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6.3.2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C.采矿、修路,过度垦殖 D.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2.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措施的是 (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分析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区域位于北京的西南面
B.A山脉东西两侧分别是平原和高原
C.大部分地区是沟壑纵横的黄土地
D.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4.有关图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河段含沙量大形成了“地上河”
B.治理该河的根本是在②河段保持水土
C.③河段江阔水深
D.该河在①②河段处易发生凌汛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5~7题。
5.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修筑梯田 B.水土流失
C.开采煤矿 D.取土烧砖
6.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二、综合题
8.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1)~(10)题。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每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Ⅰ.数据分析:读图1和表,黄河流经(1)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2),植被(3),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1)A.上 B.中 C.下
(2)A.疏松 B.坚实 C.瘠薄
(3)A.破坏严重 B.茂密 C.单一
Ⅱ.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4)”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5),坡度变缓,河水流速(6),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7)。
(4)A.地下河 B.黄金水道 C.地上河
(5)A.小 B.窄 C.宽
(6)A.加快 B.变慢 C.不变
(7)A.抬高 B.降低 C.坍塌
Ⅲ.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2,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8)。
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9)。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10)。
(8)A.甲 B.乙 C.丙
(9)A.多 B.少 C.快
(10)A.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修建水库
【回归生活】
9.自主规划: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区域,想在该区域建村庄,并进行经济建设,请你据图给出合理的发展建议并阐明理由。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A、B、D都是自然原因,采矿、修路,过度垦殖是人为原因。
2.【解析】选B。本题考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不但不提倡开荒种地,还要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3、4.【解析】3选D,4选B。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3题,图示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位于北京的西南面;A山脉是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此区域不适宜作商品粮、棉基地。第4题,③河段含沙量大形成“地上河”;③河段由于环境问题,用水量大和降水量少,使得河水水量少;凌汛发生的条件:有结冰期、由低纬流向高纬,①②河段无法形成凌汛。
5~7.【解析】5选B,6选C,7选B。本题组考查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根据地表景观可判断该地为黄土高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淤积,形成“地上河”;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首要任务是加强生态建设,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8.【解析】本题以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基本特征。第(1)~(3)题,由图示和表格数据可看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河口到陕县附近),黄土高原特点为黄土疏松、植被稀疏(人为破坏严重)。第(4)~(7)题,黄河下游为华北平原,地势较低平,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高于两岸平地,形成“地上河”(悬河)。第(8)~(10)题,读图可知:甲植被最茂盛,丙植被最差,植被最差的丙含沙量最大,故水土流失最严重,甲则表示水土流失最轻。保持水土最根本的生态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答案:(1)B (2)A (3)A (4)C (5)C
(6)B (7)A (8)C (9)B (10)A
【回归生活】
9.【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A处为高原上的平川,地势较开阔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建村庄;B处为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获得经济效益;C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应植树种草来保持水土;D处为坡脚,应建挡土坝,打坝淤泥、地。
答案:A处建村庄,发展种植业。 地形平坦开阔。
B处修梯田。 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获得经济效益。
C处植树种草。 水土流失严重,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D处修挡土坝。 坡脚处修挡土坝,减轻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