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材料的加工和组合不够熟练,导致制作进度缓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手工技能训练。在小组合作方面,个别小组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合理的情况,影响了制作和测试的效果,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引导和监督。此外,在测试数据的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数据的解读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从数据中总结出规律,后续教学需强化数据分析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7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能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能从多个角度评价小船的制作过程。
科学思维
制作船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
态度责任
在制作小船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
科学观念
知道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等过程。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船的设计图纸,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设计图开始制作小船了。
聚焦
同学们的疑虑!
我觉得一个人完成不了。
哪些部件先安装呢?有顺序吗?
发现新问题怎么办呢?
思考:怎样的制作步骤比较合理?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探索
讨论:怎样的制作步骤是比较合理的?
◆要先分工,再制作;
◆先分装,再组装;
◆按照设计图纸制作。
探索
制作材料:
探索
制作步骤:
①将泡沫板按照设计图裁剪成尖形船首和船尾。
②用铝箔纸包裹泡沫板,使小船的防水性更好。
③用蜡烛、金属管组装成一个喷气动力装置。
④用将动力装置固定在泡沫板上。
探索
小组合作,制作我们的小船
探索
测试我们的小船
至少达到这三项
◆载重量达到200克
◆有自己的动力系统
◆能行驶到渔人码头
探索
用钩码测试载重量,将测试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实地测试
探索
“__________”号的测试记录单___班___组 载重量(克) 是否有动力系统 是否抵达码头 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改进
测试一
测试二
测试三
180
250
300






载重量未能达标
行驶距离未达到测试标准
航行方向无法控制
测试记录单
探索
“__________”号的测试记录单___班___组 载重量(克) 是否有动力系统 是否抵达码头 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改进
测试一
测试二
测试三
180
250
300






载重量未能达标
行驶距离未达到测试标准
航行方向无法控制
通过测试,我们的船还可以怎样改进
增加船的体积
将喷气装置改为带螺旋桨的小电动机
在船尾增加船舵
探索
在设计、制作和测试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
3
3
2
2
1
3
3
探索
明确任务
制订方案
制作
测试
评估与改进
修改方案
回顾我们的造船活动
探索
小船展览会
给自己制作的小船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说明书。
内容
制作材料
使用方法
小船优点
出现问题
改进措施
探索
我的小船说明书
制作材料:3块泡沫板、铝箔纸、电池、导线、开关、小电动机、小风扇、
剪刀、泡沫胶等。
使用方法:打开开关,小船就可以载着重物行驶。
注意事项:(1)保护好电池,不可进水;
(2)控制好重量及平衡;
(3)放入水中后,打开开关;
(4)结束后,及时关闭开关。
小船优点:方向控制很稳,行驶的距离达到了测试要求,小船造价较低。
出现问题:(1)小船的载重量未达到200克;
(2)不太稳定;
(3)没分工,自己做。
改进措施:(1)增加小船体积把货物摆放均匀;
(2)把货物摆放均匀;
(3)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拓展
这艘纸船为何能承载一个人?
这艘船的体积很大,载重量也大。
船的外层贴了透明胶,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拓展
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每班制作一艘个性化并具备一定功能的船。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测试小船时,要多测试几次,找到缺点和不足,然后进行改进
B.测试小船时,如果发现小船行驶路线不是直线,那么一定是动力不足
C.开展测试前,要明确测试要求
B
2.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面( A )是比较合理的。
A.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装,再组装
B.按照图纸,大家一起制作
C.一人制作,其他人看
A
练习
二、判断题。
1.设计制作时,要先明确问题。 ( √ )
2.合理分工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 √ )
3.测试失败,就代表小船是失败的作品。( √ )


×
练习
三、综合创新题。
科学小组按照合理的步骤制作完成了一艘小船,并对照任务(能承载200克重物,有自己的动力系统,能把货物运输到5米处的目的地),对小船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测试序号 载重量(克) 行驶距离(米) 是否抵达目的地 我们的改进
1 180 5 是
2 190 5.3 否 3 200 5.6 是
练习
1.小船在第( C )次测试中顺利通过测试。
A.1 B.2 C.3 D.均没有
C
2.测试2中小船行驶的距离是5.3米,超过了第一次的5米,但是没有抵达目的地,原因可能是  偏离航线,可以安装一个船舵来控制方向   。
偏离航线,可以安装
一个船舵来控制方向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总结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