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真题汇编 04 病句辨析
一、单选题
1.(2024三下·萧山期末)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
B.收到漂亮的礼物,非常高兴。
C.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很大的力气才把这箱书搬上楼。
2.(2023三下·沅江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B.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C.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D.爸爸讲了雷锋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2024三下·竹溪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B.看了这幅名扬中外的画,非常兴奋。
C.同学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4.(2024三下·南岸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B.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和一顶蓝色的帽子。
C.“枣核”是一个既聪明又为别人着想的孩子。
5.(2024三下·越秀期末)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爸爸多次反复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
B.昨天下午下了一天雨。
C.小狗的鼻子真灵巧,能又快又准地辨别气味。
D.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
6.(2024三下·二道期末)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句是( )
A.妈妈把我的脏衣服洗干净了。
B.他通过努力,改正了写错别字的毛病。
C.一只小鸟可爱正站在树上歌唱。
7.(2024三下·湖北期末)对下列句子的语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桥因为坚固,所以美观。(用词不当)
B.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教室。(成分残缺)
C.我爱吃苹果、梨、西蓝花等水果。(重复累赘)
D.不仅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还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词序颠倒)
8.(2024三下·南山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9.(2021三下·沛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B.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和各科作业。
C.小刚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
D.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10.(2024三下·湘西期末)下面关于修改病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丽再教室里写作业。“再”改为“在”。
B.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C.“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D.“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句子是正确的,不需要修改。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荷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B.春天的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蝴蝶飞过来,告诉我花儿的芬芳。
12.(2024三下·衢江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B.这篇作文的词语和句子都很通顺。
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D.散文《燕子》的作者是郑振铎创作的。
13.(2021三下·福清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爸爸的话,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B.当我递上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C.老师告诉我们,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勤学苦练。
D.《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
14.(2024三下·老河口期末)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B.小燕子有一双剪刀似的尾巴。
C.参加比赛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D.我断定明天不会下雨。
15.(2024三下·硚口期末)以下宣讲稿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B.在琴台剧院,我听到了演员们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武汉的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昌鱼、鸭脖等等……
D.“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吸引着我们每一个红领巾宣讲员。
16.(2023三下·南京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
B.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C.在场观众的眼睛都停在了运动员身上。
D.这篇作文的词语和句子都很通顺。
17.(2023三下·蚌埠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航天事业迅速飞快地发展。
B.猫姑娘多么温柔可亲。
C.我们班的体育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D.异口同声说:“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B.造纸术的发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C.看了《伊索寓言》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D.我们全体学生讨论并通过了这份倡议书。
19.(2020三下·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暑假,我旅游了黄山。
B.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C.不但这座桥坚固,而且美观。
D.参加植树活动的家长全部到齐了。
20.(2022三下·龙海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南南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B.琳琳坚持每天睡前大概读书一小时左右。
C.今天的作业我全部做完了,只剩下道数学题还没算出答案。
D.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21.(2022三下·吉阳期末)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B.今天上午,爸爸戴着一顶大帽子和一件大衣出门了。
C.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D.宁宁是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22.(2025三下·龙里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她兴奋不已。
B.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商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23.(2024三下·江源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
B.蜻蜓款款地快速地飞落到一朵荷花上。
C.《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
D.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良家风。
24.(2023三下·安阳期末)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B.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了。
C.我们要珍惜时间。
D.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25.(2024三下·西山期末)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许多外国人都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近。
B.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
C.参加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6.(2023三下·钱塘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搜集并背诵了许多古诗。
B.我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这篇文章记叙了攀登泰山。
D.爸爸明天星期二晚上带我们去游玩。
27.(2025三下·龙港期末)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今天,南南穿了一件新衣服和帽子。
B.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C.青菜、萝卜和西瓜都是我喜欢的蔬菜,
D.昨天上午刮了一天的风。
28.(2023三下·英德期末)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
B.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这座桥虽然坚固,而且美观。
29.(2019三下·龙岗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
B.放学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热闹起来。
C.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30.(2025三下·龙岗期末)下面句子表述没有问题的一项是( )
A.妹妹今天穿了粉红色的裙子一条。
B.这个小孩的笑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
C.小姑娘每天都有一对翅膀薄纱似的,灵动极了!
答案解析部分
1.A
A项中句子没有语病;
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在句子前面加上“妈妈”;
C项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与后面的“用很大的力气”意思重复,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故答案为:A
18.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2.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结构等,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A.搭配不当,将“ 宽阔 ”改为“宽敞”。
B.搭配不当,将“ 和电视 ” 删去。
C.语义重复。将“许许多多”“数不清” 删去其中一个。
D.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3.D
A:此句语病是语义矛盾,把“一夜”改为“一场”即可。
B:此句语病是缺主语,在“ 非常兴奋 ”前面加上“我们”即可。
C:此句语病是语义重复,把“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4.C
A 、有误,“过去的““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B 、有误,搭配不当,应去掉“和一顶蓝色的帽子“。
C 、正确。
故答案为:C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5.D
A 、有误,重复啰嗦,“多次”和“反复”任意去掉一个。语句前后矛盾。
B 、有误,语句前后矛盾。
C 、用词不当,“鼻子”应该”灵敏”。
D、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6.C
阅读各项中句子,AB两项中句子表述正确,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
C项中句子语序存在错误,应该把“可爱”应该放在“小鸟”的前面;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7.A
A.判断正确,把“因为……所以……”改为“不但……而且……”。
B.用词不当,把“挤进”改为“走进”。
C.归类不当,去掉“、西兰花”。
D.成分残缺,可以在开头加“造纸术”。
故答案为:A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8.A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结构等,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A:“阅读量”加“增加”。
B: “名贵”和“很多”语序颠倒,要互换。
C: 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
故答案为:A:
修改病句,首先从语体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9.C
A.有语病,用词不当,“习气”应改为“习惯”。
B.有语病,归类不当,语文包含在各科里了,应该删除“语文和”。
C.正确。
D.有语病,词序混乱,应改为:那里有各种名贵的花草。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其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最后,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10.D
11.D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A:不合逻辑,删掉“的作者”或“写的”。
B:不合逻辑,把“春天”和“厦门”互换。
C:语义重复,删掉“过去的”
D: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2.A
A.语句表达清晰,逻辑合理,没有语病。“海面上波涛澎湃” 与 “海底依然很宁静” 形成对比,描述了海面和海底不同的状态。
B.“词语” 不能用 “通顺” 来形容,可改为 “这篇作文的词语丰富,句子通顺” ,原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
C.“通过” 和 “使” 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 “通过” 或 “使”。
D.“作者是郑振铎创作的” 句式杂糅,可改为 “散文《燕子》的作者是郑振铎” 或 “散文《燕子》是郑振铎创作的”。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能力。通过对不同句子的分析,考查对常见语病类型(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的判断和修改能力,要求准确识别并改正句子中的语病,使句子表达准确、通顺。
13.C
修改病句四部曲:一读,读病句。二找,找病因。病因概括起来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三改,改的方法有“增、删、调、换”等。四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正确。
A:听了爸爸的话,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本句的语病是句式杂糅,去掉“使”或者“听了”,正确句子:听了爸爸的话,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或者爸爸的话,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B:当我递上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本句语病搭配不当,脸上不能出现心情,可以把心情改成笑容,即,当我递上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笑容。
D:《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本句句式杂糅,即 《忆江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故答案为:C
熟悉常见病句的病因,然后反复研读句子,找出病句的病因,修改病句,改完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正确。
14.C
A 、 B 、 D 正确。
C、用词重复,去掉”都”。
故答案为:C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5.A
考查了修改病句和补充句子。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A项正确。
B项错误,搭配不当,“优美的舞蹈"不能用"听到”,应改为:在琴台剧院,我听到了演员们悠扬的歌声,看到了他们优美的舞蹈。
C项错误,语义重复,“等等"和“..."不能同时使用,应改为:武汉的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昌鱼、鸭脖等等。
D项错误,用词不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不能用来形容宣讲员,应改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吸引着我们每一个宣讲员。
故答案为:A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16.B
A.不正确,表达不准确,应为:《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B.正确。
C.不正确,用词不当,“眼睛”应为“眼光”。
D.不正确,搭配不当,去掉“词语和”“都”。
故答案为:B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7.B
A:有误,词语重复啰嗦,应删去“迅速”;
B:正确;
C:有误,语意混乱,应删去“的班级”;
D:有误,缺少主语,前面加上“我们”。
故答案为:B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18.D
A:表述的意思不明白,应改为: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B:词语搭配不当。原句中“造纸术的发现”,有误,将“发现”改为“发明”。
C:原句缺少主语,可将“使”去掉。
D:正确。
故答案为: D
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19.D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成分残缺;前后矛盾;用词不当;词序颠倒;搭配不当;语义重复;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等。
A:用词不当,把“旅游”改为“游览”。
B:表意不明,句尾加“之一”。
C:词序颠倒,把“不但”和“这座桥”互换。
D: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0.D
A.有误,“改进”改为“改正”,属于搭配不当。
B.有误,语意重复。“大概”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大概”。
C.有误,把“全部”改为“基本”,属于前后矛盾的语病。
D.正确。
故答案为:D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21.D
A项中“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过去”和“往事”是重复的,删除“往”。
B项中“今天上午,爸爸戴着一顶大帽子和一件大衣出门了。””戴着一顶大帽子和一件大衣”搭配不当,改为“今天上午,爸爸戴着一顶大帽子,穿了一件大衣出门了。”
C项中“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五颜六色的红花”重复啰嗦,删除“红”;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22.A
A项句子结构完整,意思表达清晰,没有语病,符合题意。
B项中,“听到了”与“优美的舞蹈”搭配不当,因为“听到”不能与“舞蹈”这个动作搭配,应改为“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C项中,“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表述有误,应该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属于语序不当。
D项中,“各种各样"与“种类繁多"语义重复,应删除其中一个,可改为“商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语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23.D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分析。
A项:“ 疫情期间,养成了戴口 罩 、勤洗手的好习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开头处加上"我在“。
B项:" 蜻蜓款款地快速地飞落到一朵荷花的花苞上。"前后矛盾,去掉"款款地"或"快速地",
C项:“ 《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 "句式杂糅,去掉"写的或“的作者”。
D.正确
故答案为:D
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24.C
A项,搭配不当,改为:他喜欢踢足球和打乒乓球。故A项错误。
B项,前后矛盾,改为: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全回家。故B项错误。
C项,我们要珍惜时间,表述正确。
D项,用词不当,可以改为: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故答案为:C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
25.B
A:有语病 ,应改为”最近许多外国人都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B:正确。
C:有语病,应改为“我参加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故答案为: B
这道题考查了修改病句,首先要读明白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分析哪个句子有语病,确定病因后再对症修改。
26.A
A、正确。
B、有语病, 用词不当,“水平”和“增强”搭配不当,把“增强“改为“提高“。
C、 有语病,成分残缺。在“记叙了“后面加上“谁"。
D、有语病,用词重复,去掉“晚上”。
故答案为:A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尽量少改。
27.B
A项中句子中“穿了”与“帽子”搭配不当;
B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C项句子中“西瓜”不属于“蔬菜”,这项表述错误;
D项中“昨天上午”与“刮了一天的风”前后表述矛盾;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28.A
A.正确。
B.前后搭配不当,应添加"之一”。
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虽然"改“不仅”。
故答案为:A
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29.A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B“顿时”和“一下子”语义重复,删掉其一。C用词不当,把“增加”改“提高”。
故答案为:A
怎样修改病句: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30.B
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句子中“一条” 应放在 “粉红色” 之前,正确的表述为 “妹妹今天穿了一条粉红色的裙子”。
C项句子中“一对翅膀薄纱似的” 应改为 “一对薄纱似的翅膀”,可改为 “有一对薄纱似的翅膀”,使句子更加通顺合理。
B 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