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3 14:5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21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搜集资料,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
思维方法:联系、对比、迁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元朝的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省制度的建立和影响
难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出示《成古思汗》图片,提问:此人是谁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提问:蒙古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看图编小故事)1.蒙古族的居住地和生活小结:蒙古草原,游牧生活叙述:12世纪蒙古草原的混战情景。
加深印象:《蒙古史书》的记录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①介绍成吉思汗:以突出成吉思汗坚强意志②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②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分组讨论)(4)图示《成吉思汗陵》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1271年,并展示忽必烈像。2、南宋灭亡:1276年3、文大祥抗元:动脑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谁能解释它的意思
吗?想一想:元朝的统—有益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国家的统—,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歌颂文大祥呢?4、元朝统一后恢复,发展经济和加强统治的措施
(政治、纤济、文化)经济上:1、推行重农政策2、加强南北交通,开凿新运河3、重视商业的发展4.重社中外交往并展示:农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元朝运河和隋朝运河图动脑筋:元运河与隋运河有什么异同点 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并加强西藏、琉球的管辖并展示《元朝疆域图》文化上: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三.民族融合的发展想一想:我国的民族大融合什么时候开始的 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4.形成新的民族——回族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利发展
学生问答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备,看图编小故事。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按照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学生思考后回答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看法。学生阅读
学生快速阅读并归纳
。学生表演学生思考,并找出答案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学生思考学生阅读课文后进行总结。
用图片来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培养,学生想象及表达能力。加深知识的巩固。通过对历史人物像的展示,加深学生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问题。培养学生把问题放在当时历史环境中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历史,分析历史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自由阅读,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养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清线索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分析能力。鼓励学生随时联系新旧知识,分析异同,既有利于记忆旧知识,巩固新知识,特别联系到今天,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巩固小结
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元统一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板书设计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族的居住地和生活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1271年
2、南宋灭亡:1276年
3、文大祥抗元:
4、元朝统一后发展经济和加强统治的措施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