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23 17: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回顾:中世纪西欧的特征
Ⅰ僧侣
Ⅱ骑士
Ⅲ农民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庄园和农奴制度
思想:
天主教会统治
走出中世纪,需要披荆斩棘,挣脱一系列束缚......这样的束缚持续了将近一千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那么,这样的束缚地怎样被打破的呢?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目 录
2
1
3
欲望觉醒—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信仰觉醒——宗教改革(16-17世纪)
智慧觉醒——科学革命 (16-17世纪)
4
理性觉醒——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文 艺 复 兴
快速阅读课文“文艺复兴”,思考以下问题:
1: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2: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3:总结文艺复兴的成就。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一)含义与实质:
1、含义: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原意为“再生”,新的时代将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复”,学习和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口号)
“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本质)
2、实质:
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思考:资产阶级思想解放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1)天主教会垄断文化,势力强大;
(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思考点
文艺复兴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吗?
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实质是什么?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材料一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背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再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3、历史背景
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权威。新兴的资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但是,当时统治文化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的幸福。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冲破教会束缚(主要原因)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思想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3、历史背景
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材料三 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 ……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 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
人才基础:聚集了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中坚力量)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还将种种新事物传播到了北欧。促成这一传播的一个因素是加快了图书的发行和思想的交流的印刷机。
——《全球通史》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3、历史背景
材料四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欧洲人对这场死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它促使人们对于基督所讲的爱心,对于自身既定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思索……另一方面, 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
——沈之兴:《西方文化史》
技术条件:印刷术、造纸术传入;
社会原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有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
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封建神学以神为中心的主张
反对封建神学强调来世的主张
反对封建神学愚民政策摧残科学文化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基督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现世享乐
等级观念
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
理性和科学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5、文艺复兴的成就
时间 国别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内容/特点
14世纪 意大利 文学三杰
15世纪 意大利 美术三杰
16世纪 英国 文学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总结文艺复兴的成就。。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你的意志已经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动是一种错误;我现在给你加上冠冕来自作主宰。——但丁《神曲》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歌集》
……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
——薄伽丘《十日谈》
宣扬人性的自由,人的伟大,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5、文艺复兴的成就
文学欣赏,感受其人文主义情怀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5、文艺复兴的成就
中世纪《大卫》
米开朗基罗《大卫》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学欣赏,感受其人文主义情怀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学思之窗
问题4: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这段话强调了但丁在新旧时代更替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是代表性人物;也说明了但丁的诗既有中世纪的风格,也有新时代的风格,是文艺复兴的开创性人物。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6、影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一: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在复古与创新的大潮中,艺术与科学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界的热爱。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正是在这种复兴古代和热爱自然的双重作用下发现了世界与人。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三: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四: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然而,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①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②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③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局限性:
①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②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态度: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不反对信仰上帝,他们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以及教会的贪腐现象。他们利用宗教表达自己的诉求,反对的是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原因:
①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根本原因)。
②宗教势力的影响力大,利用宗教可以减少阻力。
【难点突破】
小组合作讨论
斗争矛头:基督教神权
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但创作了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你能谈谈他们对宗教持有的态度吗?为什么?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宗 教 改 革
快速阅读课文“宗教改革”,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
2:宗教改革的标志及内容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3:宗教改革扩展表现?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背景:
结合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
“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追求发财致富的梦想受到教会轻商思想的严重阻碍。
—— 朱寰《世界中古史》
经济根源:16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历史解释: 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也是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宗教改革最初出现在德国,接着波及瑞士、英国和法国。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背景:
结合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文化: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材料: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象,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政治: 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激化社会矛盾。
材料:教皇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宣扬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导火索(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搜刮人民
2、标志: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因信称义
简化教仪
否定教阶
上帝
教皇
因行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间接对话得救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教徒
直接对话得救
上帝
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
斗争矛头:教会特权
因信称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宗教改革的标志、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4、宗教改革的扩展
欧洲一些其他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教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基督教历史上的两次分裂
德意志:路德派
英国:国教
瑞士:加尔文派
新教
(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16世纪
基督教
东正教
天主教
1054年分裂
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4世纪成为国教)
宗教改革扩展表现?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5、实质
16世纪西欧各国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政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 影响:
思想:
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经济: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政治:
文化: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打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世俗王权加强,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依据材料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近代科学的兴起
快速阅读课文“近代科学的兴起”,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科学革命兴起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2: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6—17世纪 )
历史解释: 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
(一)兴起
1、条件: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兴起: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概括科学革命兴起的背景、成就和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天文学 哥白尼
伽利略
物理学 牛顿
其他领域
“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建立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证明“日心说”,近代自然科学之父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6—17世纪 )
3、表现
4、影响:
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②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③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概括科学革命兴起的背景、成就和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6—17世纪 )
布鲁诺(意大利)坚定维护“日心说“,结果被罗马教廷宣称为”异教 徒“,烧死于罗马。
伽利略(意大利)利用天文观测证实”日心说“,结果被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5、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
原因: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击了天主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引起教廷的敌视
他们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启 蒙 运 动
快速阅读课文“近代科学的兴起”,思考以下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1:什么是启蒙运动?它的斗争矛头指向哪里?
3:叙述启蒙运动的进程,精神内核,实质是什么?
4:概括启蒙运动各思想家的主张?
5: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四. 启蒙运动(17—18世纪)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概念阐释】
斗争矛头: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
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结束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
材料三: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经院哲学所束缚,他们相信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启蒙运动。
材料四:牛顿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主宰世界的自然法则。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摘编自杰克逊《世界历史》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思想: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什么是启蒙运动?它的斗争矛头指向哪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四. 启蒙运动(17—18世纪)
2、进程
17世纪
18世纪
18世纪后期
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霍布斯、洛克)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3、精神内核
4、实质:
叙述启蒙运动的进程,精神内核,实质?
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四. 启蒙运动(17—18世纪)
阶段 国家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17世纪(兴起) 英国 霍布斯
洛克
18世纪(鼎盛)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19世纪(扩展) 英国 亚当 斯密
德国 康德
建立契约国家,主张君主专制
突破了天主教的君权神授
反对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
为英国君主立宪奠定理论基础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制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制
“欧洲的良心”
“法兰西思想之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的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现代经济学之父”
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5、代表及政治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概括启蒙运动各思想家的主张?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四. 启蒙运动(17—18世纪)
6、历史意义
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材料2: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1: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
①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学习聚焦】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思想解放
社会转型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比较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异 时间
核心思想
斗争矛头
内容
影响
同 14~17世纪
16~17世纪
17~18世纪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教会神权和神学
教会特权
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宣扬“信仰得救”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民族教会
批判专制王权和教权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理性
冲击了封建秩序,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思想解放;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合作探究: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比较项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同 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都提出了一些改造封建社会的主张。 异 政治 专制统治空前加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经济 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化 理学仍占统治地位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
影响 极大地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计了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属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仍未脱离儒学思想的范畴
对封建专制有一定冲击,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课堂小结: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的兴起
宗教外衣掩饰下反对封建政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兴起、表现、意义
背景、含义、精神内核、代表人物及主张、实质、意义
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和反封建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含义、原因、实质、核心、成就、影响
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实质、影响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
启示: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