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学习目标
1
2
默读、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阅读目标
重点,涉及教材课后习题积累拓展四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
3
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难点,涉及教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二、三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
学习目标
1
2
学会精选意象来抒发情感,表现主题。
写作目标
掌握象征手法,并灵活运用。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品格素养
感悟诗人的爱国之心,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 年出生于福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二等奖。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舒婷的诗》,写于1979年4 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苦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背景资料
文体知识
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诗潮运动的产物,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食指、芒克等为代表诗人。朦胧诗多借助意象,采用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心声,具有诗意隐约含蓄、诗境朦胧模糊、主题多解等特征。
1. 隧( )洞:隧道。
2. 蜗( )行:像蜗牛那样慢行, 比喻行动迟缓。
3. 淤( )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4. 驳( )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5. 簇( )新:极新,全新。
suì
读读写写
字形易错,注意右半部分。
wō
yū
bó
cù
6. 笑涡( ):酒窝儿。
7. 喷薄(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8. 伤痕累( )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wō
字音易错,是多音字。
字音易错,,注意声调。
bó
lěi
( )(拉纤)
( )(纤维)
qiàn
xiān
多音字
纤
( )(勒紧)
( )(勒令)
lēi
lè
勒
( )(情分太薄)
( )(如履薄冰)
( )(薄荷)
báo
bó
薄
bò
薄:语境记忆法。
他常叹自己家底儿薄(báo),只有几亩薄(bó)地,种了点儿薄(bò)荷,收入不高。
·
·
·
( )(挣脱)
( )(挣扎)
zhèng
zhēng
挣
形近字
蜗( )(蜗行)
涡( )(笑涡)
娲( )(女娲)
wō
wō
wā
绯( )(绯红)
诽( )(诽谤)
啡( )(咖啡)
fēi
fěi
fēi
偏旁辨字法: “绯”指红色,与“红”都为绞丝旁;“诽”指说人坏话,与 “语言(讠)”有关;“啡”指咖啡,与“喝”有关,要用到 “口”。
·
·
·
本诗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象
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
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热爱祖国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栏目功能:抓住关键词,从几个角度整体感知课文。
读法指导
①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
②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要用低缓的语气去读,给人一种沉重感。
③第二节,诗句读起来要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
④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读时语调也要拉长。
⑤第四节,节奏加快,读排比句要加强气势,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文章脉络
第①节:本节诗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诗人精心选取意象,描绘了祖国数百年来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②节:承上启下,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
第③节:连用多个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摆脱束缚、正欲腾飞的崭新气象。
第④节:这是“我”的宣言,强调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我”要承担祖国复兴重任的决心。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这是一首深沉的爱国诗歌,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讲]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诗中作者赋予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丰富的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热爱祖国的主题。
运用象征手法应注意:
1. 选好“象征体”。“象征体”要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寓意。如“煤”“砖”作“象征体”——歌颂献身精神;“松”“柏”作“象征体”——歌颂崇高的品德。
2. 明确“象征义”。一个象征体可以包含不同的象征义,赋予它什么象征义必须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令人费解。
3. 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是采取全文象征,还是局部象征的方法。
[例]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的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
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斗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象征了他们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吗?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也是因为她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
作者用严寒中怒放的梅花象征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表达了对革命战士的赞颂之情。
一、追叙祖国的
历史(第①②节)
祖国啊,
我亲爱
的祖国
祖国在漫长的
历史岁月中所
经历的苦难
人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痛苦的希望——
希望祖国自由富强
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希望未变成现实
历史漫长:数百年历史的隧洞
苦难重重
同母亲血肉相连
与祖国荣辱与共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祖国啊,
我亲爱
的祖国
二、描绘祖国的
现在(第③节)
三、“我”的宣言——用“我的血肉之躯”肩负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第④节)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千年古国
开始新生
同母亲血肉相连
与祖国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