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预热模拟卷 【西藏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化学预热模拟卷 【西藏专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22 18: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化学预热模拟卷 【西藏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楠木制舟 B.轧蔗取浆 C.沙里淘金 D.炉中熔炼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药品气味
C.过滤 D.滴加液体药品
3.从饮食与健康的角度考虑,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用喝红茶、碳酸饮料等功能性饮料代替喝水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B.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适量摄入含蛋白质的食品
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
D.散装食品和包装食品都要注意保质期
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氢氧化铜能与胃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5.下列标志中,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A B C D
6.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
D 提纯含有少量的NaCl固体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7.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甲析出固体多
D.℃时,将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
8.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属于金属元素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9.(4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是为了防止铁锅 。
(2)将某碳酸饮料拧开,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3)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其中的胃酸pH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胃酸过多会引起人体疾病。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与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服用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胃溃疡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食用鸡蛋、蜂蜜等,若是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下图是一组胃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24h胃液pH的变化曲线,科学家发现人体胃酸的pH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胃液pH低时,胃对弱酸性类药物的吸收相对多,胃液pH高时,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
(1)治疗胃酸过多的抗酸药之一氢氧化铝[]由 种元素组成,服用该药物后胃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化学符号)。
(2)写出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胃溃疡患者不适合服用碳酸钙,其原因是 。
11.(6分)硫酸亚铁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净化剂。用工厂废液(主要含,不考虑其他成分)制备该净水剂的流程如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已知:铁能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1个),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酸溶池”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进行的操作是 。
(3)“除杂池”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
(4)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 。
12.(4分)已知A~G七种物质均由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组成,其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D是一种单质;F是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成分,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G是白色沉淀。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气体F的用途是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13.(5分)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E中,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14.(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一】通过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角度.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如图a所示,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如图b所示。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则图b中 点对应烧瓶中溶液的温度最高。
(2)将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不考虑酚酞)所得固体是 。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
②溶液的pH 。
【实验二】通过电导率变化的角度,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按如图c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浓度为的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d。
【查阅资料】
Ⅰ.室温下,各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溶液的浓度相同,均为]。
物质 蒸馏水 稀硫酸 溶液 悬浊液
电导率 4.1 3921 3273 4
Ⅱ.悬浊液是指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Ⅲ.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Ⅳ.与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稀硫酸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反应过程中,电导率最小值是 。
三、计算题:6分
15.(6分)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含碳量为,钢含碳量为。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6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稀硫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加硫酸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11.6 31.5 m 71.3 91.2 11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 。
(2)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楠木制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轧蔗取浆,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沙里淘金,只是将金从沙子中淘洗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炉中熔炼,发生了燃烧等,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饮料中含有许多添加剂,过多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饮料不能代替水,A错误;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适量摄入含蛋白质的食品,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B正确;糖类和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C正确;无论是散装食品还是包装食品,都要注意保质期,D正确。
4.答案:D
解析: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故A说法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盐酸清除铁锈,故B说法正确;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水垢的成分反应,因此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C说法正确;D、氢氧化铜能与胃酸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说法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故B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可回收制品标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故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铜,但得不到锌,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没有现象,不能控制氢氧化钙的量,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溶解,测量温度变化,可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提纯含有少量的NaCl固体,用加水溶解,加热浓缩,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7.答案:D
解析:A、甲、乙两物质中,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A正确;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将℃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析出固体多,故C正确;D、℃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90g,所以将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g,故D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由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75,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则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故A正确;B、铼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C、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克,故C不正确;D、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7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故D正确。故选C。
9.答案:(1)生锈
(2)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3)
解析:(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小明同学晚饭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是为了防止铁锅生锈;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将某碳酸饮料拧开,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3)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答案:(1)3/三;
(2)
(3)碳酸钙与胃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气体压力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
解析:(1)氢氧化铝[]由铝、氧、氢三种元素组成;
氢氧化铝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等,所以服用该药物后胃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阳离子是铝离子,符号为。
(2)氢氧化镁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文章内容,胃溃疡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多食用鸡蛋、蜂蜜等,若是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碳酸钙与胃酸(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胃内气体压力增大易引起胃穿孔。
11.答案:;复分解反应;搅拌(合理即可);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和氢离子(合理即可);铁;
解析:(1)“沉淀池”中氢氧化钙可以和废液中的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物间的接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其他合理即可。
(3)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过滤稀硫酸,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氢氧化亚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则进入除杂池中的物质除水外有过量的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可以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所以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和氢离子。
(4)在除杂池铁和其他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沉淀,加入的铁过量,不溶于水,所以滤渣主要为铁。
12.答案:(1)C
(2)灭火、光合作用、化工产品原料等
(3)
解析:分析:水为最常见的液体,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则A为水、B为氢气、C为氧气、D为碳、F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E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沉淀,符合推断。
(1)由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为C。
(2)气体F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可用于灭火,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化工原料等。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③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答案:(1)锥形瓶
(2);BC
(3)火星四射
解析:(1)a为锥形瓶;
(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择C;
(3)装置E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14.答案:(1)b
(2)氯化钠/
(3)减小至等于7或小于7
(4)
(5)4
解析:(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b点溶液额pH=7,表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图b中b点对应烧瓶中溶液的温度最高;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点表示溶液的pH<7,此时溶液显酸性,稀盐酸过量,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氯化氢,将溶液加热蒸干时,氯化氢会挥发到空气中,则所得固体为氯化钠;
(3)②加入盐酸前,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随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不断被消耗,溶液的碱性消失,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或小于7,可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4)稀硫酸和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水,电导率最小,此时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蒸馏水的电导率为3μS/cm,故反应过程中,电导率最小值可能是3μS/cm。
15.答案:(1)51.4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100g+11.6g-111.2g=0.4g;
设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x=11.2g
该合金中含碳含量为×100%≈3.4%
答:该铁合金中含碳量为3.4%,介于2%和4%之间,因此属于生铁。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100g+11.6g-111.2g=0.4g,第一次减少的质量为20g+11.6g-31.5g=0.1g,第三次减少的质量为60g+11.6g-71.3g=0.3g,所以第二次减少的质量为0.2g,所以40g+11.6g-m=0.2g,m=40g+11.6g-0.2g=51.4g。
(2)见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