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7课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参与城中湖环境调查活动,能结合实际提出湖泊保护方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科学思维
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周边环境等方面分析城中湖环境问题成因,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态度责任
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增强对城中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
科学观念
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认识城中湖在城市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保护城中湖生态”的科学认知。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聚焦
自然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
良好的生存空间、适当的光照……
干净的水质、充足的氧气、充足的食物。
聚焦
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是如何影响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
排放生活污水
不合理地围湖造田
排放工业污水
乱扔生活垃圾
投放建筑垃圾
聚焦
人类的活动会对相关自然水域生态环境是会产生影响的,接下来我们以某市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吧。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某市的城中湖,在历史上曾与长江连通在一起,后因城市扩张,成为一座城中湖。城中湖的湖区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为市民提供了风景宜人的休闲环境,被称为“城市的心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中湖清澈见底,水草生长茂盛,鱼类有70多种,螺、蚌、虾、蟹也很丰富。60年代后期,由于大力发展湖水渔业养殖,加上周边地区污水的排放等问题,城中湖污染加剧。到20世纪90年代,湖水的水质为劣五类,并且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中生物急剧减少。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城中湖周边主要有27个排污口,每日汇集污水量达30多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生活污水,另一部分为湖周边的20歹级企业时口亚放活水湖边农田林地渔业养殖带来的污染、湖周边的水上餐厅及一些娱乐设施污水、湖边农田林地施用的农药化肥、湖面上游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
从20世纪90年代初,某市开始治理城中湖的环境问题。到2017年,城中湖的水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恢复,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生态绿心”,也成为该市对外宣传的旅游新名片。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污染前
污染后
治理后
城中湖清澈见底,水草生长茂盛,鱼类有70多种,螺、蚌、虾、蟹也很丰富。
城中湖水质为劣五类,并且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中生物急剧减少。
城中湖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恢复,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生态绿心”,也成为该市对外宣传的旅游新名片。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并用自己的话填写下面的记录单。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普通市民
普通市民
向城中湖排放生活污水
向城中湖倾倒垃圾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湖区渔业养殖户
湖区渔业养殖户
向城中湖投放饲料、放置网箱
死亡的水产品污染湖水
排放生活污水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湖景区游船船主
湖景区游船船主
排放燃油引起的废气、废液
排放生活污水
探索
1
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
围湖造房,改变湖周边的生态环境
把小区的排污口架设到湖里
探索
2
在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普通居民组
我们小组的解决方法:
1.
2.
3.
湖景区游船船主放弃使用燃油发动机的游船,改用电动游船。
渔业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搬迁养殖场地,或者转业另谋生计。
设置相关法规,禁山发商把小区排污口架设到湖里。
扮演其他角色的小组,对扮演普通居民小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和提出意见。
探索
2
在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我是渔业养殖户小组,我发现普通市民组提出的让渔业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搬迁养殖场地,或者转业另谋生计的方法可以改善城中湖环境问题,但是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我是湖景区游船船主,我发现普通市民组提出的让湖景区游船船主放弃使用燃油发动机的游船,改用电动游船的方法,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投入资金来购买设备,这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探索
3
探讨平衡协调的办法。
思考并整理出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所扮演角色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找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解决方法一
普通市民:减少排入污水,倾倒垃圾,让湖水减少污染源。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污水排放不便,垃圾倾倒困难。
平衡协调的办法:政府完善市民污水排放渠道,多设置垃圾箱,鼓励垃圾分类。
探索
3
探讨平衡协调的办法。
思考并整理出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所扮演角色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找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解决方法二
湖区渔业养殖户,对改善环境有利的方面:清理死亡的鱼虾防止污染水域。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由于减少饲养量,收入受到影响。
平衡协调的办法:养殖更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品,或是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转业另谋生计的,政府要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
探索
3
探讨平衡协调的办法。
思考并整理出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所扮演角色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找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解决方法三
湖景区游船主,对改善环境有利的方面:减少使用量,更换为电动船,减少柴油等对水环境的污染。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由于减少使用量与更换新设备,我们需要很多资金进行购买,而且我们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平衡协调的办法:提高电动游船票价,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贴。
探索
3
探讨平衡协调的办法。
思考并整理出对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有利,但对所扮演角色的利益有影响的方法,找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上。
解决方法四
房地产开发商:湖边建筑减少,减少了污染;园区居民环保意识增强,有利于湖水的环境保护。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禁止在湖区建造房屋,影响收益;增加排污设备,设置环保宣传栏,增加额外费用。
平衡协调的办法: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去开发新区,远离湖边;对于环保的设备和宣传,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1.不同小组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研讨
角色 相似点 不同点
都会向城中湖排放生活污水 往湖中倾倒垃圾
往湖中投放饲料
排放废气、废液
围湖造房
普通市民
渔业养殖户
游船船主
房地产开发商
2.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研讨
角色 相同点 不同点
不排放污水、废气;把垃圾、污水投放到指定处理站;提醒宣传 不随意乱扔、乱倒垃圾
减少饲养量,合理投放饲料
电动游船
停止围湖造房
普通市民
渔业养殖户
游船船主
房地产开发商
3.哪些解决办法不止一次被提到?哪些解决办法是互相冲突的?
研讨
不把生活、生产、工业等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水里。
水产养殖业和游船主的一些解决办法与各自经营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4.列举我们作为个人,能够用来帮助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方法。
研讨
①不向湖里倾倒垃圾,将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
②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少用一次性用品。
③向周边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大家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拓展
观看视频《城中湖治理》的视频,了解当地城中湖环境状况。
拓展
环境破坏
环境整治
环境恢复
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练习
(1)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C )。
A.外出购物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大肆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C
(2)到目前为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大肆捕杀凶猛的物种,保护弱小物种
C.建立自然观光区
A
2.填空题。
练习
导致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的人类行为主要有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 随意倾倒垃圾 、 围湖造房 、 过度发展渔业养殖(合理 等。
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随意倾倒垃圾
围湖造房
过度发展渔业养殖
(合理即可)
3.判断题。
练习
(1)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保护环境。( √)
(2)如果游船的燃油机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废气和废液,那么相关部门要考虑把游船改成电动游船。 ( )
(3)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也会引发环境污染。 ( √)
(4)城中湖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商围湖造房也会使湖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
√
√
√
√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总结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感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3.7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中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关键内容。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某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活动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任务——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第二部分,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身份出发收集资料、提出解决办法并开展班级辩论会,并回答研讨中的问题,最终商讨平衡协调的办法。第三部分,收集身边的环境问题,从不同身份找到解决办法,提出平衡协调的措施,撰写调查报告或设计宣传标语、标识,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宣传。此外,教材还强调团队协作与跨学科知识整合,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强化其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环境问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往往难以从科学的角度全面剖析问题成因,在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等问题。然而,他们对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充满探究欲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逐步提升其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认识城中湖在城市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保护城中湖生态”的科学认知。 科学思维: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周边环境等方面分析城中湖环境问题成因,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探究实践: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参与城中湖环境调查活动,能结合实际提出湖泊保护方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态度责任: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增强对城中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实际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准确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经历分别以不同身份来研讨、分析环境问题,提出平衡、协调的措施,分析审辩,接纳合理建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班级辩论会使用的小组身份桌牌;2.相关资料卡;3.观点卡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谈话导入:自然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 (1)干净的水质、充足的氧气、充足的食物。 (2)良好的生存空间、适当的光照…… 2.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是如何影响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 (1)排放生活污水 (2)不合理地围湖造田 (3)排放工业污水 …… 3.人类的活动会对相关自然水域生态环境是会产生影响的,接下来我们以某市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吧。 4.点出课题: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探究与发现 探索一、阅读教材中有关的资料,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 1.出示阅读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并用自己的话填写下面的记录单。 探索二、在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1.这是我们___小组在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方面提出的至少三种解决办法。 (1)普通市民小组:把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点;减少使用洗衣液洗衣服,废水不直接倾倒到湖水里,排放到下水系统里经污水处理站处理;不随意乱扔垃圾到水里。 (2)湖区渔业养殖户:减少饲养量,合理投放饲料;清理养殖过程中死亡的鱼虾等不留在湖水里;把生活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3)湖景区游船主:减少游船使用;更换绿色清洁能源的电动游船;提醒游客在乘船游玩时不要随手把垃圾扔到湖里。 (4)房地产开发商:停止围湖造房;设置居民楼排污口进入污水处理管道,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在小区设置宣传环保专栏。 探索三、探讨平衡协调的办法。 (1)普通市民:减少排入污水,倾倒垃圾,让湖水减少污染源。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污水排放不便,垃圾倾倒困难。 平衡协调的办法:政府完善市民污水排放渠道,多设置垃圾箱,鼓励垃圾分类。 (2)湖区渔业养殖户,对改善环境有利的方面:清理死亡的鱼虾防止污染水域。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由于减少饲养量,收入受到影响。 平衡协调的办法:养殖更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品,或是政府给予一定补贴。转业另谋生 计的,政府要给予就业指导和帮助。 (3)湖景区游船主,对改善环境有利的方面:减少使用量,更换为电动船,减少柴油等对水环境的污染。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由于减少使用量与更换新设备,我们需要很多资金进行购买,而且我们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平衡协调的办法:提高电动游船票价,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贴。 (4)房地产开发商:湖边建筑减少,减少了污染;园区居民环保意识增强,有利于湖水的环境保护。 对我们小组的不利影响:禁止在湖区建造房屋,影响收益;增加排污设备,设置环保宣传栏,增加额外费用。 平衡协调的办法: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去开发新区,远离湖边;对于环保的设备和宣传,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研讨与拓展 (一)研讨 1.研讨一:不同小组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2.研讨二:不同小组提出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研讨三:哪些解决办法不止一次被提到?哪些解决办法是互相冲突的? 4.研讨四:列举我们作为个人,能够用来帮助解决当地环境问题的一些方法。 ①不向湖里倾倒垃圾,将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桶。 ②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少用一次性用品。 ③向周边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大家一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拓展 1.观看视频《城中湖治理》的视频,了解当地城中湖环境状况。 2.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C )。 A.外出购物自带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大肆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复杂 相互关联 不同身份的人们 不同的立场 开发商 普通市民 渔业养殖户 游船船主 ...... 解决办法 平衡协调
教学反思 在《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对校园周边河流污染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小组讨论,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学生在收集信息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收集的数据杂乱无章;在分析问题环节,难以将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准确找出问题根源;小组合作中,存在个别学生主导讨论,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此外,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后续教学中,需加强对调查方法和信息收集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规范操作;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明确分工,促进有效沟通;增加对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资源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 这份教学设计围绕实际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展开。若你对教学案例的选择、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沟通交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