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复习
工业革命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中外联系】英国为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空观念
概念解读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这是在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第二次根本性变革。
两大飞跃
生产方式:
组织方式:
手工劳动
手工工场
机器生产
机器工厂
概念辨析:工场与工厂
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
工厂——实行大机器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一:说明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威廉和玛丽加冕
手工工场
新航路开辟
三角贸易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建立,政局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
发达的手工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和一大批掌握专门技艺的工人。
新航路的开辟及之后英国的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工业最先实现机械化,因为英国公众已越来越喜爱最初是从印度进口的棉织品。事实上,对棉织品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因此,强大的棉纺织业在1700年设法通过了一项禁止进口棉织品的法律。不过该条法律并未禁止棉布的制造。这就为当地工业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有魄力的中间人很快就利用这一机会。当时的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加速纺纱和织布,以满足巨大的、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的需要。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June23,1754
Dear Jerry: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报告,我们伦敦工厂生产的平纹布,在这里(印度)太畅销了,上次进的1000批布在短短一周就被抢购一空。我诚挚的恳请您再多生产些,无论好坏,请速速运来。
Yours,Tom
任务二:根据材料,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哪个领域开始的?
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
纺
织
业
纺纱
织布
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技术的革新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三:快速找出以下人物对应的发明进行连线,找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及主要标志
技术革新
动力革新
交通革新
发明成就 发明人物 国籍 发明时间 影响
珍妮机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车
现代工厂
制度
哈格里夫斯
英国
1765年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瓦特
英国
1785年
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深地向纵深发展
斯蒂芬森
英国
1825年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英国
19世纪
有利于实现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四:用表格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成就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五:结合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1858年,承载了两百多万名伦敦居民的污水和排泄物的泰晤士河出现了史上最为有名的“大恶臭” 这是当时刊登的漫画,死神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是:“Your MONEY or Your LIFE!”
材料三: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加速城市化进程;
带来环境污染。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五:结合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四: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工业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材料五:
欧美国家加紧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加剧贫富分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任务五:结合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六:
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一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的精神。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任务一:结合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831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1844 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突出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缺乏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失败
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任务一:结合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1835年·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③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
④理论基础:批判继承其他优秀的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
1.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存在怎样的规律?
2.马克思如何评价资产阶级及其统治?
3.如何改变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工人的现状
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现在,资产阶级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建立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第一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各国代表聚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主义诞生
理论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国际歌》
5月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又译《国际工人联盟》)。
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人类动力系统的演进
指出近代以来人类动力系统的演进趋势。
趋势:动力来源由自然力发展到机械动力、电力,再发展到新能源,动力的来源不断扩展。
谈谈你获得的关于科技发展的认识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素养提升
素养提升
观点:先进的理论红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认识: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先进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社会主义运动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
纵横联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关系?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为经济的发展起了保驾护航作用,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政府的鼓励之下,工业革命开展,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前提、基础、促进
巩 固
第一次
工业革命
诞生,标志着 的创立,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工业革命使 生产代替了 劳动, 制度最终确立;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 初步形成;
登上历史舞台, 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经济:
(2)政治:
(3)思想文化:
机器
手工
现代工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
国际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马克思主义
阶段特征归纳
1.(2024·广东)第一国际成立后不久,《共产党宣言》从西欧传播到俄国、北美等地,《资本论》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法、英、俄文等版本。这反映出当时( )
A.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B.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C.资本主义迅速没落 D.马克思主义影响广泛
2.(2021·广东)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C.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D.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
D
D
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