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教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黄山奇石教案(第二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3 22: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②语言运用:学会本课中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③思维能力: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④审美创造: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指名读。
2.提问:课文详写了哪些奇石?略写了哪些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预设:详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在第2-5自然段。
略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在第6自然段。
二、品词析句,感悟理解
1.过渡: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仙桃石”“猴子观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几块奇石。
2.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问题:同学们快读一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仙人指路”)
预设: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教师小结:作者把这块石头比作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怪不得作者说,“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2)提出要求: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仙人指路”的有趣。
3.学习第5自然段。
(1)分享交流:读第5自然段,说说“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板书:“金鸡叫天都”)
预设: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让学生感受用“金鸡”比喻石头的形象和巧妙之处。
(2)提问:“金鸡叫天都”这块巨石是什么形状的?坐落在什么地方?
形状: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地点:山峰上。
(3)教师小结:在山峰上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作者写得可真是惟妙惟肖啊!
(4)提出要求:让我们齐读第5自然段。
4.学习第6自然段。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怪石,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段话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相机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教师总结:这段话是略写,简单地描写了黄山上其他的奇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表达了对黄山奇石的赞美。(板书:奇形怪状 闻名中外)
(2)提出要求:黄山上的奇石不仅奇特,数量还多,这可真是有趣极了!让我们齐读第6自然段。
三、积累词语,口语表达
1.提出要求: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3.提出要求:同学们刚才说得可真棒啊,让老师看到了更多的奇石!相信同学们也去过很多的地方,看到过很多景物,请同学们选几个词语,分别说说“桂林山水”和“庐山瀑布”。
(1)出示两组词语: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2)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并注意发现学生是否学会运用“秀丽、秀美”。
(3)教师范例:
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诗如画的秀丽风景,宛若一幅山水画卷。
著名的庐山瀑布,果然名不虚传,特别壮观。
四、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分享交流:请同学们观察“巨、真、位、每、升、闪、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依次讲解并进行范写。
巨:先写横,居上居中,再写横折、横,最后写竖折。要注意笔顺。
3.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一动不动、云海、巨石、前方”等11个词语。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具体介绍了四种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课下查找资料或上网观赏黄山的其他奇石,感受黄山石头之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