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5 句子衔接,排序 ,转换及扩句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 5 句子衔接,排序 ,转换及扩句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3 18: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真题汇编 5 句子衔接,排序 ,转换及扩句
一、单选题
1.(2024三下·宁乡市期末)“鸡蛋漂浮”这个实验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经过多次加盐和搅拌,鸡蛋终于漂浮起来啦!
②接着,我们往杯子中加盐,并用筷子搅拌使盐溶解。
③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杯水、盐、鸡蛋、筷子。
④把鸡蛋放入盐水中,如果鸡蛋还不能漂浮,就继续往水杯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2024三下·奉化期末)将下面这句话改成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A.宋庆龄仰起脸回答,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B.宋庆龄仰起脸回答: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C.宋庆龄仰起脸回答:“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D.宋庆龄仰起脸回答,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3.(2024三下·二道期末)妈妈望着庆龄笑着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用自己的话转述这句话正确的一句是(  )
A.妈妈望着庆龄笑着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B.妈妈望着庆龄笑着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C.妈妈望着庆龄笑着说,她明白了,他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4.(2024三下·南山期末)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____。世界上的花可谓千姿百态:有的朴实浑厚,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端庄俊秀,有的婀娜苗条,有的威武豪迈,有的文质彬彬,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风度翩翩。
A.花有鲜艳的颜色 B.花有美丽的形态 C.花有高洁的品性
5.(2024三下·西山期末)选出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  )。
枣核说:“大家不用愁。我有办法。”
A.枣核说,大家不用愁,我有办法。
B.枣核说,大家不用愁,他有办法。
C.枣核说:大家不用愁,他有办法。
6.(2024三下·湘西期末)把下面这句话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裁缝说:“亲爱的顾客,我要对您负责。
A.裁缝说他要对顾客负责。 B.裁缝说他要对自己负责。
C.顾客说要对裁缝负责。 D.顾客说要对您负责。
7.(2024三下·旌阳期末)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怎么会这样?”明明____,“天啦,这是我听到的最难以相信的故事了。”
A.得意地嚷起来 B.平和地说
C.兴奋地跳起来 D.惊奇地瞪大眼睛
8.(2024三下·广州期末)王乐说:“我懂维修,让我来吧!”用自己的话转述王乐的话,正确的表述是哪一项?(  )
A.王乐说:我懂维修,让我来吧!
B.王乐说:她懂维修,让我来。
C.王乐说,我懂维修,让她来吧。
D.王乐说,她懂维修,让她来。
9.(2024三下·廉江期末)下列最适合放在横线处作为语段关键句的一项是(  )。
____:有的含苞待放,远远望去,树上好像挂满了粉色的微型灯泡;有的花瓣绽开,像小姑娘扬起的笑脸,洋溢着青春的光彩;有的一朵紧挨着-朵,挤满了整条枝丫,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姿。真是太美了!
A.这满树的花真美 B.这树上的花真香 C.这儿的花全开了
10.(2024三下·永定期末) 读下面一段话,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____。每次放学回家,姐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叫她:“先吃饭再写吧!”可她想写完作业再吃。过了半个小时,她还剩一道题算不出来。于是,妈妈教了她一下,直到弄懂了,她才去吃饭。
A.我的姐姐非常贪吃 B.我的姐姐非常贪玩
C.我的姐姐非常爱读课外书 D.我的姐姐非常爱学习
11.(2024三下·吐鲁番期末) 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没有孩子的地方怎么会有春天呢?
B.没有孩子的地方会有春天。
C.没有孩子的地方是不会有春天的。
12.(2024三下·期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在做作业时,他有时记不住偏旁,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笔;早上上学时,他有时会忘了戴红领巾,忘了带作业本,甚至忘了带课本;考试时,他有时会看漏题,或者没看清要求。
A.小东真用功啊! B.小东真谦虚啊!
C.小东真粗心啊! D.小东真骄傲啊!
13.(2023·武汉期末)“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这句话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
①法布尔放鸭子的时候,经常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②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核还小的甲虫。③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带着甲虫,丢下鸭子回家了。④刚到家,就受到爸爸的责骂,他委屈极了。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14.(2023三下·东海期末)下列对语句的转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
A.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
B.娘说,枣核呀,她一点儿不见长,她真为你愁得慌!
C.娘说,枣核一点儿不见长,她真为枣核愁得慌!
D.娘说,枣核一点儿不见长,枣核真为她愁得慌!
15.(2023三下·咸宁期末)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①幻想的色彩 ②轻快柔软的手指 ③优雅的小曲
飘洒的雨丝是 ____, 弹奏出一首又一首____,每个音符都带着____。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6.(2023三下·西山期末)请选择下面转述正确的一项(  )
方帽子店的主人说:“我们从来只做方帽子。”
A.方帽子店的主人说,我们从来只做方帽子。
B.方帽子店的主人说,他们从来只做方帽子。
17.(2023三下·昭阳期末)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
②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③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④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⑤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①⑤③ C.④③①②⑤ D.④⑤②①③
18.(2023三下·官渡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这句话转述正确的(  )
A.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
B.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他们来实现。
C.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我们来实现。”
D.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我们来实现。
19.(2023三下·金湖期末)“在宇宙的另一边,____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____得闭上眼睛”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还……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如果……就……
20.(2022三下·铁西期末)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
①秋天,小熊摘下最大的一个苹果给奶奶。
②夏天,小熊冒着烈日给苹果树拔草、施肥、除虫。
③喷了药水之后,虫子全死了,苹果长得更大了。
④小熊家种了一棵苹果树。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21.(2022三下·郴州期末)你知道怎样包粽子吗?正确的顺序是(  )
①将糯米洗干净。②按一勺糯米,一块瘦肉,再勺糯米的比例,将其放进棕叶里并包起来。
③在洗净的糯米里加入食用碱。④将猪肉切块,放入少许盐、生抽等调味料腌制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2.(2022三下·微山期末)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哪组关联词语最合适?(  )
她迟迟才回,____迷路,____被山林的风景吸引住了。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不是……而是…… D.虽然……但是……
23.(2023三下·南京期末)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妈妈对小明说:“我周六有事, 不能陪你去图书馆了。”
A.妈妈对小明说,我周六有事,不能陪你去图书馆了。
B.妈妈对小明说,她周六有事,不能陪你去图书馆了。
C.妈妈对小明说,她周六有事,不能陪他去图书馆了。
D.妈妈对小明说,我周六有事,不能陪他去图书馆了。
24.(2021三下·花都期末)将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没有改变的一项是(  )。
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呢?
A.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能不喜欢她。
B.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不能喜欢她。
C.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不能不喜欢她。
25.(2021三下·诏安期末)下列诗句,按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万古传闻为屈原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6.(2021三下·云霄期末)将“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许多用处”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是(  )
①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姿,生机勃勃。
②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
③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
④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A.④之后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7.(2021三下·渭南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座海滨小城真是既美丽又整洁。
B.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C.尽管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28.(2021三下·江阴期末)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29.(2021三下·鼓楼期末)下列关联词中,填入句中括号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_____一个人在家很没劲,(  )庆龄并不后悔。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既……又……
30.(2021三下·南靖期末)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天上午,小花苗爬过了高高的墙项。
①一粒花种子丢落在墙角,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②它兴奋地唱起了歌:“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啊!”③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④没过几天,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答案解析部分
1.C
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从“首先""接着""把鸡蛋放入盐水中,如果鸡蛋还不能漂浮"“鸡蛋终于漂浮起来”可知,应为③②④①。
故答案为:C
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2.D
本题考查转述。转述时,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冒号要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 故:宋庆龄仰起脸回答,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
故答案为:D
考查了句式转换,转换句式,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3.C
妈妈望着庆龄笑着说:“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改成“她”,把“我们”改成“他们”,把冒号和引号改成逗号,进行作答。阅读各项,应该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分析和理解能力。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每一选项中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进行作答。
4.B
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从“世界上的花可谓千姿百态"可知前面的句子应为“花有美丽的形态”。故选B。
故答案为:B
句子的基本成分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完整句注意要有一些基本成分。
5.B
把冒号改为逗号,把引号去掉,把“我”改为”他“。
故答案为: B
这道题考查了句式转换,把直接叙述的句子改为转述句,要注意标点符合和人称都要改变。
6.A
7.D
8.D
用自己的话转述王乐的话,应该去掉冒号、引号, ” 说 ” 后面加逗号,引号里的 ” 我 ” 改为 ” 她 ” ,去掉 ” 吧 ” 。即:王乐说,她懂维修,让她来!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9.A
选项A“这满树的花真美"不仅包含了花的数量“满树”,还强调了花的美丽“真美”,这与语段中描述的各种花的状态和美丽是一致的。语段中提到有的花含苞待放,有的花瓣绽放,有的花挤满了枝丫,这些都是为了表现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因此选项A是最能概括这段文字内容的关键句。
选项B“这树上的花真香”虽然也是关于花的描述,但它强调的是花的香味,而不是视觉上的美感,因此不太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关键句。
选项C“这儿的花全开了”虽然提到了花的状态,但没有突出花的美丽,也没有涵盖到语段中提到的各种花的不同状态。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句子补充.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的语段是在描述花朵的状态和美丽。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0.D
这段话的后面具体描写姐姐爱学习,故前面应是一个总起句:我的姐姐非常爱学习。
故答案为:D
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11.B
A和C的意思都是说没有孩子的地方是不会有春天的。B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 B
这道题考查了句意,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分析,从而做出选择。
12.C
“小东真粗心啊”是这段话的中心句,后面分“做作业时”“早上上学时”“考试时”三种情况具体说明他粗心的特点。
故答案为:C
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13.B
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上句的“有一次,他发现了一只全身碧蓝,比樱桃还小的甲虫。”可知下句选“ 他小心翼翼地把早虫拾起来,放进一个空蜗牛壳里。”再接“ 法布尔欢欢喜喜地带着甲虫,丢下鸭子回家了。 ”比较恰当。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4.C
考查转述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原句中可将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你”改为“枣核”,“我”改为“她”。
故答案为: C。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15.C
①幻想的色彩:是指向个人所希望的未来事物充满色彩的想象过程。②轻快柔软的手指:是指手指柔软,能弹奏出优美的乐曲。③优雅的小曲:是指优美动听的乐曲。根据短语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择填空为:飘洒的雨丝是轻快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故应依次填序号②③①。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16.B
改为转述句,注意人称和标点的改变,删去引号,冒号改为逗号,“我们”改为“他们”即可。
故答案为:B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7.B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这是第一句,讲我和爸爸在菜园拔草;“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这是第二句,讲发现一条虫;“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这是第三句,讲虫子是蚯蚓;“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这是第四句,讲我问爸爸蚯蚓是害虫还是益虫;“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这是第五句,讲爸爸告诉我蚂蚁是益虫。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排序作答。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作答时要读懂每个句子根据每个句子之间在语义上的内在联系,理清表达的思路,然后再确定正确的表达顺利,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和认知,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看语段会是否通顺,即可顺利作答。
18.D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少年儿童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转述这句话时,把”你们“改为”我们“,引号要去掉。由此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这道题考查了句子的转述,直接叙述的句子改为转述句,人称和标点符号都要改,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分析和改写。
19.D
选择关联词语要结合前后两句,分析前后句是什么关系,然后进行分析选择即可。本题中前后两句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如果……就……”。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20.B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小熊家种了一棵苹果树。"接着是“夏天﹐小熊冒着烈日给苹果树拔草、施肥、除虫。"然后是“喷了药水之后﹐虫子全死了﹐苹果长得更大了。"最后是“秋天﹐小熊摘下最大的一个苹果给奶奶。”
故答案为:B
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21.B
按照包粽子的顺序排列,先是""将糯米洗净。"接着是"在洗净的糯米里加入食用碱。"然后是"将猪肉切块,放入少许盐、生抽等调味料腌制好。"最后是"按一勺糯米,一块瘦肉,再勺糯米的比例,将其放进棕叶里并包起来。”
故答案为:B
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2.C
通过分析例句可知。“她迟迟才回”的原因是被山林的风景吸引住了,而不是迷路。“迷路”和“被山林的风景吸引住了”表示两个并列的原因,用“不是......而是......”相连。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选用。首先要分析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选用关联词。做完之后再读几遍看看是否语句通顺。
23.C
改成转述句,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她”,“你”改成“他”。即:妈妈对小明说,她周六有事,不能陪他去图书馆了。
故答案为:C
考查句式转换。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注意标点和人称,平时多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4.C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句式转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呢?”这是一句反问句,真正意思是小姑娘这么可爱,我们都喜欢她。要换一种说法,就要去掉问号和疑问词,变成陈述句: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都喜欢她。或者变成双重否定句:小姑娘这样可爱,让我们不能不喜欢她。所以意思没有改变的是C。
故答案为:C。
完成此类题目要反复品读句子,读懂它的意思,再完成句式转换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25.D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写重阳节的。②“爆竹声中一岁除”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是写春节的。③“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是写清明节的。④“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是写端午节的。按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②③④①。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26.C
按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先是“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姿,生机勃勃。"接着是“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紧接着是"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许多用处”,然后是“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最后是“鸟还可以为研究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
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7.C
AB项正确;
C: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前面分句提出条件“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后面分句提出结果“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分句之间为条件关系,应用表示条件的关联词“只要……就……”。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辨析。
28.D
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注意标点和人称,平时多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9.B
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虽然……可是……”合适。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0.A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语段写①丢落在墙角的一粒花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一天上午,小花苗因爬过了高高的墙项。②它变兴奋地唱起了歌:“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啊!”③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④没过几天,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故①和②之间。
故答案为:A
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