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3 15: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教材分析:
两宋时期,社会生产的进步,经济进一步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断发生变化,本课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二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所以说,两宋时期是我国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朝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娱乐活动和节庆风俗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宋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生活出现丰富多彩现象的原因和条件,提高学生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并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具体感受历史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三、教学重点:宋代服饰;瓦子
针对重点突破:通过让学生欣赏宋朝的服饰,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学生在欣赏中既有乐趣,又充分了解了宋朝的服饰及习俗。
四、教学难点:从瓦子看城市的商业繁荣;
针对难点突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宋朝的瓦子。
五、教学工具:导学案、多媒体;
六、教法学法:
1、教法:创设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
2、学法: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统一小组成果→全班展示→质疑讨论、老师适时评价
七、教学过程:
第一步:课前准备
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与交流”部分。(要求:细读课本→标注知识点→完成填充→记忆熟练)

第二步: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描述宋代社会风貌的视频,一起走进宋朝。
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宋代的社会风貌?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引出本课题目)
引出课题: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板书)
(二)、明确新课任务:
1、借助导学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阅读结束后,叮嘱学生在书上的重点子目后,标注重点符号。

(三)、预习反馈:
1、展示预习成果。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统一自学成果。(若小组内达不成共识的,学生和老师共
同解决)
3、派出小组代表展示。
(四)、小组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质疑讨论、适时评价

合作探究问题一:
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四组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组:宋初帝王相和宋中期帝王服饰;第二组:少数民族画像和宋代劳动者画像;第三组:宋代女子的鞋;第四组:反应宋代不同身份的画像),再现历史情境,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图片。结合课本想一想:宋朝服饰有哪几个特点?服饰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预期效果:第一组:宋朝衣着发展特点:崇尚简朴

盛行奢侈(说明问题: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
第二组:宋朝衣着民族特点: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说明问题: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作用。)

第三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朝衣着陋习:出现缠足(说明问题:
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妇女受封建束缚程度很深)
第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宋朝衣着身份特点: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说明问题:说明了封建社会等级的划分)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宋朝服饰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设想一下,我们穿上了宋朝的服饰来到了宋朝。

依据故事情境,探究问题:
宋朝印象: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后,由农村搬到了繁华的临安城,在某个节日,你打算邀请老师到城里做客,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老师的行程呢?(提示学生从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方面思考)

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老师在学生安排的行程中提出疑问。

疑问一:为什么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羊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格高,一般人吃不起?(说明问题:南宋与金对峙,路上交通几乎断绝,北方的牧羊无法进入南宋,因此不仅价格高而且一般人很难吃到。沿海居民向海外贸易且造船技术进步,不仅可以在近海还可以到更远的地带捕鱼,这样南方吃鱼就多。)

疑问二:宋代缺马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问题:
北宋建立之初就与辽、西夏形成了对峙局面,而辽、西夏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这就造成了北宋马匹来源困难,到南宋时,马匹缺乏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疑问三:瓦子是一种什么场所?瓦子在宋代的盛行原因是什么?(作为重点问题,展开学习。)

阅读材料,认识瓦子:
材料一:南宋《梦粱录》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所谓的勾栏,意思是在瓦舍中由不同
的专业艺人用栏杆等物组成的带棚的一种演出场所。
材料二:元初《武林旧事》中记载临安有瓦舍23处,仅北瓦内勾栏就有23座。

合作探究问题二:
材料一: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
材料二: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坊区街道开满店铺,甚至在宫城和寺庙附近,也是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夜市尤其著名。
材料三:
北宋时期伦敦、巴黎、开封人口比较表
城市名称
伦敦
巴黎
开封
人口数
不足5万
不足10万
100多万

结合材料联系前几课所学,请你说一说:瓦子在宋代盛行的原因?
(预期效果:1、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政府重视经济,尤其是鼓励商业的发展,取消了影响商业发展的一系列限制,从而使宋代的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3、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疑问四:宋代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今天还有吗?
(预期效果:今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节日会代代相传?因为节日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反应,这些节日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并且有些外国友人受到我们的影响也在过我们的节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过渡:到此为止,本课的知识点已经学完了,下面让我来回顾刚才都学了哪些知识吧?

(五)、巩固所学知识:
1、课堂小结(学生边说,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归纳总结。)


娱乐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节日

老师总结: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商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达,市民文化丰富的朝代,这课通过宋代的衣、食、住、行了解了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及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的多姿多彩,给我们展示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巩固训练(借助学案)

最后,以一首辛弃疾描述宋朝元宵节的词来回味宋朝,结束今天的宋朝之旅。(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齐读)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