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复与渐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在观察比较中学习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及构成形式
3、感受重复与渐变独特的装饰美感,启发学生设计思维的创造潜力
2学情分析
重复与渐变的排列构成和学习生活密不可分,服饰、建筑以及很多的生活日用品都可以找到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这个课题一旦引出,很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而且五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创意的火花加上耐心的绘制,他们会发现自己也可以是小小设计师。
3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能够区分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掌握构成规律后绘制出重复或者渐变构成的设计作品
本课的难点是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在符合重复渐变构成规律的前提下有所创新突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图片激趣,微课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中重复与渐变的图片,如窗户、衣服纹饰、斑马,引导学生观察找寻其中的共同特点。探讨总结出共同特点后,引出“小方”角色,并出示由方块组成的一些组合图片。将图片分两组后,出示《重复与渐变》的课题,并用微课进行初步解释。
活动2【讲授】共同探究,身心体验
区分鉴别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学习重复、渐变各自的定义,并找出重复构成与渐变构成的不同之处。在学生发现“变”这一区别以后,教师再出示一张有变化的图片让学生鉴别是否属于渐变构成,让学生总结渐变构成既要有变化,又要符合一定的次序。
活动3【导入】共同探究,身心体验
排列体验
学生对重复、渐变有了初步认识以后,分小组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排列组合,感受其中的特点。在得出小组作品后,请小组长亮出展示。接着结合视频介绍的内容请学生鉴别那张作品是重复构成,哪张作品是渐变构成,是渐变构成的话是颜色,还是大小、形状等特征发生变化。接着教师再用作品引出渐变构成可以同时改变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的结论。
活动4【讲授】共同探究,身心体验
探究解惑
教师问同学们排列体验时遇到什么困难,大家分享经验。引出排列难以对齐、教师准备的图片形状有所局限等问题,教师一一讲解,并引出框架骨骼和基本型的概念。
活动5【活动】共同探究,身心体验
展示体验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后,与学生共同尝试制作。教师准备好框架,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将三角形基本型放入框架内,其他同学观察学习,并进行评价。
活动6【练习】优化结构,发展创造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既体会到重复、渐变构成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环节,又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优秀示范图例,优化同学们的构思,并提出创作要求。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7【作业】学以致用,展示互评
同学们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到黑板,进行自评与互评,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对自己作品形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推敲,使作品进一步完善。
活动8【讲授】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展示生活中出现到的重复与渐变构成,让学生发现这些构成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作品合成到日用品当中,让学生也过一把设计师瘾,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课件49张PPT。 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重复渐变 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作业要求排列创意构图饱满有序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