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低至
C.煮熟的饺子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
D.加冰的橙汁温度为
2.(2分)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3.(2分)下列做法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使用钢珠以滚动代替滑动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
D.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4.(2分)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乙、丁、甲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压蒜器 B.瓶盖起子
C.食品夹 D.羊角锤
6.(2分)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所示。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长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在罐子向下滚动的过程中,小铁块会将橡皮筋卷紧,罐子的滚动先变快后变慢,直至速度为零;接着罐子又会自动滚上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子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和铁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
D.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是先变慢后变快
7.(2分)起重机将建筑材料由地面提升到楼顶,第一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甲匀速上升;第二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乙匀速提升。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C.甲受到的重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重力
D.第一次拉力做的功一定大于第二次拉力做的功
8.(2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B.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C.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D.的物体没有内能
9.(2分)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
水
煤油
干泥土
A.水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B.干泥土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水弱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等热量,煤油温度降低得较少
10.(2分)如图所示是“最速降线”简化结构示意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弧形轨道上的球先到达终点。在、两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分别为和,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30分)
11.(3分)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所以的水和的冰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热;在我们日常所用的摄氏温度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12.(4分)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最早发现于神农氏,繁盛于唐宋时期。
(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茶杯内能增大。
(2)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3)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4)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 。
13.(4分)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 力和升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它们同时也受到飞机的作用力。如果突然直升机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直升机会 (静止竖直下落匀速直线运动)。
14.(4分)如图所示,物体A以2厘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水平拉力F=________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牛,2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不计滑轮重力以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15.(4分)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中:
(1)亮亮用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铅球具有 ;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为曲线,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
(2)在跳绳项目中,亮亮内跳15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已知亮亮体重为,则亮亮在内克服重力做功 ,功率为 。取
16.(3分)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
(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较多车轮,其目的是 ;
(3)用凸面镜作汽车观后镜的原因是 。
17.(4分)水的比热容是焦(千克,它的单位读作 ,表达的物理意义为 。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物质中较 。
18.(4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方式将均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此过程中铁块相当于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如果小明的推力始终与垂直,在与水平面垂直之前,其推力 (变大变小不变),小宇用图乙的方式将同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则如图甲、乙所示位置时, ,小明和小宇用甲、乙两种方法时至少要做的功分别为和,则 。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3分)重为6牛的正方体、放于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20.(3分)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重,拉力为动力。请画出杠杆所受阻力的示意图及动力的力臂。
四、计算题(共24分)
21.(4分)质量为的水,温度由下降到,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2.(6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表中是某种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假设车上只有司机一人,质量为,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4倍,电动汽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求:
空车质量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电池容量
最高时速
(1)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
23.(6分)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的同学在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阻力作用点上升高度是。求:
(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24.(9分)小明用轻质材料制造了一个简易书架,书架的侧面如图所示,长40厘米,高30厘米,在书架孔处拉一根铁丝到墙上某一点固定。
(1)要使铁丝受到的拉力最小,请在图中画出铁丝的位置。
(2)如上题所示,若书架的正中间放上质量为5千克的书,求该铁丝受到的最小拉力。(不计简易书架自重)
(3)如图所示,小明说在点施加一个力,则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小红不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五、实验题(共20分)
25.(4分)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
(2)如图所示,用停表测量的时间为 。
(3)如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方式是 ,读作 。
26.(4分)图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实验前,应完成弹簧测力计的 操作;如图(a)所示,此时木板处于 状态。如图(b)所示,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若物体以大小为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6分)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为研究杆秤的原理,物理社团先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不挂钩码时右端下沉,为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 (左右)调节螺母。
(2)如图甲,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处挂上图示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已知处钩码的总质量为,则处钩码的总质量为 ;若将处钩码移至处,处钩码移至处,则杠杆 端将下沉。
(3)根据图甲实验,小宇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的结论;为此,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晓丽进行了图乙实验:在处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均使杠杆水平静止,发现拉力随方向而改变,当方向为 时,拉力最小,由此可知小宇的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
(4)如图丙,杆秤有两个提纽,向上提起提纽 时,杆秤的最大称量值更大。
28.(6分)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判断它们吸热性能的强弱。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时,增加的内能 (选填“”、“ ”或“” 增加的内能;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 (选填“”或“” 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3)若液体是水,则液体的比热容为 。
(4)如图丙是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沿海地区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或“” 。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沪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末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共30分)
11.(3分) , , 。
12.(4分)(1) 。(2) 。
(3) 。(4)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3.(4分) , 。 。
1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1) ; 。
(2) , 。
16.(3分)(1) ;
(2) ;
(3) 。
17.(4分) , 。 。 。
18.(4分) 。 , , 。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3分)
(3分)
四、计算题(共24分)
21.(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6分)
(6分)
(9分)
五、实验题(共20分)
25.(4分)(1) 。
(2) 。
(3) , 。
26.(4分) ; 。 ; 。
27.(6分)(1) 。
(2) ; 。
(3) , 。
(4) 。
28.(6分)(1) ; 。
(2) ; 。(3) 。(4)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低至
C.煮熟的饺子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
D.加冰的橙汁温度为
2.(2分)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3.(2分)下列做法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使用钢珠以滚动代替滑动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
D.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4.(2分)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乙、丁、甲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压蒜器 B.瓶盖起子
C.食品夹 D.羊角锤
6.(2分)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所示。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长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在罐子向下滚动的过程中,小铁块会将橡皮筋卷紧,罐子的滚动先变快后变慢,直至速度为零;接着罐子又会自动滚上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子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和铁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
D.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是先变慢后变快
7.(2分)起重机将建筑材料由地面提升到楼顶,第一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甲匀速上升;第二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乙匀速提升。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C.甲受到的重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重力
D.第一次拉力做的功一定大于第二次拉力做的功
8.(2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B.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C.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D.的物体没有内能
9.(2分)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
水
煤油
干泥土
A.水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B.干泥土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水弱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等热量,煤油温度降低得较少
10.(2分)如图所示是“最速降线”简化结构示意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弧形轨道上的球先到达终点。在、两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分别为和,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0分)
11.(3分)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所以的水和的冰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热;在我们日常所用的摄氏温度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12.(4分)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最早发现于神农氏,繁盛于唐宋时期。
(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茶杯内能增大。
(2)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3)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4)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 。
13.(4分)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 力和升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它们同时也受到飞机的作用力。如果突然直升机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直升机会 (静止竖直下落匀速直线运动)。
14.(4分)如图所示,物体A以2厘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水平拉力F=________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牛,2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不计滑轮重力以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15.(4分)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中:
(1)亮亮用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铅球具有 ;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为曲线,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
(2)在跳绳项目中,亮亮内跳15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已知亮亮体重为,则亮亮在内克服重力做功 ,功率为 。取
16.(3分)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
(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较多车轮,其目的是 ;
(3)用凸面镜作汽车观后镜的原因是 。
17.(4分)水的比热容是焦(千克,它的单位读作 ,表达的物理意义为 。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物质中较 。
18.(4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方式将均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此过程中铁块相当于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如果小明的推力始终与垂直,在与水平面垂直之前,其推力 (变大变小不变),小宇用图乙的方式将同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则如图甲、乙所示位置时, ,小明和小宇用甲、乙两种方法时至少要做的功分别为和,则 。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3分)重为6牛的正方体、放于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20.(3分)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重,拉力为动力。请画出杠杆所受阻力的示意图及动力的力臂。
四、计算题(共24分)
21.(4分)质量为的水,温度由下降到,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2.(6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表中是某种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假设车上只有司机一人,质量为,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4倍,电动汽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求:
空车质量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电池容量
最高时速
(1)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
23.(6分)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的同学在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阻力作用点上升高度是。求:
(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24.(9分)小明用轻质材料制造了一个简易书架,书架的侧面如图所示,长40厘米,高30厘米,在书架孔处拉一根铁丝到墙上某一点固定。
(1)要使铁丝受到的拉力最小,请在图中画出铁丝的位置。
(2)如上题所示,若书架的正中间放上质量为5千克的书,求该铁丝受到的最小拉力。(不计简易书架自重)
(3)如图所示,小明说在点施加一个力,则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小红不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五、实验题(共20分)
25.(4分)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
(2)如图所示,用停表测量的时间为 。
(3)如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方式是 ,读作 。
26.(4分)图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实验前,应完成弹簧测力计的 操作;如图(a)所示,此时木板处于 状态。如图(b)所示,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若物体以大小为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6分)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为研究杆秤的原理,物理社团先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不挂钩码时右端下沉,为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 (左右)调节螺母。
(2)如图甲,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处挂上图示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已知处钩码的总质量为,则处钩码的总质量为 ;若将处钩码移至处,处钩码移至处,则杠杆 端将下沉。
(3)根据图甲实验,小宇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的结论;为此,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晓丽进行了图乙实验:在处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均使杠杆水平静止,发现拉力随方向而改变,当方向为 时,拉力最小,由此可知小宇的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
(4)如图丙,杆秤有两个提纽,向上提起提纽 时,杆秤的最大称量值更大。
28.(6分)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判断它们吸热性能的强弱。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时,增加的内能 (选填“”、“ ”或“” 增加的内能;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 (选填“”或“” 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3)若液体是水,则液体的比热容为 。
(4)如图丙是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沿海地区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或“”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2)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低至
C.煮熟的饺子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
D.加冰的橙汁温度为
【答案】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是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但绝对达不到,故该选项不符合实际;
、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低至,故该选项符合实际;
、煮熟的饺子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为大约,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2.(2分)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A.铜有金属光泽 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 D.铜不会生锈
【答案】
【解析】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铜有金属光泽,铜的金属光泽使得金属铜能够反射光线而成像,而不是因为能导热、能做工艺品、不会生锈,故正确,错误。
故选:。
3.(2分)下列做法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使用钢珠以滚动代替滑动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
D.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答案】
【解析】、轴承使用钢珠以滚动代替滑动,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弓压弦越重,琴声越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符合题意;
、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故选:。
4.(2分)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乙、丁、甲
【答案】
【解析】甲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排气冲程;
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
丙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因此是吸气冲程;
丁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
故正确顺序是:丙、乙、丁、甲。
故选:。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压蒜器 B.瓶盖起子
C.食品夹 D.羊角锤
【答案】
【解析】、压蒜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6.(2分)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所示。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长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在罐子向下滚动的过程中,小铁块会将橡皮筋卷紧,罐子的滚动先变快后变慢,直至速度为零;接着罐子又会自动滚上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子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和铁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
D.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是先变慢后变快
【答案】
【解析】、罐子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弹性势能逐渐增大,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故错误;
、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罐子的机械能不守恒,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弹性势能和内能,故错误;
、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故正确;
、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开始,所以速度先变大;当罐子在斜面上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动能减小,速度减小,所以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快后变慢,故错误。
故选:。
7.(2分)起重机将建筑材料由地面提升到楼顶,第一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甲匀速上升;第二次用的竖直拉力,将材料乙匀速提升。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B.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C.甲受到的重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重力
D.第一次拉力做的功一定大于第二次拉力做的功
【答案】
【解析】.甲匀速上升,乙匀速提升,但所用时间大小不知,根据可知速度大小无法比较,故错误;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拉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故材料甲的重力大于材料乙的重力,由可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正确,错误;
.第一次拉力做的功为:,
第二次拉力做的功为:,
第一次拉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第二次拉力做的功,故错误。
故选:。
8.(2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B.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C.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D.的物体没有内能
【答案】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所以的物体具有内能,故正确,错误;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故正确;
、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故正确。
故选:。
9.(2分)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
水
煤油
干泥土
A.水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B.干泥土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水弱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等热量,煤油温度降低得较少
【答案】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水结成冰后,物质的种类没变,单位物质的状态改变,所以比热容发生改变,故错误;
、由表格数据可知,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表示干泥土的吸热(或放热)能力比水弱,故正确;
、水的比热容表示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故错误;
、由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出相等的热量,煤油降低的温度较多,故错误。
故选:。
10.(2分)如图所示是“最速降线”简化结构示意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弧形轨道上的球先到达终点。在、两球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分别为和,重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球的重力相同,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则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由可知,到最低点时两球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即;
下降过程中,先到达终点,则的速度大,两球的重力相同,根据可知,重力对球做功的功率比重力对球做功的功率大,即。
故选:。
二、填空题(共30分)
11.(3分)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所以的水和的冰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热;在我们日常所用的摄氏温度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答案】冷热程度;一样;沸水。
【解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所以的水和的冰一样热;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沸水的温度为。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一样;沸水。
12.(4分)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最早发现于神农氏,繁盛于唐宋时期。
(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茶杯内能增大。
(2)泡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3)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4)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 。
【答案】(1)热传递;(2)无规则运动;(3)引力;(4)惯性。
【解析】(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茶杯吸收热量,内能增加,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茶杯的内能;
(2)泡茶时,茶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4)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1)热传递;(2)无规则运动;(3)引力;(4)惯性。
13.(4分)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受到 力和升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它们同时也受到飞机的作用力。如果突然直升机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直升机会 (静止竖直下落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重;地球;空气;静止
【解析】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此时受到重力和升力的作用,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方向是竖直向上;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方向是竖直向下。
如果突然直升机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则直升机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重;地球;空气;静止。
14.(4分)如图所示,物体A以2厘米/秒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水平拉力F=________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_牛,2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不计滑轮重力以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答案】3;6;4;8。
【解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则拉力大小为3N;
不计滑轮重力以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动滑轮省一半力,拉力F是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摩擦力为:
f=2F=2×3Ν=6Ν;
2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s物=vt=2×2cm/s=4cm;
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
s=ns物=2×4cm=8cm。
故答案为:3;6;4;8。
15.(4分)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中:
(1)亮亮用手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铅球具有 ;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为曲线,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
(2)在跳绳项目中,亮亮内跳15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已知亮亮体重为,则亮亮在内克服重力做功 ,功率为 。取
【答案】(1)惯性;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4500;75。
【解析】(1)用手推铅球,铅球离开后仍然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
铅球在空中运动轨迹为曲线,是因为受重力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他的重力:,
亮亮在内克服重力做功:,
功率为:。
故答案为:(1)惯性;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4500;75。
16.(3分)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很多方面的物理知识与技术,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 ;
(2)载重汽车一般安装较多车轮,其目的是 ;
(3)用凸面镜作汽车观后镜的原因是 。
【答案】(1)水的比热容大;(2)减小车轮对地面的压强;(3)增大观察范围。
【解析】(1)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水吸热多,冷却效果好;
(2)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3)用凸面镜做汽车观后镜是因为能增大观察范围。
故答案为:(1)水的比热容大;(2)减小车轮对地面的压强;(3)增大观察范围。
17.(4分)水的比热容是焦(千克,它的单位读作 ,表达的物理意义为 。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物质中较 。
【答案】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不变;大。
【解析】水的比热容为,表示的水温度每升高吸收的热量为,所以比热容的单位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物质吸放热的能力。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小。
故答案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不变;大。
18.(4分)小明用图甲所示的方式将均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此过程中铁块相当于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如果小明的推力始终与垂直,在与水平面垂直之前,其推力 (变大变小不变),小宇用图乙的方式将同一铁块推倒成图丙情况,则如图甲、乙所示位置时, ,小明和小宇用甲、乙两种方法时至少要做的功分别为和,则 。
【答案】省力;变小;;。
【解析】按照甲的方法,支点为,力臂为,阻力是铁块的重力,阻力臂为底面圆的半径,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如果小明的推力始终与垂直,在与水平面垂直之前,由于重心左移,阻力臂减小,根据可知推力变小;
按照甲的方法,支点为,力臂为,按照乙图方法,支点为,力臂为到的延长线的距离,阻力为圆柱体的重力,阻力臂为底面圆的半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因为大于,故;
无论如何将圆柱铁块倒下都是克服重力做功,两种方法使得柱体重心移动距离相等,故两个力做功相等,故比较使用甲、乙两种方法,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相同,即。
故答案为:省力;变小;;。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3分)重为6牛的正方体、放于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答案】
【解析】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作用点在与地面接触的中点处,方向竖直向下,据此画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20.(3分)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重,拉力为动力。请画出杠杆所受阻力的示意图及动力的力臂。
【答案】
【解析】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此时杠杆所受阻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先将反向延长,再从点向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就是该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四、计算题(共24分)
21.(4分)质量为的水,温度由下降到,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答案】水放出的热量为。
【解析】水放出的热量:。
答:水放出的热量为。
22.(6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表中是某种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假设车上只有司机一人,质量为,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4倍,电动汽车充满电后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求:
空车质量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电池容量
最高时速
(1)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1)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为;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解析】(1)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则电动汽车和人的总重力;,
电动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
(2)则电动车行驶,牵引力做的功为:
。
答:(1)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为;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23.(6分)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的同学在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阻力作用点上升高度是。求:
(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2)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2)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解析】(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
(2)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等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
在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总功为:,
在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
答:(1)一次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2)内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4.(9分)小明用轻质材料制造了一个简易书架,书架的侧面如图所示,长40厘米,高30厘米,在书架孔处拉一根铁丝到墙上某一点固定。
(1)要使铁丝受到的拉力最小,请在图中画出铁丝的位置。
(2)如上题所示,若书架的正中间放上质量为5千克的书,求该铁丝受到的最小拉力。(不计简易书架自重)
(3)如图所示,小明说在点施加一个力,则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小红不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答案】(1);
(2)铁丝受到的最小拉力为;
(3)因为点力的方向不同,力臂的大小就不同,不能确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此时杠杆可能是等臂杠杆,也可能是省力杠杆,还可能是费力杠杆。
【解析】
(1)铁丝拉书架时,将书架看成一个杠杆,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连接,即为最长力臂,由点做垂直于的作用力最小拉力,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
(2)书架的正中间放上质量为5千克的书,对书架的压力为阻力,其大小,阻力臂,
动力臂,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有:,
解得:;
(3)因为点力的方向不同,力臂的大小就不同,不能确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此时杠杆可能是等臂杠杆,也可能是省力杠杆,还可能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铁丝受到的最小拉力为;
(3)因为点力的方向不同,力臂的大小就不同,不能确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此时杠杆可能是等臂杠杆,也可能是省力杠杆,还可能是费力杠杆。
五、实验题(共20分)
25.(4分)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 。
(2)如图所示,用停表测量的时间为 。
(3)如图所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读数方式是 ,读作 。
【答案】(1)热胀冷缩;(2)7.5;(3);1.30。
【解析】(1)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2)图机械停表小圈指针在0和之间,也就是说还不到,因此大圈读作,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3)在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故图所示的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图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注意起点没有在0刻度线处,因此木块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7.5;(3);1.30。
26.(4分)图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实验前,应完成弹簧测力计的 操作;如图(a)所示,此时木板处于 状态。如图(b)所示,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若物体以大小为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调零;静止;2.4;不变。
【解析】因为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实验前应把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图(a)中木板受到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处于静止状态;
图(b)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若物体以大小为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重力是平衡力,重力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调零;静止;2.4;不变。
27.(6分)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为研究杆秤的原理,物理社团先用刻度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不挂钩码时右端下沉,为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 (左右)调节螺母。
(2)如图甲,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处挂上图示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已知处钩码的总质量为,则处钩码的总质量为 ;若将处钩码移至处,处钩码移至处,则杠杆 端将下沉。
(3)根据图甲实验,小宇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的结论;为此,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晓丽进行了图乙实验:在处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均使杠杆水平静止,发现拉力随方向而改变,当方向为 时,拉力最小,由此可知小宇的结论是 (正确错误)的。
(4)如图丙,杆秤有两个提纽,向上提起提纽 时,杆秤的最大称量值更大。
【答案】(1)左;(2)200;左;(3)竖直向下;错误;(4)
【解析】
(1)杠杆不挂钩码时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左端或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若将处钩码移至处,处钩码移至处,则:
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杠杆不能平衡,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3)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力的作用点与支点一定,最大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应与杠杆垂直,为使拉力最小,应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
在本探究实验了,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规律,这样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有可能导致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4)由图示可知,因为秤砣的质量不变即重力不变,在使用提纽时,相较于使用提纽,其秤砣重力的力臂变大,物体重力的力臂变小,由可知,杆秤的最大称量较大。
故答案为:(1)左;(2)200;左;(3)竖直向下;错误;(4)。
28.(6分)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 (选填“质量”或“体积” 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判断它们吸热性能的强弱。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时,增加的内能 (选填“”、“ ”或“” 增加的内能;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 (选填“”或“” 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3)若液体是水,则液体的比热容为 。
(4)如图丙是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沿海地区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或“” 。
【答案】(1)质量;升高的温度;(2);;(3);(4)。
【解析】(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液体的质量相同,故烧杯中加入的、两种液体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质量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升高的温度判断它们吸热性能的强弱。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时,加热时间为5分钟,加热时间为2.5分钟,吸热多,吸热能力强,增加的内能增加的内能;
根据△,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放热多,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3)、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升高温度的2倍,且、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液体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即的比热容为:
(4)沿海地区多水,在相同的条件吸热相同,水升温慢,根据丙图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吸热相同时,升温慢,比热容大,沿海地区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故答案为:(1)质量;升高的温度;(2);;(3);(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