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剃头大师》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2 14: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六单元
19
剃头大师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自己动手尝试,却闹出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比如自己剪指甲剪歪了,或是帮妈妈洗碗却打碎盘子?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自称 “剃头大师” 的小朋友,他拿起剪刀给表弟理发,会发生怎样令人捧腹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揭开 “大师” 背后的童真与欢乐!
作家名片:秦文君,女,1954年生,上海人,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著有《秦文君文集》(10卷),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等。
阅读提示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易读错
执、仇:是翘舌音。
惯:是前鼻音。
刑:是后鼻音。
我会认






模范 模型
抚摸 触摸
写字有方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小沙怕剃头;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读课文,说一说“剃头大师”指的是谁,说出理由。
“剃头大师”指的是文中的“我”,因为刚开始“我”剪头发速度很快。
本文的描写生动而充满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态描写、第9、11、14自然段的语言描写,第10、16自然段的动作描写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写。
通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
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我”的表弟小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找一找。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
通过举例的形式,把小沙怎么胆小写清楚了。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本段通过夸张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极度惧怕剃头的胆小表弟形象:列举“怕鬼、中药、噩梦、剃头”四种恐惧,以“夺门而逃”的极端行为强化其懦弱特质,而姑父的强制陪同与木尺监督,则形成压迫与反抗的戏剧张力,为后文“剃头大师”的荒诞登场埋下伏笔。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押进”“执木尺”“监督”构成三重枷锁,将剃头场景异化为刑场般的压迫空间,强化小沙的无助感。
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老师傅是怎样给表弟小沙剃头的,小沙感受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读懂了小沙剃头跟受刑一样,很难受。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耳朵不灵光
工具不好使
技术不满意
价格不公道
老师傅真是一个
害人精!
默读课文7-18自然段,思考:“我”是“剃头大师”吗?说说理由。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嗬!” 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本段通过“我”的莽撞行动与小沙的短暂欣喜,展现孩童对成人世界的拙劣模仿:毫无经验的“剃头大师”以莽撞剪发获取小沙的初步信任,而“嚓嚓两剪刀”的荒诞动作与“天分”的自夸,既暗示“我”的盲目自信,也为后续剪发灾难埋下伏笔。
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看看“我”是怎样给表弟小沙剃头的,结果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得意
剃头动作随意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理发技术糟糕
头发剃得乱糟糟
得意
紧张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
———————————————
——————————————————
———————————————
————
理发技术糟糕
“我”这个剃头大师服务得好不好?为什么?
服务得不好。因为“我”的一通乱剪,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睡衣上的碎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最后“我”也没得到小沙答应付给“我”的五块钱。
语气:以幸灾乐祸的语调读“最倒霉的是”,用夸张的语调读“电灯泡一样的光头”,用无奈的语调读“捉跳蚤一样”,通过声调变化传递事件的荒诞感。
朗读指导
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因 “我” 是不会剃头的孩子却自封大师,与笨拙操作形成反差,充满童真幽默。它是叙事线索,体现孩子天真心理,还深化主题,展现童年纯真乐趣,以调侃口吻勾起对童年的回忆与共鸣。
童心童趣
小沙怕剃头
老剃头师傅
给小沙剃头
“我”给小沙剃头
耳朵不好、剃刀锃亮
老掉牙的推剪
眼神差了点儿
围上大睡衣,摆出架势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越修越糟,越剪越短
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剃头大师
老剃头师傅
怕剃头
吃尽了苦头
推剪老
给他剃头
小沙像见了鬼一样
眼神差
主题概括
一( )木尺 一( )剃头大师
一( )头发 一( )剃刀
一( )熊皮 一( )电灯泡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课堂演练
监督 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
冤家 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发誓 察看并加以管理。
耿耿于怀 一般指仇人,死对头的意思。
时髦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二、连一连。
结束语
读完《剃头大师》,我们看到了孩子世界里的奇思妙想和无畏尝试。虽然 “我” 的剃头技术不怎么样,但那份天真与勇气却让人忍俊不禁。希望大家课后也能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发现生活中像这样充满童趣的瞬间,把它们记录下来,成为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
作业布置:
1.写一写。认真完成习字册。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