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下列是功率单位的是
A. B. C. D.
2.(2分)小君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的事例,其中增大摩擦的例子是
A.轮胎、鞋底的花纹 B.磁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
C.穿轮滑滑旱冰 D.滚珠轴承的使用
3.(2分)全球气候变暖,危及北极熊生存,聪明的北极熊学会了智慧出行,一只北极熊在通过一处薄冰时,它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如图甲所示;越过薄冰到达陆地,再变成正常行走,如图乙所示。这只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特殊姿势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减小摩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4.(2分)小明在科技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硬铁皮,下列剪刀中最好选用
A. B.
C. D.
5.(2分)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将书包从学校大门提到楼上教室中的情景:①将书包从地面提起;②提着书包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③提着书包上楼;④静止站在门口等候开门。其中,他对书包的提力做功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① D.只有①③④
6.(2分)2024年10月22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运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7.(2分)下列关于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8.(2分)如图所示的是处于僵持不动中“人象大战”的情景。与众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大象对绳的拉力 B.大象受到的重力
C.众人受到的重力 D.地面对大象的支持力
9.(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候也要防止惯性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下列关于惯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飞身跃起,利用身体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
B.乘坐汽车时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
C.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而导致的
D.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此时物体没有惯性
10.(2分)下列是几种堤坝的截面图,你认为最安全可靠的是
A. B.
C. D.
11.(2分)如图所示,小龙在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排球所受的重力约为,排球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则排球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2.(2分)“海边塑料袋”——僧帽水母(剧毒),其气体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填充鳔,从而实现浮沉。水母
A.漂浮时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
B.悬浮比漂浮排开水的重力大
C.漂浮时,把鳔内的气体排出体外则会下沉
D.悬浮时,体内产生气体并充入鳔则会下沉
13.(2分)如图甲所示,物体是一个正立方体,重力为,硬杆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固定在底部。现缓慢向容器中倒入密度为的某种液体至刚好浸没,硬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随液体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杆的质量和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杆的长度为
B.液体密度为
C.液体深为时,物体受到浮力
D.液体深达到后继续向容器内倒入液体,可能增大为
14.(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但外形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15.(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套装置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相同时间内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
A.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B.甲滑轮组做的总功比乙多
C.两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多选)16.(2分)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下方为物理规律的生活现象或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现象、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多选)17.(2分)关于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手拉伸弹簧时,手受到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的形变产生的
(多选)18.(2分)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底面积之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之比
B.重力之比
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D.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多选)19.(2分)关于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如果玻璃管倾斜,只要不离开水银槽,水银柱高度就是
B.图乙:向容器内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倒满盐水和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C.图丙:自制气压计从千佛山山脚移到山顶时,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D.图丁:将空易拉罐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手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将增大
(多选)20.(2分)有一种防溺水救生手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紧急情况下,只要启动手环上的开关,手环内的气囊就会立刻充满气体,使人体头部露出水面。某同学的质量为,其密度为,打开气囊,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头部露出水面静止。不计手环的重力,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手环开关未打开时,该同学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该同学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C.充气后气囊的体积至少应为
D.当气囊充满气体,该同学静止时,人与气囊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三、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21.(1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还跟力的 有关。
22.(1分)一个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23.(2分)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可以实现上浮或下潜,当潜水艇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当它接着在水中下潜时受到的浮力为,则 (选填“”、“ ”或“” ;当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 (选填“充水”或“排水” 时,潜水艇将上浮。
24.(2分)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发动机功率为 ;在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
25.(2分)小明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把重的物体吊起来。定滑轮本质上是一个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 杠杆,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他拉绳子的力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40分,26、27、28、30题每图、每空各2分,29题4分,35题3分,36题5分,其它题每空各1分)
26.(2分)在图中请画出一片树叶在空中向下飘落时重力的示意图,为树叶的重心。
27.(2分)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请按要求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
28.(4分)(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乙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选填“”或“” 表示力的力臂。
29.(4分)学习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样的滑轮,组装成两个滑轮组,完成了两次不同的实验,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次数 物体重 物体上升高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2 10 1.5 20
2 2 10 1.0
(1)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至
(2)第二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 ,分析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发现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4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 来表示。
31.(3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敏按照(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为木块,为重物,甲、乙两图中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丙图中接触面较粗糙。
(1)对比甲、乙两图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小敏认为,对比乙、丙两图的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琴认为小敏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乙、丙两次实验 。
(3)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大。小敏设计了丁图的方案,若水平拉力,弹簧测力计稳定后的示数为,现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6分)“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通过木块被小球推动 的大小,从而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2)要研究小球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 相同。
33.(4分)珠珠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实验时,可观察到同一辆小车所受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
(3)分析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慢”或“快” ,可推理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34.(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所示让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如果在处挂总重的钩码,在处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其示数为 ;如果在处斜向上拉,测力计的示数将变 。
35.(3分)在创新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透明密闭的硬塑料盒正方体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在硬塑料板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的中心处,挖出大小相同的圆孔,并在孔表面分别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并密封保证不漏气。抓住手柄将此塑料盒竖直浸没到水中后并保持静止,可通过现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1)通过观察橡皮膜________(填字母)的形变可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
(2)支持“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的实验现象是:橡皮膜________。
(3)若增大浸没的深度,该塑料盒受到的浮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6.(5分)如图1所示,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1)实验中发现,说明在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和“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其中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没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图象为 (选填“”或“” 。分析该图象可得: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鸮”展翅,遨游长空
如图所示是西北工业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单次充电飞行时间突破了,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是模仿鸟类扑动翅膀的飞行方式,采用了高升力大推力柔性扑动翼设计、高效仿生驱动系统设计和微型飞控导航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将举升(向上飞行)、悬停和推进功能集于一个扑翼系统。“云鹗”飞行器向后下方挥动翅膀时,会产生升力和推力,使自己能向前飞行。“云鹗”飞行器具有原地或小场地起飞、很好的飞行机动性能和空中悬停等独特的优点。“云鹗”飞行器的翼展为,空载起飞质量为,便于携带、飞行灵活、隐蔽性好,适合在较长时间无能源补充及远距离条件下执行任务,因此在民用和国防领域有十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1)请你写出“云鸮”飞行器的一个特点: ,列举生活中应用此特点的一个实例: ;
(2)“云鸮”飞行器举升时与飞机起飞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云鸮”飞行器悬停在空中时,它应朝 的方向挥动翅膀。
六、计算题(共8分,38、39题各4分)
38.(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做俯卧撑时可看做一根杠杆,为支点,他的体重为,点为重心。当他缓慢撑起身体时,求:
(1)求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
(2)经过,小明的重心向下移动的距离为,求重力做的功和功率大小。
39.(4分)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简易浮力秤来测质量。他们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若在刻度线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水的密度为取。
(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
(2)求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求该浮力秤测量物体质量为时对应的刻度线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末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
三、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21.(1分) 。
22.(1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2分) ; 。
24.(2分) ; 。
25.(2分) , 。
四、实验探究题(共40分,26、27、28、30题每图、每空各2分,29题4分,35题3分,36题5分,其它题每空各1分)
26.(2分)
27.(2分)
28.(4分)(1) 。
(2) 。
29.(4分)(1) 。
(2) , 。
30.(4分) , 。
31.(3分)(1) 。
(2) 。
(3) 。
32.(6分)(1) , ;
(2)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3.(4分)(1) 。
(2) 。
(3) : 。
34.(3分)(1) ;
(2) ; 。
35.(3分)(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36.(5分)(1) 。
(2) 。 。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7.(4分)(1) , ;
(2) 。 。
六、计算题(共8分,38、39题各4分)
38.(4分)
(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下列是功率单位的是
A. B. C. D.
2.(2分)小君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的事例,其中增大摩擦的例子是
A.轮胎、鞋底的花纹 B.磁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
C.穿轮滑滑旱冰 D.滚珠轴承的使用
3.(2分)全球气候变暖,危及北极熊生存,聪明的北极熊学会了智慧出行,一只北极熊在通过一处薄冰时,它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如图甲所示;越过薄冰到达陆地,再变成正常行走,如图乙所示。这只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特殊姿势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减小摩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4.(2分)小明在科技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硬铁皮,下列剪刀中最好选用
A. B.
C. D.
5.(2分)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将书包从学校大门提到楼上教室中的情景:①将书包从地面提起;②提着书包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③提着书包上楼;④静止站在门口等候开门。其中,他对书包的提力做功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① D.只有①③④
6.(2分)2024年10月22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运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7.(2分)下列关于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8.(2分)如图所示的是处于僵持不动中“人象大战”的情景。与众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大象对绳的拉力 B.大象受到的重力
C.众人受到的重力 D.地面对大象的支持力
9.(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候也要防止惯性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下列关于惯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飞身跃起,利用身体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
B.乘坐汽车时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
C.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而导致的
D.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此时物体没有惯性
10.(2分)下列是几种堤坝的截面图,你认为最安全可靠的是
A. B.
C. D.
11.(2分)如图所示,小龙在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排球所受的重力约为,排球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则排球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2.(2分)“海边塑料袋”——僧帽水母(剧毒),其气体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填充鳔,从而实现浮沉。水母
A.漂浮时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
B.悬浮比漂浮排开水的重力大
C.漂浮时,把鳔内的气体排出体外则会下沉
D.悬浮时,体内产生气体并充入鳔则会下沉
13.(2分)如图甲所示,物体是一个正立方体,重力为,硬杆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固定在底部。现缓慢向容器中倒入密度为的某种液体至刚好浸没,硬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随液体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杆的质量和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杆的长度为
B.液体密度为
C.液体深为时,物体受到浮力
D.液体深达到后继续向容器内倒入液体,可能增大为
14.(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但外形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15.(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套装置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相同时间内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
A.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B.甲滑轮组做的总功比乙多
C.两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多选)16.(2分)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下方为物理规律的生活现象或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现象、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多选)17.(2分)关于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手拉伸弹簧时,手受到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的形变产生的
(多选)18.(2分)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底面积之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之比
B.重力之比
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D.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多选)19.(2分)关于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如果玻璃管倾斜,只要不离开水银槽,水银柱高度就是
B.图乙:向容器内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倒满盐水和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C.图丙:自制气压计从千佛山山脚移到山顶时,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D.图丁:将空易拉罐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手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将增大
(多选)20.(2分)有一种防溺水救生手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紧急情况下,只要启动手环上的开关,手环内的气囊就会立刻充满气体,使人体头部露出水面。某同学的质量为,其密度为,打开气囊,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头部露出水面静止。不计手环的重力,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手环开关未打开时,该同学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该同学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C.充气后气囊的体积至少应为
D.当气囊充满气体,该同学静止时,人与气囊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第Ⅱ卷
三、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21.(1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还跟力的 有关。
22.(1分)一个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23.(2分)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可以实现上浮或下潜,当潜水艇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当它接着在水中下潜时受到的浮力为,则 (选填“”、“ ”或“” ;当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 (选填“充水”或“排水” 时,潜水艇将上浮。
24.(2分)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发动机功率为 ;在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
25.(2分)小明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把重的物体吊起来。定滑轮本质上是一个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 杠杆,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他拉绳子的力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40分,26、27、28、30题每图、每空各2分,29题4分,35题3分,36题5分,其它题每空各1分)
26.(2分)在图中请画出一片树叶在空中向下飘落时重力的示意图,为树叶的重心。
27.(2分)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请按要求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
28.(4分)(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乙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选填“”或“” 表示力的力臂。
29.(4分)学习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样的滑轮,组装成两个滑轮组,完成了两次不同的实验,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次数 物体重 物体上升高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2 10 1.5 20
2 2 10 1.0
(1)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至
(2)第二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 ,分析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发现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4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 来表示。
31.(3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敏按照(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为木块,为重物,甲、乙两图中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丙图中接触面较粗糙。
(1)对比甲、乙两图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小敏认为,对比乙、丙两图的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琴认为小敏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乙、丙两次实验 。
(3)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大。小敏设计了丁图的方案,若水平拉力,弹簧测力计稳定后的示数为,现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2.(6分)“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通过木块被小球推动 的大小,从而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2)要研究小球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 相同。
33.(4分)珠珠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实验时,可观察到同一辆小车所受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
(3)分析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慢”或“快” ,可推理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34.(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所示让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如果在处挂总重的钩码,在处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其示数为 ;如果在处斜向上拉,测力计的示数将变 。
35.(3分)在创新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透明密闭的硬塑料盒正方体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在硬塑料板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的中心处,挖出大小相同的圆孔,并在孔表面分别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并密封保证不漏气。抓住手柄将此塑料盒竖直浸没到水中后并保持静止,可通过现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1)通过观察橡皮膜________(填字母)的形变可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
(2)支持“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的实验现象是:橡皮膜________。
(3)若增大浸没的深度,该塑料盒受到的浮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6.(5分)如图1所示,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1)实验中发现,说明在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和“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其中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没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图象为 (选填“”或“” 。分析该图象可得: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鸮”展翅,遨游长空
如图所示是西北工业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单次充电飞行时间突破了,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是模仿鸟类扑动翅膀的飞行方式,采用了高升力大推力柔性扑动翼设计、高效仿生驱动系统设计和微型飞控导航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将举升(向上飞行)、悬停和推进功能集于一个扑翼系统。“云鹗”飞行器向后下方挥动翅膀时,会产生升力和推力,使自己能向前飞行。“云鹗”飞行器具有原地或小场地起飞、很好的飞行机动性能和空中悬停等独特的优点。“云鹗”飞行器的翼展为,空载起飞质量为,便于携带、飞行灵活、隐蔽性好,适合在较长时间无能源补充及远距离条件下执行任务,因此在民用和国防领域有十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1)请你写出“云鸮”飞行器的一个特点: ,列举生活中应用此特点的一个实例: ;
(2)“云鸮”飞行器举升时与飞机起飞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云鸮”飞行器悬停在空中时,它应朝 的方向挥动翅膀。
六、计算题(共8分,38、39题各4分)
38.(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做俯卧撑时可看做一根杠杆,为支点,他的体重为,点为重心。当他缓慢撑起身体时,求:
(1)求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
(2)经过,小明的重心向下移动的距离为,求重力做的功和功率大小。
39.(4分)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简易浮力秤来测质量。他们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若在刻度线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水的密度为取。
(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
(2)求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求该浮力秤测量物体质量为时对应的刻度线是多少?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仿真模拟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下列是功率单位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是力的单位,是距离的单位,是功的单位,故错误;
、压强等于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所以“”是压强的单位,故错误;
、功率等于功与时间之比,所以“”是功率的单位,故正确;
、功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目前为止不是物理量的单位,故错误。
故选:。
2.(2分)小君同学搜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的事例,其中增大摩擦的例子是
A.轮胎、鞋底的花纹 B.磁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
C.穿轮滑滑旱冰 D.滚珠轴承的使用
【答案】
【解析】、汽车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符合题意;
、磁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穿旱冰鞋滑旱冰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滚珠轴承的使用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不合题意。
故选:。
3.(2分)全球气候变暖,危及北极熊生存,聪明的北极熊学会了智慧出行,一只北极熊在通过一处薄冰时,它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如图甲所示;越过薄冰到达陆地,再变成正常行走,如图乙所示。这只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特殊姿势是为了
A.增大摩擦 B.减小摩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答案】
【解析】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薄冰的压强,保证顺利通过。
故选:。
4.(2分)小明在科技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硬铁皮,下列剪刀中最好选用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图知:、、的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而选项的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选:。
5.(2分)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将书包从学校大门提到楼上教室中的情景:①将书包从地面提起;②提着书包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③提着书包上楼;④静止站在门口等候开门。其中,他对书包的提力做功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① D.只有①③④
【答案】
【解析】①将书包从地面提起,有力,有距离,人对书包做功;
②提着书包沿水平方向行走,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人对书包没有做功;
③提着书包上楼,有力,有距离,人对书包做功;
④站在门口等候开门,有力,无距离,人对书包没有做功。
故选:。
6.(2分)2024年10月22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运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
【解析】在运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故选:。
7.(2分)下列关于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
【解析】、由公式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通过的距离不确定,对物体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错误;
、做功越多,不知道做功时间,功率不一定越大,故错误;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正确;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功率大小无关,故错误。
故选:。
8.(2分)如图所示的是处于僵持不动中“人象大战”的情景。与众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大象对绳的拉力 B.大象受到的重力
C.众人受到的重力 D.地面对大象的支持力
【答案】
【解析】处于僵持不动中“人象大战”的情景。与众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大象对绳的拉力,受力物体时绳子,故均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9.(2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利用物体的惯性,有时候也要防止惯性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下列关于惯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飞身跃起,利用身体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
B.乘坐汽车时需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
C.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而导致的
D.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此时物体没有惯性
【答案】
【解析】、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空中继续前进,跳的更远,故正确;
、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此时安全带可对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汽车驾驶员开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而不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错误;
、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不能马上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与阻力比较大小,故错误;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故错误。
故选:。
10.(2分)下列是几种堤坝的截面图,你认为最安全可靠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单位面积上的坝堤的底部受到水的推力比上部大,所以拦河坝的大坝都要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图中下方更宽,所以图最安全,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11.(2分)如图所示,小龙在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排球所受的重力约为,排球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则排球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答案】
【解析】当排球竖直向上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因为空气阻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受竖直向下的阻力。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即合,方向与重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12.(2分)“海边塑料袋”——僧帽水母(剧毒),其气体腺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填充鳔,从而实现浮沉。水母
A.漂浮时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
B.悬浮比漂浮排开水的重力大
C.漂浮时,把鳔内的气体排出体外则会下沉
D.悬浮时,体内产生气体并充入鳔则会下沉
【答案】
【解析】、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水母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错误;
、水母漂浮和悬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水母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由可知,漂浮和悬浮时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故错误;
、漂浮时,把鳔内的气体排出体外,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知,浮力变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会下沉,故正确;
、悬浮时,体内产生气体并充入鳔,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知,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则水母会上浮,故错误。
故选:。
13.(2分)如图甲所示,物体是一个正立方体,重力为,硬杆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固定在底部。现缓慢向容器中倒入密度为的某种液体至刚好浸没,硬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随液体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杆的质量和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杆的长度为
B.液体密度为
C.液体深为时,物体受到浮力
D.液体深达到后继续向容器内倒入液体,可能增大为
【答案】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液体深在时,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不变,该作用力等于的重力;
液体深在,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逐渐变小,原因是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变大,据此可知,硬杆的长度,故错误;
、当液体深为时,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为0,此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相等处于漂浮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当液体深为时,物体恰好浸没,所以正方体物体的边长为,根据面积公式可得,
当液体深为时,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则液体的密度:,故正确;
、当液体深为时,物体恰好浸没,由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大于自身的重力,则仅将硬杆撤去,物体会上浮,
此时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硬杆受到物体的作用力,液体深达到后继续向容器内倒入液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所以的最大值为,故错误。
故选:。
14.(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但外形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若甲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若乙对桌面的压强较大,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答案】
【解析】、若甲对桌面压强较大,由图可知,,根据知,甲对桌面压力不一定较大,由于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甲液体的重力不一定较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一定较大,故错误;
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但由于不能判断出甲、乙液体重力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出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就不能判断出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故错误;
、若乙对桌面压强较大,由图可知,,根据知,乙对桌面压力一定较大,由于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乙液体的重力一定较大,又因为甲液体有一部分压在容器壁上,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所以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故正确;
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由于乙液体的重力大于甲液体的重力,根据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根据知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故错误。
故选:。
15.(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套装置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相同时间内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
A.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B.甲滑轮组做的总功比乙多
C.两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小
【答案】
【解析】.由图示知,甲为动滑轮,忽略绳重和摩擦时,绳端拉力
乙为承重绳子为3根的滑轮组,绳端拉力
且滑轮质量相等,提升质量相同的物体,所以,故错误;
.相同时间内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据知,甲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比乙的多,故正确;
.根据,时间相同时,甲拉力所做的总功比乙的大,所以甲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比乙的大,故错误;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所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故错误。
故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多选)16.(2分)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下方为物理规律的生活现象或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现象、应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
.船闸上游(下游)水道与闸室是底部联通,两端开口,故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正确;
.拔火罐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液体压强无关,故错误;
.车尾部的气流偏导器利用流体压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工作的,故正确;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故正确。
故选:。
(多选)17.(2分)关于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手拉伸弹簧时,手受到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的形变产生的
【答案】
【解析】、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而并非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故错误;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正确;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故错误;
、手拉伸弹簧时,弹簧伸长,产生弹力,即对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弹簧的拉力是由于弹簧的形变产生的,故正确。
故选:。
(多选)18.(2分)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和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底面积之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之比
B.重力之比
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D.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答案】
【解析】(1)根据知,且,底面积之比两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由知,因为、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其密度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之比;
根据知,重力之比;
(2)因为实心圆柱体和放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对地面的压力:;故压力之比为;
根据柱体压强知;压强之比等于高度之比为;故错误,正确。
故选:。
(多选)19.(2分)关于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如果玻璃管倾斜,只要不离开水银槽,水银柱高度就是
B.图乙:向容器内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倒满盐水和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C.图丙:自制气压计从千佛山山脚移到山顶时,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D.图丁:将空易拉罐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手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将增大
【答案】
【解析】、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与玻璃管的长短、粗细和倾斜程度都无关,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只与大气压的大小有关;由于大气压大小不变,所以,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由于不知道大气压的大小,所以液柱高度不一定是,故错误;
、向容器内隔板左、右两侧分别倒满盐水和水,由于橡皮膜的深度相同,且,盐水向右的压强大,橡皮膜向右凸,故正确;
、自制气压计随着电梯一起匀速上升时,外侧大气压减小,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水柱升高,故正确;
、将空易拉罐压入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手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增大,故正确。
故选:。
(多选)20.(2分)有一种防溺水救生手环,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紧急情况下,只要启动手环上的开关,手环内的气囊就会立刻充满气体,使人体头部露出水面。某同学的质量为,其密度为,打开气囊,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头部露出水面静止。不计手环的重力,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手环开关未打开时,该同学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该同学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C.充气后气囊的体积至少应为
D.当气囊充满气体,该同学静止时,人与气囊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答案】
【解析】、已知同学的密度为,大于水的密度,则当手环开关未打开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该同学会下沉,所以,该同学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故正确;
、根据密度公式可得该同学的体积为:,
则该同学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故正确;
、该同学的重力为:;
气囊完全打开瞬间,该同学和气囊浸没在水中受到总浮力为:,
根据可得需要排开的水的体积:,
同学浸入水的体积为:,
所以,充气后气囊的体积至少应为:,故正确;
、当气囊充满气体,该同学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人与气囊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错误。
故选:。
三、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
21.(1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且还跟力的 有关。
【答案】作用点。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作用点。
22.(1分)一个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答案】8
【解析】圆柱体受到水产生向上的浮力:。
故答案为:8。
23.(2分)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可以实现上浮或下潜,当潜水艇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当它接着在水中下潜时受到的浮力为,则 (选填“”、“ ”或“” ;当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 (选填“充水”或“排水” 时,潜水艇将上浮。
【答案】;排水。
【解析】(1)根据可知,潜水器悬浮时和在水中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即:;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与沉的,所以当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为实现上浮,应当通过向水舱中充气排水,减小自身的重力。
故答案为:;排水。
24.(2分)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发动机功率为 ;在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
【答案】;。
【解析】由图像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
则发动机的功率:,
汽车的功率恒定,在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故答案为:;。
25.(2分)小明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把重的物体吊起来。定滑轮本质上是一个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 杠杆,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他拉绳子的力为 。
【答案】等臂;400。
【解析】(1)由图知,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本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2)由图可知,小明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提升物体,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他拉绳子自由端的力:。
故答案为:等臂;400。
四、实验探究题(共40分,26、27、28、30题每图、每空各2分,29题4分,35题3分,36题5分,其它题每空各1分)
26.(2分)在图中请画出一片树叶在空中向下飘落时重力的示意图,为树叶的重心。
【答案】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表示,如图所示:
27.(2分)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请按要求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
【答案】
【解析】因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2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则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如图所示:
28.(4分)(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乙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选填“”或“” 表示力的力臂。
【答案】(1)39;(2)。
【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自下而上数值变大,则应该是以上,故读数为;
(2)力的作用线是,支点是,到的距离是的力臂,线段表示力的力臂。
故答案为:(1)39;(2)。
29.(4分)学习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后,小明用同样的滑轮,组装成两个滑轮组,完成了两次不同的实验,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次数 物体重 物体上升高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2 10 1.5 20
2 2 10 1.0
(1)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至
(2)第二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 ,分析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发现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2)30;等于
【解析】(1)第一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由图甲可知,有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所以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
(2)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由此可知,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2)30;等于。
30.(4分)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 来表示。
【答案】正;。
【解析】地球表面某点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
故答案为:正;。
31.(3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敏按照(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为木块,为重物,甲、乙两图中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丙图中接触面较粗糙。
(1)对比甲、乙两图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小敏认为,对比乙、丙两图的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琴认为小敏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乙、丙两次实验 。
(3)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大。小敏设计了丁图的方案,若水平拉力,弹簧测力计稳定后的示数为,现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1)压力大小;(2)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不变。
【解析】(1)甲、乙两图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且乙图中压力大,所以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由于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不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3)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方案,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方案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水平拉力拉动长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受到水平向左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所以,增大拉力时,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变,其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2)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3)不变。
32.(6分)“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通过木块被小球推动 的大小,从而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2)要研究小球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 相同。
【答案】(1)距离;转换法;(2)速度。
【解析】
(1)实验中根据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根据小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要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所以应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故答案为:(1)距离;转换法;(2)速度。
33.(4分)珠珠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如图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实验时,可观察到同一辆小车所受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
(3)分析三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慢”或“快” ,可推理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答案】(1)速度;(2)小;(3)慢;匀速直线。
【解析】
(1)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使小车进入平面时的速度保持相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就能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读图可知,同一辆小车所受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小;
(3)由甲图可知,物体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可推理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不受阻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速度;(2)小;(3)慢;匀速直线。
34.(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所示让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如果在处挂总重的钩码,在处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其示数为 ;如果在处斜向上拉,测力计的示数将变 。
【答案】(1)右;(2)1;大。
【解析】(1)左端下沉,说明右端较高,则应将左边或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解得;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右;(2)1;大。
35.(3分)在创新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透明密闭的硬塑料盒正方体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在硬塑料板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的中心处,挖出大小相同的圆孔,并在孔表面分别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并密封保证不漏气。抓住手柄将此塑料盒竖直浸没到水中后并保持静止,可通过现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
(1)通过观察橡皮膜________(填字母)的形变可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
(2)支持“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的实验现象是:橡皮膜________。
(3)若增大浸没的深度,该塑料盒受到的浮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c;(2)b、d形变程度相同;(3)变小。
【解析】(1)橡皮膜c下方有水,会受到向上的压强,故观察c;
(2)根据题意,需要找同深度而受压强的方向不同的橡皮膜,由图可知为b、d,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d形变程度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不断增大塑料盒浸没后的深度,压强增大,橡皮膜发生形变变大,向内凹陷越多,则盒子体积变小,即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gV排可知浮力变小。
故答案为:(1)c;(2)b、d形变程度相同;(3)变小。
36.(5分)如图1所示,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金属块所受浮力进行了探究,、、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1)实验中发现,说明在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和“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其中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没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图象为 (选填“”或“” 。分析该图象可得: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
【答案】(1)液体的密度;(2);无关。
【解析】(1)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在水和油中测力计示数不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分析图、,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2)因,在浸没前,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增大导致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金属块所受浮力随金属块的下表面到水面距离增大而变大;
当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因此,只有图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液体的密度;(2);无关。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鸮”展翅,遨游长空
如图所示是西北工业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单次充电飞行时间突破了,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云鹗”仿生扑翼飞行器是模仿鸟类扑动翅膀的飞行方式,采用了高升力大推力柔性扑动翼设计、高效仿生驱动系统设计和微型飞控导航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将举升(向上飞行)、悬停和推进功能集于一个扑翼系统。“云鹗”飞行器向后下方挥动翅膀时,会产生升力和推力,使自己能向前飞行。“云鹗”飞行器具有原地或小场地起飞、很好的飞行机动性能和空中悬停等独特的优点。“云鹗”飞行器的翼展为,空载起飞质量为,便于携带、飞行灵活、隐蔽性好,适合在较长时间无能源补充及远距离条件下执行任务,因此在民用和国防领域有十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1)请你写出“云鸮”飞行器的一个特点: ,列举生活中应用此特点的一个实例: ;
(2)“云鸮”飞行器举升时与飞机起飞的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云鸮”飞行器悬停在空中时,它应朝 的方向挥动翅膀。
【答案】(1)原地起飞;直升机;(2)不同;下。
【解析】(1)飞行器具有原地起飞的优点,生活中的直升机与此相同;
(2)云鹗”飞行器向后下方挥动翅膀时,会产生升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机翼是利用流体的压强产生升力,原理不同,“云鸮”飞行器悬停在空中时,它应朝下的方向挥动翅膀,向下推空气,获得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平衡。
故答案为:(1)原地起飞;直升机;(2)不同;下。
六、计算题(共8分,38、39题各4分)
38.(4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做俯卧撑时可看做一根杠杆,为支点,他的体重为,点为重心。当他缓慢撑起身体时,求:
(1)求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
(2)经过,小明的重心向下移动的距离为,求重力做的功和功率大小。
【答案】(1)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
(2)重力做功为,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析】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即,
所以地面对他双手的支持力:;
(2)小明重力做的功:;
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1)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为;
(2)重力做功为,重力做功的功率。
39.(4分)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制作一个简易浮力秤来测质量。他们剪掉空塑料瓶的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上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当瓶中不放被测物体静止时,在瓶上与水面相平位置标记为零刻度线,再在瓶身上均匀标记其他刻度线,左侧标记的是长度值,若在刻度线右侧标上相应的质量值,即可做成一个简易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零刻度线以上瓶身粗细均匀,其横截面积为不放被测物体时浮力秤的总质量为,水的密度为取。
(1)画出图中浮力秤的受力示意图。
(2)求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求该浮力秤测量物体质量为时对应的刻度线是多少?
【答案】(1)图见解答;
(2)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浮力秤测量物体质量为时对应的刻度线是。
【解析】(1)浮力秤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都画在重心上,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
(2)浮力秤漂浮,依据平衡条件可知:
;
(3)测量物体质量为时;
依据漂浮时受力平衡条件:
不放入被测物时:;
放入被测物时:;
可知:;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
△;
则有:△;
即△;
解得△。
答:(1)图见解答;
(2)图中所示状态浮力秤受到的浮力。
(3)浮力秤测量物体质量为时对应的刻度线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