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训练·达标检测 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13 18:2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达标检测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一、单项选择题
1.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
2011年4月底开始,源于西北内陆的沙尘暴逐渐影响到华北、华东地区。5月2日,上海成了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重度污染”,出现明显的浮尘天气。同一天,同处长三角的南京、宁波等地空气质量也达重度污染程度,杭州一度达到了中度重污染。山清水秀的长三角地区被蒙上了一层灰。完成2、3题。
2.上海市这一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可能是 (  )
A.145 B.89 C.308 D.235
3.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源丰富 B.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
C.劳动力充足 D.科技力量雄厚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图”,回答4~7题。
4.下列景点不在图示区域的是 (  )
A.杭州西湖 B.颐和园
C.古镇周庄 D.拙政园
5.图中的湖泊是 (  )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阳湖 D.洪泽湖
6.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 (  )
A.④②⑤ B.④⑤⑧
C.⑥②⑤ D.⑥⑤⑧
7.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位于图中的 (  )
A.⑤ B.③ C.① D.⑧
8.图示景点位于下列哪个省市 (  )
A.江苏省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安徽省
二、综合题
9.实施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缺乏状况,我国实施了多项输电、输气工程(下图),对促进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如“皖电东送”工程建成后,每年输送的电力相当于为上海新建了6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向外输送能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安徽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我国南方地区    (能源)丰富,它弥补了    能源匮乏的不足。
(2)我国在长江上A处建设了大型水电站,这里蕴藏着巨大水能资源的原因是?
 。
(3)“皖电东送”是利用安徽省丰富的    资源发电,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请说明通过“皖电东送”的输电形式,对东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带来的好处。?
?
(4)从能源矿产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说明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原因。
?
【回归生活】
10.赏水乡风光,辨风景名胜
小明暑假期间去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旅游途中拍了许多照片,但是忘记标记地址了,你能帮他写出这些照片所拍摄的城市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典型的水乡。
2、3.【解析】2选C,3选A。本题组考查空气污染和长三角的发展优势。重度污染是五级,污染指数大于30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海、陆、空交通运输业发达、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不足是能源缺乏。
4~7.【解析】4选B,5选A,6选D,7选C。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图中所示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颐和园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图中的湖泊是太湖;⑥代指南京、⑤代指上海、⑧代指杭州;①代指苏州、③代指无锡。
8.【解析】选C。本题考查景观的位置。图示景点是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
9.【解析】本题以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区域能源分布知识和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原因。第(1)题,阅读图例可分析得出南方地区水能丰富,弥补了煤炭、石油等矿产能源不足的问题。第(2)题,A处是三峡水电站,因为此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气候湿润,河流水量大,所以水能丰富。第(3)题,皖是安徽省的简称,读图可以看出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把煤炭转化为电进行输送,可以减轻东部地区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能源缺乏,再加上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耗能大,导致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
答案:(1)水能(水电) 煤、石油(或能源矿产)
(2)处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气候湿润,河流水量较大
(3)煤炭 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东部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污染,直接用电改善了大气质量。
(4)长江三角洲能源资源缺乏,再加上人口多,经济发达,耗能很大。
【回归生活】
10.【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需要熟悉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景观图。
答案:南京 杭州 上海 苏州