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03 词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汇编03 词语(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3 19: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真题汇编03 词语
一、单选题
1.(2021三下·宜章期末)下列词语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桃红柳绿 B.大雁南飞 C.层林尽染 D.金风送爽
2.(2024三下·竹溪期末)与“爷爷买的西瓜味道真甜”句中“味道”意思相同的是(  )。
A.大年三十,街上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B.妈妈炒的菜味道真好。
C.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D.他心里有股说不出的味道。
3.(2024三下·竹溪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酒落 花瓣 B.骄傲 娇嫩 C.流淌 密秘 D.蘑姑 威武
4.(2024三下·谷城期末)下列对“迟日江山丽”中“迟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白昼渐长,太阳落山晚。
B.迟升的太阳。
C.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D.出自《诗经》“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5.(2024三下·谷城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 辨认 辨论 辩子
B.检査 危险 脸面 宝剑
C.酒落 喝酒 醒来 吃醋
D.秒杀 抄写 纱子 沙布
6.(2024三下·福田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辩认 扑腾 B.吹拂 仿佛 C.娇傲 功击
7.(2024三下·重庆市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小书虫可多了,一有空他们就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
B.我们说话做事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要自相矛盾。
C.只要我们多读书,多出去走走,见多识广,就不会成为井底之蛙。
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准备,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8.(2024三下·重庆市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欧州 赵州桥 B.功击 反推力
C.锋利 火烧云 D.蘑菇 天燃气
9.(2024三下·嘉陵期末)与“微风掠面”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掠取财物
B.他用手掠一下额前的头发。
C.燕子掠过水面。
10.(2024三下·嘉陵期末)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姿势 智慧 胆大包天
B.欣赏 修健 光芒四射
C.保存 宇宙 历行节约
11.(2024三下·九龙期末)下列词语形容重庆人特点恰当的一项是(  )
重庆人是____,遇事不愁笑呵呵;重庆人是____,见义勇为肯帮忙;重庆人是____,上坡下坎身体好。
A.乐天派 热心肠 运动健将
B.幽默大王 乐天派 运动健将
C.故事大王 乐天派 运动健将
12.(2024三下·南岸期末)在手工坊亲身体验了____的扎染艺术后,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伟大____!”下面三组词语中,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奇妙 奇迹 B.奇怪 神奇 C.神奇 奇特
13.(2024三下·南岸期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园博园的花开得很漂亮。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漂亮。
B.妈妈做的饭菜味道可真不错。这个故事越听越有味道。
C.我们的祖先把事情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芳芳在日记本里记录了许多趣事。
14.(2024三下·南岸期末)下面词语的加点字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辨认 形壮 相提并论
B.欧洲娇嫩 再接再厉
C.茂密圆润 没精打彩
15.(2024三下·东西湖期末)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喜欢苹果的味道。/这个故事越听越有味道。
B.这是一个朴素大方的姑娘。/他举止大方,上台表演从不紧张。
C.他给我们讲了个笑话。/我们不能笑话别人的长相。
D.他这个人很实在。/他实在不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16.(2024三下·东西湖期末)下列成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杯弓蛇影 守株待兔 学复五车
B.相提并论 南辕北辙 滥竽冲数
C.没精打采 迫不及待 邯郸学步
D.窃窃思语 洛阳纸贵 杞人忧天
17.(2024三下·宁乡市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恰当的是(  )
A.水面的圆晕一圈圈地飘荡开去。
B.他们唱起了一首轻快的歌曲。
C.文文看见一个同学摔倒了,紧急跑过去扶起来。
D.他反应灵活。
18.(2024三下·海淀期末)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厉害 B.秘蜜 C.辨认 D.姿势
19.(2024三下·奉化期末)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听砰的一下枪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
B.新买的盘子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碎了。
C.绵绵细雨哗哗哗地下起来了。
D.顾客噌的一下子跳了起来。
20.(2024三下·奉化期末)与题目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奉化有许多美食:水蜜桃、千层饼、牛肉干面……那味道可美啦!
A.“六一”儿童节那天,教室里充满快乐的味道。
B.你有没有尝过成功的味道?
C.我特别喜欢妈妈煮的汤的味道。
D.《伊索寓言》越看越有味道。
21.(2024三下·顺义期末)读句子,选出最恰当的词语。
(1)在劳动技术课上,同学们切土豆、包粽子、缝沙包……大家的双手越来越(  )了。
A.灵敏 B.灵巧 C.机灵
(2)在“我的植物朋友”种植大赛中,同学们踊跃参赛,积累了丰富的种植(  )。
A.实验 B.经验 C.检验
(3)尽管蜜蜂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  )飞回来了。
A.确确实实 B.结结实实 C.严严实实
22.(2024三下·怀安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不同的是(  )
A.爸爸做的鱼香肉丝,味道好极了。
B.《哈利波特》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C.苦瓜的味道好多人接受不了。
D.有些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管吃什么东西都尝不出来味道。
23.(2024三下·月湖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和日丽 刻舟求箭 B.杞人忧天 相提并论
C.世界闻明 源源不断 D.无精打采 窃窃丝语
24.(2024三下·东湖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桃符 伟大 白洒 阿拉伯
B.经验 欧州 历史 赵州桥
C.奇异 大约 画册 造纸术
25.(2024三下·东莞期末)下列选项中,与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提起烧鹅,东莞人再熟悉不过了,东莞烧鹅色泽红亮,肥而不腻,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那味道可美啦!
A.这本童话故事书越读越有味道。
B.你有没有品尝过孤独的味道?
C.我喜欢麻辣小龙虾的味道。
26.(2024三下·东莞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的手脚不是很灵活,没接到小梅传过来的排球。
B.猪的嗅觉也很机灵,可以帮助人类进行多种工作。
C.做游戏时,老师教我们如何动作灵巧地发起“进攻”。
27.(2024三下·二道期末)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光彩夺目的图画 欣然怒放的万寿菊
B.含笑一现的荷花 名扬中外的一幅画
C.五颜六色的鲜花 翩翩起舞的蝴蝶
28.(2024三下·二道期末)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两个选项不同的一个是(  )
A.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B.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C.这种大米的味道怎么与其它大米的味道不同呢
29.(2024三下·二道期末)下面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别智 蘑菇 经验
B.继续 谦虚 欧洲
C.夸奖 莲 蓬 镇静
30.(2024三下·玉溪期末)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____开去。
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____的歌曲。
③这只小狗的鼻子真____,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A.荡漾 轻快 灵敏 B.飘荡 轻巧 灵巧
C.荡漾 轻巧 灵敏 D.飘荡 轻快 灵巧
31.(2024三下·香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计划常常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B.他总喜欢画蛇添足,担心这担心那。
C.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D.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要不断开阔眼界。
32.(2024三下·香洲)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他为了练功夫,下了很多功夫。
B.如果你遇到了麻烦,麻烦告诉我。
C.这道有特殊味道的小吃,越吃越有味道。
D.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真漂亮!
33.(2024三下·南山期末)下面是李丽积累的词语,其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遵循规律 建造房子 精美的图案
B.节省石料 改进技术 沉重的货船
C.抖落雨珠 创作文字 凶猛的狮子
34.(2024三下·惠东期末)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异地(yì) 纤(xiān)细 盗贼(zéi) 世(shì)界
B.仇(chóu)人 撒腿(tuì) 花辨(bàn) 磨(mó)菇
C.匀称(chèn) 闲散(sān) 模(mú)样 裁缝(fèng)
D.欧州(zhōu) 狮(shī)子 娇(jiāo)傲 流淌(tǎn)
35.(2024三下·西山期末)选出下面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们千万不能邯郸学步,一直模仿别人。
B.人要有开阔的眼界,不然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C.经过艺术家的画蛇添足,这幅画的艺术性更强了。
36.(2024三下·西山期末)选出下面词语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
我国古代工匠凭着一双____的手,做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A.机灵 B.灵敏 C.灵巧
37.(2024三下·五华期末)把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
妹妹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是个(  )的孩子。她只要看见别人有需要,就会(  )跑去帮忙。
A.灵活 紧急 B.活泼 紧急 C.灵活 赶紧 D.活泼 赶紧
38.(2024三下·五华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告诉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B.我们应该多读书,多实践,不然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C.我家的书房里摆着琴棋书画这些文房四宝。
D.他的行为自相矛盾,让人感到不解。
39.(2024三下·钱塘期末)下面三个句子,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下课了,几个女生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
B.在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我和小伙伴们翩翩起舞。
C.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结交朋友要来者不拒,热情友善。
40.(2024三下·钱塘期末)根据构字规律,“飧(sūn)”的意思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
A.食物腐败 B.晚饭 C.食物多
41.(2024三下·钱塘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麻烦你把这本书递给我。
B.他口渴了,拿起水壶痛快地喝起来。 农民收获了很多粮食,心里很痛快。
C.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秋天,菊花骄傲地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42.(2024三下·官渡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文中“书,越读越有味道”加点词的意思一样的是(  )
A.官渡的小锅米线味道好极了。
B.翠湖公园里的老人们经常会唱昆明花灯,唱腔别有一番味道。
C.傣族的菠萝饭,有一种香甜的味道。
43.(2024三下·承德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当时,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B.同学们在学习上南辕北辙,谁也不愿意落后。
C.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D.天上的云形态各异,有的像奔腾的白马,有的像飞翔的鸟儿,有的像美丽的花朵……
44.(2024三下·天河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让我们背诵古诗,有些不会背的同学在滥竽充数。
B.《方帽子店》的情节太有趣了,我读得津津有味。
C.波光粼粼的天空下,同学们在尽情地奔跑。
D.老师总是教导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多学习,多实践,不断开阔视野。
45.(2024三下·天河期末)下列句子中,“骄傲”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戍边战士保家卫国,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
B.目送他们远去,我内心充满了骄傲与希望
C.严寒中,梅花骄傲地展开了花瓣。
D.小文获得了一点成功,马上骄傲地向他人炫耀。
46.(2024三下·天河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抬头 检查 偶尔 莲 B.秘密 喝洒 形状 没精打彩
C.均称 篇章 拔打 扑腾 D.功击 奇迹 夸桨 货物
47.(2024三下·南沙期末)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亮上课常常拿书挡着头,偷偷地玩玩具,这是掩耳盗铃的行为。
B.这篇文章最后的一段话十分精彩,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C.他的演奏水平并不高,只是在乐队演出中滥竽充数罢了。
D.我们要积极进取,不要安于现状,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48.(2024三下·南沙期末)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懦弱 谦虚 奇妙 轻悠悠 B.凶猛 宇宙 器官 肥皂泡
C.仿佛 楼梯 形状 颤巍巍 D.花瓣 破列 圆润 气喘虚虚
49.(2024三下·广州期末)下列哪一句话中“精神”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中的不同?(  )
A.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
B.你穿上新校服显得特别精神。
C.她那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赞扬。
D.科学家拥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50.(2024三下·衡山期末)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奇妙的事物 柔软的泥土 蜿蜒地贯穿
B.恍惚的天空 沉重的货船 忙碌地工作
C.精心的设计 滔滔的河水 安闲地生活着
D.闪烁的星星 灿烂的颜色 笑盈盈地看着
答案解析部分
1.A
根据题意,选出词语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桃红柳绿”是形容春天;
B.“大雁南飞”形容秋天;
C.“层林尽染 ”形容秋天;
D.“金风送爽”形容秋天。
故BCD相同,A与其它选项不同。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词语分类。词语分类可以从①词语构成的结构;②词意范围的大小;③词语的性质(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 ;④词语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⑤词语所属的种类,来帮助分类。
2.B
考查了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
“爷爷买的西瓜味道真甜"中“味道"的意思是滋味。
A.不相同。“街上洋溢着喜庆的味道"中“味道”的意思是趣味
B.相同。“妈妈炒的菜味道很好"中“味道"的意思是滋味。
C.不相同。“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中“味道”的意思是趣味。
D.不相同。“他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中“味道"的意思是意味,趣味。
故答案为:B
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词在它刚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日益丰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词逐渐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3.B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洒落:分散地落下。故“酒"错误,应为“洒”。
B.正确。
C.有误,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故“密秘"错误,应为“秘密"。
D.有误,蘑菇:一种菌类。故“姑"错误,应为“菇”。
故答案为: B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B
考查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ACD.正确。B.有误,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是迟日。
故答案为:B
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诗句放在整个诗歌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5.B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辩论:对不同的观点,双方展开争论。因此,“辨论"应是“辩论"。辫子: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因此,“辩子"应是“辫子”。
B.正确。
C.有误,洒落:分散地落下。因此,“酒落"应是“洒落”
D.有误,沙子:细小的石粒。因此,“纱子"应是“沙子"。纱布:包扎伤口用的消过毒的经纬纱很稀疏的棉织品。因此,“沙布"应是“纱布"。
故答案为:B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6.B
阅读各项,A项“辩认”应写作“辨认”;
B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项中“娇傲”应写作“骄傲”;“功击”应写作“攻击”;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7.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A.津津有味:形容特别有兴趣。与语境相符。
B.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与语境相符。
C.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人。与语境相符。
D.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指耳朵听到的东西不可信,亲眼见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与语境不相符。
故答案为:D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8.C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欧洲:欧罗巴州的简称。故“欧州”的“州"错误。
B.有误,攻击:进攻。故“功击”的“功”错误。
C.正确。
D.有误,天然气:产生于地表之下的低分子量键烷怪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故“天燃气”的“燃"错误。
故答案为:C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9.A
“掠“的意思是:1、掠夺(多指财物)。2、轻轻擦过或拂过。3、用棍子或鞭子打。“微风掠面“中“掠“的意思是轻轻拂过。
A、“掠取财物“的“掠“意思是掠夺。
B、“用手掠一下头发“的“掠“意思是轻轻擦过或拂过。
C、“燕子掠过水面“的“掠“意思是轻轻擦过或拂过。
故答案为:A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0.A
A、正确。
B、有误,修建: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故“修健“的“健“。
C、有误,厉行节约:严格地实行节约。故“历行节约“的“历“错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考查词语理解和应用。“乐天派”的意思是:指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烦恼、不会忧愁,总是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总是很快乐的人。“热心肠”的意思是:指对人热情、乐于助人。“运动健将”的意思是:指身体强健,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幽默大王”的意思是:指幽默的人。“故事大王”的意思是:指会讲故事的人。根据题干“遇事不愁笑呵呵”可知,重庆人遇事不会烦恼,总是很乐观,因此第一个空应填“乐天派”。根据题干“见义勇为肯帮忙”可知,重庆人乐于助人,因此第二个空应填“热心肠”。根据题干“上坡下坎身体好”可知,重庆人身体强健,因此第三个空应填“运动健将”。所以答案是:A。
故答案为:A
完成此类题要求平时多积累词汇,并且理解掌握,练习应用。
12.A
奇迹:很难想象和做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奇妙:奇特巧妙。
神奇:表示某事物或现象具有超乎寻常的、令人惊异的特性。
奇特:表示不寻常的、特别的、非常罕见的,令人惊奇的行为。
根据语境应选“奇妙、奇迹“。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完成选词填空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3.C
A 、不同,前一句“漂亮“指好看,美观。后一句“漂亮“指出色,优秀,完美。
B 、不同,前一句“味道“指舌头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后一句“味道“指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C 、相同,前后两句意思都是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故答案为:C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多义 词“的现象。
14.B
A 、有误,形状: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故“形壮“的“壮“错误。
B 、正确。
C 、有误,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故“没精打彩“的“彩“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5.B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A.意思不同,第一个“味道”指滋味。第二个“味道"指趣味。
B.意思相同,都是指(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C.意思不同,第一个“笑话"指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第二个“笑话”指耻笑。
D.意思不同,第一个“实在"指真诚。第二个“实在"指的确。
故答案为:B
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6.C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很多,学问深广博大。故“学复五车"的“复"错误。
B.有误,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中充数。也比喻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故“滥竽冲数车"的“冲”错误。
C.正确。
D.有误,窃窃私语:低声交谈,私下议论。故“窃窃思语”的“思"错误。
故答案为:C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7.B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A.飘荡:通常用来形容物体在空中随风摇摆或浮动的状态。与语境不相符。
B.轻快:常用来描述事物轻松愉快或者动作轻巧敏捷。与语境相符。
C.紧急:通常用于形容情况紧迫,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与语境不相符。
D.灵活:表示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动作敏捷或思维开阔。与语境不相符。
故答案为:B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8.B
阅读各项,ACD三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B项中“秘蜜”应写作“秘密”,这项词语书写错误;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19.C
A 、 B 、 D 拟声词运用正确,符合句子语境。
C 、有误,”哗哗哗”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形容”绵绵细雨”不恰当。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辨析能力。做题时要从词义、词性、词的感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20.C
题干”味道”的意思是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A 、不同。味道:气氛,氛围。
B 、不同。味道:精神上的感受。
C 、相同。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D、不同。味道:趣味。
故答案为:C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21.(1)B
(2)B
(3)A
(1)这句中描述“同学们的双手”,应该用“灵巧”,指灵活而又巧妙;
(2)这句中描述“积累了.....”,应该选择“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3)这句中结合“尽管蜜蜂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后面应该选择“确确实实”,指真实存在或发生;
故答案为:(1)B(2)B(3)A
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22.B
选项A:“爸爸做的鱼香肉丝,味道好极了。”这里的“味道”指的是食物所具有的口感和香气,是感官上的直接体验。
选项B:“《哈利波特》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这里的“味道”并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用来形容书籍内容的吸引力、深度或趣味性,是一种抽象的感受和体验。
选项C:“苦瓜的味道好多人接受不了。”这里的“味道”同样指的是食物(苦瓜)的口感和特有的风味,与选项A中的“味道”含义相近。
选项D:“有些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管吃什么东西都尝不出来味道。”这里的“味道”也是指食物的味道,但描述的是因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官障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选项A、C、D中的“味道”都与食物的味道直接相关,而选项B中的“味道”则用来形容书籍的吸引力,与其他三者明显不同。
故答案为:B
这道题目设计巧妙,通过考察“味道”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检验了学生对词语多义性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题目要求选出加点词语意思与其他不同的选项,通过对比各选项中的“味道”含义,可以清晰地看出选项B的特殊性,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种题型有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注重对词语细微差别的理解和把握。
23.B
A项“刻舟求箭”应写作“刻舟求剑”;
B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没有错别字;
C项中“世界闻明 ”应写作“世界闻名”;
D项中“窃窃丝语”应写作“窃窃私语”;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24.A
A项中“白洒”修改为“”白酒;
B项中“欧州”应写作“欧洲”;
C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AC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25.C
结合对句子的理解,“那味道可美啦!”中的“味道”是指滋味的意思;
阅读各项,AB两项中“味道”指的是“趣味”;
C项中“麻辣小龙虾的味道”指的是滋味;
故答案为:C
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结合语言环境写出词语的具体意义。
26.B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项“灵活”敏捷;不呆板。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B项“机灵”聪明伶俐;机智。与对应的语境不符。改“灵敏”
C项“灵巧”灵活而巧妙。与对应的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网络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27.B
结合词语的意思,AC两项中词语搭配都是正确的,符合词语的意思;
B项中“含笑一现”指仿佛带着微笑,但是开花的时间很短暂,这句用来描述“荷花”,词语运用不当。
指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认真读完全部题目,结合词语的意思确定怎样搭配合适。作答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仔细检查有没有更合适的搭配,即可顺利作答。
28.B
阅读各项中句子,A项句子中“味道”意思是滋味的意思;
B项句子中“味道”指趣味;与其他两项句子中词语的意思不同;
C项中句子中“味道”指的是滋味;
故答案为:B
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别,进行正确作答。
29.A
A项中“别智”应写作“别致”;
BC两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A
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0.A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1)荡漾:水波微动的样子。形容起伏不定。
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荡漾”。
(2)轻巧:轻松而灵巧。
轻快:轻松愉快。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轻快”
(3)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
灵敏: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应选择词语“灵敏”。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1.B
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A选项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符合句意,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不符合句意,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中“滥竽充数"的意思是: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符合句意,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中“井底之娃"的意思是:比喻见识短浅的人。符合句意,所以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32.B
A选项中第一个“功夫"的意思是武术,第二个"功夫"的意思是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B选项中第一个“麻烦"的意思是烦琐、费事,二个“麻烦”是礼貌用语。
C选项中第一个“味道"的意思是滋味,第二个“味道"的意思是趣味。
D选项中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出色,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好。
故答案为:B
先要弄清词语的本意,接着看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最后联系语境意思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3.C
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A、B正确。
C.有误,“创作文字"错误,应为“创造文字”。
故答案为:C
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 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 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34.A
考查了汉字读音和错别字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正确。
B.有误。“撒腿"的“腿"应读“tuǐ”。蘑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故“蘑菇"的“磨"错误。
C.有误。散:读“sàn"时意思有分开;由聚集而分离;撒;散发;排除。读“sǎn"时意思有不集中;没有约束;零碎的;不成整体的;粉末(多用做药名)。故"闲散"的“散"应读“sǎn"。缝:读"fèng"时意思有缝合或结合的地方;空隙;裂开的窄长口子。读"féng"时意思为用针线连缀。故“裁缝”的“缝"应读"féng"。
D.欧洲:地球七大洲之一。故“欧洲"的“州错误。“流淌”的“淌"应读"tǎng "。
故答案为:A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35.C
A、B正确;
C:有误。画蛇添足:画好了蛇,再添上它的脚。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画蛇添足”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 C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36.C
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灵敏: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机灵:形容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根据语义应选“灵巧”。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37.D
活泼:生动活跃而自然。灵活:敏捷,不呆板。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活泼”。赶紧:赶快,毫不迟延地。紧急:事情严重急迫,不容拖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赶紧”。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8.C
A、B、D恰当,C:不恰当,因为“琴棋书画”属于雅人四好,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故答案为: 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39.C
A:"下课了,几个女生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指的是小声地私下交谈,这里描述的是女生们在角落里小声说话,使用得当。
B:"在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我和小伙伴们翩翩起舞。""翩翩起舞"形容舞姿优美,这里描述的是在舞台上跳舞,使用得当。
C:"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结交朋友要来者不拒,热情友善。"来者不拒"指的是对来的人或事不加拒绝,但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不符,后者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而“来者不拒”并不符合这一语境。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词语或短语的正确运用。我们需要判断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是否使用得当。
40.B
飧”由“夕”和“食”组成“夕”表示夕阳、晚上“食”表示食物,合起来就是“晚饭”。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41.B
A.两个“麻烦”意思不同,第一个“麻烦”表示不便或困难,第二个“麻烦”表示请求帮助;
B.两个“痛快”意思相同,都表示心情舒畅、愉快;
C.两个“骄傲”意思不同,第一个“骄傲”表示自豪第二个“骄傲”表示自满或傲慢。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词在它刚刚创造出来时,总是单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日益丰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词逐渐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42.B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书,越读越有味道味道"指用来形容书籍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丰富度、深度以及引人入胜的程度。
A.官渡的小锅米线味道好极了。指滋味,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基本口味。
B.翠湖公园里的老人们经常会唱昆明花灯.唱腔别有一番味道。指昆明花灯的唱腔的丰富度、深度以及引人入胜的程度。
C.傣族的菠梦饭.有一种香甜的味道。指滋味.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基本口味。故选B.
故答案为:B
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43.B
A.“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与语境相符。
B.“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与语境不相符。
C.“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与语境相符。
D.“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与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 B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4.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A选项中,"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
B选项中"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
C选项中"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
D选项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C选项中,"波光粼粼"不能用来形容天空,所以答案选C。
故答案为:C
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成语使用的语境。
45.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骄傲"的意思有: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自豪。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A、B、C三项中的"骄傲"都是②的意思。D项中的"骄傲"是①的意思。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字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6.A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B选项中“喝洒"的“洒"有误,应改为“酒";“没精打彩"的“彩"有误,应改为“采"。
C选项中“均称"的“均""有误,应改为“匀";“拔打""的“拔"有误,应改为“拨"。
D选项中"功击”的“功"有误,应改为“攻";“夸桨"的“桨"有误,应改为“奖"。
故答案为:A
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7.B
A、掩耳盗铃: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一个人偷铃铛时,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后来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与语境相符。
B、画蛇添足:也是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比赛画蛇时,明明已经画好了,却多此一举地给蛇添上了脚,结果反被判为失败。用来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反而不美。与语境不相符。
C、滥竽充数: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被发现。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与语境相符。
D、井底之蛙:也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用来比喻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人。与语境相符。
故答案为:B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多总结。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8.D
A 、 B 、 C 正确。
D 、有误,破例:打破常规。故”破列”的”列”错误。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故”气喘虚虚”的”虚虚”错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49.B
“ 精神”的意思有: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②宗旨,主要的意义;③表现出来的活力;④活跃,有生气。
A 、 C 、 D 三项中"精神"的意思都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B 项中"精神"的意思是表现出来的活力。
故答案为:B
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 ” 多义字 ” 和 ” 多义词 ” 的现象。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50.B
阅读各项,ACD三项中词语的搭配正确,符合词语的意思;
B项中“恍惚”指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这句用来描述“天空”,词语搭配不当;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认真读完全部题目,结合词语的意思确定怎样搭配合适。作答完成后要认真读一读,仔细检查有没有更合适的搭配,即可顺利作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