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3 14:5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
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对宋词、元曲
、绘画、
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宋词和元曲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朗诵法、情景设置法。
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展示《司马光图像》。提问:图中这位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叫什么名字?他最杰出的史学贡献是什么?皇帝为这一贡献题了名,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知道它对皇帝的统治政策,对我们今天学习历史都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吗?学了这一课,你就知道了。讲授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以下课本上相关内容,对《资治通鉴》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阅读课文稿后讲述)教师然后板书《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
历史故事吗?教师补充:司马光从小就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长大后致力于史学的研究。著成《资治通鉴》一书,前后共19年。同学们,你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体例吗?它和《史记》有何不同呢?二、宋词和元曲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特点?这一时期主要词人有哪些?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和风格。教师提问: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展示《清明上河图》,向同学介绍该图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画卷表现了城乡百姓的社会生活,展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时代风貌,折射出北宋经济发展状况指导学习: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赵孟及他的作品。展示书法家的作品。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宋四家”指的是谁?师:元朝的赵孟也是
著名的书法家。
学生思考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学生看书,找出有关的基础知识。学生讲述后,其他同学准备补充。学生回答问题。
讲讲有关司马关的事。同学认真阅图,并说出图中反映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居住方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一系列问题。唐中期以后,音乐发展较快,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了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鞑黑暗势力。指导学生看书。回答: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直观感受人物图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联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找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概括知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比较进行学习,既加深印象又提高了分析能力。通过列表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阅图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现象。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增强艺术鉴赏力。
巩固小结
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我们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为我们奉献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
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书是(
)
①《史记》
②《后汉书》
③《汉书》
④《资治通鉴》
2.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
A.诗
B曲
C.词
D.小说
板书设计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1、作者
司马光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体裁
编年体通史
3、内容
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词的概况: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兴于唐,繁盛于宋
二、宋词
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
代表人物
辛弃疾:南宋文学家,豪放派代表
李清照: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绘画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