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味
趣
故
事
分
享
会
味
趣
故
事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要做棉袄
拽棉花,改夹袄
剪袖子,改夏装
接袖子,改春装
明年冬天交货
裁缝答应了
点点头
还没开始裁料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方帽子店》
①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27.漏
民间故事
漏
雨
左边窄小,右边宽大。“尸”横长折短,长撇要舒展,伸展到三点水下面。“雨”的四点方向一致。
任务一
借助人物 厘清故事
1.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课文主要角色有哪些?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脊背
老婆婆
pó
jǐ
做贼
zéi
莫非
mò
po
粘胶
颠倒
diān
jiāo
顺势一纵
zònɡ
xuàn
旋风
xuán
凯旋
回旋
盘旋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 !”
哩
唉!管他狼 ,管他虎 ,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哩
哩
助词,跟“呢”(ne)用法相近。
【哩哩啦啦】形容零零散散或断断续续的样子。
li
lī
哩
漏
养
想吃
想偷
任务二
借示意图 复述故事
默读课文8-18自然段,画出表示地点变换的词语。
老婆婆的家
逃跑路上
山坡下
歪脖老树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地点变化 故事情节
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任务三
发现巧合 有趣复述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一找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读一读。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觅知网官网首页
划:默读课文8-11段,用横线划出反复的句子。
找:找一找有巧合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
上“巧”,同桌交流。
读:同桌合作,读好反复,讲好反复。
觅知网官网首页
8.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0.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9.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11.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巧
巧
巧
巧
觅知网官网首页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
贼听得腿脚发软
“坏事,‘漏’捉我来了!”
“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老虎驮着贼,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
贼骑着老虎,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巧
巧
巧
巧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觅知网官网首页
8.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0.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9.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11.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巧
巧
巧
巧
觅知网官网首页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试着讲述第一个场景。
复述要求 星级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将觉得最有意思的语言反复的部分讲清楚。 ★★
借助提示语复述故事,把故事情巧合处讲的吸引人。 ★★★
评
地点变化 故事情节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讲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有趣故事我来讲
地点变化 故事情节
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1
2
3
4
5
觅知网官网首页
复述要求 星级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将觉得最有意思的语言反复的部分讲清楚。 ★★
借助提示语复述故事,把故事情巧合处讲的吸引人。 ★★★
27.漏
觅知网官网首页
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 )惦记上了,老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 )吓得慌张逃跑,老虎和贼互相以为( ),摆脱对方后,又双双返回,结果( )。
对方是“漏”
“漏”
贼和老虎
被对方吓昏了
任务一
运用巧合 继续复述
觅知网官网首页
1、选:同桌共同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场景。 2、找:语言反复和充满巧合、有趣的句子,读好讲好。
3、讲:同桌合作讲一讲歪脖老树或返回路上的故事。
歪脖老树
返回路
觅知网官网首页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雨越下越大。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
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
老虎走着走着,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歪脖老树
返回路
觅知网官网首页
复述要求 星级
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
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将觉得最有意思的部分详细复述。 ★★
借助提示语复述故事,把故事讲的吸引人。 ★★★
任务二
探究故事结尾
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思考:老虎和贼连“漏”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害怕呢?
这是因为老虎和贼都是做贼心虚,心里恐惧。
平平常常的心就会有平平常常的日子。
心中有贪念,才会变幻出各种“漏”来。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方帽子店》
矛盾
反差
任务三
认真书写展风采
zéi
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第四笔点要收紧,避让右部。“戎”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向右下行笔,略弯曲,向上出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民间故事。故事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漏》的趣味性、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故事第1-2自然段,以民间故事的常见方式“从前,…”开头,交代了故事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老公公、老婆婆和他们饲养的小胖驴,一心想吃小胖驴的老虎和一心想偷小胖驴的贼。第3-18自然段讲述了一个雨夜发生的故事。起因是老虎和贼不怀好意来到老婆婆家,老夫妇听到一些声响不由猜测起来,交谈中,老婆婆说自己不怕狼,也不怕虎,就怕“漏”,因而老虎和贼都认为这个“漏”比自己还厉害。事情的经过是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漏”,因此吓得落荒而逃,老虎和贼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对方。可是因为贪心,他们又打算返回去吃驴和偷驴,结果在歪脖老树下再一次相遇,又都误以为“漏”来了,吓得双双滚下山坡,都吓晕了过去。第19-20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与故事的开头相照应:天亮了,还是老婆婆的家,小胖驴安然无恙,屋顶却真漏了。故事一波三折,地点也在不断转换:老婆婆家-逃跑路上一歪脖老树一山坡下一老婆婆家。老虎和贼狼狈不堪的样子让人觉得有趣、好笑,他们既贪心想干坏事,又都做贼心虚,最后自食其果,整个故事极具趣味性。
故事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人木三分。老虎和贼都很自以为是,却又都做贼心虚,俩人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第6自然段老虎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第7自然段贼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两句话中“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写出了老虎和贼都自认为见多识广,“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写出了他们做坏事时担惊受怕的恐惧心理。所以才会一个“吓得浑身发抖”,一个“听得腿脚发软”,才有了下文贼和老虎不辨真伪、狼狈逃跑的故事。逃跑途中,俩人一心想的也都是“好逃命”。第8-17自然段中还有很多他们的心理活动描写,读来十分可笑,可又觉得顺理成章。
民间故事口口相传,《漏》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如:“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坏事,'漏’等着吃我哩!”语气词“哩”为故事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如,文中“旋风一样,停都不停”“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这下我可活不成了”都来自生活中的口语,读来毫不费力,通俗易懂。
课文配有插图,左边画的是老婆婆一家的生活场景。老公公和老婆婆在茅草屋交谈着什么。旁边驴圈里一头黑脊背的小胖驴伸出脖子,似乎在侧耳倾听。右边画的是老虎和贼一起逃跑的情景。贼埋着头死死抱住老虎的脖子,老虎拼命地往前飞奔,惊恐地瞪着大眼睛。插图生动地再现了部分故事场景,很有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哩、旋”2个多音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教学难点】
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单元学习任务】趣味故事分享会
【本课情境】
第三站:漏
第一课时
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第八单元趣味故事分享会。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借助表格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今天我们将尝试着借助提示来进行复述。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来齐读课题。
2.《漏》是一个民间故事。
(1)一起来看找个漏字。屋外下雨了,雨水进了屋子里,就是漏。
(2)学习漏的书写
任务一:借助人物 厘清故事
1.出示自读提示:
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课文主要角色有哪些?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词语
(1)出示带音词语,学生自读
(2)去掉拼音,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旋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多音字,这个词谁来读。旋风。
瞧,这就是旋风与螺旋状的疾风,非常猛烈,一起读。它还有一个读音。谁来读读这些词语:凯旋、回旋 盘旋
(4)这节课里面还有一个多音字。在句子里,谁能把它读好吗
出示: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学生自读。指名读,
哩这个字在这里,读的轻声,要读的轻一些,请你来试试,像这样的语言,文中还有。出示句子,谁来读
出示:贼栽的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
接下来男生来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哩还有一个读音,一起来认识一下。
3.故事都读过了,谁来说说故事中都有谁吗
是呀,有老公公、老婆婆。还有山上住着的老虎,山下住着的贼。
别忘了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一头小胖驴】
4.请简单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老公公、老婆婆养了一头小胖驴,老虎想吃驴,贼想偷驴。但是他们因为害怕“漏”而双双逃命,最后都吓昏了过去。)
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复述找个故事。
任务二:借示意图 复述故事
1.这篇课文是我们目前为止学得最长的一篇课文,故事是根据地点的变化发展的。那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8到18自然段,画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圈出了哪些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老婆婆的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
2.在看故事结尾,地点又回到了?(老婆婆家)这四个地点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路线:
老婆婆的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的家。
故事一波三折,地点在不断转换,那接下来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先自己试一试,指名复述。
任务三:发现巧合 有趣复述
1.这个故事很长,你认为哪个部分最有意思呢
学生交流有意思得地方。
2.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每个部分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来走进第一个场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一找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并读一读
重点解读: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1)大家看,在老虎和贼这里,漏是什么呢?【老虎觉得是比自己厉害的动物,贼觉得是比自己厉害的人】
看来他们都误会了呀。
(2)师生合作朗读:
孩子们,我们一起合作朗读一下这两段,我读老虎,你们读贼。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听,看看你能不能跟我合作好。
①师: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生: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师:“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生:“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③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④师: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生: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⑤师:老虎趴在驴圈里想
生:贼蹲在屋顶上想
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他们的想法特别像,老虎这么想,贼也这么想。太巧了,我们继续读。
我说:翻山越岭,你说【走南闯北】
我说: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你说【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 过‘漏’】
我说: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你说【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总结:像这样一一对应的,不仅对应,有些是一样的反复,有是有些区别,像这样对应当中有反复,反复当中有变化,像这样的写法我们叫他:语言反复,一起读【语言反复】
读着这些语言反复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既有趣,又充满着巧合。谁能读好这两句。【指名读】
3.是呀,老虎和贼都对“漏”产生了疑问,真巧啊,像这样在语言反复当中,我们就能看到许许多多巧合的地方,像这样有巧合的、有意思的句子还有还多,接下来请同学们:
划:默读课文8-11段,用横线划出反复的句子。
找:找一找有巧合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上“巧”,同同桌交流。
读:同桌合作,读好反复,讲好反复。
学生自读。同桌交流
4.交流巧合的句子。课件出示
看来同学们都揭密了作者写“巧”的妙招。语言反复就是【巧】
看着大屏幕,老师还想跟大家合作朗读。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找仔细了。
【老师读老虎的话,学生读贼的对应的句子】
大家看,每次老虎怎么做,贼就【也跟着怎么做】,老虎怎么想,贼呢?【也怎么想】。太巧合了。
5.哪位同桌想来挑战老虎和贼的对话。
6.刚才老师都没给答案,大家怎么知道空白处的答案呢?【语言反复。】
发现了这一规律,我们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顺序不混乱,重要内容不遗漏。
7.文中还有一个巧,很明确告诉我们了,谁找到了句子?
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
巧在哪里?【刚刚好摔在虎背上】
真是巧呀,谁来读。
听着你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看着找个画面,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图片】
8.看来在8-11自然段,处处都是巧合,现在我们把这些巧合放回句子中,一起读读。男生都蓝色句子,女生读红色句子,黑色句子老师来读。
9.这么有趣,充满巧合的句子,不仅要读好,还要把他讲好。那就更有意思了。
10.接下来请同学们复述前两处地点发生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扮演老虎,一人扮演贼。
指名同学复述,其他同学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谁想来评一评 。
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复述故事的另一种方法--语言反复。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漏》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漏,了解了故事的基本内容,找一个同学来说说。指名说。我们还学习了借助巧合,有趣复述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巧合,继续复述。
任务一:运用巧合 继续复述
1.出示自读要求
(1)、找:语言反复和充满巧合、有趣的句子
(2)、选:同桌共同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场景。读好讲好。
(3)、讲:同桌合作讲一讲歪脖老树或返回路上的故事。
2.学生自读,找句子。
3.学生汇报巧合句子、有趣的句子。课件出示,合作朗读。
4.同桌两人选择其中一处场景,进行复述。【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两人看着书练习完后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两人再练习复述一下。】
指名同桌二人选择一处讲解故事。
5.其他同学借助评价表评价同学的复述。
看来如何复述故事大家都学会了,咱们同学不仅会复述故事,还会听、会评价。都是会学习的孩子。
任务二:探究故事结尾
1.折腾了一晚上的老虎和贼,最后怎样了呀?是呀,都吓晕了过去。
故事的最后老公公和老婆婆又谈起了“漏”,也让我们知道了“漏”其实不是可怕的怪物,只是什么呀【房屋漏雨了】老公公老婆婆前面说漏,巧的是,最后怎样呀。【真的漏雨了】
诸多的巧合使得找个故事妙趣横生。这也是作者构思的巧妙。
我们一起再来看看。
2.老公公老婆婆在屋里说漏,巧的是老虎来了,【贼也来了】因为他们怕漏,正要逃跑。巧的是【贼正巧掉到了老虎身上。】因为要甩开漏,老虎一头撞在【歪脖老树上】,而贼【蹿上了树】,因为不甘心,又要老虎正要回去吃驴。可是他们都以为对方是漏, 一起滚下了山坡,吓昏了过去 。下雨了,巧的是【屋子真的漏雨了】
大家看,故事里面到处充满了巧合。现在我有一个疑问,同一个漏,老虎和贼与老人理解的差别这么大呢?老虎和贼连“漏”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害怕呢?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大家想想老虎和贼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来【偷驴】偷东西不就是贼吗?有个词语叫做做贼【心虚】。这时候你再看这个故事,老虎和贼漏了什么?
人应该有的善良,不可以有贪念。绘本的作者梁川先生的一句话:平平常常的心就会有平平常常的日子。心中有贪念,才会变幻出各种“漏”来。
3.小结:好玩的民间故事在好笑之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一单元我们一起走进了有趣的故事,如果说《慢性子裁缝和有趣的故事》使用矛盾写趣。《方帽子店》使用反差写趣,那你觉得《漏》是用什么写趣呢?
【语言反复、巧合】,希望同学们可以把学到的这些方法都运用到以后的系族中去。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
贼: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第四笔点要收紧,避让右部。“戎”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向右下行笔,略弯曲,向上出钩。
板书设计参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文阅读-27漏
一 枚 金 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 ,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 ,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 ,这一次它选择 。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 牧童太天真 学者 学者太清高 富翁(主人) 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1.画去:清晰 轻松 伴侣
2.例: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