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晏子使楚》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4 10: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晏子使楚》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晏子使楚》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的著作。
答案:《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记载晏子言行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划线字注音:
傧__________者 临淄 ______________ 张袂___________
答案:bīn|zī|mèi
解析:分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划线字注音
不肖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 枳______________
答案:xiào|yì|zhǐ
解析:分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 q c ”,“n l ”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4.“寡 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尴尬   D.忌妒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点评: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
5.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
齐人 固善盗乎(固:___________)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来|同“嬉”,戏弄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熙”是通假字,通“嬉”,戏弄。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齐之习辞者(习辞: ) 今方来,吾欲辱之(辱: )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
答案: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羞辱|到……去
解析:分析:这几个字词的意义都有古今的差异,要注意分辨。
点评:本题不难,所学课文,学生比较熟悉。古文阅读考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语是经常考到的,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古汉语中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学习时注意辨别识记,防止以今义来理解古义。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译文: 。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文: 。
答案: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解析:分析:注意直译与意译的结合,比如“诣”应意译为“到……去”。
点评:本题不难,此句简短,易于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是学习古文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翻译文言句子,先把句子中的字语解释好,然后疏通句子的意思(方法是,调整语序,增删文字,检查字词义是否符合句意),最后查找有没有漏译。
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分析:D 项环境对人影响巨大,不能说具有决定作用。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文中句子及作品的背景来理解。
9.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    B.族诛连坐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视不理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之犯罪,A因为,CD同现代汉语。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0.选出对下列加线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B.齐人因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C.圣人非所与熙也。(陈述语气,相当于“吧”)
D.寡人反取病焉。(感叹语气,相当于“啦”)
答案:C
解析:分析:C“也”表示判断,此外可不翻译。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虚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11.翻译: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文:
答案: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此句要译出反问语气。
点评:本题不难,此句简短,易于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是学习古文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翻译文言句子,先把句子中的字语解释好,然后疏通句子的意思(方法是,调整语序,增删文字,检查字词义是否符合句意),最后查找有没有漏译。
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答案:其/实味/不同。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13.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____ ②晏子避席对曰____________③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___
答案:捆绑|座位|偷
解析:分析: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注意“席”是古今异义,古义是“座位”,今义是“席子”。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晏子使楚__________ ②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____________③傧者更道__________
答案:出使|做,设置|改
解析:分析: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注意“更”是古今异义,古义是“改”,今义是“打更”。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翻译:
答案: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解析:分析: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使”一词多义,第一个“使”词意为“派”,第二个“使”是使臣,后两个“使使”是出使的意思。
点评: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16.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晏子避席对曰——晏子离开座位说。
B.齐人固善盗乎 ——齐国人很顽固,都善于偷东西吗
C.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 水土不一样啊。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答案:B
解析:分析:文言文词语,平时有应多识记积累。B项中“固”是本来的意思。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坐盗 先生坐!
B.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不辱使命
C.叶徒相似 徒以有先生
D.寡人反取病焉 人病,立坛场(《越巫》)
答案:C
解析:分析:A坐:犯罪,坐下。B项使:让,出使。D项病:羞辱,生病。C项徒都是只,仅 的意思。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18.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答案: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解析:分析:“不辱使命”,指在外交上没有辜负使命维护了国家利益。“历史上”可以是古代的,可以是现代的,比如现代史上建国初期在“万隆会议”上周总理不辱使命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点评:开放性试题,围绕要点。
19.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
①谓左右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②其实味不同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义:指近侍;今义:左和右两方面。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含转折)。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古义就是在文中的意思,今义就是用这个字组词即可。
点评:理解文言文,文言实词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技巧:(1)根据文意推断词义(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4)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6)根据词语结构推断词义(7)根据修辞推断词义(8)通过归纳推断词义(9)通过比较推断词义。
20.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之习辞者也(言辞) 今方来(将要)
B.何坐(犯罪) 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C.叶徒相似(只) 寡人反取病焉(辱)
D.晏子避席对曰(躲开席子) 吾欲辱之(羞辱)
答案:D
解析:分析:“避席”在句中的意思是“离开座位”。
点评:对于一般常用实词虚词要多积累多记忆。
21. 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能力,当时楚王想要羞辱晏子,没有想到反而自取其辱,因此当时他十分窘迫。
点评:分析认为心理结合相关句子和语境来分析。
22. 晏子这个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很有名。他机智诙谐,能言善辩,大智大勇,兼具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突出他这些特点的?
答案:示例: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突出他的特点。他的比喻非常巧妙,既回击了楚王的诬蔑,又不失外交礼仪。同时,文章还把楚王作为晏子的陪衬,构成对比,更显出晏子的机智勇敢。
解析:分析:描写人物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在本文中,面对楚王的挑衅,他以自己巧妙的语言反击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
点评:描写人物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23. 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选择其中一人,略作分析。
答案: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景公:具有民本思想,能善于采纳正确的建议,且知错就改。(任选其一即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分析能力。把握晏子的性格可从晏子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爱国精神来分析。景公的性格特点可从他能听从晏子的正确建议来分析。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
二、阅读题
24.阅读理解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词语。
习辞:______何以:______何坐:______避席:______
答案:习辞:能言善辩,长于辞令。|何以:用什么办法。|何坐:犯了什么罪。|避席:离开座位。
解析: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何以”是倒装句“以何”,“坐” “席”古今异义。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缚者曷为者也 B.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C.路转溪头忽见 D.寡人反取病焉
答案:D
解析:分析:A“曷”通“何”;B“道”通“导” ;C“见”通“现”,故选D。
点评: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25. 阅读理解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口头禅贡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报告
B.齐人也,坐盗 坐:偷
C.肉食者鄙 鄙:卑鄙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虚夸
答案:D
解析:分析:A诣:到……去;B坐:犯罪;C鄙:见识浅陋。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根据人物在文中的表现来分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此何遽不为福乎
C.王视晏子曰 D.齐人固善盗乎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答案:C
解析:分析:A专:独自,专一;B福:赐福,保佑,好事;C视:看;D固:本来;巩固。故选C
点评: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