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黄山记》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4 11:1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黄山记》同步训练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喧腾(xuān) 深邃(suì) 踟蹰(zhí chú)
B.百舸争流(kě) 寥廓(liáo) 峥嵘(zhēgɡróng)
C.浪遏飞舟(è) 佝偻(ɡōu lóu) 叫嚣(xiāo)
D.残羹(ɡēng) 长篙(hāo) 憩息(qì)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读音。A中“踟”应读“chí”;B中“舸”应读“ɡě”;D中“篙”应读
“ɡāo”。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通谍 弊病 不卑不抗 墨守成规
B.真缔 气慨 手屈一指 别出新裁
C.锻练 崛起 世外桃源 东施效颦
D.演绎 坦护 乔妆打扮 肆无忌殚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识别。A中“谍”应为“牒”,“抗”应为“亢”;B中“缔”应为“谛”,“慨”应为“概”,“手”应为“首”,“新”应为“心”;C中“练”应为“炼”;D中“坦”应为“袒”,“妆”应为“装”,“殚”应为“惮”。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形辨析。对汉字的拼写,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写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方框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②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③一连好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却很冷淡。
A.截止 启用 反应 B.截至 起用 反应
C.截止 起用 反映 D.截至 启用 反映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音近义词的辨析。“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启用”是“开始使用”的意思,“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与免职的人员”;“反应”是指“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是名词,“反映”是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是动词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刻苦努力,还要看机遇与环境怎样。
B.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C.当法国队齐达内接角球,头球破门之后,巴西队似乎才对法国队引起重视,从此加快进攻速度,以求扳平比分,或反败为胜。
D.荆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价值200余万元的特大银行抢劫团伙案。
答案:A
解析:分析:B“否则”与“拿不出新软件”重复。C 一方对另一方才用“引起”。 D“价值200余万元”作“团伙案” 的定语修饰不当。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夹道相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语义、适用范围、感彩的理解。“叹为观止”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用于指读文章;“道貌岸然”感彩属贬义;“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属褒义,与语境不符,宜换用“夸夸其谈”。
点评:解题时,要看成语和主语、修饰语、中心语等是否搭配,和前后句意有无重复或矛盾等语病。有些成语,本身就已包含某种意思了,若再添加某种修饰限制语或让成语作修饰语,就会犯“叠床架屋”(即表意重复)这样的语病。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棚、猪舍、菜园、山川流水、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
②神话和传说是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
③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
④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
⑤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神话。
⑥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
A.②⑤③⑥①④   B.③⑥②⑤①④
C.②⑤①④③⑥ D.⑥③②⑤①④
答案:B
解析:分析:③说神话和传说无处不在,引出⑥这一中心句。②⑤是解释我喜欢的原因,⑤“而且”表明递进,⑤紧接②。①④说神话对我的影响,①是写记忆中,④是写笔下,所以④在最末。
点评:解答句子排序要弄清楚句子间的关系。
7.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 长沙》中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词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可能有不同的规格。
C.词的好几句由一个字领头,这个字叫一字豆(“豆”指句中稍有停顿,即“句读”的“读”字),如《沁园春 长沙》上片中的“望”,下片中的“惜”。
D.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时始创并发展的一种新体诗。我国的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则可称作旧体诗。在现代诗人中也有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这些诗应属于现代诗歌。
答案:B
解析:分析:B中《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诗词分类要有了解,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李白逸兴横飞,登上了大约海拔1860公尺左右的黄山最高峰的绝顶——莲花峰。
B.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C.这里虽然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D.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怀。
解析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大约”和“左右”重复。C项“虽然”移到“这里”前面,因为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样。D项“热爱自然”和“亲近自然”互换。
点评: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B.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C.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
D.在这次联赛中,广东队和北京队势力相当,经过几番较量,最终鼎足而立,打成平局。
答案:D
解析:分析:“鼎足而立”形容三者之间对立的局势,不合句意。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十一月的一天下午,在连续几天的暴雨后的________中,天空仍然阴云密布,空气中仍然________着雾气,我注意到湖水出奇地平静,________很难分辨出湖面来;它不再倒映出十月份的________,而只有周围群山十一月份的灰暗颜色。
A.平静 弥漫 因此 璀璨色彩
B.沉寂 笼罩 因而 绚烂色彩
C.寂静 弥散 可是 光鲜颜色
D.孤寂 充斥 于是 闪耀颜色
答案:A
解析:分析:第三处是因果关系的连词,排除C、D;“笼罩”和“空气”不搭配,排除B。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攀缘 船坞 舶来品 泊位
B.拆卸 请贴 漂白粉 启程
C.盘踞 蟠桃 趟混水 诡密
D.桅竿 旗杆 桥栏杆 秸秆
答案:A
解析:分析:B.贴—帖;C.混—浑,密—秘;D.竿—杆。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1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宝刹 惊诧 叱咤 姹紫嫣红
B.狭仄 咋舌 舴艋 啧有烦言
C.拾级 摄取 威慑 十恶不赦
D.浩翰 菡萏 颔联 成吉思汗
解析 
答案:C
解析:分析:A.咤:zhà,余:chà;B.仄:zè,余:zé;D.汗:hán,余hàn。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3.根据意思写词语
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__ _
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_ _
答案:悭吝|煞费苦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14.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温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 ~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 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 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
答案:示例:都由污染物组成,都造成视程障碍
解析:分析:根据两端文字对雾和霾的介绍,找出共同点。
点评:找出雾霾的相同点,字数控制在16字以内。
15.文学常识填空。
《黄山记》作者_____,当代作家。
答案:徐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徐迟的相关常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16.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温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 ~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 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 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能见度、相对湿度、颜色、浓度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做题时要注意运用求异思维,抓好关键词。
点评:抓住关键词来作答,注意字数要求。
17.《黄山记》是我国 代作家 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 、 等
答案:.当|徐迟| 《祁连山下》|《歌德巴赫猜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徐迟的相关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18.词语解释
诡奇: 。
卓越: 。
答案:奇异|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19.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案:侧面描写
解析:分析: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点评: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20.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
答案:奇。
解析:分析:从“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赏赐了”、“极罕见”等词语可见可看出是“奇”。
点评:解答此题结合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来分析得出答案。
21.思考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
答案:抒情议论相结合
解析:分析:抒情议论的文字如: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这些抒情议论,更加突出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主旨。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来解答。
22.文章第三部分是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答案:示例:对比
解析:分析: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点评:对比是几种事物之间的比较,以突出要写的事物的特点。
23.根据文章四个部分所描述的不同侧重点,可分别给它们设一个小标题?
答案:黄山胜境概貌;|人们登山简史;|攀登险峰天都;|观赏奇丽风光。
解析:分析:本文的思路是:它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在介绍黄山概貌后,又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数千年中极少有人能攀上黄山之巅的史实,烘托了“险”字。这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在写记游山时,又突破一般由下而上或由远及近的空间转移的视角,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进行重点描写,从而突出了黄山“险”与“奇”的特点。
点评: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内容。
二、阅读题
24.阅读理解
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1)此段描写黄山的云海,其特点是________(用一个词概括)。
答案:神奇
解析:分析:此段的段首这句是此段的中心句“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因此答案是“神奇”。
点评:善于从文段中找到答案。
(2)简析文中划线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极力描写出舞者的舞姿之优美。
解析:分析:排比是由三个火三个以上的句式相同的句子在一起,有强调突出加强语势的作用。
点评: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25. 阅读理解
春 到 齐 鲁
余光中
①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遥墙机场。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
②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的佟光武处长和刘永波副处长把我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却几乎花香如潮了。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
③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的行人应接不暇了。桃花夭夭,冶艳如点点绛唇。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
④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就已用丁香解秽。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⑤后来我写了《丁香》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
⑥初春的济南,到处盛开着丁香,简直要害人患上轻度的花魇、花癫,整天眼贪鼻馋,坐立不安。山大校园里的丁香就有乳白、浅绯、淡紫三种,好像春天是各色佳丽约好了一齐来开游园会,你不知该对谁笑才好。
⑦同为地灵所育,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从济南的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岱庙到孔庙与孟庙,守护着圣贤典范、英雄侠骨的,正是这一排排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阴翳的树影萧森,轻掩着屋脊斜倾的鳞鳞密瓦,或是勾心斗角的犄望屋檐,再往下去,覆盖在横匾与楹联上,或是土红粉白的墙头,或是字迹漶漫的石碑。若是树顶有鸦鹭之类来栖,则磔磔怪争声中更添寒禽古木的沧桑。
⑧鲁中寺庙里巍巍矗立的,多半是柏,本地人把它念成“北”。那十天我至少观叹过上千株古柏,其风骨道貌却令人引颈久仰,一仰难尽。那气象,岂是摄影机小气的格局所能包罗?从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孟庙到孔林,那成千上万的木中长老,柏中华胄,哪一树不是历经风霜,饱阅世变,沧桑的记忆那么露骨地深刻在糙皮上面?朝代为古柏纹身,从蟠根到盖顶,顺着挺峻高昂的巨干,一直削上天去,像是凿得太痛,苍老而坚毅的霜皮竟都按着反时钟的方向朝上面拧扭,回旋成趣。
⑨岱庙里有五株汉柏,传说是当年汉武帝来泰山封禅,亲自手栽。耿耿汉魂,历劫犹健,但毕竟是两千多岁了,槎桠的枝柯早已炭化,霜皮大都剥落,只靠残余的片段向古根汲水,去喂预上虬蟠的苍青。问他们建元的往事,问张骞和苏武几时才回国,古木穆穆,只鸦啼数声便支吾了过去。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相传是因秦始皇在树下避雨而受爵,虽然更老,却不如汉柏长寿,早在明朝就被山洪冲走,要到康熙年间才加补植,现在也只剩下两株。
⑩古来松柏并称,而体态不同。大致而言,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夭矫回旋。譬之书法,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泰山上颇有一些奇松,透石穿罅,崩进而出,顽根宛如牙根,紧咬着岌岌的绝壁,翠针丛丛簇簇,密鳞与浓鬣蔽空,黛柯则槎桠轮困,能屈能伸,那淋漓恣肆的气象,简直是狂草了。
杜甫的《古柏行》说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过是修辞的夸张。就算加州海边的巨杉,俗称红木者,最高拔的也不过三百六七十英尺。加州海边的怪松,天长地久,被太平洋的烈风吹成蟠曲百折的体态,可称“风雕”,而以奇石累累为其供展的回廊,神奇也不下于泰山之松,只可惜奇石怪松独缺名士品题,总觉得有景无句,不免寂寞。所以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
(1). 作者为什么对丁香“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请简要分析。
答案:丁香的名字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丁香实用,观赏性强;|丁香让人怀念李清照的寂寞芳心。
解析:分析:第四段的这句“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提示了答案出在第四段,因此仔细梳理得出答案不难。
点评:找到相关段落仔细梳理得出答案。
(2)请以第⑦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案:妙用修辞。如对比、比喻、衬托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课文可以找到比喻句,如“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对比“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夭矫回旋”增强了本文的语言感染力。
点评:回答语言上的特色,从修辞和词语运用上两方面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