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22 17: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为了直观反映某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的情况,应把他的体温测量数据制成( )。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D.统计表
2.王叔叔去某城市当防控疫情志愿者,记录了当地一周的温度,根据统计图可以判定,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
A.周一到周二 B.周二到周三
C.周三到周四 D.周六到周日
3.下面这幅图可以表示的是( )情况。
A.宁德市1月至6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B.欢欢6次数学成绩的变化
C.正常儿童一岁至六岁体重的变化 D.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质量变化
4.下图是福建龙岩市某县某一天的气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5℃ B.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1℃
C.这一天中11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D.这一天中12时和21时的气温相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要直观反映张云本学期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②各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③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小。
④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②和③
6.如图,物体A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现用水管放出容器B内的水,直至放完,下面各图符合容器B的水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如图是一辆汽车从商场到图书馆之间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
(1)观察上图,纵轴表示的是 ,点A表示的意义是时间为20分时,汽车的速度是 米/分。
(2)在6~16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 ,行驶的路程 。(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
8.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呆了   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9.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的长跑比赛。下图中的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途中的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跑完1000米,李林用( )分,张军用( )分。
(2)起跑后的第1分钟,( )跑的速度快些。
(3)起跑后的第( )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 )米。
三、计算题
1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11.口算。


四、作图题
12.根据下表,画出与之对应的折线统计图。
五、解答题
13.小玲把某天室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制成了统计图(如图)。
(1)小玲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 )到( )气温没有发生变化(填时间)。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总体上是先( )再( )(填“上升”或“下降”)。
14.“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海滨城市厦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面是邓老师一家前往厦门旅游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1)旅游期间共行了( )千米。
(2)共行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不算休息时间,旅游期间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15.如图是某公司2022年收支变化情况统计图。
(1)该公司支出最高是第( )季度,第三季度收入( )万元。
(2)该公司第( )季度的利润最高,是( )万元。
(3)请你预测,该公司2023年第( )季度利润最高,理由是( )。
16.下面是陈经理开的甲、乙两个店五个月的营业额统计表。
(1)已知甲店的月平均营业额是5.3万元,算出乙店的月平均营业额并填入表中。
(2)请按表中数据补全统计图。
(3)陈经理打算关闭其中一个店,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7.下图是一个病人住院期间的体温情况统计图。
(1)图中的横虚线表示( )。
(2)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是( )℃,最低体温是( )℃。
(3)4月9日,他的体温在( )时至( )时下降最快。
(4)这个病人还需要住院治疗吗?为什么?
18.小强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统计图。
(1)小强的体重在哪一岁至哪一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小强的体重与标准体重之间变化的情况。
(3)你对小强有何建议?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B C C D
1.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表是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是对统计指标加以合理叙述的形式,它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为了直观反映某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的情况,应把他的体温测量数据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统计图的各自的特征进行解答。
2.C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每天的温度,利用减法求出相邻两天的温度变化,从而选出变化最大的选项。
【详解】A.20-14=6(℃)
B.20-10=10(℃)
C.29-10=19(℃)
D.27.5-15=12.5(℃)
6<10<12.5<19
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周三到周四。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会看图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呈现的趋势,再分析每个选项,做出选择即可。
【详解】A.宁德市1月至6月平均气温应是逐渐上升的趋势,不符合题意;
B.欢欢6次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可能会上升,也可能是下降,符合题意;
C.正常儿童一岁至六岁体重的变化情况应是逐渐上升的趋势,不符合题意;
D.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质量变化情况应逐渐下降的趋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C
【分析】观察气候统计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时间,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时间段的气温,据此解答。
【详解】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5℃,选项说法正确;
B.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5℃,最低气温是4℃
15-4=11(℃)
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1℃,选项说法正确;
C.11时至15时的气温在逐渐升高,15时至24时的气温在逐渐降低,选项说法错误;
D.这一天中12时和21时的气温都是12℃,气温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从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C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据此解答。
【详解】①要直观反映张云本学期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错误;
②各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法正确;
③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原题说法错误;
④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说法正确;
所以,说法正确的只有②和④;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关键理解概念知识。
6.D
【分析】由题意可知,随着放水时间的增加,水的高度会一直下降,当水面在物体A时,水下降的速度比水面在A上底面以下时下降的慢,据此逐一分析各项即可。
【详解】
A.通过该图可知,水的高度会一直下降,但没有体现下降的快慢,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前一段时间内水的高度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当水面在物体A时,水下降的速度比水面在A上底面以下时下降的快,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水面一直在下降,且当水面在物体A时,水下降的速度比水面在A上底面以下时下降的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1) 汽车的速度 200
(2) 保持不变 逐渐增大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此折线统计图表示汽车的速度和时间变化的情况。横轴表示的是时间,纵轴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过A点坐横轴的垂线,与横轴交于表示20的点;过A点作纵轴的垂线,与纵轴交于表示200的点。由此可知:时间是20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2)通过观察可知:在6~16分内,汽车的速度都是400米/分。即此段时间里,折线处于水平状态,表示汽车的速度没有改变;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但是时间在延长,所以路程在增大。
【详解】(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表示的是汽车的速度,点A表示的意义是时间为20分时,汽车的速度是200米/分。
(2)通过折线处于水平状态、速度×时间=路程可知:在6~16分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行驶的路程逐渐增大。
【点睛】在表示速度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速度增大;折线处于水平状态,表示速度保持不变,折线下降,表示速度减小。
8.70,8,12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明在图书馆的时间可用100分钟减去30分钟即可,去时小明用了30分钟的时间行走了4千米的路程,返回时小明用了(120﹣100)分钟,行走4千米,可根据公式路程÷时间=速度计算小明去时、返回时的速度,列式分别解答即可.
【详解】100﹣30=70(分钟)
答:小明在图书馆呆了70分钟.
30分钟=0.5小时,
4÷0.5=8(千米);
120﹣100=20分钟=小时,
4=12(千米);
答:小明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故答案为70,8,12.
9.(1) 4 5
(2)张军
(3) 3 800
【分析】(1)观察统计图,找出跑完1000米,李林用的时间和张军用的时间;
(2)观察统计图,起跑后的第1分钟,谁跑的速度快些;
(3)观察统计图,起跑后两人多少分钟跑的路程同样多,再找出跑的路程多少米。
【详解】(1)跑完1000米,李林用4分,张军用5分。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跑的速度快些。
(3)起跑后的第3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米。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并且考查利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能力。
10.(1);(2);(3);(4)3
【分析】(1)先通分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先根据减法的性质去括号,再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从而使计算简便。
(3)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详解】(1)


(2)



(3)




(4)


=2+1
=3
11.0.2;2;1;;1;
10;;;;1.2
【详解】略
12.答案见详解。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观察人数最多有40人,依据行数,每一行代表5个人比较合适。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明确每一行代表的具体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13.(1)1
(2) 13:00 14:00
(3) 上升 下降
【分析】由统计图可知,纵向表示时间点,横向表示对应时间点的气温;
(1)用一个时间点减去前一个时间点,即可计算出测温时间间隔;
(2)当折线横向平直时,气温没有变化,观察统计图可知,在13:00到14:00气温没有发生变化;
(3)从折线的弯曲走向看,从8:00到16:00的气温,总体上是先上升再下降。
【详解】(1)9时-8时=1时
小玲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13:00到14:00气温没有发生变化;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总体上是先上升再下降。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关键能够结合图表正确获取信息。
14.(1)365
(2) 6 1
(3)73
【分析】图中是单式折线统计图,纵向对应的是时间,横向表示的是对应时间点上到出发点的距离;
(1)由统计图可知,在365千米处停止了前进,那么旅游期间共行的路程就是365千米;
(2)折线统计图在6小时处路程结束,所以共行了6小时;路程没有增长变化的,是中途休息了,所以在3小时到4小时之间中途休息了;
(3)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6-1)小时,即可计算出平均行驶速度;
【详解】(1)根据分析,旅游期间共行了(365)千米。
(2)4-3=1(小时)
由统计图可知,共行了(6)小时,途中休息了(1)小时。
(3)365÷(6-1)
=365÷5
=73(千米/小时)
所以,不算休息时间,旅游期间平均每小时行驶(73)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关键能够结合图标正确获取信息。
15.(1) 一 500
(2) 四 400
(3) 四 因为2022年该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最高
【分析】题目中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对应的是季度,横轴对应的是金额;实线表示收入,虚线表示支出;
(1)观察统计图中的虚线,支出费用最高的是第一季度600万元;观察实线可知,第三季度对应横轴500万元;
(2)利润=收入-支出,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因为所有的季度收入金额都比支出高,也可以观察同一季度,看统计图中收入与支出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利润越高;图中第四季度收入与支出的金额相差4格,所以该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最高,用900减去500即可求出利润;
(3)参照2022年的利润情况,预测第四季度的利润最高;
【详解】(1)该公司支出最高是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收入(500)万元。
(2)900-500=400(万元)
该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最高,是(400)万元。
(3)该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利润最高,理由是(因为2022年该公司第四季度的利润最高)。
【点睛】此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关键能够结合图中内容正确获取信息。
16.(1)(2)见详解
(3)我认为应该关掉甲店,因为甲店从2月份开始,营业额就持续下降。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所给数据,可求出乙店的总营业额,然后除以5即可求出乙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先整理数据;利用纵轴和横轴上的长度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观察两个店的营业额情况,根据实际提出意见即可。
【详解】(1)(2+2.9+4.7+6+7.4)÷5
=23÷5
=4.6(万元)
(2)作图如下:
(3)我认为应该关掉甲店,因为甲店从2月份开始,营业额就持续下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17.(1)标准体温;
(2)39.5;36.8;
(3)0;6;
(4)不需要;见详解
【分析】(1)从图中可知,虚线表示的体温是37℃,这是人体正常的体温;
(2)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的最高点表示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折线的最低点表示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低体温。
(3)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的陡缓程度表示体温变化的趋势,线段越陡直,说明体温上升或下降越快,线段比较平缓说明温度比较稳定,据此解答。
(4)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病人4月10日的体温在37℃左右,已经达到正常体温,不需要住院。(合理分析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图中的横虚线表示标准体温。
(2)这个病人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
(3)4月9日,他的体温在0时至6时下降最快。
(4)不需要,因为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后期体温平稳,已在正常体温范围内。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8.(1)13岁至14岁
(2)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小强体重在13岁到14岁折线最陡,则此段时间小强的体重增长得最快;
(2)小强从8岁到10岁体重一直低于标准体重,10岁以后小强的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小强8岁到14岁的体重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详解】(1)小强的体重在13岁至14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8岁至9岁,小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但其增长幅度与标准体重增长幅度基本一致。9岁后,小强体重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超过了标准体重的增长幅度,并日趋增大,10岁时与标准体重相同,以后超过标准体重,至14岁时已超出标准体重8千克。
(3)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