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2025届高三生物学临门一脚试卷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二中2025届高三生物学临门一脚试卷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23 23: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生物学临门一脚试卷3
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利用苹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菌,发酵5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接入醋酸菌后,应适当升高发酵温度
B.苹果中的葡萄糖在酵母菌的线粒体中被分解
C.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过程中均需在密闭的条件下完成
D.醋酸菌和酵母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2.内蒙古恩格贝生态修复示范区40年来栽植乔木700多万株,灌木5万亩,优良牧草5000亩,区域内植被覆盖率78%,森林覆盖率达到41%,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600余种,动植物生物链、生物种群得到有效恢复,使死寂的沙海重现绿色韵律,用辛勤与汗水书写“沙漠变绿洲”奇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栽种的植物多为当地优良品种,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生态修复后生物多样性增加,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
C.生态修复后的古恩格贝生态系统有利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植被种类繁多为多种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3.某生态学家调查了某段时间内我国4个省份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少、自然资源丰富
B.与其他省份相比,该段时间内出现较大生态赤字的是河北
C.治理荒漠化、恢复植被和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新疆的人均生态承载力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及降低肉食比例有利于减小人均生态足迹
4.农业谚语往往蕴含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业谚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A.“春雨漫了垄,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水过多会减弱种子光合作用,不利于收获
B.“霜前霜米如糠﹐霜后霜谷满仓”霜降后降温可减弱细胞呼吸,实现作物的增产
C.“正其行,通其风”保证空气流通,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提高光合速率
D.“千担粪下地,万担粮归仓”有机肥分解后为植物提供无机盐和CO2,增强光合作用
5.如图表示胚胎工程在动物优良品种培育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用于濒危动物的繁育,核心技术是动物细胞核移植
B.②过程中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有利于产生更多卵细胞进而获得多个胚胎
C.③过程中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到受精卵中以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D.以上3种动物优良品种培育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
6.20世纪70年代,有人重复了温特的实验,发现接触了尖端背光侧的琼脂块,确实比接触了尖端向光侧的琼脂块具有更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但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的结果显示两种琼脂块内的生长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别。有关温特的实验和重复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温特的实验没有排除琼脂块本身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B.重复实验表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
C.推测尖端背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且多于向光侧
D.需进一步测定琼脂块中是否含有尖端产生的其他物质
7.蝙蝠以回声定位捕食猎物,而灯蛾科昆虫能发射超声波干扰蝙蝠的回声定位。蝙蝠为对付这种防卫系统,通过改变超声波频率或停止回声探测,直接接受灯蛾科类所产生的声音来发现猎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蝙蝠和灯蛾的种间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灯蛾发射的超声波导致蝙蝠发生突变来改变自身的超声波频率
C.蝙蝠的存在并非对灯蛾完全不利,其存在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D.蝙蝠和灯蛾在协同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均发生定向改变
8.叶绿体上的ATP合酶可利用浓度梯度合成ATP。ATP合酶包括和两部分,其中是ADP结合位点,是的跨膜运输通道。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推测ATP合酶在叶绿体上的分布情况为
A.分布于类囊体膜,朝向叶绿体基质侧;贯穿类囊体膜
B.贯穿类囊体膜;分布于类囊体膜,朝向叶绿体基质侧
C.贯穿叶绿体内膜;分布于叶绿体内膜,朝向叶绿体基质侧
D.分布于叶绿体内膜,朝向叶绿体基质侧;贯穿叶绿体内膜
9.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人体内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 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B.HPO42-/H2PO4-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C.Mg 可激活DNA聚合酶,促进基因的转录
D.Fe 参与血红素的构成,在氧气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10.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以下四个问题,采用的相应技术手段是
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体细胞杂交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④ ②
C ② ① ④ ③
D ④ ② ③ ①
11.宫腔镜手术是常见的微创妇科手术,手术中由于灌流介质和膨宫压力的作用会导致灌洗液(0.9%NaCl溶液)中的水被过度吸收进入血浆,导致低血钠,进而引发机体水中毒。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中毒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人
B.适量补充钠盐有利于维持水中毒患者水盐平衡
C.机体可通过减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水中毒患者用利尿剂治疗时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频率增加
12.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常被与创伤相关的日常生活情景刺激,产生过度焦虑。研究表明,创伤时的强烈刺激使大脑释放大量内源性大麻素AEA导致非印记神经元转变为负责记忆提取的印记神经元。下图示AEA作用机理,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AEA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受体
B.AEA抑制突触前膜释放GABA,解除对非印记神经元的抑制
C.印记神经元数量和范围扩大降低大脑对恐惧记忆的特异性
D.升高AEA水平可能有助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恢复正常
1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HCI)(分子可在细胞表面展示抗原肽,激活T细胞,从而精确地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病变细胞,维护机体的健康。研究发现,IRGQ蛋白可引起MHCI降解,据此推测 IRGQ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为验证此推测,研究者测定了 IRGQ正常鼠和IRGQ敲除鼠的肿瘤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HCI 介导的肿瘤细胞清除过程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B.IRGQ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C.IRGQ敲除鼠细胞内MHCI 含量升高
D.升高IRGQ含量可作为一种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14.浙江大学研究组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在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现象:DNA无损伤的染色体移向一个子代细胞甲,而DNA损伤的染色体都被“隔离”到另一个子代细胞乙中,并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凋亡。根据该发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配不均”现象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分配不均”产生的健康细胞甲不能进入下一个分裂周期
C.年龄较大的动物体细胞中更容易发生“分配不均”现象
D.“分配不均”的现象有利于个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15.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征是由位于20号染色体上的JAG1基因突变引起的,某患者家系系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仅考虑JAG1基因,Ⅱ-2为显性纯合体
C.Ⅲ-3与正常异性婚配,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2
D.若Ⅱ-1再次怀孕,最好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16.小鼠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黄色,a为隐性基因,表现黑色。研究发现,Avy基因前端有一段特殊碱基序列决定着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这段序列具有多个可发生DNA甲基化的位点,其甲基化程度越高,Avy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合子小鼠Avy基因碱基序列甲基化程度越高,体毛的颜色就越浅
B.Avy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RNA聚合酶不能结合到DNA分子上
C.杂合子小鼠的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D.Avy基因甲基化模式可以传给子代细胞,但不改变DNA上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17.通过碱基修饰的新冠RNA疫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增加刺突蛋白合成。某新冠疫苗中常用N1—甲基假尿苷修饰,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RNA翻译过程中的“+1核糖体移码”(如图),合成“脱靶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1—甲基假尿苷修饰后新冠RNA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
B.翻译的实质是将mRNA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C.翻译过程中rRNA上的反密码子和新冠mRNA密码子之间的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可推测“脱靶蛋白”密码子发生改变可能不会引发预期的免疫反应
18.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品种,二者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会出现部分花粉不育现象。研究显示,该现象与来自籼稻的12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有关。该段DNA含有2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基因D和基因J,基因D编码的毒蛋白D可以杀死花粉,基因J编码的蛋白质J能解除D蛋白的毒性。研究发现,粳-籼杂交稻产生的花粉中,12号染色体来源于粳稻的不育,来源于籼稻的则可育(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正确叙述的是
A.粳-籼杂交稻的部分花粉不育现象表明两种水稻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B.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DDJJ的个体占1/4
C.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基因D和基因J的表达时期不同,但均在花粉时期发挥作用引起
D.粳-籼杂交稻中若来自籼稻的12号染色体丢失,则其产生的花粉一定可育
二、非选择题(64分,共4小题)
19.(16分)
麋鹿为中国特有物种,在清末从中国消失,1985年重新引入中国并圈养或散养在封闭的区域内,至2008年数量已超过2000头。调查小组以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3~2013年间石首麋鹿的成体和幼体存活率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封闭区域内直接决定麋鹿种群数量的因素有 。
(2)为进一步提高保护区内麋鹿的种群数量,研究人员计划采用人工辅助繁殖再放生到散养保护区的措施,该措施 (填“能”或“不能”)提高散养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原因是 。
(3)2009年传染病的爆发使麋鹿个体存活率急剧下降,传染病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 (填“密度制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传染病爆发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后,散养麋鹿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试结合调查结果阐述其原因: 。
(4)石首麋鹿保护区散养麋鹿种群被长期放养于封闭的围栏内,封闭的围栏限制了麋鹿种群的发展。试阐述封闭区散养麋鹿对麋鹿种群数量存在的负面影响: (答出2点),针对存在的负面影响提出1点改善对策: 。
20.(16分)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大丽花的影响,科研人员检测了4组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大丽花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15天时,各组恢复正常水分供应,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CK组给予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正常水分处理),LD组给予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5%~60%(轻度干旱胁迫),MD组给予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45%(中度干旱胁迫),SD组给予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35%(严重干旱胁迫)。
(1)胞间CO2来源一般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图中SD组在12—15天时大丽花幼苗的胞间浓度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四组实验的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
(3)SD组大丽花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的重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气孔导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16分)
抗菌肽(AMPs)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及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优点。研究者欲利用改造后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AMPs。回答下列问题:
(1)用PCR扩增目的基因M时,设计的引物有 种。引物设计的要求包括 。
(2)AMPs也会抑制大肠杆菌,造成组成型表达(持续表达)目的基因M的大肠杆菌最大种群数量偏低,限制了AMPs产量。研究者在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中插入N和C基因,使质粒上目的基因M的表达受到红光控制。红光调控目的基因M表达的原理如图所示。
N和C基因表达应为 (填“组成型表达”或“红光诱导型表达”)。据图阐述红光调控目的基因M的表达过程: 。
(3)为避免工程菌泄漏污染环境,研究者利用阻遏蛋白基因和调控元件,使工程菌在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射时,激活致死基因G表达,从而诱导工程菌死亡。完善工程菌生产AMPs步骤。
①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工程菌至种群数量达到最适值(K值)。
② 照射至AMPs浓度在培养液中达到适宜浓度(生产需求量)。
③ ,避免工程菌泄漏。
22.(16分)
清远鸡(俗称清远麻鸡)是某省优质地方品种,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清远麻鸡的慢羽和快羽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M)对快羽(m)为显性,其中慢羽初生雏鸡的翅尖羽毛较短,快羽初生雏鸡的翅尖羽毛较长。清远麻鸡育种过程、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M/m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组合方案: (用基因型表示),通过翅尖羽毛长短即可直接区分清远雏鸡的性别,从而达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的育种目的。
(3)清远麻鸡羽毛黑色(A)对黄色(a)为显性,且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清远麻鸡出现黄羽的原因,研究者对AA和aa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并测定其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清远麻鸡出现黄羽的原因是A基因发生碱基的 而突变为a基因,从而导致 ,最终使黑色素合成减少或无法合成。
(4)清远母鸡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据此推测,清远鸡群中黄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最多有 种。为确定一只黄色慢羽清远公鸡的基因型,研究人员将该只黄色慢羽清远公鸡与多只杂合黑色快羽清远母鸡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已知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致死)。请完成下列部分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后代清远公鸡:清远母鸡=1:1,且无论清远公鸡还是清远母鸡都是黑色慢羽:黄色慢羽=1:1,则这只黄色慢羽清远公鸡的基因型是 。
②若后代清远公鸡:清远母鸡=1:2,且清远公鸡全表现为慢羽,清远母鸡中慢羽:快羽=1:1,则这只黄色慢羽清远公鸡的基因型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D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B B A D C
19.(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逐个计数法1′ 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不能1′ 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投放种群的数量无关
(3)密度制约 传染病爆发使幼体存活率急剧下降,导致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从而使散养麋鹿长期处于负增长状态
(4)封闭区域空间有限,食物资源有限,会限制麋鹿种群数量增长;长期封闭导致近亲繁殖,使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降低,易患疾病,影响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定期将部分麋鹿迁移到其他适宜的区域,扩大其生存空间
20.(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细胞呼吸作用(释放) 从外界吸收
SD组气孔导度下降,从外界吸收的CO2减少,但净光合速率下降更快。
(2) 干旱胁迫导致大丽花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而且干旱胁迫越严重,净光合速率下降越多4′
(3)不是 SD组的气孔导度下降,但是胞间CO2浓度并未下降
(4) 既能降低蒸腾作用,又能保证CO2的供应
21.(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2/两 能与基因M两条链的5′端进行特异性结合,引物之间不能互补配成形成双链结构4′
(2) 组成型表达
C基因指导合成的C蛋白直接与启动子As结合1′,N基因指导合成的N蛋白在红光调控下与结合在启动子上的C蛋白结合,启动目的基因M的表达(转录)过程1′
(3) 红光 红光和蓝光同时照射,诱导工程菌死亡
22.(除特别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 Z P产生的F1体现伴性遗传现象
(2)ZmZm×ZMW
(3)增添 a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量降低
(4) 3/三 aaZMZM aaZM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