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5课 合理利用能源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积极参与能源使用调查与节能方案设计活动,掌握收集、整理能源信息的方法,能运用科学知识提出合理利用能源的措施。
科学思维
学会通过数据分析、案例对比,探究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方案,培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增强对能源危机的忧患意识,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科学观念
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认识能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理解合理利用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的能源观。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我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使用了能源?
聚焦
化石燃料也称矿石燃料,常见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这类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类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
煤 石油 天然气
聚焦
酸雨
化石能源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使用
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那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雾霾天气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探索
1
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
观察并阅读小资料,说说你的发现。
探索
1
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2017年我国电能来源包括:水电、火电、太阳能、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太少了,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既无污染又可再生。
探索
1
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太阳能确实是一种环保能源。你能发现2017年家庭用电中主要能源是什么?
火电,也就是煤炭燃烧发出的电,依然占很大比重。
探索
1
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观看《火力发电》视频,说一说你的看法。
化石燃料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完,原料会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污染空气,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能源短缺和能源燃烧的污染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探索
1
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
1.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将在几十年后枯竭。
2.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由煤燃烧发电取得的,煤燃烧发电要消耗淡水,排放污染物……
3.
4.
探索
2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探索
2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材料准备:
一个塑料密封袋、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计时器。
探索
2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实验方法
透明密封袋
模拟了什么?
1.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
2.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
3.按照记录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理解密封袋在实验中的意义。
探索
2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为方便实验,也可以把温度计挂起来。
探索
2
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23
23
24
25
25
25
23
23
24
24
24
24
①密封袋模拟了温室气体,阻止了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了气温升高。
②持续的温室效应,使地球上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海岸边的陆地。
探索
3
探寻解决方案。
①节约能源
②开发新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
节约每一度电
探索
3
探寻解决方案。
开发新能源
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太阳能
探索
3
探寻解决方案。
开发新能源
风能资源的总储量非常大,一年中技术可开发的能量约5.3X10^13千瓦时。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并且不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
风能
探索
3
探寻解决方案。
开发新能源
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作为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热能和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绿色低碳、适用性强、稳定性好等优势。高温地热资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的主力之一。
探索
3
探寻解决方案。
开发新能源
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海洋能的利用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设备把各种海洋能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可利用形式的能。由于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此是一种亟待开发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探索
4
为了节约能源,说说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①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一度
②使用电风扇中低档
③随手关灯
④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点滴做起,节约能源利用。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研讨
食:1.节约粮食,避免浪费。
2.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衣:1.穿衣方面: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2.洗衣方面:一次洗多件衣服,每次少用水和洗衣粉。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研讨
行:1.目的地较近时,骑自行车出行最经济实惠。
2.行李不大时,公共汽车是最好的选择。
3.如果方便,可以与好友拼车,省油省钱更省心。
住:1.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
3.洗手、洗衣服、洗菜的水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或冲马桶……
研讨
观看视频《低碳生活指南》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练习
(1)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 B )含量过多导致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2)我国推广“世界无车日”,提倡绿色出行的目的是( )。
A.改善交通拥堵的现状
B.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C.降低生活成本
B
B
2.填空题。
练习
(1)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 煤 燃烧发出的电。
(2)目前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风能属于 可再生 能源。
煤
可再生
3.判断题。
练习
(1)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世界非常热门的研究点,因为新能源没有任何缺点。( × )
×
(2)煤、石油、天然气只要合理使用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
(3)能源不管是可再生的还是不可再生的,我们都要节约、合理使用。( )
√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总结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感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3.5 合理利用能源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合理利用能源》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聚焦能源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教材以能源为主线,系统阐述能源的分类、来源及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程。通过列举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案例,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数据图表直观展现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能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设置 “调查家庭能源使用”“设计节能方案” 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能量转化原理,掌握节能措施与能源循环利用方法。教材将科学知识、技术应用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更致力于增强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有一定接触,如电能、天然气等,但对能源的科学分类、能量转化原理及能源危机的严峻性缺乏深入认识。他们具备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但在处理复杂能源问题时,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难以将能源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案例和实践探究,引导学生系统认知能源,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能源问题的能力,强化能源保护责任感。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认识能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理解合理利用能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的能源观。 科学思维:学会通过数据分析、案例对比,探究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方案,培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在温室效应模拟实验中,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模拟实验的现象。在小组讨论中,说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 态度责任:增强对能源危机的忧患意识,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能源使用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意识到小学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为节约能源和合理使用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难点:准确高效地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收集和对比实际数据,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提供温度计两支、密封塑料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说一说:我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哪些地方使用了能源? 化石燃料也称矿石燃料,常见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这类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这类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 2.化石能源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那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3.点出课题:合理利用能源。
探究与发现 探索一、班级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 1.观察并阅读小资料,说说你的发现。 2.观看《火力发电》视频,说一说你的看法。 化石燃料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完,原料会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污染空气,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能源短缺和能源燃烧的污染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3.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 (1)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将在几十年后枯竭。 (2)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由煤燃烧发电取得的,煤燃烧发电要消耗淡水,排放污染物。 (3)…… 探索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 1.了解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2.材料准备:一个塑料密封袋、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 3.实验方法 (1)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 (2)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 (3)按照记录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4.密封袋内、外空气温度升高情况记录表 探索三、探寻解决方案 (1)节约每一度电 (2)开发新能源 探索四、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①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一度 ②使用电风扇中低档 ③随手关灯 ④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点滴做起,节约能源利用。 ......
研讨与拓展 (一)研讨 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衣:1.穿衣方面: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2.洗衣方面:一次洗多件衣服,每次少用水和洗衣粉。 衣:1.穿衣方面: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2.洗衣方面:一次洗多件衣服,每次少用水和洗衣粉。 住:1.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 3.洗手、洗衣服、洗菜的水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或冲马桶…… 行:1.目的地较近时,骑自行车出行最经济实惠。 2.行李不大时,公共汽车是最好的选择。 3.如果方便,可以与好友拼车,省油省钱更省心。 (二)拓展 观看视频《低碳生活指南》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 )含量过多导致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2)我国推广“世界无车日”,提倡绿色出行的目的是( ) A.改善交通拥堵的现状 B.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C.降低生活成本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5.合理利用能源 问题 措施 能源有限 节约(使用、新技术) 环境问题(温室效应) 开发新能源(清洁)
教学反思 在《合理利用能源》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能源消耗的视频、数据以及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课堂参与度较高。但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能源分类的概念理解模糊,在区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时容易出错;在设计节能方案环节,提出的措施多为常见方法,缺乏创新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此外,教学中对学生能源节约习惯的长期培养缺乏有效策略。后续教学中,可增加能源分类的对比辨析练习,结合生活实例加深理解;加强对节能方案设计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新技术、新角度思考节能措施;建立能源节约行为监督机制,如开展“家庭节能打卡”活动,定期反馈,持续强化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与行动,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设计围绕能源利用构建教学框架。若你对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交流沟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