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美丽的富士山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7课 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基础知识点,为进一步探究作准备 —注意勾勒笔记,尽量独立完成并熟记!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场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等级国家,农民、工人、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天皇高高在上,下面是士阶层,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当时国家的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即幕府统治。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幕府时期,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 阅读史料,发挥小组的力量,积极探讨下列问题 —小组交流为主,书上标示笔记! 史料阅读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以上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实行此改革?此材料可看出改革的前提是什么? ●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的根本原因)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的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农奴穷困、购买力低下,产品没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生活境况悲惨的农奴交不起房租生活环境恶劣这场改革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时被剥得一干二净了”? ●目的:解决农奴制危机
内容:P117—118①②③
●农奴获得解放时必须出钱赎买土地,赎金比低价还高。
废除农奴制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3、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自由劳动力资金这场改革具有怎样的性质?你如何评价这场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P118第二段
积极—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消极—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评价1861年改革动脑筋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削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谁说得对呢?二者结合起来了解史料阅读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以上史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改革?这场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主张改革的核心力量是哪一阶层? ●明治维新
●外国列强入侵,国内倒幕运动胜利。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核心力量)
列强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舰队登陆日本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日本的民族危机加剧。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原因解析明治天皇的改革开始于哪一年?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推翻幕府以后(1868年)
●P119第二段①②③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内容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皇军 明治天皇1867年继承王位,1868 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这场改革具有怎样的性质?你如何评价这场改革?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使日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正面评价)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反面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改革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小结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课堂检测 D B C B B
√ √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