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教案示例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苗汉两族人民亲人般的情谊,懂得关心、帮助老人和有困难的人,是少年儿童应有的品质。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理解“硬朗、毕竟、灵便、替换、热乎乎”等词语,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会用“照顾、及时”造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句子,学习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初看图,揭示课题;自读课文;教学生字生词;再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范读课文;写字。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词;再看图;细读课文;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看图,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图上画着什么人?她们在做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老奶奶和小姑娘这么亲热,在你的猜想中他们是什么关系?(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揭示课题:亲人)
(二)自读课文。老奶奶和小姑娘像亲人一般,她们是亲人,还是像亲人,请读课文。
(三)读后提问,了解大意,出示生字词。
1.老奶奶和小姑娘究竟是什么关系?
(出示:邻居
苗族
汉族)
2.老奶奶的女儿在县城工作,她有什么困难?
(出示:困难
灵便
及时)
3.“我”和妈妈怎么帮助老奶奶,给老奶奶做哪些事?(出示:买盐
擦桌子
替
换
缝洗
晾
)
(四)教学生字词。
邻居:(读准前鼻音。“邻”左边是“令”,一点不能忘。字义,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汉族:我们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苗、回、藏等56个民族)(再用“汉”组词:汉字、汉文、汉语、汉朝、男子汉、汉族。)
困难:(字义让学生们讲。用“困”组词:围困、困境等。)
灵便:灵活,方便。
及时:马上、立刻、不耽误。
替换:就是换的意思。
缝洗:“缝”读第二声。(“缝”笔画多,指导学生把握结构,把字写紧凑。)
晾:晒干。所以“晾”是“日”,读准后鼻音。
经济:本文指生活来源。
热心肠:本课指乐于助人。
照顾:照料。
(五)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
我们村寨只有我家是汉族,大多是苗族人。
邻居老奶奶一个人生活。
老奶奶手脚不灵便,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
妈妈常帮助老人,也让“我”去照顾老人。
星期天“我”帮老奶奶洗衣,老奶奶很感激。
“我”听了老奶奶的夸奖,不好意思。
(六)范读课文。
指点:对照图画,课文中主要是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画面的内容?(5、6节)
范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七)写字。
(八)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从哪里知道老奶奶是苗族人?
2.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老奶奶几方面的情况?(年纪大,身体还算硬朗;一人在家;手脚不灵便。结合解释“硬朗”形容老人身体好。比较:“身体硬朗”与“身体还算硬朗”,加上“还算”表示身体基本上可以,但不是很好。)
指点:课文之所以要写这些,是补充说明图意,一是让我们知道老奶奶是少数民族;二是告诉我们老奶奶有困难,需要帮助。
指名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热心肠”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课文上从哪儿看出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抓住“每天、总要、有时……有时……、常对我说”等理解)(结合教学“热心肠、热心人、好心的人”。)
4.指名读妈妈常对“我”说的话。你们认为妈妈说的话对吗?
指点:妈妈不仅自己热心帮助老人,还教育自己的子女照顾老人。
5.读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分层次。这一段既写了妈妈帮助老奶奶,又写了“我”小时候和现在照顾老奶奶。那么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用笔做上记号。(共三层:第一层写妈妈怎样帮助老奶奶;第二层写妈妈怎样教育“我”;第三层写“我”是怎样做的。)
6.看看图,再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图文描述了什么内容。
7.说图意,再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比较:“我背起竹篓……然后又回到院里。”
“我(悄悄地)背起竹篓……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
②启发:句子中加上两个“悄悄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我”背着奶奶,不声不响地到河边帮老奶奶洗衣物,又回到院里的情景;还让我们懂得了“我”帮助老奶奶非常真心,惟恐让老奶奶知道了,阻拦“我”去河边洗衣物。)
③看图试述:当“我”晾衣服时,被老奶奶发现了,那情景你会讲吗?看图说一说。
比较:“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捧着我的头,把脸贴着我的脸……”
“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
启发:第一句你觉得怎么样?第二句加上带点的词语,你又觉得怎么样?
“高兴地走出来”仿佛老奶奶满面笑容。
从老奶奶用“双手捧”,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告诉我们老奶奶内心的激动,对“我”的感激和喜欢。
谁来做老奶奶,“笑咪咪地”、“激动地”读对“我”说的一段话?
指名读,再齐读。
8.分角色读老奶奶和“我”的对话。
(三)总结课文。
1.如果你是老奶奶的邻居,你会怎么做?
2.讲述: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情谊很深,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一般。所谓“亲如一家人”这篇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课文用“亲人”做题目,意思就在这里。同学们也应该像课文中的“我”一样,尊敬、照顾老人,关心、团结少数民族的亲人。
(四)练习。
用“及时”、“照顾”造句。
(五)作业:用“及时”“照顾”书面造句。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