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九单元 第55讲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考生物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九单元 第55讲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考生物学(通用版)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22 23:32:45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第55讲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九单元 生物技术与工程
1.阐明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三种基本工具。 
2.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考点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DNA分子
转基因
遗传特性
生物类型
基因重组
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____。
2.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和__________的证明。
3.中心法则的确立。
4.________的破译。
转移
半保留复制
遗传密码
5.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6._____体外重组的实现。
7.重组DNA表达实验的成功。
8.DNA测序和合成技术的发明。
9._____技术的发明。
10.__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插入、敲除或替换。
限制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
DNA
PCR
基因组编辑
三、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也称“限制酶”)
原核生物
特定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黏性末端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1旁栏思考)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限制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危害
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1正文)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我环化及质粒和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2.DNA连接酶
磷酸二酯键
大肠杆菌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载体
噬菌体
一个至多个
自我复制
受体DNA
标记
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2旁栏思考)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
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3正文)实践中常用某些病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工具,除具备普通“质粒载体”的条件外,还应具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对靶细胞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不能增殖,对细胞无害
限制酶的选择要求
1.位置要求: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不能位于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当中,所选酶切位点应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载体有多个标记基因,并非都不能破坏,要至少保留一个,用于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另外,目的基因上如果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不能选择。
[深化拓展]
2.酶切要求
(1)单酶切: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形成的DNA片段末端能够连接,通常使用同一种限制酶将两者切割(如下图,选用XhoⅠ),但单酶切会出现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还可造成目的基因的多拷贝插入。
(2)双酶切:双酶切可以确保目的基因的正确插入,要求两个酶切位点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如下图可选择PstⅠ和BamHⅠ,但也要注意酶切位点个数和相对位置,如:不能选择XhoⅠ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另外,不同的限制酶所产生的末端相同,两端也可连接,因MunⅠ和EcoRⅠ酶切后产生的末端相同,可选择XhoⅠ和MunⅠ酶切目的基因,用XhoⅠ和EcoRⅠ酶切质粒。
3.数量要求:如果所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不止一个,如选择SmaⅠ进行酶切,则切割重组后会丢失复制原点,那么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所选限制酶在载体上最好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4.特殊要求:例如根据Ti质粒的T-DNA片段选择限制酶,假设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为XbaⅠ和SacⅠ,则甲、乙、丁质粒均不宜选取,丙质粒宜选取。
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此变异是不定向的。 (  )
提示:此变异是定向的。
2.DNA连接酶“缝合”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氢键。 (  )
提示:DNA连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
×
×
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RⅠ识别并切割 双链DNA,用EcoRⅠ完全酶切果蝇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4 000。 (  )
4.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 (  )
5.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  )



我国科学家将蓝细菌ictB蛋白(能高效转运和浓缩CO2)的基因(ictB基因)与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PSbA基因的启动子(叶片特异性表达)连接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Ti质粒构建成表达载体,再导入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最终成功获得了转ictB基因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在ict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含PSbA启动子和ictB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1)为使重组DNA分子能定向插入Ti质粒的相应区段中,可在重组DNA分子两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M端、N端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分别是________。
提示:BglⅠ、EcoRⅤ
(2)经过酶切的重组DNA分子和 Ti质粒进行连接时,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连接效率较高。
提示:T4 DNA连接酶
(3)在ict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不宜选用Ti质粒作为载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质粒大,难以进行插入外源基因的构建,以及酶切位点受限
考向1 基因工程工具酶的应用
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3思考·讨论)某小组通过PCR(假设引物长度为8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下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3′
B.步骤①所用的酶是SpeⅠ和CfoⅠ
C.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
D.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B [由于引物只能引导子链从5′到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3′,A正确;根据三种酶的酶切位点,左侧的黏性末端是使用NheⅠ切割形成的,右边的黏性末端是用CfoⅠ切割形成的,B错误;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使用了NheⅠ和CfoⅠ进行切割,根据他们的识别位点以及原本DNA的序列,切割之后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C正确;E.coli 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DNA片段的黏性末端,D正确。]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5拓展应用T2)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相关限制酶酶切位点如图所示。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的实践中,某同学选用EcoRⅠ和MfeⅠ分别对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双酶切。下列对这种操作的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避免质粒或者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B.可以避免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C.可以避免一个质粒中连续接入多个目的基因
D.可以避免受体菌的EcoRⅠ和MfeⅠ将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切割下来

D [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黏性末端一致,不能避免质粒或者目的基因自身环化,也不能避免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A、B错误;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黏性末端一致,不能避免一个质粒中连续接入多个目的基因,C错误;若质粒EcoRⅠ酶切位点处与目的基因MfeⅠ酶切处连接,质粒MfeⅠ酶切位点处与目的基因EcoRⅠ酶切位点处连接,则正好将目的基因正向连接,这样的重组质粒,既无EcoRⅠ识别位点,又无MfeⅠ识别位点,相当于将基因“焊死”在质粒上,故可以避免受体菌的EcoRⅠ和MfeⅠ将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切割下来,D正确。]
考向2 基因工程载体的应用
3.(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2图3-4、正文)如图为外源DNA、大肠杆菌及质粒载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的物质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人类的胰岛素基因和质粒的基本骨架。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
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
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3)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质粒DNA上被称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剪切后的人胰岛素基因和剪切后的质粒混合进行连接反应,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大肠杆菌应先用________处理,使其能吸收周围的DNA。
标记基因
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或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Ca2+
[解析] (1)a表示大肠杆菌拟核中的大型环状DNA,质粒是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小型环状DNA,二者都是脱氧核糖核酸。人类的胰岛素基因和质粒都是DN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切割,需要用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同时需要将二者进行连接,需要用到DNA连接酶;基因表达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3)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是质粒DNA上的标记基因,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或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受体细胞。(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大肠杆菌应先用Ca2+处理,使得大肠杆菌细胞处于感受态,便于周围DNA进入细胞。
一、实验原理
考点2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酒精
2 mol/L
蓝色
二、实验步骤
白色丝状物
二苯胺
1.本实验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可选用鸡血细胞作材料。
2.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3.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4.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加入的洗涤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加入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目的是溶解DNA。
5.在DNA进一步提纯时,选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杂质和析出DNA。
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5图示信息)现用新鲜的加入抗凝剂的鸡血来进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鸡血细胞比菜花细胞更容易吸水涨破
B.图①和图③中均用到了搅拌,但搅拌的力度和速度均不同
C.图③利用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的原理粗提取DNA
D.图④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D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鸡血细胞相对于菜花细胞更容易吸水涨破,A正确;图①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吸水后的细胞破碎,因此力度和速度较大,图③搅拌的目的是使析出的DNA缠绕在玻璃棒上,搅拌时力度小、速度缓,B正确;DNA不溶于酒精,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C正确;图④甲试管中加入的是2 mol/L NaCl溶液和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不会出现颜色变化,D错误。]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4-75探究·实践)“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D [裂解是加蒸馏水让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等物质,A正确;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能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将溶液过滤,即可将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与DNA分离,B正确;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反复多次用酒精沉淀出DNA,提高DNA纯度,C正确;将DNA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沸水中加热五分钟,待冷却后,能呈现蓝色,D错误。]
体验真题 感悟高考 · 有章可循

1.(2024·湖南卷)某同学将质粒DNA进行限制酶酶切时,发现DNA完全没有被酶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失活,更换新的限制酶
B.酶切条件不合适,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质粒DNA突变导致酶识别位点缺失,需更换正常质粒DNA
D.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
B [限制酶失活会使DNA完全不被酶切,此时应更换新的限制酶,A正确;酶切条件不合适通常会使切割效果下降,此时应有部分DNA被酶切,B错误;质粒DNA突变会导致限制酶识别位点缺失,进而造成限制酶无法进行切割,此时应更换为正常质粒,C正确;质粒DNA上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对DNA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无法进行酶切,此时应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D正确。]
2.(2023·全国新课标卷)某同学拟用限制酶(酶1、酶2、酶3和酶4)、DNA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方案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3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B.质粒用酶3切割、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2和酶4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C [酶3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E.coli 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的效率要远远低于T4 DNA连接酶,应该用T4 DNA连接酶连接,A不符合题意;质粒用酶3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后得到的是黏性末端,二者不能连接,B不符合题意;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后得到黏性末端,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还能保证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案最合理且高效,C符合题意;若用酶2和酶4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会破坏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连接形成的基因表达载体缺少标记基因,无法进行后续的筛选,D不符合题意。]
3.(2024·安徽卷)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如果将研磨液更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降低
B.利用DNA和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差异,可初步分离DNA
C.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该原理可用于纯化DNA粗提物
D.将溶解的DNA粗提物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可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杂质

D [研磨液有利于DNA的溶解,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降低,A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初步分离DNA,B正确;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DNA进行粗提取,C正确;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被染成蓝色,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无法检测蛋白质,D错误。]
1.(2024·广东实验中学期中)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需要三种工具,分别是“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下列关于这三种工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手术刀”指的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断开 DNA 的磷酸二酯键
B.“分子缝合针”指的是 DNA 聚合酶,可以催化生成断裂的磷酸二酯键
C.“分子运输车”指的是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等
D.“分子手术刀”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它一般不会切割该生物自己的 DNA
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五)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分子手术刀”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使磷酸二酯键断裂,A正确;“分子缝合针”是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B错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运输车”即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其中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C正确;“分子手术刀”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它一般不会切割该生物自己的DNA,可能是该生物不含有该序列或者含有该序列,但被修饰了的,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2.(2024·广东肇庆期中)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 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分别为—C↓AATTG—和—G↓AATTC—。如图表示某一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拼接形成重组质粒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用限制酶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同时用限制酶 MunⅠ切割质粒
B.构建重组质粒时,会形成不止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考虑DNA片段两两连接)
C.将重组质粒同时用以上2种限制酶切割则会再形成1种长度的 DNA 片段
D.标记基因一般是抗生素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由题图可知,目的基因两侧都是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应选用限制酶EcoRⅠ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质粒中含有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但EcoRⅠ的切割位点位于标记基因中,用其切割会破坏标记基因,因此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选用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A正确;构建重组质粒时,考虑DNA片段两两连接,会形成不止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B正确;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后与目的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连接处形成—CAATTC—和—GAATTG—的新序列,都不能被 2 种限制酶识别、切割,但EcoRⅠ能识别标记基因的相应序列并切割, 使环状重组质粒断裂形成1种长度的DNA片段,C正确;标记基因一般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2024·四川成都列五中学月考)研究人员欲将某动物体内基因X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质粒含有抗性基因与酶切位点,目的基因两端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使用Hind Ⅲ和XbaⅠ进行酶切能避免基因X与质粒反向连接
B.目的基因X与质粒连接可使用E.coli DNA连接酶
C.Ca2+处理大肠杆菌能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含有基因X的大肠杆菌能在氨苄青霉素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 [分析题图可知,使用Hind Ⅲ和XbaⅠ进行酶切会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故能避免基因X与质粒反向连接,A正确;目的基因X与质粒用Hind Ⅲ和XbaⅠ酶切会产生黏性末端,E.coli DNA连接酶可连接黏性末端,故目的基因X与质粒连接可使用E.coli DNA 连接酶,B正确;用Ca2+处理大肠杆菌,能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重组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含有基因X的大肠杆菌能在氨苄青霉素选择培养基中生长,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2024·广东佛山期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步骤是:研磨→去杂质→析出→鉴定;某研究小组欲探究不同的去杂质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去杂质方式 沉淀质量(g) DNA浓度 (ng/μL) OD260/OD280 二苯胺
鉴定
离心 0.068 81.5 1.53 蓝色
4 ℃冰 箱静置 0.1028 336.4 1.41
注:OD260与OD280的比值可检查DNA纯度。纯DNA的OD260/OD280为1.8,当存在蛋白质污染时,这一比值会明显降低。
A.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对研磨液进行离心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
C.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
D.离心或沉淀后应取上清液进一步提取DNA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应选择富含DNA的材料,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正确;离心研磨液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离心能够加速细胞膜、细胞器、一些较大杂质的沉淀,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B错误,C正确;离心或沉淀后应取上清液进一步提取DNA,D正确。]
c
题号
1
3
5
2
4
6
8
7
5.(2024·湖北武汉期末)某植物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所得F2中绝大部分植株与野生型相似(包括野生型、介于野生型与突变型之间的“过渡类型”),以+表示,少部分植株与突变型相似,以P表示。研究发现,两表型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一致,长度均为2.4 kb,将此片段用限制酶PstⅠ完全酶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据题意推测,限制酶PstⅠ可能对甲基化敏感
B.2.2 kb和0.9 kb条带是“过渡类型”的酶切产物
C.图2中P的①②位点可能均发生了甲基化
D.该植株的表观遗传现象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据题意可知,突变型与野生型基因长度相同,突变型基因序列不能被限制酶PstⅠ酶切,由此推测,限制酶PstⅠ可能对甲基化敏感,A正确;据题图可知,野生型基因序列酶切产物是1.5 kb和0.7 kb,因此2.2 kb和0.9 kb条带是“过渡类型”的酶切产物,B正确;突变型基因序列不能够被限制酶PstⅠ酶切,图2中P的①②位点可能均发生了甲基化,C正确;根据题意无法判断该植株的表观遗传现象是否可以稳定遗传的,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6.(2023·湖北卷)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可能正向插入,也可能反向插入,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A正确;若用PvuⅠ酶切,重组质粒和质粒中都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因此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B正确;DNA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重组质粒的大小与质粒不同,能够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C正确;SphⅠ的酶切位点位于四环素抗性基因中,若用SphⅠ酶切,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粒中只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因此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在含Tet的培养基中不能形成菌落,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7.(2024·广东佛山三模)图1表示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其中PstⅠ是目的基因插入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2表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的方法(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失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构建重组DNA分子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质粒
B.图2所用培养基应加入抗生素并调好pH后再灭菌处理
C.图2中利用绒布接种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D.原板上的甲、乙菌落中,甲菌落是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构建重组DNA分子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质粒为载体,A错误;由于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失效,因此应在灭菌后再加入抗生素,B错误;图2中利用绒布接种的方法为影印法,不改变菌落的位置,C错误;原板上的甲、乙菌落中,甲菌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存,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说明甲菌落中质粒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说明其是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8.(14分)(2024·广东湛江期末)限制酶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之一。同尾酶指来源各异,识别的靶序列也不相同,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几种常见的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限制酶 BamH Ⅰ Sal Ⅰ Bgl Ⅱ Xho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1)表中两组同尾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表中限制酶切割出的为黏性末端,若限制酶切割出的为平末端,则用_______________(填“E.coli 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或“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效率更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amHⅠ、BglⅡ
SalⅠ、XhoⅠ
T4 DNA连接酶
(2)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TC,某DNA分子上有4个该限制酶的识别位点,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会生成4个片段。若用BamHⅠ切割该DNA分子会生成2个片段,则该DNA分子为________(填“环”或“链”)状结构。若用2种酶同时处理该DNA分子,则会生成______个片段。
(3)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是____________(填化学键名称)。在基因工程中,与使用一种限制酶相比,同时使用2种同尾酶进行切割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个)。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
磷酸二酯键
一定程度上防止重组质粒再次被切割
[解析] (1)表中两组同尾酶分别是BamHⅠ与BglⅡ,SalⅠ与XhoⅠ。由表分析,BamHⅠ和BglⅡ或SalⅠ和XhoⅠ可以切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平末端可以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效率更高。(2)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TC,该DNA分子上有4个该限制酶的识别位点。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生成4个片段,若用BamHⅠ切割该DNA分子会生成2个片段,说明该DNA分子为环状结构;若用两种酶同时处理该DNA分子,则会生成4个片段。(3)在基因工程中,与使用一种限制酶相比,若同时使用2种同尾酶进行切割,则切割后的DNA片段连接后,原来的酶切位点将不存在,不能被原来的限制酶所识别,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重组质粒再次被切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教师用书独具)
1.(2024·广东珠海期末)科学家把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关于该技术的理论依据,不正确的是(  )
A.兔子与大肠杆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兔子与大肠杆菌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D [根据题干信息“把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可知,说明兔子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密码子,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B正确;兔子与大肠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内含有DNA和RNA,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故二者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把兔子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表达利用了重组DNA技术,生物之间是否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与重组DNA技术之间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2.(2024·广东实验中学期中)现有一长度为3 000碱基对(bp)的线性 DNA 分子,用限制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产物分开。用酶 H 单独酶切、用酶 B 单独酶切、用酶 H 和酶 B 同时酶切,结果如图(灰色条带表示产物,不同分子量的 DNA 片段位于不同条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B和酶H没有相同的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B.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C.酶B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D.酶B和酶H同时酶切时,得到3个DNA片段

A [由题分析可知,酶H单独酶切出现2 000 kb和1 000 kb 2个片段,说明DNA分子上有一个酶切位点,酶B单独酶切出现2 000 kb、600 kb、400 kb 3个片段,说明DNA分子上有2个酶切位点,而用酶 B 和酶 H 同时酶切时,得到 4 个 DNA 片段,分别是1个1 400 kb片段、2个600 kb片段、1个400 kb片段,说明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因此酶B和酶H没有相同的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A正确,B、C、D错误。]
3.(2024·辽宁部分学校模拟)为了提高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效率,通常会运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图1、图2表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上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表中为各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同尾酶是指它们切割不同的DNA片段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的一类限制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限制酶种类 BamHⅠ BclⅠ HindⅢ EcoRⅠ
识别序列及 切割位点 ↓    GGATCC ↓    TGATCA ↓    AAGCTT ↓   
GAATTC
A.对于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最好用BamHⅠ和Hind Ⅲ进行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
B.BamHⅠ和BclⅠ是同尾酶,二者的切割位点不同
C.图中启动子的作用是作为D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
D.将该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

C [由图1可知,目的基因的内部有BclⅠ和EcoRⅠ这两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对于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片段最好用BamHⅠ和HindⅢ进行切割以获取目的基因,A正确;由表格可知,BamHⅠ和Bcl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BamHⅠ和BclⅠ是同尾酶,二者的切割位点不同,BamHⅠ识别的序列为-GGATCC-,切割位点在GG之间,BclⅠ识别序列为TGATCA-,切割位点在TG之间,B正确;启动子的作用是作为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是转录的起点,C错误;将重组质粒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D正确。]
4.(2024·甘肃白银阶段练习)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菜花、大蒜等植物材料提取DNA时,应该先用蛋白酶溶解细胞壁
B.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反复溶解析出DNA,能够提高DNA的纯度
C.新鲜的猪血是良好的DNA提取材料,经过蒸馏水处理后其中的血细胞破裂
D.用冷却的酒精溶液可溶解蛋白质并析出DNA,DNA与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后呈紫色

B [选用菜花、大蒜等植物材料提取DNA时,应该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A错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反复溶解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提高DNA的纯度,B正确;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新鲜的猪血中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的细胞器,因此新鲜的猪血不能作为提取DNA的材料,C错误;用冷却的酒精溶液可溶解蛋白质并析出DNA,再用2 mol/L的NaCl溶液将DNA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经沸水浴冷却后呈蓝色,D错误。]
谢 谢 !第55讲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阐明DNA重组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三种基本工具。 2.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考点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____________。
2.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和____________的证明。
3.中心法则的确立。
4.____________的破译。
5.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6.__________体外重组的实现。
7.重组DNA表达实验的成功。
8.DNA测序和合成技术的发明。
9.__________技术的发明。
10.____________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定点插入、敲除或替换。
三、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也称“限制酶”)
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1旁栏思考)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限制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1正文)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NA连接酶
3.载体
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2旁栏思考)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不相同,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3正文)实践中常用某些病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工具,除具备普通“质粒载体”的条件外,还应具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限制酶的选择要求
1.位置要求: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不能位于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当中,所选酶切位点应位于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载体有多个标记基因,并非都不能破坏,要至少保留一个,用于重组DNA的鉴定和筛选。另外,目的基因上如果有该酶的酶切位点,不能选择。
2.酶切要求
(1)单酶切:为使目的基因与载体形成的DNA片段末端能够连接,通常使用同一种限制酶将两者切割(如下图,选用XhoⅠ),但单酶切会出现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还可造成目的基因的多拷贝插入。
(2)双酶切:双酶切可以确保目的基因的正确插入,要求两个酶切位点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如下图可选择PstⅠ和BamHⅠ,但也要注意酶切位点个数和相对位置,如:不能选择XhoⅠ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另外,不同的限制酶所产生的末端相同,两端也可连接,因MunⅠ和EcoRⅠ酶切后产生的末端相同,可选择XhoⅠ和MunⅠ酶切目的基因,用XhoⅠ和EcoRⅠ酶切质粒。
3.数量要求:如果所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不止一个,如选择SmaⅠ进行酶切,则切割重组后会丢失复制原点,那么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所选限制酶在载体上最好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4.特殊要求:例如根据Ti质粒的T-DNA片段选择限制酶,假设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为XbaⅠ和SacⅠ,则甲、乙、丁质粒均不宜选取,丙质粒宜选取。
1.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此变异是不定向的。 (  )
2.DNA连接酶“缝合”目的基因与载体之间的氢键。 (  )
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RⅠ识别并切割双链DNA,用EcoRⅠ完全酶切果蝇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
4 000。 (  )
4.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个核苷酸组成。 (  )
5.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  )
我国科学家将蓝细菌ictB蛋白(能高效转运和浓缩CO2)的基因(ictB基因)与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PSbA基因的启动子(叶片特异性表达)连接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Ti质粒构建成表达载体,再导入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最终成功获得了转ictB基因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在ict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含PSbA启动子和ictB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和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图所示。
(1)为使重组DNA分子能定向插入Ti质粒的相应区段中,可在重组DNA分子两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M端、N端添加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分别是        。
(2)经过酶切的重组DNA分子和 Ti质粒进行连接时,选用        (填“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连接效率较高。
(3)在ict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不宜选用Ti质粒作为载体,原因是      
                                  。
基因工程工具酶的应用
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3思考·讨论)某小组通过PCR(假设引物长度为8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下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3′
B.步骤①所用的酶是SpeⅠ和CfoⅠ
C.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
D.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5拓展应用T2)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及相关限制酶酶切位点如图所示。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的实践中,某同学选用EcoRⅠ和MfeⅠ分别对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双酶切。下列对这种操作的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避免质粒或者目的基因自身环化
B.可以避免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C.可以避免一个质粒中连续接入多个目的基因
D.可以避免受体菌的EcoRⅠ和MfeⅠ将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切割下来
基因工程载体的应用
3.(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2图3-4、正文)如图为外源DNA、大肠杆菌及质粒载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的物质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写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人类的胰岛素基因和质粒的基本骨架。
(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
(3)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质粒DNA上被称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剪切后的人胰岛素基因和剪切后的质粒混合进行连接反应,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大肠杆菌应先用________处理,使其能吸收周围的DNA。
考点2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步骤
1.本实验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可选用鸡血细胞作材料。
2.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3.二苯胺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4.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加入的洗涤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加入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目的是溶解DNA。
5.在DNA进一步提纯时,选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杂质和析出DNA。
1.(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5图示信息)现用新鲜的加入抗凝剂的鸡血来进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鸡血细胞比菜花细胞更容易吸水涨破
B.图①和图③中均用到了搅拌,但搅拌的力度和速度均不同
C.图③利用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的原理粗提取DNA
D.图④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2.(链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74-75探究·实践)“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基本过程是:裂解→分离→沉淀→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裂解: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等物质
B.分离:可去除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
C.沉淀:可反复多次以提高DNA的纯度
D.鉴定: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即呈现蓝色
1.(2024·湖南卷)某同学将质粒DNA进行限制酶酶切时,发现DNA完全没有被酶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失活,更换新的限制酶
B.酶切条件不合适,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质粒DNA突变导致酶识别位点缺失,需更换正常质粒DNA
D.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
2.(2023·全国新课标卷)某同学拟用限制酶(酶1、酶2、酶3和酶4)、DNA连接酶为工具,将目的基因(两端含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和质粒进行切割、连接,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下列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方案合理且效率最高的是(  )
A.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3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B.质粒用酶3切割、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C.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D.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2和酶4切割,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3.(2024·安徽卷)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如果将研磨液更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降低
B.利用DNA和蛋白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差异,可初步分离DNA
C.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该原理可用于纯化DNA粗提物
D.将溶解的DNA粗提物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可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杂质
[夯实必备知识]自主诊断
考点1
一、DNA分子 转基因 遗传特性 生物类型 基因重组
二、1.转移 2.半保留复制 4.遗传密码 5.限制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 6.DNA 9.PCR 10.基因组编辑
三、1.原核生物 特定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黏性末端 2.磷酸二酯键 大肠杆菌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噬菌体 一个至多个 自我复制 受体DNA 标记
[落实实验基础]自主诊断
考点2
一、酒精 2 mol/L 蓝色
二、白色丝状物 二苯胺
第55讲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考点1
教材隐性知识
1.提示:切割外源DNA以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危害
2.提示: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我环化及质粒和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3.提示: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而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
4.提示:对靶细胞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不能增殖,对细胞无害
澄清概念
1.×提示:此变异是定向的。
2.×提示:DNA连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
3.√ 4.√ 5.√
达成学科素养
提示:(1)BglⅠ、EcoRⅤ
(2)T4 DNA连接酶
(3)质粒大,难以进行插入外源基因的构建,以及酶切位点受限
评价迁移应用
1.B [由于引物只能引导子链从5′到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 TGCGCAGT 3′,A正确;根据三种酶的酶切位点,左侧的黏性末端是使用NheⅠ切割形成的,右边的黏性末端是用CfoⅠ切割形成的,B错误;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使用了NheⅠ和CfoⅠ进行切割,根据他们的识别位点以及原本DNA的序列,切割之后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C正确;E.coli 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DNA片段的黏性末端,D正确。]
2.D [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黏性末端一致,不能避免质粒或者目的基因自身环化,也不能避免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A、B错误;两种限制酶切割后得到的黏性末端一致,不能避免一个质粒中连续接入多个目的基因,C错误;若质粒EcoRⅠ酶切位点处与目的基因MfeⅠ酶切处连接,质粒MfeⅠ酶切位点处与目的基因EcoRⅠ酶切位点处连接,则正好将目的基因正向连接,这样的重组质粒,既无EcoRⅠ识别位点,又无MfeⅠ识别位点,相当于将基因“焊死”在质粒上,故可以避免受体菌的EcoRⅠ和MfeⅠ将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切割下来,D正确。]
3.(1)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 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 (3)标记基因 用于鉴定目的基因(或重组质粒)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4)Ca2+
考点2
评价迁移应用
1.D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鸡血细胞相对于菜花细胞更容易吸水涨破,A正确;图①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吸水后的细胞破碎,因此力度和速度较大,图③搅拌的目的是使析出的DNA缠绕在玻璃棒上,搅拌时力度小、速度缓,B正确;DNA不溶于酒精,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C正确;图④甲试管中加入的是2 mol/L NaCl溶液和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不会出现颜色变化,D错误。]
2.D [裂解是加蒸馏水让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DNA等物质,A正确;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能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将溶液过滤,即可将混合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等与DNA分离,B正确;DNA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反复多次用酒精沉淀出DNA,提高DNA纯度,C正确;将DNA溶于2 mol/L的NaCl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沸水中加热五分钟,待冷却后,能呈现蓝色,D错误。]
体验真题
1.B [限制酶失活会使DNA完全不被酶切,此时应更换新的限制酶,A正确;酶切条件不合适通常会使切割效果下降,此时应有部分DNA被酶切,B错误;质粒DNA突变会导致限制酶识别位点缺失,进而造成限制酶无法进行切割,此时应更换为正常质粒,C正确;质粒DNA上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对DNA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无法进行酶切,此时应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D正确。]
2.C [酶3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E.coli 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的效率要远远低于T4 DNA连接酶,应该用T4 DNA连接酶连接,A不符合题意;质粒用酶3切割后得到的是平末端,目的基因用酶1切割后得到的是黏性末端,二者不能连接,B不符合题意;质粒和目的基因都用酶1和酶2切割后得到黏性末端,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还能保证目的基因在质粒上的连接方向,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案最合理且高效,C符合题意;若用酶2和酶4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会破坏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连接形成的基因表达载体缺少标记基因,无法进行后续的筛选,D不符合题意。]
3.D [研磨液有利于DNA的溶解,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降低,A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初步分离DNA,B正确;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NaCl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DNA进行粗提取,C正确;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被染成蓝色,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无法检测蛋白质,D错误。]
10 / 10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五)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1.(2024·广东实验中学期中)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需要三种工具,分别是“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和“分子运输车”,下列关于这三种工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手术刀”指的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断开 DNA 的磷酸二酯键
B.“分子缝合针”指的是 DNA 聚合酶,可以催化生成断裂的磷酸二酯键
C.“分子运输车”指的是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等
D.“分子手术刀”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它一般不会切割该生物自己的 DNA
2.(2024·广东肇庆期中)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 EcoRⅠ的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分别为—C↓AATTG—和—G↓AATTC—。如图表示某一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拼接形成重组质粒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限制酶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同时用限制酶 MunⅠ切割质粒
B.构建重组质粒时,会形成不止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考虑DNA片段两两连接)
C.将重组质粒同时用以上2种限制酶切割则会再形成1种长度的 DNA 片段
D.标记基因一般是抗生素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
3.(2024·四川成都列五中学月考)研究人员欲将某动物体内基因X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质粒含有抗性基因与酶切位点,目的基因两端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Hind Ⅲ和XbaⅠ进行酶切能避免基因X与质粒反向连接
B.目的基因X与质粒连接可使用E.coli DNA连接酶
C.Ca2+处理大肠杆菌能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含有基因X的大肠杆菌能在氨苄青霉素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4.(2024·广东佛山期中)“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步骤是:研磨→去杂质→析出→鉴定;某研究小组欲探究不同的去杂质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去杂质 方式 沉淀质 量(g) DNA浓度 (ng/μL) OD260/OD280 二苯胺 鉴定
离心 0.068 81.5 1.53 蓝色
4 ℃冰 箱静置 0.1028 336.4 1.41
注:OD260与OD280的比值可检查DNA纯度。纯DNA的OD260/OD280为1.8,当存在蛋白质污染时,这一比值会明显降低。
A.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对研磨液进行离心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
C.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
D.离心或沉淀后应取上清液进一步提取DNA
5.(2024·湖北武汉期末)某植物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所得F2中绝大部分植株与野生型相似(包括野生型、介于野生型与突变型之间的“过渡类型”),以+表示,少部分植株与突变型相似,以P表示。研究发现,两表型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一致,长度均为2.4 kb,将此片段用限制酶PstⅠ完全酶切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题意推测,限制酶PstⅠ可能对甲基化敏感
B.2.2 kb和0.9 kb条带是“过渡类型”的酶切产物
C.图2中P的①②位点可能均发生了甲基化
D.该植株的表观遗传现象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6.(2023·湖北卷)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7.(2024·广东佛山三模)图1表示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其中PstⅠ是目的基因插入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2表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的方法(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失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DNA分子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质粒
B.图2所用培养基应加入抗生素并调好pH后再灭菌处理
C.图2中利用绒布接种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D.原板上的甲、乙菌落中,甲菌落是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8.(14分)(2024·广东湛江期末)限制酶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之一。同尾酶指来源各异,识别的靶序列也不相同,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几种常见的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Ⅰ SalⅠ BglⅡ XhoⅠ
识别 序列 及切 割位 点
(1)表中两组同尾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表中限制酶切割出的为黏性末端,若限制酶切割出的为平末端,则用________________(填“E.coli DNA连接酶”“T4 DNA连接酶”或“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效率更高。
(2)某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TC,某DNA分子上有4个该限制酶的识别位点,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会生成4个片段。若用BamHⅠ切割该DNA分子会生成2个片段,则该DNA分子为________(填“环”或“链”)状结构。若用2种酶同时处理该DNA分子,则会生成______个片段。
(3)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是____________(填化学键名称)。在基因工程中,与使用一种限制酶相比,同时使用2种同尾酶进行切割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个)。
课时数智作业(五十五)
1.B [“分子手术刀”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使磷酸二酯键断裂,A正确;“分子缝合针”是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B错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运输车”即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其中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C正确;“分子手术刀”主要来自原核生物,它一般不会切割该生物自己的DNA,可能是该生物不含有该序列或者含有该序列,但被修饰了的,D正确。]
2.D [由题图可知,目的基因两侧都是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应选用限制酶EcoRⅠ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质粒中含有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但EcoRⅠ的切割位点位于标记基因中,用其切割会破坏标记基因,因此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选用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A正确;构建重组质粒时,考虑DNA片段两两连接,会形成不止一种脱氧核苷酸序列,B正确;限制酶MunⅠ切割质粒后与目的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连接处形成—CAATTC—和—GAATTG—的新序列,都不能被 2 种限制酶识别、切割,但EcoRⅠ能识别标记基因的相应序列并切割, 使环状重组质粒断裂形成1种长度的DNA片段,C正确;标记基因一般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D错误。]
3.C [分析题图可知,使用Hind Ⅲ和XbaⅠ进行酶切会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故能避免基因X与质粒反向连接,A正确;目的基因X与质粒用Hind Ⅲ和XbaⅠ酶切会产生黏性末端,E.coli DNA连接酶可连接黏性末端,故目的基因X与质粒连接可使用E.coli DNA 连接酶,B正确;用Ca2+处理大肠杆菌,能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重组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含有基因X的大肠杆菌能在氨苄青霉素选择培养基中生长,D正确。]
4.B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应选择富含DNA的材料,猪肝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正确;离心研磨液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离心能够加速细胞膜、细胞器、一些较大杂质的沉淀,离心法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DNA,B错误,C正确;离心或沉淀后应取上清液进一步提取DNA,D正确。]
5.D [据题意可知,突变型与野生型基因长度相同,突变型基因序列不能被限制酶PstⅠ酶切,由此推测,限制酶PstⅠ可能对甲基化敏感,A正确;据题图可知,野生型基因序列酶切产物是1.5 kb和0.7 kb,因此2.2 kb和0.9 kb条带是“过渡类型”的酶切产物,B正确;突变型基因序列不能够被限制酶PstⅠ酶切,图2中P的①②位点可能均发生了甲基化,C正确;根据题意无法判断该植株的表观遗传现象是否可以稳定遗传的,D错误。]
6.D [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可能正向插入,也可能反向插入,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A正确;若用PvuⅠ酶切,重组质粒和质粒中都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因此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B正确;DNA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重组质粒的大小与质粒不同,能够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C正确;SphⅠ的酶切位点位于四环素抗性基因中,若用SphⅠ酶切,会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重组质粒中只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因此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在含Tet的培养基中不能形成菌落,D错误。]
7.D [构建重组DNA分子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质粒为载体,A错误;由于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失效,因此应在灭菌后再加入抗生素,B错误;图2中利用绒布接种的方法为影印法,不改变菌落的位置,C错误;原板上的甲、乙菌落中,甲菌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存,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说明甲菌落中质粒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说明其是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D正确。]
8.(每空2分,共14分)(1)BamHⅠ、BglⅡ SalⅠ、XhoⅠ T4 DNA连接酶 (2)环 4 (3)磷酸二酯键 一定程度上防止重组质粒再次被切割
5 /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