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典型奥数】“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典型奥数】“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23 21: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典型奥数 “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
1.百花园小学的学生,分两批去秋游,第一批去了120人,占总数的,恰好是第二批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2.根据图中“?人①”“?人②”“?人③”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龙门小学动漫组有70人,萨克斯组的人数比动漫组少.
问题①:    .
列式计算:    .
问题②:    .
列式计算:    .
问题③:    .
列式计算:    .
3.水果店里的梨每千克7.8元,苹果每千克8.2元.王刚买了3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妈妈买来茄子和西红柿各1.8千克.每千克茄子2.2元,每千克西红柿3.8元.两种菜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
5.做一个蝴蝶结需要用1.5分米的彩带,李红用一根彩带做了28个这样的蝴蝶结,还剩下0.68分米。请你提出一个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6.小华妈妈今年30岁,正好是小华年龄大的5倍,小华的身高是1.3米,比妈妈矮38厘米,先提问两个问题再解答.
7.电视机原价650元,现价526元,饮水机原价668元,现价553元,电冰箱原价830元,现价691元。
(1)这三种电器哪种降价最多?
(2)现在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并解答。
8.根据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再解决问题.
李师傅上午制作出纸箱24个,下午制作出20个,照这样做了5天.    ?
9.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①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希望小学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480册。②希望小学共有6个年级。③每个年级有2个班。④每个班有20名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组合,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我选择的信息是     (填序号)
我提出的问题是    
列式解答:
10.动物园里有95只猴子,有59只斑马,    ?(先补上问题,再列式计算)
11.
8元 比魔方贵15元 24元
(1)每个闹钟多少钱?
(2)买9个魔方和1个转笔刀,100元够吗?
(3)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2.(1)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几个皮球?
(2)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3.
还剩多少个果冻?
14.
(1)一共有几个气球?
(2)一共有几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5.班级书架共有705本书,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______?请你提出问题并解答。
16.校园里种了16棵广玉兰,    。广玉兰和银杏树一共有多少棵?(先补充一个条件,构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17.如表是某书店三种书出售情况统计表.
书目 《漫画party》 《趣味数学》 《学科学》
数量/本 16 26 26
营业额/元 192 390 338
请你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两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中一个是两步以上计算的,并解答这个问题.
18.明明要做20道数学题,现在做了9道.    ?(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19.
(1)9个文具盒多少元?
(2)50元买6本《童话故事》,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20.
(1)王老师买了5台电风扇,一共用了多少钱?
(2)李老师带了1000元钱,买3个电饭锅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请解答。
21.小红帮助妈妈记录家里10月份的收支账单如下:
收入/元 支出/元 结余/元
上月结存 150
工资 1780 ﹣
水电费 ﹣ 50.50
电话费 ﹣ 43.7
煤气罐 ﹣ 56.2
教育费 ﹣ 148.62
生活费 ﹣ 798.38
本月合计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22.购物.
(1)买3根跳绳共需多少钱?
(2)一个书包比一根跳绳贵多少钱?
(3)小军想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文具盒,他应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4)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23.解决问题.
(1)每人坐1把椅子,还缺多少把?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4.解决问题.
华侨博物馆一天的参观人数见表.
上午 中午 下午
785人 405人 523人
(1)上午和下午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2)你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5.游乐园有一个长15米的游泳池,它的宽是长的0.78倍。根据这些条件,你还能知道游泳池的什么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6.书店购书。
(1)1本《科学世界》比1本《连环画》贵多少元?
(2)小明带80元钱,去买上面的3样书各1本,钱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其他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我的问题:
列式解答:
27.(1)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8.东方小学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
飞飞:我家3个月节约了36个垃圾袋。
林林:我家5个月节约了75个垃圾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9.购物.
(1)妈妈用15元钱可以买几副手套?
(2)买3个茶杯的钱可以买几双袜子?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0.豆豆想买一套售价76.8元的《少儿百科》丛书,该套丛书一共8本.豆豆去图书城买书,刚巧碰上图书促销,这套丛书现在售价57.6元.豆豆用剩下的钱刚好买了2本《作文选》.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1.根据以下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说一说,算一算.
32.
(1)这些蜜蜂一共能产多少千克蜂蜜?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33.龙龙和浩浩到文具店买铅笔,龙龙买了6盒,每盒13支,浩浩买的比龙龙少20支。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34.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能用“(22+20)÷6”解决,请写出一个能用这个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完整地写出数学信息和问题,不解答)
35.下面是新鲜水果店今天的进货情况.
29筐 28筐 29筐
(1)比少进几筐?
(2)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6.先补充条件和问题,使之分别成为一道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再解答.
(1)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37.
(1)4辆可坐多少人?
(2)三(1)班和三(2)班共有100人,租3辆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8.超市管理员丽丽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
梨 橘子 苹果 芒果
50元/箱 70元/箱 83元/箱 160元/箱
(1)丽丽带了3000元钱,进15箱芒果,还剩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39.巧克力面包3元/个
奶油面包4元/个
火腿面包6元/个
(1)28元可以买几个奶油面包?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0.小亮到姥姥家玩,他先乘坐了6小时的火车,下了火车又乘坐了3小时的汽车,    ?(提出问题并解答)
41.(1)买4枝玫瑰和1枝百合花一共需要多少元?
(2)买9枝菊花和1枝康乃馨共花多少元?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2.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多少次?心跳大约有多少次?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43.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商店买了一些商品,妈妈让小红统计都买了什么、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把下表填完整,然后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商品 购买数量 金额/元
笔记本 4本    
西红柿 2千克    
萝卜 1千克    
食盐 3袋    
总计    
44.二(1)有男生28人,    ,二(1)班共有多少人?
(1)请给_______上填上适合的条件。
(2)列式解答。
45.乘车.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答.
46.大象运木头.
47.学校购进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22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    ?(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
48.幸福小区有8栋同样的居民楼,每栋楼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5户居民。请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提问:    ?
列式解答:
49.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50.
(1)小红比小芳多买了几瓶?
□〇□=□   
(2)小丽比小红少买了几瓶?
□〇□=□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〇□=□   
51.
(1)一个文具盒和4把尺子一共多少钱?
(2)一桶茶叶比5个杯子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52.请你根据下面的条件,补充问题后列式计算.
工厂生产一批零部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量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总数量的,第三天生产了总数量的.
(1)问题:    ?列式:    .
(2)问题:    ?列式:    .
(3)问题:    ?列式:    .
53.
(1)摄像机比游戏机贵多少钱?
(2)用6000元买一台摄像机和一个拉提箱,需要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4.
(1)笑笑买了8盒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
(2)淘气买了4个文具盒,一共花了多少元?
(3)奇思带了30元,买4块巧克力,够吗?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55.购物。
(1)40元可以买5把剪刀,每把剪刀多少钱?
(2)买6个计算器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请再提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吧。
56.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57.青青和她的4个小伙伴,    ,她们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从下面选择一个合适的信息,在横线上填上,并列式计算)
(1)每人做了4朵花。
(2)每朵花4元。
58.
(1)小羊比小鸡多几只?
(2)小兔中白兔有7只,其余全是黑兔,黑兔有几只?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9.手工课上,同学们剪了两种颜色的公鸡窗花,蓝色的有3个,绿色的有5个,还做了6种泥塑,各有4个.
(1)同学们剪了几个公鸡花?
(2)同学们做了多少个泥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0.每个计数器9元,每盒彩色笔8元,每套尺子3元。
(1)100元买8盒彩色笔,应找回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百花园小学的学生,分两批去秋游,第一批去了120人,占总数的,恰好是第二批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第一批去了120人,占总数的”,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对应的具体的数量是120人,进而用具体的数量120除以对应分率,即可得出参加秋游的总人数;
(2)根据“第一批去了120人,恰好是第二批的”,把第二批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的对应的具体的数量是120人,进而用具体的数量120除以对应分率,即可得出第二批去的人数.据此提出问题,并解答即可.
【解答】解:问题一:参加秋游的总共有多少人?
120120270(人);
答:参加秋游的总共有270人.
问题二:第二批去秋游的有多少人?
120120150(人);
答:第二批去秋游的有150人.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就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对应分率即得单位“1”的量.
2.根据图中“?人①”“?人②”“?人③”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龙门小学动漫组有70人,萨克斯组的人数比动漫组少.
问题①: 萨克斯组比动漫组少多少人?  .
列式计算: 7040(人)  .
问题②: 萨克斯组有多少人?  .
列式计算: 70×(1)=30(人)  .
问题③: 动漫组和萨克斯组总共有多少人?  .
列式计算: 70+70×(1)=100(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问题:“萨克斯组比动漫组少多少人?”,把动漫组人数看作单位“1”,萨克斯组人数比动漫组人数少,已知动漫组人数为70人,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求解.
(2)问题:“萨克斯组有多少人?”,把动漫组人数看作单位“1”,萨克斯组人数比动漫组人数少,则萨克斯组人数就是动漫组人数的1,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求解.
(3)问题:“动漫组和萨克斯组总共有多少人?”根据第一题和第二题的答案,运用加法可直接求解.
【解答】解:
问题①:萨克斯组比动漫组少多少人?
列式计算:7040(人)
问题②:萨克斯组有多少人?
列式计算:70×(1)=30(人)
问题③:动漫组和萨克斯组总共有多少人?
列式计算:70+70×(1)=100(人)
【点评】根据示意图和已知可提出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解决本类型的题就是找清楚单位“1”,把分率与问题、所求量对应起来从而求解.
3.水果店里的梨每千克7.8元,苹果每千克8.2元.王刚买了3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王刚买了3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用1千克梨的价钱乘3,再加1千克苹果的价钱乘5即可.
【解答】解:问题是:一共需要多少钱?
7.8×3+8.2×5
=23.4+41
=64.4(元)
答:一共需要64.4元.
【点评】关键是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问题及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妈妈买来茄子和西红柿各1.8千克.每千克茄子2.2元,每千克西红柿3.8元.两种菜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依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买茄子和西红柿需要的钱数,再把求得的钱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1.8×2.2+1.8×3.8,
=3.96+6.84,
=10.8(元),
答:两种菜一共花了10.8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求出买茄子和西红柿需要的钱数.
5.做一个蝴蝶结需要用1.5分米的彩带,李红用一根彩带做了28个这样的蝴蝶结,还剩下0.68分米。请你提出一个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问题:这条彩带有多长?42.68分米。
【分析】计算彩带的长度要分两步,先算出做蝴蝶结已经用了的长度,再加上剩下的彩带长度。
【解答】解:问题:这条彩带有多长?
1.5×28=42(分米)
42+0.68=42.68(分米)
答:这条彩带有42.68分米长。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
6.小华妈妈今年30岁,正好是小华年龄大的5倍,小华的身高是1.3米,比妈妈矮38厘米,先提问两个问题再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问题1,小华年龄是多少岁?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问题2,妈妈的身高是多少米?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问题1,小华年龄是多少岁?
30÷5=6(岁)
答:小华年龄是6岁.
问题2,妈妈的身高是多少米?
38厘米=0.38米
1.3+0.38=1.68(米)
答:妈妈的身高是1.68米.
【点评】此题考查已知一个数量和与另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另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先从最简单的情形考虑.
7.电视机原价650元,现价526元,饮水机原价668元,现价553元,电冰箱原价830元,现价691元。
(1)这三种电器哪种降价最多?
(2)现在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分别用这三种电器的原价减现价,得出各自降的价格,再比较即可;
(2)把(1)中求得的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的降的价格相加即可;
(3)问题:现在一台饮水机比一台电视机多多少钱?用现在一台饮水机的价格减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即可.
【解答】解:(1)650﹣526=124(元),
668﹣553=115(元),
830﹣691=139(元),
115<124<139,
所以电冰箱降价最多,
答:电冰箱降价最多;
(2)124+139=263(元),
答:现在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电冰箱比原来便宜263元;
(3)现在一台饮水机比一台电视机多多少钱?
553﹣526=27(元),
答:现在一台饮水机比一台电视机多27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提问题应用题,关键是得出这三种电器分别降的价格,注意(3)的答案不唯一.
8.根据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再解决问题.
李师傅上午制作出纸箱24个,下午制作出20个,照这样做了5天. 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  ?
【答案】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
一共制作出220个纸箱。
【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要先算出一天制作的纸箱数,然后乘以5就可以算出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的数量。
【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
(24+20)×5
=44×5
=220(个)
答:一共制作出220个纸箱。
故答案为: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
一共制作出220个纸箱。
【点评】解决此题目的关键是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一共制作出多少个纸箱?然后再进行解答。
9.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①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希望小学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480册。②希望小学共有6个年级。③每个年级有2个班。④每个班有20名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组合,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我选择的信息是  ②、③、④  (填序号)
我提出的问题是  希望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列式解答:
【答案】②、③、④,希望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40名。(答案不唯一)
【分析】求希望小数的学生数量,用年级的数量乘班的数量再乘每个班学生的数量。
【解答】解:选择的信息是:②、③、④。
提出的问题是:希望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6×2×20
=12×20
=240(人)
答:希望小学一共有240名学生。(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
10.动物园里有95只猴子,有59只斑马, 猴子与斑马相差多少只  ?(先补上问题,再列式计算)
【答案】猴子与斑马相差多少只;36只(答案不唯一).
【分析】知道两种动物的只数,可以提出减法解决的问题,即猴子与斑马相差多少只?然后用猴子的只数减去斑马的只数即可.
【解答】解:95﹣59=36(只)
答:猴子与斑马相差36只.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猴子与斑马相差多少只.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
1.根据已有条件推断可以增添的条件或者问题.
2.填入后,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常理或者题意.
3.如果是正确的,进行解答.
11.
8元 比魔方贵15元 24元
(1)每个闹钟多少钱?
(2)买9个魔方和1个转笔刀,100元够吗?
(3)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23;够;一个转笔刀比一个魔方贵多少元?16.
【分析】(1)已知一个魔方的价格是8元,一个闹钟比魔方贵15元,根据求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解答.
(2)要想知道100元钱够不够,首先求出9个魔方的总价,再加上一个转笔刀的价格,求出一共花多少元,然后与100元进行比较,如果花的钱等于或小于100元,说明够,否则就不够.
(3)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一个转笔刀比一个魔方贵多少元?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8+15=23(元)
答:每个闹钟23元.
(2)8×9+24
=72+24
=96(元)
96元<100元
答:买9个魔方和1个转笔刀,100元够.
(3)答案不唯一.
一个转笔刀比一个魔方贵多少元?
24﹣8=16(元)
答:一个转笔刀比一个魔方贵16元.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12.(1)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几个皮球?
(2)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21;
(2)皮球的价格是乒乓球的几倍?(答案不唯一)
8÷2=4
答:皮球的价格是乒乓球的4倍。
【分析】(1)求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几个皮球,就是求168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解答;
(2)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例如皮球的价格是乒乓球的几倍。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168÷8=21(个)
答:买一个足球的钱可以买21个皮球。
(2)皮球的价格是乒乓球的几倍?(答案不唯一)
8÷2=4
答:皮球的价格是乒乓球的4倍。
【点评】1.读懂图的意思。
2.将图转化成数学量,并且找出这些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式。
3.代入关系式,运算出结果。
13.
还剩多少个果冻?
【答案】30个。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剩下的个数,用总个数减去吃掉的个数即可。
【解答】解:38﹣8=30(个)
答:还剩30个果冻。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14.
(1)一共有几个气球?
(2)一共有几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9;10;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棵树?8.
【分析】(1)淘气拿了5个气球,笑笑拿了4个气球,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用加法解答,
(2)淘气的右边有3人,笑笑的左边有5人,倍左右两边的人数合并起来再加上2人(淘气 和笑笑),就是一共有的人数.
(3)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棵树?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解答】解:(1)5+4=9(个)
答:一共有9个气球.
(2)3+5+2=10(人)
答:一共有10人.
(3)答案不唯一.
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棵树?
3+5=8(棵)
答:一共有8棵树.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15.班级书架共有705本书,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______?请你提出问题并解答。
【答案】每层有多少本?
【分析】可以提问:每层有多少本?先用705除以3求出每个书架放的本数,再除以每个书架的层数即可。
【解答】解:每层有多少本?
705÷3÷5
=235÷5
=47(本)
答:每层有47本。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的层数之间的关系。
16.校园里种了16棵广玉兰, 银杏树的棵数比广玉兰多10棵  。广玉兰和银杏树一共有多少棵?(先补充一个条件,构成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答案】银杏树的棵数比广玉兰多10棵(答案不唯一),42(答案不唯一)。
【分析】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以补充的条件是银杏树的棵数比广玉兰多10棵,先用加法求得银杏树的棵数,是16+10=26(棵),再用加法求得广玉兰和银杏树一共有多少课。
【解答】解:可以补充的条件是银杏树的棵数比广玉兰多10棵。
16+10=26(棵)
16+26=42(棵)
答:广玉兰和银杏树一共有42棵。(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银杏树的棵数比广玉兰多10棵(答案不唯一),42(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根据题意填上适当的条件即可。
17.如表是某书店三种书出售情况统计表.
书目 《漫画party》 《趣味数学》 《学科学》
数量/本 16 26 26
营业额/元 192 390 338
请你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两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中一个是两步以上计算的,并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提出的问题是:(1)每本《趣味数学》比每本《学科学》贵多少元?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分别求出每本《趣味数学》、每本《学科学》的单价,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2)售出的《学科学》比《漫画party》多多少本?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问题:(1)每本《趣味数学》比每本《学科学》贵多少元?
390÷26﹣338÷26
=15﹣13
=2(元)
答:每本《趣味数学》比每本《学科学》贵2元.
问题(2)售出的《学科学》比《漫画party》多多少本?
26﹣16=10(本)
答:售出的《学科学》比《漫画party》多10本.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提供的信息的含义,然后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
18.明明要做20道数学题,现在做了9道. 还要做多少道  ?(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已知总数量和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所以可以提出用减法解答的问题,即还要做多少道?然后用20减去9即可.
【解答】解:提问:还要做多少道?
20﹣9=11(道)
答:还要做11道.
故答案为:还要做多少道.
【点评】这种问题的解答策略是:
1.根据已有条件推断可以增添的条件或者问题.
2.填入后,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常理或者题意.
3.如果是正确的,进行解答.
19.
(1)9个文具盒多少元?
(2)50元买6本《童话故事》,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即可.
(2)先根据《童话故事》的单价,乘6,求总价,然后与50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3)问题: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答案不唯一.)用钢笔的价钱加上笔记本的价钱即可.
【解答】解:(1)9×8=72(元)
答:9个文具盒72元.
(2)9×6=54(元)
54>50
答:50元买6本《童话故事》,不够.
(3)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5+3=8(元)
答: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需要8元.(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提问题“应用题,关键是根据所给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
20.
(1)王老师买了5台电风扇,一共用了多少钱?
(2)李老师带了1000元钱,买3个电饭锅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请解答。
【答案】(1)700元;
(2)不够;
(3)买2辆自行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240×2=480(元)
答:买2辆自行车一共需要480元。
(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将数据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2)先算出买3个电饭锅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跟1000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图片提问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140×5=700(元)
答:一共用了700元。
(2)340×3=1020(元)
1020元>1000元,所以1000元不够买3个电饭锅。
答:不够。
(3)买2辆自行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240×2=480(元)
答:买2辆自行车一共需要480元。
(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和运用。
21.小红帮助妈妈记录家里10月份的收支账单如下:
收入/元 支出/元 结余/元
上月结存 150
工资 1780 ﹣
水电费 ﹣ 50.50
电话费 ﹣ 43.7
煤气罐 ﹣ 56.2
教育费 ﹣ 148.62
生活费 ﹣ 798.38
本月合计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提出的问题是:本月一共支出多少元?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然后完成统计表.
【解答】解:50.50+43.7+56.2+148.62+798.38=1097.40(元),
答:本月一共支出1097.40元.
填表如下:
小红帮助妈妈记录家里10月份的收支账单如下:
收入/元 支出/元 结余/元
上月结存 150
工资 1780 ﹣ 1930.00
水电费 ﹣ 50.50 1879.50
电话费 ﹣ 43.7 1835.80
煤气罐 ﹣ 56.2 1779.60
教育费 ﹣ 148.62 1630.98
生活费 ﹣ 798.38 832.60
本月合计 1780 1097.40 832.6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购物.
(1)买3根跳绳共需多少钱?
(2)一个书包比一根跳绳贵多少钱?
(3)小军想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文具盒,他应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4)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买3根跳绳共需多少钱,用加法计算,是8+8+8=24元;
(2)求一个书包比一根跳绳贵多少钱用减法计算,是69﹣8=61元;
(3)求一个足球和一个文具盒,他应付给售货员多少钱,用加法计算,是47+10=57元;
(4)2个文具盒多少钱?10+10=20元.
【解答】解:(1)8+8+8=24(元)
答:买3根跳绳共需24元.
(2)69﹣8=61(元)
答:一个书包比一根跳绳贵61元.
(3)47+10=57(元)
答:一个足球和一个文具盒,他应付给售货员57元.
(4)2个文具盒多少钱?
10+10=20(元)
答:2个文具盒20元.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解决问题.
(1)每人坐1把椅子,还缺多少把?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人数减去椅子的把数就是缺少的把数.据此列式解答.
(2)每人一顶帽子,还缺少多少顶帽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人数减去帽子的顶数就是缺少的顶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11﹣7=4(把)
答:还缺少4把椅子.
(2)每人一顶帽子,还缺少多少顶帽子?
11﹣9=2(顶)
答:还缺少2顶帽子.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24.解决问题.
华侨博物馆一天的参观人数见表.
上午 中午 下午
785人 405人 523人
(1)上午和下午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2)你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1308;(2)提出问题:上午参观的人数比中午参观的人数多多少人?380。
【分析】(1)把上午和下午参观的人数相加即可;
(2)提出问题:上午参观的人数比中午参观的人数多多少人?用下午参观的人数减去上午参观的人数即可。
【解答】解:(1)785+523=1308(人)
答:上午和下午一共有1308人参观;
(2)提出问题:上午参观的人数比中午参观的人数多多少人?
785﹣405=380(人)
答:上午参观的人数比中午参观的人数多380人。(本题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25.游乐园有一个长15米的游泳池,它的宽是长的0.78倍。根据这些条件,你还能知道游泳池的什么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9438平方米。(答案不唯一)
【分析】知道了游泳池的长,宽是长的0.78倍,由此可以求出游泳池的宽,由此提出问题: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提出问题: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
110×0.78=85.8(米)
110×85.8=9438(平方米)
答: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9438平方米。(答案不唯一)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根据已有条件推断可以增添的条件或者问题,填入后,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常理或者题意,然后解答即可。
26.书店购书。
(1)1本《科学世界》比1本《连环画》贵多少元?
(2)小明带80元钱,去买上面的3样书各1本,钱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其他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我的问题:
列式解答:
【答案】(1)18元;
(2)不够;
(3)1本《科学世界》和1本《连环画》一共多少元?52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1本《科学世界》的价钱减去1本《连环画》的价钱,求出差,就是贵多少元。
(2)先用加法把3样书各买1本的价钱加起来,求出和,再与80元比较大小,即可解决。
(3)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合理即可;提问:1本《科学世界》和1本《连环画》一共多少元?将1本《科学世界》加上1本《连环画》的价格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1)35﹣17=18(元)
答:1本《科学世界》比1本《连环画》贵18元。
(2)29+17+35
=46+35
=81(元)
81>80
答:80元钱不够。
(3)1本《科学世界》和1本《连环画》一共多少元?(答案不唯一)
35+17=52(元)
答:1本《科学世界》和1本《连环画》一共52元。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7.(1)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49;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4个.
【分析】(1)一盘7个,一共7盘,即7个7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每盘2个苹果,一共7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用每盘的数量乘盘数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7×7=49(个)
答:一共有49个草莓.
(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7=14(个)
答:一共有14个苹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文应用题,关键是根据所给图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
28.东方小学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
飞飞:我家3个月节约了36个垃圾袋。
林林:我家5个月节约了75个垃圾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飞飞家每月平均节约多少个垃圾袋?12个。(答案不唯一)
【分析】可以提问:飞飞家每月平均节约多少个垃圾袋?用除法列式计算。(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飞飞家每月平均节约多少个垃圾袋?
36÷3=12(个)
答:飞飞家每月平均节约12个垃圾袋。(答案不唯一)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数量关系。
29.购物.
(1)妈妈用15元钱可以买几副手套?
(2)买3个茶杯的钱可以买几双袜子?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数量=总价÷单价,可得妈妈用15元钱可以买15÷5=3副手套;
(2)总价=单价×数量,买3个茶杯的钱是8×3,求可以买几双袜子,再除以袜子的单价4元,即8×3÷4=6双;
(3)2副手套多少钱?5+5=10元.
【解答】解:(1)15÷5=3(副)
答:妈妈用15元钱可以买3副手套.
(2)8×3÷4
=24÷4
=6(双)
答:买3个茶杯的钱可以买6双袜子.
(3)2副手套多少钱?
5+5=10(元)
答:2副手套10元.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豆豆想买一套售价76.8元的《少儿百科》丛书,该套丛书一共8本.豆豆去图书城买书,刚巧碰上图书促销,这套丛书现在售价57.6元.豆豆用剩下的钱刚好买了2本《作文选》.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解:提问:平均每本《作文选》多少元?
(76.8﹣57.6)÷2
=19.2÷2
=9.6(元)
答:每本《作文选》9.6元钱.
【分析】问题:平均每本《作文选》多少元?先用76.8元减去57.6元,求出剩下的钱数,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剩下的钱再除以买《作文选》的本数,即可求出每本《作文选》多少钱.
【解答】解:提问:平均每本《作文选》多少元?
(76.8﹣57.6)÷2
=19.2÷2
=9.6(元)
答:每本《作文选》9.6元钱.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练习册的总价,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解.
31.根据以下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说一说,算一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的问题是:第1组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解答】解:答案不唯一
提出的问题是:第1组一共需要多少个轮子?
6×7=42(个)
答:一共需要42个轮子.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要看清提供的数据在题中的含义,再据提供的数据出所求的问题并解答.
32.
(1)这些蜜蜂一共能产多少千克蜂蜜?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这些蜜蜂一共能产多少千克蜂蜜,就用蜜蜂的箱数乘平均每箱蜜蜂产蜜的千克数,即10×35=350千克;
(2)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用乘法求解,即30×30=900棵.
【解答】解:(1)10×35=350(千克)
答:这些蜜蜂一共能产350千克蜂蜜.
(2)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30×30=900(棵)
答:一共种了900棵树.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龙龙和浩浩到文具店买铅笔,龙龙买了6盒,每盒13支,浩浩买的比龙龙少20支。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答案】浩浩买了多少支铅笔?
58支。(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题目意思和所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
【解答】解:提问:浩浩买了多少支铅笔?
6×13﹣20
=78﹣20
=58(支)
答:浩浩买了58支铅笔。
(答案不唯一)
【点评】根据给出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即可。
34.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能用“(22+20)÷6”解决,请写出一个能用这个算式解决的实际问题。(完整地写出数学信息和问题,不解答)
【答案】四年一班有22名男同学和20名女同学,把四年一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答案不唯一)
【分析】22可以表示有22名男同学,20可以表示有20名女同学,6表示平均分成6个小组,男同学的人数加上女同学的人数是班级的总人数,总人数除以6,即是每个小组学生人数。四年一班有22名男同学和20名女同学,把四年一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同学?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四年一班有22名男同学和20名女同学,把四年一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答案不唯一)
列式为:(22+20)÷6。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下面是新鲜水果店今天的进货情况.
29筐 28筐 29筐
(1)比少进几筐?
(2)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数量关系:比少进的筐数=进的筐数﹣进的筐数,代入相应数据计算即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和一共进了多少筐?列出加法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29﹣28=1(筐)
答:比少进1筐.
(2)和一共进了多少筐?
28+29=57(筐)
答:和一共进了57筐.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提出数学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36.先补充条件和问题,使之分别成为一道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再解答.
(1) 女生有4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男生有多少人  ?
(2) 男生有3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有多少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读题发现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用分数乘法,把女生看作单位“1”,那么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问题可填:男生有多少人?男生人数:4030(人);
(2)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用分数除法,应填女生有多少人?女生人数:3040(人).
【解答】解:(1)单位“1”应是女生,那么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问题可填:男生有多少人?男生人数:4030(人)
(2)用分数除法,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问题可填女生有多少人?女生人数:3040(人)
故答案为:女生有40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有30人,女生有多少人.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要看清算式中的数据在题中的含义,再据算式写出所求的问题即可,属于简单的定向问题.
37.
(1)4辆可坐多少人?
(2)三(1)班和三(2)班共有100人,租3辆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由图文可知,1辆可坐12人,用12×4计算即可得到4辆可坐多少人;
(2)由图文可知,1辆可坐32人,用32×3计算可以得到租3辆可坐多少人,然后与10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
(3)本题答案不唯一,主要符合实际即可,注意提出问题,还要解答.
【解答】解:(1)12×4=48(人)
答:4辆可坐48人;
(2)32×3=96(人)
因为96<100,
所以三(1)班和三(2)班共有100人,租3辆不够
答:三(1)班和三(2)班共有100人,租3辆不够;
(3)5辆可坐多少人?
4×5=20(人)
答:5辆可坐20人.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超市管理员丽丽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
梨 橘子 苹果 芒果
50元/箱 70元/箱 83元/箱 160元/箱
(1)丽丽带了3000元钱,进15箱芒果,还剩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答案】(1)600元;(2)购买10箱梨需要多少钱?500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购买15箱芒果的总价,然后用3000减去总价即是剩下的钱数;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1)3000﹣15×160
=3000﹣2400
=600(元)
答:还剩600元。
(2)购买10箱梨需要多少钱?
10×50=500(元)
答:购买10箱梨需要5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
39.巧克力面包3元/个
奶油面包4元/个
火腿面包6元/个
(1)28元可以买几个奶油面包?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7个;(2)一个巧克力面包和一个奶油面包共多少元?(答案不唯一)7元。
【分析】(1)用28除以一个奶油面包的钱数即可。
(2)一个巧克力面包和一个奶油面包共多少元?(答案不唯一)把一个巧克力面包和一个奶油面包的钱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1)28÷4=7(元)
答:28元可以买7个奶油面包。
(2)一个巧克力面包和一个奶油面包共多少元?(答案不唯一)
3+4=7(元)
答:一个巧克力面包和一个奶油面包共7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提问题应用题,关键是弄清数量关系。
40.小亮到姥姥家玩,他先乘坐了6小时的火车,下了火车又乘坐了3小时的汽车, 小亮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提出问题并解答)
【答案】小亮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975千米。
【分析】可以提问:小亮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已知两种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两部分的路程,然后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小亮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20×6+85×3
=720+255
=975(千米)
答:小亮家到姥姥家的距离是975千米。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41.(1)买4枝玫瑰和1枝百合花一共需要多少元?
(2)买9枝菊花和1枝康乃馨共花多少元?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依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买4枝玫瑰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的钱数,再把求得的钱数相加即可解答;
(2)依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买9枝菊花和1枝康乃馨需要的钱数,再把求得的钱数相加即可解答;
(3)提出问题:每枝玫瑰花比菊花贵多少元?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8×4+6
=32+6
=38(元)
答:买4枝玫瑰和1枝百合花一共需要38元;
(2)3×9+5
=27+5
=32(元)
答:买9枝菊花和1枝康乃馨共花32元;
(3)问题:每枝玫瑰花比菊花贵多少元?
8﹣3=5(元)
答:每枝玫瑰花比菊花贵5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单价,数量以及总价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多少次?心跳大约有多少次?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心脏约每分钟跳70次,那么他的一生心脏大约要跳多少次?
1小时有60分钟,一昼夜有24小时,则一天有60×24分钟,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就有60×24×365分钟,80年就有60×24×365×80分钟,一个正常人的心脏约每分钟跳70次,则一个正常人的心脏一天大约要跳60×24×365×80×70次.
(2)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每分钟17次呼吸,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多少次?
用一个人的寿命乘以平均每天的小时数,再乘以一年的天数,得出一个人一生的小时数乘以60,得出一个人一生的分钟数,最后乘以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即可得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多少次.
【解答】解:(1)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心脏约每分钟跳70次,那么他的一生心脏大约要跳多少次?
80×365×24×60×70
=29200×24×60×70
=700800×60×70
=42048000×70
=2943360000(次)
答:这个人一生的心跳大约有2943360000次.
(2)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80岁,每分钟17次呼吸,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多少次?
80×365×24×60×17
=29200×24×60×17
=700800×60×17
=42048000×17
=714816000(次)
答:这个人一生的呼吸大约有714816000次.
【点评】本题通过“提问题”“填条件”,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完成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能力.本题中的数据较多,得数较大,完成时要细心,注意得数的位数.
43.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商店买了一些商品,妈妈让小红统计都买了什么、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把下表填完整,然后根据表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商品 购买数量 金额/元
笔记本 4本  2.4元 
西红柿 2千克  1.6元 
萝卜 1千克  0.5元 
食盐 3袋  5.7元 
总计  10.2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用每份的价格乘上份数,求出每种商品各花了的钱数,再把每种商品的总价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提出的数学问题可以是两种商品进行比较,例如:谁比谁多花多少元?(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0.6×4=2.4(元)
0.8×2=1.6(元)
0.5×1=0.5(元)
1.9×3=5.7(元)
2.4+1.6+0.5+5.7=10.2(元)
问题:西红柿比萝卜多花多少钱?
1.6﹣0.5=1.1(元)
答:西红柿比萝卜多花1.1元(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商品 购买数量 金额/元
笔记本 4本 2.4元
西红柿 2千克 1.6元
萝卜 1千克 0.5元
食盐 3袋 5.7元
总计 10.2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进行求解.
44.二(1)有男生28人, 女生有22人  ,二(1)班共有多少人?
(1)请给_______上填上适合的条件。
(2)列式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要求”二(1)班共有多少人“,需要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所以空白处需要填“女生有多少人”(答案不唯一)。
(2)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答】解:(1)空白处填“女生有22人”(答案不唯一)。
(2)22+28=50(人)
答:二(1)班共有50人。
故答案为:女生有22人。(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乘车.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可提如下问题:
(1)车上现在有多少人?用车上原来的人数加又上去的人数就是车上现在的人数.
(2)车上原来的乘客比上来的乘客多多少人?用车上原来的人数减又上去的人数就是车上原来的乘客比上来的乘客多的人数.
【解答】解:(1)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25+14=39(人)
答:车上现在有39人.
(2)车上原来的乘客比上来的乘客多多少人?
25﹣14=11(人)
答:车上原来的乘客比上来的乘客多11人.
【点评】此题是一年级的题目,只可以提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46.大象运木头.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把木头的总数看作单位“1”,上午运了,下午运了,提出的问题是:一天共运了几分之几?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解答】解:提出的问题是:一天共运了几分之几?
答:一天共运了.
【点评】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已知的数据在题中的含义,再据已知的数据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
47.学校购进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22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 故事书有多少本  ?(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故事书有多少本,88本。
【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知道了1倍的量,所以可以提出:故事书有多少本,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故事书有多少本?
22×4=88(本)
答:故事书有88本。
故答案为:故事书有多少本。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结合已知条件找出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48.幸福小区有8栋同样的居民楼,每栋楼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5户居民。请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提问: 幸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  ?
列式解答:
【答案】幸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15×3×8,360户居民。
【分析】问幸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先用15乘3求出每栋楼有多少户居民,然后再乘8求8栋楼共有多少户居民即可。
【解答】解:幸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
15×3×8
=45×8
=360(户)
答:幸福小区一共有360户居民。
故答案为:幸福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居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提问题应用题,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9.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数学问题:买一杯果汁和一盘鸡腿,一共需要多少元?列加法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买一杯果汁和一盘鸡腿,一共需要多少元?
6+32=38(元)
答:一共需要38元.(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是提问题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正确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50.
(1)小红比小芳多买了几瓶?
□〇□=□ 13﹣5=8(瓶) 
(2)小丽比小红少买了几瓶?
□〇□=□ 13﹣9=4(瓶) 
(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〇□=□ 小丽比小芳多买了几瓶?
9﹣5=4(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求小红比小芳多买了几瓶用减法计算,是13﹣5=8瓶;
(2)求小丽比小红少买了几瓶用减法计算,是13﹣9=4瓶;
(3)小丽比小芳多买了几瓶?用减法计算,是9﹣5=4瓶.
【解答】解:(1)13﹣5=8(瓶)
答:小红比小芳多买了8瓶.
(2)13﹣9=4(瓶)
答:小丽比小红少买了4瓶.
(3)小丽比小芳多买了几瓶?
9﹣5=4(瓶)(答案不唯一)
答:小丽比小芳多买了4瓶.
故答案为:(1)13﹣5=8(瓶);(2)13﹣9=4(瓶);(3)小丽比小芳多买了几瓶?9﹣5=4(瓶).(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
(1)一个文具盒和4把尺子一共多少钱?
(2)一桶茶叶比5个杯子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1)32元;
(2)8元;
(3)一个文具盒和一个杯子一共多少元?
24+18=42(元)
答:一个文具盒和一个杯子一共42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首先利用尺子的数量×尺子的单价=尺子的总价,然后利用文具盒的价格+4把尺子的价格即可;
(2)利用杯子的单价×杯子的数量=杯子的总价,再利用茶叶的价格减掉5个杯子的总价即可;
(3)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解答。
【解答】解:(1)24+2×4=32(元)
答:一个文具盒和4把尺子一共32元钱。
(2)98﹣18×5=8(元)
答:一桶茶叶比5个杯子贵8元。
(3)一个文具盒和一个杯子一共多少元?
24+18=42(元)
答:一个文具盒和一个杯子一共42元。(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52.请你根据下面的条件,补充问题后列式计算.
工厂生产一批零部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量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总数量的,第三天生产了总数量的.
(1)问题: 第二天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列式:   .
(2)问题: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列式:   .
(3)问题: 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列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给的信息可知第一天生产了总数量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了总数量的,可以提问第二天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提问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已知第三天生产了总数量的,可以提问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问题:第二天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答:第二天生产了总数量的.
(2)问题: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答: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
(3)问题: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答: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
故答案为:第二天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一天和第三天一共生产了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点评】在完成此类提问题的题目时,要根据所给条件,提出合理化的问题.
53.
(1)摄像机比游戏机贵多少钱?
(2)用6000元买一台摄像机和一个拉提箱,需要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摄像机、游戏机的价格已知,用摄像机的价格减游戏机的价格就是摄像机比游戏机贵的钱数.
(2)摄像机、拉提箱的价格已知,用6000元减一个一台摄像机和一个拉提箱的价格之和就是需要找回的钱数.
(3)所提问题不唯一.买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空调一共需要多少钱?摄像机、空调的价格已知,二者相加即可.
【解答】解:(1)5300﹣800=4500(元)
答:摄像机比游戏机贵4500元钱.
(2)6000﹣(5300+600)
=6000﹣5900
=100(元)
答:需要找回100元钱.
(3)买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空调一共需要多少钱?
5300+3200=8500(元)
答:买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空调一共需要8500元.
【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54.
(1)笑笑买了8盒饮料,一共花了多少元?
(2)淘气买了4个文具盒,一共花了多少元?
(3)奇思带了30元,买4块巧克力,够吗?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答案】(1)40元;
(2)36元;
(3)够;
(4)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7+9=16(元)
答: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16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笑笑买了8盒饮料,求8盒的总价,就是求8个5元是多少,乘法计算;
(2)买4个文具盒多少元,就是求4个9元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首先用乘法求出4块巧克力的价格,就用4×6=24(元),再与30元作比较;
(4)可以提出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
【解答】解:(1)8×5=40(元)
答:一共花了40元。
(2)4×9=36(元)
答:一共花了36元。
(3)4×6=24(元)
24<30
答:够。
(4)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7+9=16(元)
答:一支钢笔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16元。(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55.购物。
(1)40元可以买5把剪刀,每把剪刀多少钱?
(2)买6个计算器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请再提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吧。
【答案】(1)8元;
(2)9本;
(3)买5个订书机需要多少钱?
5×7=35(元)
答:买5个订书机需要35元钱。(答案不唯一)
【分析】(1)40元可以买5把剪刀,每把剪刀多少钱,即求40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2)每个计算器9元,每个笔记本6元,先算出6个计算器需要多少钱,然后再算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答】解:(1)40÷5=8(元)
答:每把剪刀8元钱。
(2)6×9=54(元)
54÷6=9(本)
答:买6个计算器的钱可以买9本笔记本。
(3)买5个订书机需要多少钱?
5×7=35(元)
答:买5个订书机需要35元钱。(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表内除法的简单应用。
56.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可以提出问题: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浇多少棵树?用三年级的浇树数量减去二年级的浇树数量即可.
【解答】解: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浇多少棵树?
45﹣34=11(棵)
答: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浇11棵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的实际应用,是开放题型,提出问题合理即可.
57.青青和她的4个小伙伴, 每人做了4朵花,  ,她们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从下面选择一个合适的信息,在横线上填上,并列式计算)
(1)每人做了4朵花。
(2)每朵花4元。
【答案】20朵。
【分析】根据题目的问题要求一共做多少朵,现在已知人数,只要知道每人做的数量,利用乘法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每人做了4朵花。
(4+1)×4
=5×4
=20(朵)
答:她们一共做了20朵花。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个几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58.
(1)小羊比小鸡多几只?
(2)小兔中白兔有7只,其余全是黑兔,黑兔有几只?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10只;(2)6只;(3)小羊和小兔一共有多少只?(答案不唯一)28只。
【分析】(1)用小羊的只数减小鸡的只数,就是小羊比小鸡多几只;
(2)用小兔的总只数减白兔的只数,即可得黑兔有几只;
(3)答案不唯一,如:小羊和小兔一共有多少只?用小羊的只数加上小兔的只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1)15﹣5=10(只)
答:小羊比小鸡多10只。
(2)13﹣7=6(只)
答:黑兔有6只。
(3)小羊和小兔一共有多少只?(答案不唯一)
15+13=28(只)
答:小羊和小兔一共有28只。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灵活运用,根据题中所给的量进行计算即可。
59.手工课上,同学们剪了两种颜色的公鸡窗花,蓝色的有3个,绿色的有5个,还做了6种泥塑,各有4个.
(1)同学们剪了几个公鸡花?
(2)同学们做了多少个泥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8;24;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公鸡窗花和泥塑一共做了多少个?32.
【分析】(1)已知剪了两种颜色的公鸡窗花,蓝色的有3个,绿色的有5个,求一共剪了几个公鸡花,用加法解答.
(2)同学们做了6种泥塑,各有4个,求一共做了多少个泥塑,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公鸡窗花和泥塑一共做了多少个?根据加法的,用加法解答.
【解答】解:(1)3+5=8(个)
答:同学们剪了8个公鸡花.
(2)6×4=24(个)
答:同学们做了24个泥塑.
(3)答案不唯一,提出的问题是:公鸡窗花和泥塑一共做了多少个?
8+24=32(个)
答:公鸡窗花和泥塑一共做了32个.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60.每个计数器9元,每盒彩色笔8元,每套尺子3元。
(1)100元买8盒彩色笔,应找回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36元;
(2)每个计数器的价钱是每套尺子的几倍?3倍(答案不唯一)。
【分析】(1)用每盒彩笔的价钱乘8,求出8盒彩笔的价钱,再用100减去8盒彩色笔的钱数,即可求出应找回多少钱。
(2)任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可。如:每个计数器的价钱是每套尺子的几倍?(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100﹣8×8
=100﹣64
=36(元)
答:应找回36元。
(2)问题:每个计数器的价钱是每套尺子的几倍?(答案不唯一)
9÷3=3
答:每个计数器的价钱是每套尺子的3倍。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乘减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