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
目标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
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意义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
难点
为什么说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材料式导入)多媒体图片展示: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分别指日本、阿拉伯;“日新月一”:日新:日出之国的大化改新;月一:新月之乡的统一。导入新课。
导入2:(叙述式导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游牧的阿拉伯人从沙漠中崛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日本和阿拉伯是怎样翻开它们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去了解它们走向兴盛的历史。
课堂探究
框题1 大化改新
(1)人物图片(见课件),这次改革的重要人物是谁?(他是日本遣唐使的核心人物)。
(2)想一想: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3)分组讨论: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从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答案:(1)中臣镰足。
(2)文字、茶文化、和服等。
(3)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框题2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阅读材料:
材料 某宗教信徒有五条义务,也是五条基本信条:(1)念诵“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2)每日必须按规定仪式祈祷;(3)每年必须在规定的月份斋戒;(4)缴纳天课即施舍财物;(5)到麦加朝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什么宗教规定的教义?
(2)伊斯兰教的信徒为什么要“到麦加朝拜”?
(3)该宗教的创立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1)伊斯兰教。
(2)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3)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打破了阿拉伯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续表
板书设计
当堂达标
1.(2013宜昌)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B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下列选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或原因的是( D )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
C.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
D.确立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3.以下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半岛状况的是( A )
①四分五裂 ②内忧外患 ③改革受阻 ④国内叛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小明的爸爸信仰伊斯兰教,他说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请你帮小明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B )
A.这一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这一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C.这一年穆罕默德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D.这一年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它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1)中世纪时,日本向它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是什么? 有何影响?
(2)后来,日本同老师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日本是如何向老师“收钱占地”的?
答案:(1)改革:大化改新。影响:①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②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马关条约》。“收钱”: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占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6.伊斯兰教为什么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