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3 14: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方法
提问法、重点讲解法、材料辅助法、纵向联系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提问:你知道我国哪些农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讲述甘薯引入的详细过程。然后点题:甘薯引进和推广种植,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导入学习: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讲授新课: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通过看书让学生说说这部分学习包括哪些内容?首先学习农业的发展。设置问题: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高产作物?哪些是经济作物?教师补充说明:讲述这些农作物引入、推广的过程,说明这些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进推广的意义。补充史料: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教师引导分析: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
下面学习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活跃状况两段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明朝松江出产的棉布》,说说当时棉纺织水平给你是一个怎样的直观印象。教师提问:“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说明了什么?初学了商品经济活跃表现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导致工商业繁盛,出现全国性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皇都积胜图》,让学生感知北京商业繁荣景象。借助《南都繁会图》景象,回答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南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他们有的投资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导入资本主义萌芽学习。
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及清朝资本主义性质手工业发展概况。教师引导:这不是当时个别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丝织业中已出现了许多象施复夫妇一样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了。当时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现象了。学生研读课文,了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是什么?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什么实质?教师讲述:这种现象是当时社会生活发生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的反映——在封建生产关系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到了清代这种资本主义性质手工业有了发展,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发展仍很缓慢。究其原因,与清朝统治政策有关。导入“闭关锁国”政策学习。二、闭关锁国政策思考: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教师提问:清朝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乾隆帝信函,师生一起互动,学习P118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出哪些方面原因,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答案。教师讲清在对外贸易上由实行海禁政策到闭关政策的出台过程。
议一议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肯定学生思维,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
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答。(如:占城稻等。)学生阅读导入框内容并思考问题。学生得出本课经济发展一目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个方面内容。小组讨论:农业的发展对促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繁荣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什么影响?学生观察其花纹、色彩,得出当时棉纺织业的生产发展水平。学生回答(略)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①手工业发展状况是以哪几个手工业部门为例介绍的?这些部门有哪些突出成就?②商品经济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小组活动,各抒己见。学生回答。(略)。学生活动与探究:P119页《南都繁会图》景象,回答问题。学生得出结论: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广泛性,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活跃。
②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如徽商、晋商,即是这种集团。请一同学阅读“徽商、晋商”小字。学生了解他们经营范围。让学生观察P117页下图《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说一说施复夫妇织不织布?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议一议(略)。学生回答:这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治国方针,就是主观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布置学生研读课文P118页最后一段及P119页小字,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学生回答(略)
根据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思考。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甘薯引入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知识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同学注意观察身边生活知识。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考。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分析、思考能力。培养历史学科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史图结合学习的能力。知道历史图片是了解掌握历史的重要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清代丝织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发展。通过讨论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同时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读小字,了解施复夫妇发家过程,他们成了大机户,剥削机工。培养学生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与学生一起了解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巩固小结
我们应从“闭关锁国”改革中吸取教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
2、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板书设计: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农作物品种增多
一、明清经常的发展
手工业
水平高
规模大
基地多
商业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二、资本主义萌芽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三“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