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22 18: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8.1传染病和免疫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由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成虫在人体内寄生所导致的疾病。引起蛔虫病的病原体是(  )
A.病毒 B.寄生虫 C.细菌 D.真菌
2.传染病的特点是(  )
A.由病毒引起的
B.具有一定区域性
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3.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其中四名员工分别被检测出患有高血压、色盲、近视眼及肺结核。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的健康人,最有可能被传染的疾病是(  )
A.近视眼 B.色盲
C.高血压 D.肺结核
4.传染病流行需要三个基本环节,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患禽流感的鸡
6.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
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7.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8.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9.对如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
把入侵的各种病毒全部消灭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10.乙肝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原被清除后,抗体还将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下列选项可表示为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是(  )
11.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免疫功能中的(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12.一些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心慌、皮疹、皮痒、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过敏性休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
B.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C.过敏反应中,青霉素相当于抗原
D.出现过敏反应最好的办法是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
B.被狗咬后打狂犬疫苗
C.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D.接种百白破疫苗
14.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当于特异性免疫的抗体
B.是治疗疾病的药物,没有疾病可以不接种
C.接种疫苗能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D.接种某种疫苗后,可以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15.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卫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病人。下列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流行的传染源
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等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C.所有对艾滋病缺乏免疫能力的人群都属于易感人群
D.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6.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教室内经常通风
B.班级定期消毒
C.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患病同学进行隔离治疗
17.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预防诸病……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倡导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8.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清除病原体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
19.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①近视 ②水痘 ③呆小症 ④坏血病
⑤肺结核 ⑥病毒性结膜炎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⑤⑥
20. 李老师团队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如图。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传播
21.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22.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  )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免疫器官
C.皮肤和黏膜
D.淋巴细胞
23.我们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分布有较多的淋巴结,淋巴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属于人体的(  )
A.第一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B.第二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C.第三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D.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24.鼠李杆菌是一类益生菌,具有提高人体肠道免疫力的作用。它们在人类肠道中定植后,能够成为肠道黏膜的一层生物屏障,有效抵御病菌的入侵,从而提高人体肠道的________免疫能力;还能够刺激肠道黏膜,促进免疫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________免疫。(  )
A.特异性、特异性 B.非特异性、特异性
C.特异性、非特异性 D.非特异性、非特异性
25.疫苗接种温馨提示:回家后注射部位保持清洁,24小时内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感染。这是因为注射的针孔部位有损伤,病菌容易突破(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第二和第三道防线
二、非选择题
2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第6周起,流感病毒阳性率增加,在第7周增加至14.3%。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乙型Yamagata系以及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期间戴口罩,可避免交叉感染。
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口罩。
(3)过滤效率过高的口罩,透气性也随之变差,呼吸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易受影响,意味着其佩戴的舒适性降低,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
(4)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的角度看,戴口罩、勤洗手属于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设问】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6)【生活链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流感患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7、下面五幅图表示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________所示。图A与C都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__来形象说明。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图________。
(3)图A~E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生活链接】当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________,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免疫。
(5)【创新拓展】流感病毒等病毒不能用细菌培养基来培养,只能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科研人员对乙脑减毒活疫苗(Y1)和乙脑灭活疫苗(Y2)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取12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分为6组,每组20只,按如表剂量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获得免疫小鼠,几天后,每组选取10只小鼠抽取血清进行稀释,测量达到标准抗原—抗体反应效果的血清稀释倍数(稀释倍数越大,表示免疫效果越好),所得平均值如下表所示,以此反映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请分析作答。
组别 注射物 血清稀释倍数
A组 Y1 原液 40
B组 103倍的稀释液 10
C组 104倍的稀释液 10
D组 105倍的稀释液 <10
E组 Y2 40
F组 等量生理盐水 <10
(1)本实验设置F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取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A、B、C、D组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分析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取每组其余10只免疫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将乙脑病毒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结果如图:
①比较A组和E组可发现,虽然两组血清抗体水平相同,但A组实际免疫效果却________E组。
②由上述研究可知,注射______________最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
答案
1-5BCDAA 6-10CBCBB 11-15CBBCA 16-20CCDCB 21-25AACBA
(1)口罩种类(或口罩类型) 减少实验误差
(2)N95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切断传播途径
(5)扔进专用垃圾桶
(6)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27、(1)A 一
(2)溶菌酶 B BD
(3)A B C D
(4)抗体 特异性
(5)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28、(1)作对照 保证单一变量
(2)不同稀释倍数的减毒活疫苗
(3)两种疫苗都能诱导小鼠产生抗体,且随着减毒活疫苗稀释倍数的增加,抗体水平下降
(4)高于 乙脑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