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及其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中进一步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训练其积极探究,独立思考,透过历史现象挖掘历史本质的深刻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以及大运河的开凿与隋朝短命而亡是否有联系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隋朝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据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分析、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归纳法、阅读、讲述、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运河吗?最长的运河又是哪一条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补充说明:运河的开凿,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据史料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修建运河。隋朝时期更是耗费巨资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在本课的“导入框”中有一个故事,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讲一讲?对学生的讲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进一步设疑: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老师愿意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学习新课:一、板书: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谁能简单概述一下?导入:那么,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一个统一王朝是哪个吗?它又是怎样建立和统一的?讲述: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设疑:在今天的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有一口“胭脂井”,谁知道它的来历?(请学生表演)板书:“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过程。
提问:隋朝能够重新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提示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统一的条件)3.隋初经济的繁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提问: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②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二、大运河的开通导入: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有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的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万向思维P3的文字和图片)
强大的隋王朝仅37年、经历了两代皇帝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追溯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1.目的和条件提出讨论问题: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问:开通大运河势在必行,那么隋朝具备完成这样大的工程的条件吗?(结合课本中“动脑筋”1及已学过的第一个大问题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速增强的经济实力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安定统一的局面又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2.概况讲述:605年至610年,隋炀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征发几百万人,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翻开地图册P2《隋朝的大运河》:大运河有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通济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邗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江南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连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3.地位和作用
讲述: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问题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问题2: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提示学生注意: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回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京杭大运河。最长的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请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其他学生边听故事,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学生概述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掌握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等基础知识。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及课下收集的资料,通过表演,再现隋灭陈、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过程。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分析得出:统一的历史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西汉初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文景之治”),从课本、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不是专为看琼花,而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得出“完成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隋文帝利用已有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以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随着教师的演示,学生回答出大运河“三点”、“四段”及连通的五条河流和流经的主要地区。,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找到以下论据,做好讨论的准备:①阅读理解教材第4页的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思考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小字内容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其次,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回答,实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为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内容做铺垫,同时突出本课重点。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温故而知新,形成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当堂识记住基本史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帮助学生提炼知识,并形成准确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学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产生原因的方法。
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已知”引出“新知”,培养学生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巩固小结
引导学生“释题”,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板书设计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
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9年)
3、隋朝经济的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条件:经济实力,国家统一,古运河为基础
过程:605年“三点”“四段”
作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